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李商隐一首经典咏史诗,直指千古奇帝,寓意深刻,颈联非常有名

[复制链接]
xf_xf 发表于 2024-7-16 08:44:54|来自:重庆渝中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李商隐一首诗,为杨贵妃正名,
“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白居易《长恨歌》断章
唐玄宗曾经是个英明的皇帝,他能虚心纳谏,听从太子舍人贾曾的批评,远离了声色;接受宋璟的建议,不以私恩授官,等等。实现了开元之治,被称为中国历史上的千古奇帝。但“靡不有初,鲜克有终”,后来腐化享乐的思想大膨胀,一夜间跌到几乎亡国的边缘。
安史之乱唐玄宗仓皇出逃,马嵬兵变迫使他赐死爱妃杨玉环。这段故事成了许多文人的写作题材,有的把罪责归咎于杨贵妃,有的把它写成具有传奇色彩的纯爱情故事,等等。
李商隐的这首诗,则显现他忠于历史的品质和敏锐的政治眼光。
马嵬二首(选一首)
海外徒闻更九州,他生未卜此生休。
空闻虎旅鸣宵柝,无复鸡人报晓筹。
此日六军同驻马,当时七夕笑牵牛。
如何四纪为天子,不及卢家有莫愁?

传说唐玄宗回到长安后,孤寂之中思念杨贵妃,常常神情恍惚,想入非非,为杨贵妃招魂,并听信临邛道士为他在海外仙山上找到了正生活在那里的杨贵妃的鬼话。
李商隐这首诗一开头就斥责了这种荒诞言论,指出海外根本不存在专供仙人居住的神州。
“海外徒闻更九州”,海外还另有神仙九州,纯粹是徒然之说;
来世如何,无人知晓,但此生,唐玄宗和杨贵妃的缘分已经尽了。
一句“他生未卜此生休”,真是冷酷,也真是沉痛,直面人生,直面悲剧。
后人常用此句来感叹命运的悲苦,这辈子的事很难预料,而这一生的幸福却早已完了,也许一切都是命运的安排吧!
那么,此生到底是怎么结束的呢?

看颔联:“空闻虎旅鸣宵柝,无复鸡人报晓筹”。
这个曾经的盛唐帝王,本应该在宫中享受优越的帝王生活,可现在只能带着军队逃离京城,逃向蜀地。
在逃难的夜里,只能听到军营中报更的梆子声,再也听不到宫人报晓的声音了。
“鸡人报晓筹”与“虎旅传宵柝”形成鲜明对比,皇宫中的生活越是奢靡,逃亡之路上的生活就越是狼狈。
你以为暂时平安无事,没想到,一场更大的灾难正等着你。
这个灾难是什么呢?

看颈联:“此日六军同驻马,当时七夕笑牵牛”。
熟悉《长恨歌》的朋友都知道,这句“此日六军同驻马”,是从白居易“六军不发无奈何”脱化而来。
不仅白居易这样写,史书上也是这样子写的。
禁军杀死杨国忠后,并不解散,也不开拔,而是拿着武器,冷冷地对唐玄宗说:“贼本尚在,请陛下割恩正法。”
这是赤裸裸的逼宫啊!
江山和美人,唐玄宗只能选一个!
白居易说得很清楚:“六军不发无奈何,宛转蛾眉马前死”。
可是李商隐非常了不起,他宕开一笔,回到了从前:“此日六军同驻马,当时七夕笑牵牛”。
想当年七夕之夜玄宗与杨贵妃曾指天发誓,要世世代代永世结为夫妻,还曾笑话天上的牛郎织女一年只能见面一次。
这如同一个闪回镜头,也许杨贵妃头悬白练之时,唐玄宗眼前真的会闪出这段镜头吧!
这是何等惨痛,何等讽刺,又是何等精妙。
“此日”对“当时”、“六军”对“七夕”、“驻马”对“牵牛”,这样绝妙的对仗真是从何想来!
以最浪漫的往昔,映照最沉痛的此日,大开大合,又是从何想来!
李商隐运用文字的高超本领,实在令人叹为观止!
咏史诗的深沉也就此展现:如果不是皇帝和贵妃当年沉醉于七夕笑牵牛,又怎会有如今的六军同驻马?

所以,诗人最后诘问:“如何四纪为天子,不及卢家有莫愁?”
古代以十二年为一纪,唐玄宗在位四十四年(712~756),堪称四纪。
你为何当了四十多年的天子,竟然不如普普通通的老百姓,连自己最心爱的妻子都保不住?
诗人指出,唐玄宗是安史之乱和马嵬事件的主要责任人,为了保全自己,背了世世为夫妇之盟誓。
作为一首咏史诗,它揭露了唐玄宗后期贪色误国,到头来却不能像普通人那样尽享天伦,矛盾直接对准唐玄宗,十分具有现实的针对性和讽喻意义。
如果你喜欢这首诗,喜欢这首诗的解读,欢迎关注我。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全部回复0 显示全部楼层
暂无回复,精彩从你开始!

快速回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