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炎炎,警惕以下几种细菌引起的食物中毒

[复制链接]
wenchuantian 发表于 2024-7-17 12:28:38|来自:重庆渝中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时值夏季,大家不仅经历着高温天气的“炙烤”,还时不时受到雨水天气的“洗礼”,食物在这种环境下,很容易被微生物污染导致腐败变质。
每年7-9月份是食源性疾病高发季节,在日常生活中大家需要警惕以下几种微生物致病菌,防止食源性疾病的发生。


沙门氏菌
临床表现:潜伏期短, 一般为4~48小时。以胃肠炎型最为常见,表现为头痛、恶心呕吐、腹泻、腹痛等。腹泻一日可达数次至十余次,主要为水样便,少数带有黏液或血。
流行特点:发病率较高,占总食物中毒的40%~60%。全年皆可发生,季节性较强,5~10月的发病起数和中毒人数可达全年发病起数和中毒人数的80%。
中毒食品种类:主要为动物性食品,特别是畜肉类及其制品,其次为禽肉、蛋类、乳类及其制品。
中毒机制:大多数沙门氏菌食物中毒是沙门氏菌活菌对肠黏膜的侵袭而导致的感染型中毒。
预防措施
1、加强对肉类、禽蛋类食品的卫生监督及家畜、家禽屠宰的卫生检验。加强卫生管理,防止肉类食品在储藏、运输、加工等各个环节被沙门氏菌污染,特别要防止食品从业人员带菌者、带菌的容器及生食物污染。
2、低温储存食品是控制沙门氏菌繁殖的重要措施。加工后的熟肉制品应尽快食用,或低温储存,并尽可能缩短储存时间。
3、加热杀灭病原菌是防止食物中毒的关键措施,经高温处理后可供食用的肉块,重量不应超过1kg,并持续煮沸2.5~3小时;禽蛋类需将整个蛋洗净后,带壳煮或蒸,煮沸8~10分钟以上。


副溶血性弧菌
临床表现:以脐部阵发性绞痛为特点,伴有恶心、呕吐、腹泻等。
流行特点:我国沿海地区是副溶血性弧菌中毒高发区。
中毒食品种类:主要是海产食品,其中以墨鱼、带鱼、黄花鱼、虾、蟹、贝、海蜇最为多见。
中毒机制:属于混合型细菌性食物中毒。引起肠黏膜细胞及黏膜下炎症反应等病理病变,并可产生肠毒素及耐热性溶血毒素。大量的活菌及耐热型溶血毒素共同作用于肠道,引起急性胃肠道症状。
预防措施
1、海产食品应低温储藏,使用前应煮透。
2、凉拌食物清洗干净后在食醋中浸泡10分钟或在100℃沸水中漂烫数分钟即可杀灭副溶血性弧菌。此外,盛装生、熟食品的器具要分开,并注意消毒,以防止交叉污染。

李斯特氏菌
临床表现:侵袭型和腹泻型。侵袭型最明显的表现是败血症、脑膜炎、脑脊膜炎、发热,孕妇可出现流产、死胎等后果病死率高达20%~50%。腹泻型病人的潜伏期一般为8~24小时,主要症状为腹泻、腹痛、发热。
流行特点:在5℃的低温条件下仍能生长是该菌的特征。夏、秋季发病率呈季节性增高。
中毒食品种类:主要有乳及乳制品、肉类制品、水产品、蔬菜及水果。尤以在冰箱中保存时间过长的乳制品、肉制品最为多见。
中毒机制:主要为大量李斯特氏菌的活菌侵入肠道所致。
预防措施
由于李斯特氏菌在自然界广泛存在,且对杀菌剂有较强的抵抗力,因而从食品中消灭李斯特氏菌不切实际。按照严格的食品生产程序生产,用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原理进行监控。居民家中冰箱应定时清理。

金黄色葡萄球菌
临床表现:发病急骤,潜伏期短,胃肠道症状明显,如恶心、呕吐、中上腹部疼痛等,以呕吐最为显著。儿童对肠毒素比成人更为敏感,故其发病率较成人高,病情也较成人重。
流行特点:是引起食物中毒的常见菌种,对热具有较强的抵抗力,全年皆可发生,但多见于夏秋季。
中毒食品种类:主要是营养丰富且含水分较多的食品,如乳类及乳制品、肉类、剩饭等。
中毒机制:摄入含金黄色葡萄球菌活菌而无肠毒素的食物 不会引起食物中毒,摄入达到中毒剂量的肠毒素才会中毒。
预防措施
防止金黄色葡萄球菌污染食物
(1)避免带菌人群对各种食物的污染:要定期对食品加工人员、饮食从业人员、保育员进行健康检查。
(2)避免葡萄球菌对畜产品的污染:应经常对奶牛进行兽医卫生检查,对患有乳腺炎、皮肤化脓 性感染的奶牛应及时治疗。
(3)防止肠毒素的形成:食物应冷藏,或置阴凉通风的地方,放置的时间不应超过6小时,尤其在气温较高的夏、秋季节,食用前还应彻底加热。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非商业用途,仅作为健康科普素材。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编辑:陈 辉 屠 静
审核:陈 英 高善西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全部回复0 显示全部楼层
暂无回复,精彩从你开始!

快速回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