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郭沫若去世六天后,邓小平批示:将悼词中的“伟大”改为“卓越”

[复制链接]
woshioyy 发表于 2024-7-15 11:58:08|来自:澳大利亚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郭沫若先生一生都有着革命浪漫主义的伟大精神,可是在1978年6月12日,这位用笔书写自己一生情怀的作家,因病永远的离开了人世。

同年6月18日,邓小平同志目不转睛地盯着写给郭沫若的悼词,再三考虑之后,他郑重的将悼词当中的“伟大”二字,改为了“卓越。”
虽然这只是一个词语的改变,但却为郭沫若先生的一生做出了最精辟的总结。同时也只有这样才能够体现出郭老甘于奉献、不求回报的卓越人生。

那么郭沫若究竟为何在邓小平同志的心中,担得起“卓越”二字呢?郭沫若一生又有着怎样的经历?
与鲁迅颇为相似的人生道路
众人皆知,鲁迅先生因为“幻灯片事件”的发生,深深触发了内心的情感。之后便逐渐的放下了自己在医学上的种种过往,开始转战文学领域。

所以每当提到文坛中“弃医从文”的人物,很多人的第一反应都会是鲁迅,可其实郭沫若先生也与其有着相似的人生道路。
但鲁迅先生“弃医从文”的做法,是受之后人生道路上的种种事件的影响,而郭沫若则更多的是,从小就和文学领域有着极深的渊源。
在他很小的时候,父母便开始在他面前大量的谈论唐诗宋词的绝妙之处,哪怕进入私塾和中小学读书以后,所有的教学活动也是以文学作品为主而展开的。

长此以往下来,郭沫若不仅极早的接触到了文学,甚至还深深的喜欢上了。由此也彻底奠定了郭沫若,以后能够以笔代枪投入到革命事业当中的基础。
1914年郭沫若开始留学日本,但那时他的脑海中已经满装了先秦学术,也拥有了深厚的文化知识底蕴,也就是说他以一个医者的身份和学者的灵魂前往了国外。
郭沫若之所以会选择留学日本,也完全是因为在甲午战败之后,包括他在内的中国知识分子,便开始逐渐对于日本这个弹丸小国,产生了极大的好奇。

怀揣着探求的想法,郭沫若便和许多中国青年,一起踏上了日本的土地之上。
但是到达日本之后,郭沫若并没有在医学方面付出太多的精力,反而他开始利用大部分的时间,接触泰戈尔和莎士比亚等国外名人作家的作品。
1919年5月4日,北京发生了以青年学生为主的示威游行运动,这场“五四运动”不仅深深震撼着无数国人的心,更让远在国外的郭沫若甚为激动。

那时的他便和许多青年一样,怀揣着满心的热望,期望为祖国做出贡献。1921年初郭沫若终于拿定了主意,决定从今以后走上文学的道路。
这一年他开始以生病为理由,向校方递了三个月的休学申请,之后他便去了京都帝国大学学习文科。但在此期间,他也依然顾及着自己的医学学业,因为之后他也获得了医学学士学位。
虽然郭沫若攻读文科是以生病为借口,但后来恰恰是因为疾病将他推进了文坛的中心。由于早年在日本读书的时候实在是太于劳累,他得了神经衰弱的毛病,从而影响了听力。

这对于一个医生而言,简直就是致命的打击,如此一来在医学听诊方面,就会对其造成极大的困难。所以这也是他能够说服家人,彻底放下医学的重大因素。
“医生医治的是少数患者肉体上的疾病,如果想要让祖国早日觉醒,那么必须创立新文学。”正式确定“弃医从文”的想法之后,郭沫若秉承着这份理念,开始了自己以笔代枪的生涯。
提笔抒情,紧跟党走
其实提到郭沫若在革命道路上的种种,有这么一个人物是不得不被提及的,他就是周总理。

