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杜甫有一次喝醉了,写了一首狂诗,比李白还要狂

[复制链接]
sunjie0429 发表于 2024-7-17 06:35:38|来自:亚太地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如果用一个字来评价李白,我想,“狂”这个字是最合适不过了。
李白的“狂”,是“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
李白的狂,是“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当初,狂放不羁的他奉诏入朝,却因为性情恃才傲物受到排挤和孤立。
力士脱靴,贵妃捧墨,御手调羹,他狂傲一生,从未低下高高的头颅,一生不肯摧眉折腰,如这般狂得纯粹的有几人?
而杜甫,作为李白的同时代人,面临着同样怀才不遇的困境,内心压抑,有一次他喝醉了,写了一首狂诗,比李白还要狂。

在介绍杜甫这首诗之前,我们有必要说一下当时的时代背景。
杜甫在天宝六载(747)特科考试中受愚弄、被黜落后,也只得像李白那样以诗干谒,希望得到在朝官员的引荐。
尚书省左丞韦济很欣赏杜甫的诗,也经常在同僚面前说起杜甫并吟诵他的新作,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始终未能给杜甫带来实质性的帮助。
科举路塞、干谒无门的状况使杜甫无比失落,加上生活困窘潦倒,心情非常低落,甚至想离开这伤心之地,一走了之,再也不涉政途。

内心压抑,只有借酒消愁,不出意外,杜甫喝醉了。
借着酒劲,他写下了那首著名的《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向曾经帮助他的恩人告别,重申自己“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崇高政治理想,同时也自述才华出众却不被重用,当时满腔的郁闷和牢骚激愤,也都在这首诗中一吐为快。
这一切,使我们可以在时隔千余年后的今天,看到当年长安城一位落魄的单薄文人是如何与时局、命运进行顽强又无奈的周旋:
纨绔不饿死,儒冠多误身。
丈人试静听,贱子请具陈。
甫昔少年日,早充观国宾。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赋料扬雄敌,诗看子建亲。
李邕求识面,王翰愿卜邻。
自谓颇挺出,立登要路津。
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
此意竟萧条,行歌非隐沦。
……
这首诗有一点长,但我劝你一定要坚持看下去,看看杜甫这首诗狂在哪里,为何比李白还要狂。

“纨绔不饿死,儒冠多误身。”
开头一句作者就直抒胸臆,把积压在心中的愤懑不平和盘托出。
他说,你看看现在的社会状况,贫富不均的现实比比皆是。富贵人家的子弟一生都不愁吃喝,只管享受奢华的生活,而读书人反而不能实现自己的抱负,白白地浪费青春和时光,事业和前程几乎成了泡影。
此时的社会风气,出身和背景非常重要,如果父亲兄长是做高官的,自然就有被提升的机会,甚至于富贵显达,如果家庭没有这样的背景,只靠苦读是无能为力的。
“丈人试静听,贱子请具陈。”
“丈人”指的是韦济,因为他比杜甫年纪大、地位高,所以这样称呼他。“贱子”是自称、谦称。
这句话是说,韦老先生请您允许我这个卑微的晚辈向你详细地说一说:
“甫昔少年日,早充观国宾。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
想当年,我在少年时代就已经到长安去了,并参加了考试。而且我读有上万卷的书,落笔写诗有如神助。

“赋料扬雄敌,诗看子建亲。李邕求识面,王翰愿卜邻。 ”
这四句别看平平无奇,却狂气毕现。
这里面提到了四个人,第一位是西汉的杨雄,以赋闻名;第二位是三国的曹植。老杜认为自己比他们写得好。
前两位是古人,后两位则是老杜的“当代人”。
先说第四为王翰,也是一位诗人,只留下十四首诗,其中一首《凉州词》:“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这首诗后来被明朝人誉为七绝“压卷之作”。
但在王翰的时代,他最出名的还不是诗,而是狂,他到长安考中进士后,自己做了一张写满大唐文坛名士姓名的榜单,按照“战斗力”排出三六九等。
这倒也无妨,但这位仁兄却把自己堂而皇之地排在榜首,以天下文坛盟主自居,还大张旗鼓地把榜单张贴在长安闹市。
一时间舆论哗然,朝廷出面追究,王翰狂名传遍大唐。可见此人是多么目空一切!但据老杜说,王翰愿意与他做邻居。这事儿有没有,已不可考。
最后还有一位李邕。这位也是唐代大佬级人物,出身名门,长大后倾心结交名士,为官仗义执言,甚至敢当庭批评武则天的男宠张宗昌,其书法也是独步天下。很多外地人到了长安,都等在李邕家门口,只为有机会看他一眼。
然而杜甫却说,李邕特地找人传话,只为见老杜一眼。此为真事。

昔人有言:“二十岁不狂,没出息。”古人说,狂者进取,少年时代不可无此精神,若一味的少年老成,有似春行秋令,不是正当的事。
这首《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作于杜甫年轻时,他展现出来的狂尽儿令人欣赏,并以此为起点,一步一步,最终成为“诗圣”。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全部回复0 显示全部楼层
暂无回复,精彩从你开始!

快速回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