比恒大更恐怖,3.72万亿惊天巨雷,中植系全面暂停债务兑付!

[复制链接]
陈晓 发表于 2023-8-14 18:56:27|来自:北京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一、中植系的是一个什么样的机构?
中植系指的是中植企业集团,这是一个持股平台。
控股了八家上市公司,两家矿产集团。再就是这次暴雷的核心,它的金融板块,它有四家财富管理公司,分别是恒天、新湖、大唐和高晟,五家资产管理公司分别是中海晟荣、中植国际、中新融创、中植资本和首拓融盛。它有六家持牌的金融机构,包括了中融信托、中融基金、横琴人寿、恒邦财产险和中融汇信期货,还有中润金服。
这些所有企业加起来资产将近3.72万亿啊,也就是说它比恒大还要大。
二、这次暴的是什么雷?为啥暴?
2021年12月18日,中植系灵魂人物解直锟与世长辞,为中植集团的未来写下一个“问号”。整个2022年,中植系总是传出坏消息,旗下中融信托频繁踩雷房地产,中植系控股或参股的上市公司,经营业绩和市值表现也不尽如人意。
如今,中植系的四个“钱袋子”出现理财逾期,中植集团(暂停兑付)涉及高净值投资人15万人,债权权益2300亿。其中单个客户最大金额50多亿元,恒天财富董事长也持有这类集团债权产品700万。
三、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真正造成了中植系当下的风险问题?
中植系的主要三个生意:
1 把钱借给政府投资平台,也就是城投公司做基建项目。
2 投资房地产
3 投上市公司
房地产的萎靡不振,地方债务的无限展期,上市公司注册制的实施,业务能力的缺失和腐败,让容易赚的钱变得越来越困难。
盘子铺的太大,内部监管漏洞太多,经济下行又遭遇集中兑付双重周期压力,于情于理,当下中植系的风险和困局,都没有什么乐观的理由和想象力。
四、中植目前最新进展汇总
1、关于提前兑付(私兑):
从投资者实际反馈,和目前中植处理团队在各地开会发言的记录信息来看,暂时不存在提前兑付的渠道和实际案例,已到期的产品也不会先行兑付,“力保所有产品投资人公平为原则”。截至目前,也还没有看到类似恒大暴雷时高管提前兑付的消息。
2、关于处置最终目标:
通过市场化、民事化、法制化手段,把资产恢复和提升至其应该价值,偿付投资者资金,实现良性退出。
3、资产处理:
对接第三方处置债权:短期内资产价值无法大幅提升的,将尽快出售变现。如有可通过引进新合作方实现价值提升的,在债权人委员会或相关机制成立后,经过投资人同意后引进。资金方价格的公允将通过投资人大会或公示的方式告知投资人。保证所有资产处理都将采取公开公正的市场化交易,公开挂牌。
4、关于官方发声:
除搬迁通知、打假辟谣外,还没有其他官方发声。预计等到第一篇官方定调声明稿后,后续会有不频繁更新的数篇阶段性处置公告。但从以前类似的公司集团暴雷经验来看,从停止兑付到出公告不会那么快。
5、关于中植各地处置团队:
根据某财富的最新会议纪要,各地风险化解支援小组已经正式成立,由董事长,总裁等高管牵头,分别负责不同的大区,每组有5到6名人员,包括高管、法务、营销和行政。
6、关于留守团队:
所谓“留守团队”,指的就是2021年解去世,没有离职留下来的那一拨核心高管,可参考投委会成员。据内部人透露,集团内部也未经过大面积的裁员清洗,总部人员比较稳定。
7、关于产品兑付:
战线会拉得长,保守预计3-5年,需要长期跟进。据赵某某言,之后产品会采取统筹统兑的方式。貌似曾提出展期一年,被拒绝。后期还会不会展期分批兑、兑付比例都没有任何场景有信息传出。兑付金额核心还是在中植真实资产质量,在市场上价值几何。现在看实际兑付预期并不乐观。
8、关于官方沟通渠道:
目前投资者选择的沟通渠道多数是理顾个人和四大财富渠道,有消息称中植集团正在筹备400专线。
9、关于债权人委员会:
据中植处置团队透露,待第一批冲击过去,投资者情绪相对稳定后,将会组织建立债权人委员会
10、于为什么已经判定有风险却仍旧不停发行产品:
回应是中植方一直在积极自救,希望通过补充流动性以扭转局面,盘活资产,维持经营,化解风险。
11、关于粤港澳大湾区、世贸工三、慈云寺八号等项目运作:
积极寻找新的资金方和合作方,争取实现市场退出。针对后两个项目,仍在找机会推动,寄希望于先将项目运营起来,预计每楼每年租金能达到一个亿。
12、关于救助应急方案:
如果因投资导致生活困难,可去法院诉讼,法院会查询名下账户和资产,如果法院支持救助,中植可能会考虑相关情况。但目前无法验证真实性。
13、关于债权人转让:
可操作。在充分披露危机情况下,如果有不良资产公司愿意收购债权,可变更受益人账号。