他们二人缘分的开始,可以说是在1926年的5月,这一年周总理前往广东大学进行演讲。过程当中郭沫若来也来到了此地,听到周总理的演说他顿时热血沸腾,不过二人那时并不相识。
一个月以后,革命党人带着郭沫若找到了周总理,因为他也想参与到北伐之事当中。没想到两个人倒有一见如故之感,由此便结下了长达50年的深情厚谊。
所以从一定程度上来说,无论是周总理的为人处世,还是在革命道路上的种种事迹,都十分令郭沫若感到敬佩。虽然自己比周总理要年长几岁,但依然有着“后生可畏”的感受。

1927年蒋介石有着背叛革命、屠杀民众的残忍行径,郭沫若得知之后更是不顾自己的安危,言辞犀利的写下了《请看今日之蒋介石》这篇文章。
文章中字字句句都是批判和讽刺,哪怕他知道自己是一介文人,必将受到对方的把打击报复,可依旧丝毫不退缩。
所以在1928年2月的时候,由于被国民党当局大力通缉,郭沫若不得不告别国内的有志之士,被迫流亡了日本。

这一走就将近十年的时间,直到卢沟桥事变发生之后,郭沫若便再次回到了祖国。他希望用自己的笔和身躯,来唤醒民众抗日救亡的思想,以及上阵杀敌的勇气。
不久之后,在周总理的统筹安排之下,郭沫若就成为了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的厅长。有了这个身份,他便开始竭尽全力的领导群众开启了抗日文化运动。
那时虽然世道艰难,百忙之中的郭沫若也始终没有忘却自己“弃医从文”的初衷。重庆城区被进行大轰炸以后,他便含泪写下了《惨目吟》这篇诗作。

在里面大肆控诉了大轰炸后,整个重庆城区的残景,同时也言辞犀利地揭露着日军的种种暴行。一番番的磨难和国人的凄惨处境,让革命的火种深深地埋在了郭沫若的心中。
站在当下去看郭沫若的种种过往,我们不得不感叹他绝对是一个具有“风骨”的文人。在动乱的年代不曾出现过丝毫的退缩和迷茫,足见他个人思想的坚强和对于革命道路的坚定。
包括在新中国成立之后,郭沫若依然为祖国的发展付出着自己文字的力量。他先后担任过政务院副总理兼文化教育委员会主任等要职。

1958年的文坛可以说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郭沫若更是在此期间,连续创作了98首描绘奇花异草的诗歌。他在文学作品上题材的广泛,成为了我国文化宣传的重大印记之一。
由此可见郭沫若和鲁迅先生也是有许多相似之处的,他们同样用手中的笔为革命的胜利,以及祖国的发展做出了极大的贡献。他们不仅是学识渊博的著名学者,更是文化战线上鲜红的旗帜。
但即使郭沫若先生在革命道路上有着如此突出的成就,可让人感到纳闷的是,社会上对他充满争议的声音一直都没有停止过,甚至还一度出现两极分化的局面。
郭沫若病逝,可“是非”不断
其实晚年时候郭沫若的身体一直都属于每况愈下的状态,这位大文豪可以说是与病魔纠缠了太长的时间了。可即便如此,在1978年时,他依然抱病参加了全国科学大会的开幕式。

而且在1978年,郭沫若可以说已经到了弥留之际,为了让自己不留遗憾,他强撑着身体完成了文集《沫若剧作选》,后来成功出版问世。
同年6月12日,郭沫若因患大叶性肺炎长期医治无效,而只能在北京遗憾病逝。此消息传出之后,无论是党内人士还是外界人员,都为祖国失去了一位才华横溢的人士而悲痛。
邓小平同志对此也是感到极为伤心,所以才出现了文章开头那一幕。原本在悼词当中赫然写着“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化战士”,但根据郭沫若先生的过往,他还是把“伟大”改成了“卓越。”

也正是在郭沫若先生去世之后,大陆却突然掀起了一股研究郭沫若的热潮。但在此期间,更多的人只是对于学术上进行了评说,倒颇有一些“学术争鸣”的意味。
可是自从1980年之后,社会上对于郭沫若先生的评价,就形成了两极分化的局面。
其中作为台湾政治大学教授的金达凯,就曾在1988年发表了《郭沫若总论》。在里面他大肆批判了郭沫若的人品,以及文学著作等方面的内容。

