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他只是唐朝二流诗人,却因为一句诗而永垂不朽!

[复制链接]
☆飘☆ 发表于 2024-7-17 00:38:52|来自:亚太地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他只是唐朝二流诗人,却因为一句诗而永垂不朽!
在重大的社会变动来临之前,往往会出现若干征兆,普通人可能浑然未觉,而敏感的高人则不然,对他们而言,这是“山雨欲来”的信号,话说全了就是“山雨欲来风满楼”。
这一成语,出自晚唐诗人许浑的《咸阳城西楼晚眺》:
一上高城万里愁,蒹葭杨柳似汀洲。
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
鸟下绿芜秦苑夕,蝉鸣黄叶汉宫秋。
行人莫问当年事,故国东来渭水流。

许浑,是晚唐比较有代表性的一位诗人,他的诗风格清丽,尤其擅长律诗,并且受到杜牧的推崇,后人甚至将其与杜甫并列,评价其“许浑千首诗,杜甫一生愁”。
虽然如此,但还是有很多人将许浑视为二流诗人,毕竟,其影响力和晚唐的杜牧和李商隐还相差甚远。
他的这首《咸阳城西楼晚眺》,是唐王朝的一首悲凉挽歌。
回首千年,我们可以想象出他当时写下这首诗的场景:
薄暮时分,许浑独自一人来到了咸阳城。
登上城楼,一眼望去,仿佛整个世界都尽收眼底,可许浑心中的愁绪也随之被无限地放大,就像是万蚁噬骨一般,眼前渐欲朦胧了起来。
城楼外的蒹葭和杨柳与风一同在空中摇曳,芦苇杨柳丛生,好似家乡沙洲。
天边的夕阳也要缓缓坠落,不带一丝留恋,乌云刚刚浮起在溪水边上,夕阳已经沉落楼阁后面,山雨即将来临,满楼风声飒飒。
狂风灌进咸阳楼里,许浑迎风而立。
他闭上了眼,想象着过去秦苑、汉宫的景色。鸟儿在杂草丛中无助地惨叫,蝉对着一片枯叶发出悲鸣。

在怀古诗中感慨兴亡,原本是老生常谈,许浑的这首七律并没有提供什么新鲜的东西,但其颔联相当精彩,太阳落山时风起云涌,惊艳丰富的人知道,这是要下大雨的先兆。
这样的景象并非咸阳城楼所独有,它具有共性,是很多人在许多地方许多时候都会碰到的现象。
但是,人们并不在意他所写的是否就是咸阳城楼的特色,相反人们更为诗人能够在矛盾大爆发之前,概括了所有人产生的胆战心惊的景象与心情而强烈共鸣。
因为人生在世,都会在不同程度上经历面临危殆心胆俱寒的紧张情状。
金圣叹说:“云起日沉,雨来风满,如此怕煞人之十四字中,却是万里外之一人,独立城头,可哭也。”(《贯华堂选批唐才子诗》)
经历过明朝崩溃社会危机重重的金圣叹,自然能够感受到许浑这首诗所具有的典型意义。

许浑的这首七律大体来看是平平无奇的,只有“山雨欲来风满楼”这一句是警句,所以后代读者往往也只记住了这一句。
有警句而少名篇,也正是许浑的一大特色。
他本是多产的诗人,保存至今的有五百多首,脍炙人口的不多,但名句却不少,试举几例大家看一看:
红叶晚萧萧,
长亭酒一瓢。
——《秋日赴阙题潼关驿楼》
枫叶经过霜打会变成红色,所以也称为“霜叶”,比如杜牧就说“霜叶红于二月花”。
秋风萧瑟,红叶飘飘,长途寂寥,只有借酒消愁。
这两句写出了游子的心情,带有一丝萧瑟的意味。

日暮酒醒人已远,
满天风雨下西楼。
——《谢亭送别》
仅一场小醉的工夫,有情之人已远隔天涯;
一场小醉的功夫,主人已不堪离别的滋味。
一场小醉的功夫,许浑的离愁就如此这般地弥漫了千年浩瀚的岁月,青山依旧,流水仍急,斯人何在?
沉沉的暮色、满天的风雨是送别诗的情景,也是日薄西山的晚唐留给诗人的最直观的感受。
玉树歌残王气终,
景阳兵合戍楼空。
——《金陵怀古》
景阳楼是南朝末代亡国之君陈后主享乐的大本营,迷楼则是隋炀帝腐败的新基地。
历史上的教训在晚唐被一再地提起,许浑在诗里也再三致意,这都不是偶然的。许浑早早地归隐于故乡,但一直心系国家的安危存亡。

许浑的诗题材不算很广泛,气象也远不够阔大,但单凭一句“山雨欲来风满楼”,他已经可以永垂不朽了!
毕竟,当今时代,写手万千,印刷出来的文字堆积如山,又能够从中挑出几个句子流传于后世呢?
最后辛苦您点下“关注”,方便讨论和分享,为了回馈您的支持,我将每日更新优质内容。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全部回复0 显示全部楼层
暂无回复,精彩从你开始!

快速回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