14、关于募集主体项目兑付:
出险情况下,统一采取统筹统兑。不存在各个募集主体单独兑付。
15、关于审计时间:
合同期限约定为1年。
16、关于方案时间:
清算进行时。最终偿付方案出具时,还需要考虑部分资产要持续经营,比如地产、煤矿等项目。时间方面可以参考海航,2020年暴雷,2022年出具最终重组方案。中植表示正在抓紧时间核资审计。
17、 否认关于资产转移到境外的说法。
18、 否认关于监管介入的传闻,中植处于自救状态,目前向金融局汇报。

  
消息传出后市场震动,作为中国最大的民营金融财团之一,中植旗下管理的资产规模根据2021年的数据来看,超过3.72万亿,比已经确定暴雷的恒大多了足足1.14万亿。
两颗万亿级别的巨雷,一颗在地产,一颗在金融,中植与恒大,这两家看上去毫无关联的公司,却早已在数年前就共同写下了他们先后走向暴雷的宿命。
(详见《“中植系”暴雷2300亿,建国以来最大规模暴雷潮即将到来!》

01

中植集团最近一次走入公众视野,是在2021年12月18日,公司创始人解直锟因心脏病突发抢救无效而不幸离世,这位平素低调的资本大佬,在离去后却因其明星妻子毛阿敏或将继承万亿级别遗产而得到舆论的广泛关注,也使其人生经历在一定程度上得以为人所知。
上世纪80年代以前,解直锟一直都是黑龙江五营区印刷厂的一位工人,若非时代给予的机遇,他今天的境况或许就和许多从那个年代走来的工人们一样。
1980年1月 ,国家发布《国营工业企业利润留成试行方法》,试图通过将利润留在企业的分配制度变革,扭转国营工厂普遍亏损的局面。
五营区印刷厂在1980年出现经营亏损后,能力出众的解直锟被任命为厂长,仅用时几年便带领工厂走出了亏损的境地。此后几年他又陆续开办起了面食厂、服装厂、木材厂和水泥厂等多家工厂企业,借此完成了自己的原始积累。
1995年4月,解直锟以5000万元注册成立黑龙江中植集团,在经营路线的选择上,他依旧延续了印刷厂的老路子,走上了造纸材料的生产与制造领域。


倘若解直锟一直沿着这条路往下走,中植今天恐怕将成为中国纸业一哥,但就像今天所有的互联网企业都在前仆后继的涌向Ai大模型一样,那个年代的民营经济是很难摆脱时代和趋势的力量,1997年,中植集团开始转向经营地产与建筑行业。
此后的几年里,解直锟的地产项目先后遍及北京、上海、哈尔滨等多个城市,2003年他还投资建设了焦温高速公路,开创了民营企业投资高速公路的先河。
2001年,解直锟再次推动企业转型进入金融领域,他联手哈尔滨国资委等多家单位共同成立中融信托,并以此为造血中枢,完成了从地产实业到金融的华丽转身。
表面上来看,中植是从地产脱身了,实则不然,在转身金融后,他与地产行业的关联反而更加深入。