甚至他直言,郭沫若的作品都是一些东拼西凑、见异思迁,而且是互相矛盾的产物而已。此种做法显然由原先的学术争论,转移到了人身攻击之上。
可是当大陆的学者得知此件事情之后,便也纷纷给予了反驳的观点。1992年《百家论郭沫若》这篇文章,开始在社会上广为流传。
这里面开始详细记录了1920年到1949年所发生的种种事件,更明确表达了郭沫若先生之前的种种选择和做法,字里行间都透露着对他的肯定和赞扬。

对于大陆所发表的这篇文章,很多人士都表示赞同,其中就包括台湾中央研究院院士、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教授余英时。
余英时在公共场合表示,郭沫若先生不仅本人才华横溢,国学基础也是相当的深厚。无论是在甲骨文还是在经文的研究方面,他也有着原创性的贡献。
不过有关人士也对于这两极分化的局面做出过分析,之所以会如此,极大可能是因为郭沫若先生涉及的领域太多,一来二去便也引起了各界人士的评说。

可是在郭沫若先生身上,另外一番争议却完全出自于自己的身上,那就是他的婚姻生活郭沫若一生可谓有三段婚姻,但是这三段婚姻当中,往往都是女性因为他而造就了人生悲剧的结局。
首先就是他的原配夫人张琼华,她和郭沫若在同乡长大,可以算得上是青梅竹马。没想到1912年两个人结为连理之后,郭沫若仅仅五天就离家出走了。
最让人可悲可叹的是,自从丈夫郭沫若离家以后,张琼华便一直苦苦地等候在老家,这一等就是长达几十载的时间。因此在这场婚姻当中,张琼华无疑是最大的悲剧和受害者。

而郭沫若先生的第二位夫人是佐滕富子,他的这个夫人是个日本人,两人在1916年就开始恋爱同居了,并且最后这位夫人还为郭沫若生下了四儿一女。
也正是第二个夫人陪伴他时,郭沫若在家庭美满且妻子支持自己学业和创作的前提下,一举迎来了自己的创作高峰,写就了具有革命浪漫主义精神的《女神》。
但是后来因为国内的动荡,郭沫若选择不辞而别回到了中国,至此以后两个人便逐渐失去了联系。如若抛开民族大义不谈,郭沫若此番悄无声息的抛弃,也着实会惹人非议。

在革命的道路中,郭沫若结识了自己的第三任夫人于立群,最后很多人也称她是郭沫若的“抗战夫人。”两个人相识于烽火连天之时,感情自然要更为深厚且真挚些。
但令人遗憾的是,1979年3月于立群选择了自杀身亡,而那时候郭沫若虽然已经去世近八个月的时间,可根据他生前的种种行为,很多人依然把于立群的死归罪到了他身上。

可说一千道一万,这也都是郭沫若自己的私人感情生活上的问题,就算非议再强,也只不过是把郭沫若先生归到了“渣男”的一列罢了。

小结
但是无论是在大革命的洪流中,还是在晚年时候对祖国的贡献,我们都不可否认,郭沫若先生对于祖国的发展是有着不可磨灭的贡献的。

并且着眼于他和周总理的相识、相知,以及并肩作战的种种过往,也能够十分明确的看出他在国家大义上的选择,是一直不存在任何问题的。
或许关于学术研究会引起极少数人的讨论,但“人无完人”,哪怕是文学性再强、底蕴再深厚的学者,也不可能方方面面都能有着较为出类拔萃的成就。

同时从邓小平同志为他深思熟虑改悼词这件事上,也足以说明邓公对郭沫若成就的认可。虽然看似只是一个词语的差别,但足以奠定郭沫若在国人心目中的位置。
同时每一个中国人也应该牢牢铭记,我们国家当初有很多像郭沫若一样的学者,用自己手中的笔字字句句宣扬着革命精神,他们的爱国品质和克服困难的勇气,是永远值得世人赞扬的。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全部回复0 显示全部楼层
暂无回复,精彩从你开始!

快速回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