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郑海军:“新写实”下的原生态写作|中原作家

[复制链接]
dinying 发表于 2024-7-12 09:05:00|来自:亚太地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评李松短篇小说《青山煤兔子》
作者:郑海军
来源:《三月》

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中国文坛上流行了一阵子“新写实主义”小说,主要代表作是池莉的《烦恼人生》《来来往往》,刘震云的《单位》《一地鸡毛》,还有方方的《风景》等作品。“新写实主义”小说一反常态地打破了原有文学上人物塑造的高大上模式以及事件的典型化书写原则,比较注重现实生活的原生态,真诚直面现实和人生,放逐理想,解构崇高。
《三月》杂志于2024年第三期发表的短篇小说《青山煤兔子》,读后让我很是震惊。作者真实而鲜活地呈现了现实生活中的原生态,契合了沈从文先生所说的“贴”着生活写,虽然“贴”的有点近,让人不免有点“不适”,但是作者却成功塑造了一个叫马凤岭的人物形象,而且对真实生活的还原度极高。
小说的故事其实很简单,写的是作者与其相处半年的师傅马凤岭的故事,主要是马凤岭的各种传闻和为人处事。小说开头写道:“第一次见马凤岭时,他正坐在北矿出井口的石头上,眯眼看太阳。他是我的师傅,可我自始至终打心底没有认他。”作者第一段就把核心问题提了出来,带给读者两个疑问?马凤岭为什么看太阳?而“我”为什么打心底不认他?不但提起了读者的阅读兴趣,同时也确立了小说的基调。从文中我们可以看出来,马凤岭之所以看太阳,是被上面忽悠了,某领导为了安排自己侄子进保卫科把他的名额占了,所以医院给马凤岭的体检报告上写了青光眼前期,不符合招聘要求,把他糊弄去了综采五队。其实第二年体检就正常了,但是他对这件事耿耿于怀,一直坚持看太阳。还有一件事就是耿三窟将站街女姜红玲介绍给马凤岭,结果马凤岭返回拿帽子的时候,发现了耿三窟和姜红玲的奸情,还是工友们看不过去将耿三窟打了一顿,将他们赶走了。这是一个大家都认为脑子有病的人,当面避之不及,背后极尽嘲笑。这也是“我”打心底不认他为师傅的主要原因。
作者用接近于原生态的笔法写了这么一个“病态”的人物目的是什么呢?马凤岭其实是一个单纯到近乎愚蠢的人,他看不到社会底层逻辑的存在,他相信医生给他开的青光眼证明,直到最后都在照太阳,进行所谓的治疗。他相信姜红玲能和他安安心心的过日子,没想到她只是为了骗钱,其实和耿三窟早就有了奸情。他相信他的徒弟能到大城市发展,而“我”却在“自从领下第一份工资时,我就掉进了煤圈染上了那层黑,成了只钻进煤窟窿的兔子”。作者用这么一个笨人当作镜子,折射出了当下社会的各种病症:个别领导的腐败,一张假证明就能轻松改变了一个人的命运;站街女没有道德底线,为了钱拿身体做交易;年轻一代的堕落,能很快融入低俗的人群中,流连于低级的快乐,放弃了到大城市奋斗的理想。作者写的都是普通人,而且都是有着一定性格缺陷的小人物,大家都在苟且的活着,一如软弱无能任人摆布的兔子。正是这种无意识的呈现才让读者看到了真切的世态炎凉、人情世故,以及现实的人间凉薄。在小说最后,马凤岭问徒弟还去大城市吗?可见他内心里还是有着一丝理想之光的存在,他只是把这点希望寄托在年轻人身上。可惜他的徒弟早就放弃了抵抗,融入煤圈当中。
对于整篇小说而言,作者没有用任何主观评判的语言,只是冷静客观的叙述,在叙事上颇能掌控住节奏,一些次要人物虽然着笔不多,形象却十分鲜活,也符合现实逻辑。他在语言描写上有一定张力,但也不过度卖弄,甚有节制。对现实社会也有着一定深度的思考,具有敏锐的洞察力,从而证明了他在写作上的天赋。
略有不足的是,小说对人性的复杂度上没有更深入的表达,次要人物的故事也没有充分展开,尚欠缺一些形而上的思想性提升。
作为零零后的新人,如此年轻,却能抵达这样的认知与高度,可见其在写作上的爆发力也是惊人的,假以时日,必有所成。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全部回复0 显示全部楼层
暂无回复,精彩从你开始!

快速回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