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武则天这首诗仅20字,狂得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李白一辈子都写不出

[复制链接]
janbo 发表于 2024-7-17 12:46:15|来自:重庆渝中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武则天这首诗仅20字,狂得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李白一辈子都写不出
武则天是一位具有传奇色彩的人物,她从一个普通的女子成长为唐太宗的才人,继而成为唐高宗的皇后,再成为“大周”的皇帝,先后在政治舞台上活跃了近半个世纪,成为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并对中国历史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作为女皇的武则天,是一个铁腕人物,给人留下了巾帼不让须眉的印象,她的这种霸气风范在诗歌中也有所体现。
比如,她的一首《腊日宣诏幸上苑》,短短20字,却狂得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值得一赏。

《腊日宣诏幸上苑》
唐·武则天
明朝游上苑,火急报春知。
花须连夜开,没待晓风吹。
此诗收录于《全唐诗》中。它写于691年,即武则天称帝后的第二年,是她树立威信的一首诗。
诗的意思是说,明天就是腊八节了,我要去游览上苑,现在火速传诏给春天的花神,让所有花朵连夜开放,不要等晓风吹来方才开放。
女皇帝笔下的文字明白晓畅,霸气十足,同时又充满诗情画意。

腊八节正值寒冷的冬天,而百花只有到了春天才会一起开放,怎么能在腊八节这天开呢?
女皇帝的权力再大,也指挥不了物候变化啊!她这是发疯了吗?当然没有。
关于这首诗,有一个传说非常有名,那就是“武则天贬牡丹”。
传说,在一个大雪纷飞的冬日,武则天正在帝都长安炉火熊熊的温暖宫殿里饮酒作诗,喝高之后不知哪根筋搭错了,数九寒天里忽然想要赏花以助诗性,下了一道圣旨,命令百花盛开。
武则天写罢,叫宫女拿到上苑焚烧,报于仙界。这可吓坏了百花仙子,因为武则天确是皇帝,是真命天子,连花界也得听她的诏令。

第二天武皇一觉醒来,醉意全消。
在镜前让宫女给她梳洗打扮,一名宫女推门而入,欣喜地禀报:“万岁,上苑的百花今天全开放了!”
武则天一听喜不自禁,来到上苑,只见那满园的桃花、梨花、玉兰、海棠、芍药、芙蓉、丁香全部怒放了,绚丽多彩,争芳斗艳,妩媚动人。
而当她踱步走着的时候,突然看到一株光枝秃杈的牡丹,唯独此花未开,不禁勃然大怒,下令将它贬到洛阳去。
手下众人心中不以为然,但也只能唯唯诺诺地将上苑牡丹尽数掘了,移植到洛阳的荒僻郊外。不料,高贵冷艳的牡丹一到洛阳就昂首怒放。
武则天恼羞成怒,下令将不肯屈服的牡丹烧毁。哪想到这些牡丹枝干虽被烧焦,但到了第二年春天反而开得更加茂盛鲜艳,从此还得了一个名字叫作“洛阳红”。

实际上,这个传说经不起推敲。
首先,洛阳的牡丹种植远早于武则天的时代;
其次,洛阳自古就是天下重镇,在唐代号称“神都”,武则天登基后还迁都于此。
倘若什么东西得罪了她,也应该被贬到穷乡僻壤去,而不是繁华富庶的洛阳。
一种合理的推测是,武则天应该非常喜爱牡丹,喜欢洛阳,于是她在迁都时把全国各地进贡的牡丹良品都带到了洛阳。

那么,这首《腊日宣诏幸上苑》的背后,有什么真实的历史背景呢?
据称,天授二年(691年)腊月,武则天称帝的第二年,一些大臣心中很不服气,便谎称上苑百花盛开,想骗武则天前去赏花,并趁机发动政变。
武则天察觉了这个阴谋,并将计就计,直接以《腊日宣诏幸上苑》代旨,命天下百花在腊八节这天为她开放,还派特使前往上苑向花神传旨。
聪明的特使来到上苑,举办了一个隆重的宣旨仪式,然后把武则天的这首诗当众焚烧,意思是已经将旨意告知花神了。
随后,武则天秘密安排人手,提前在上苑布置了很多在温室中培育出的花卉。
第二天,武则天带领大臣们浩浩荡荡来到上苑。那些想搞政变的大臣一见到盛开的花朵,都吓了一大跳。
他们以为连花神都服从武则天的命令,武则天果然具备驾驭天地的神奇威力。从此,再也没人敢轻举妄动了。

武则天这首诗里的狂气睥睨天下,不可复制,短短二十字,便生成了一种荡彻帝国的威严和霸气,这与她的特殊身份是有关系的。
这种感觉其他人写不出来,包括写诗以狂著称的李白,如果这首诗由李白来写,只能浪漫得不可救药,而缺少这种无与伦比的霸气。
所以说,这首诗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独一无二的。那么,您觉得如何?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全部回复0 显示全部楼层
暂无回复,精彩从你开始!

快速回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