02

2008年,解直锟将中融信托迁至北京,次年国家为提振经济发布四万亿刺激计划,解直锟在这个时间点做了一个堪称精妙的布局,他将中融信托36%的股份转让给了上市公司经纬纺机。
经纬纺机是谁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它的母公司恒天集团,作为由中国纺织机械集团为核心重组的公司,恒天是名正言顺的央系企业,而解直锟凭借着这个操作,让中融信托从一家民营企业摇身一变成为了国资金融公司。
披着国资外皮,中融信托在四万亿计划的背景之下开始进军地产信托,到2011年其房地产领域的资产管理规模就已达到528亿元,总资产规模更是进一步飙升至1760亿元。


至此,中植系筑牢了在金融领域的根基,以这1760亿的资产为核心,解直锟在接下来的十年里开启了一段堪称疯狂的资本运作。
2013年以后,中植系接连成立了中融基金、恒邦财险、横琴人寿等多家金融企业,业务范围涉及保险、基金、国企混改、并购重组等多个领域。
我们都知道金融是一门牌照生意,而解直锟几乎拥有了金融业的全牌照。
这些牌照不仅为中植系带来了相关业务的运营及通道营收,还让中植系的资产规模更上一个台阶,其中最为核心的,也就是本次暴雷事件的主角:恒天、新湖、大唐以及高晟四家财富管理公司。
这四家财富管理公司,主要面向高净值客户代销基金、保险等金融类产品,而产品的出处,大部分都是中植系依托自己各品类金融牌照所开发出来的,本质上这就是中植系为自己成立的一个募资通道。
依托于中融信托,四家财富管理公司,以及若干金融牌照子公司,中植系所管理的资产规模到2021年就已从1750亿飙升至3.72万亿,揽资速度可谓疯狂。



03

吸揽如此规模庞大的资产,解直锟想要干什么?
要知道3.72万亿可不是3.72万元,这笔庞大的资金别说是找到回报率不错的投资标的了,就算是能够全部运作起来,都非常难。
解直锟给出的解决方案是PE+上市公司,既以积累起来的庞大资金收购上市公司股份,成为其第一第二大股东,随后通过运作往上市公司旗下装入资产或关联热点,将股价炒高后再出货套现。


随便举个例子,2015年中植以3.4亿元购入了中南重工约20%的股份,成为其第二大股东,三年后这部分股份被中植以19.1亿元的价格售出。
这种操作,实质上就是资本套利。
2018年资管新规出台后,极大程度上打击到了中植系依托各类金融牌照业务和财富管理公司吸筹的速度,这也让中植系以往的资本手段再难奏效。
2021年,随着三道红线的出台,地产行业走入衰退,恒大、佳兆业、泰禾等多家地产企业的暴雷无疑重创了扎根地产的中融信托,根据相关资料显示,从2018年到2022年的5年时间里,中融信托所管理的资产足足缩水了1500亿元。
一边是内生增长停滞,投机收益亏损,一边是外部环境严峻,融资通道收窄,在收入与成本两端的挤压之下,中植集团虽然顶着中国最大资产管理公司的名头,但早已是危如累卵。
事实上,解直锟对中植系这种经营模式的风险早有认知,2016年时,他就已经开始操作中植转舵,试图通过收购上市公司来重回实业,完成中植实业+金融的双布局。
数据显示,从2016年以后,中植先后实控的上市公司多达9家,其实业布局领域涉及半导体、大数据、新能源等多个前沿领域。
假以时日,中植未尝没有平稳落地的可能。
然而2021年,解直锟因突发意外不幸离世,中植这艘万亿巨轮,在失去舵手的那一刻,似乎就已注定将驶向今天的结局。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全部回复0 显示全部楼层
暂无回复,精彩从你开始!

快速回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