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天灾人祸不断的明末,清军入内,荆州府城城垣该何去何从?

[复制链接]
attribt 发表于 2024-7-11 19:21:35|来自:重庆渝中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明朝末年,天灾人祸不断发生,阶级矛盾日益尖锐。农民起义,少数民族入侵,使中原大地再次陷入了战乱之中。明末清初张献忠是否平毁荆州城墙,清总兵郑四维是否重筑荆州城,荆州八旗驻防的设立以及乾隆五十三年经历的特大洪灾,都对荆州古城垣修筑提出了更进一步的需求。清朝对荆州府城城垣的修筑与完善,更加奠定了如今古城的城市格局。

一、“张献忠毁城说”辨疑
现存相关的地方史志中,几乎都记载了张献忠平毁荆州城的事件。然而所有的存史文献记载中,又明确的显示出,当年并不会出现张献忠毁城的情况。
因此,关于张献忠在明末是否平毁荆州城,便存在着地方史志与历史文献就某个具体史实的记载出现了严重的错位现象。那么,分析其时特定的社会背景下各色人物的行为、动机及目的,探究此种现象形成的历史原因,探索其中的隐情,对深入研究考察清朝荆州古城城垣的营建有着重要的意义与价值。
1、文献记载
记载明朝对古城的修缮情况,并无记载毁城与重建事件。孔自来,字伯靡。《江陵志馀》顺治七年刻本是孔自来于兵燹之后,根据其遗书,补郡乘缺漏,采辑成书,为荆州首邑江陵做志。如果张献忠确实毁城,顺治三年又确实重新筑城的话,孔自来不可能不注意到这个事情。
2、其时的荆州城已经有过两次修缮
记载堵胤锡率忠贞营攻荆州,郑四维率兵防守。其时郑四维已降清朝,时间是顺治三年正月便已开始进攻准备,既然其中提到城崩十余处,那郑四维修城之事可以说的通。但其时堵胤锡等人对荆州的进攻,对于城池的损毁应当不大。因其时有人献策决江堤灌城,被堵胤锡所拒绝,不久后清朝省兵来援,战事失利,忠贞营人马溃逃,荆州之围解决。如此,便可解释郑四维上书修城之事,应该仅仅是将城垣崩坏处修缮完毕。
如此,便已可以说明,明末张献忠仅仅是过荆州,在荆州城短暂的停留,并没有时间以及理由平毁荆州城。其中张献忠毁城的记载应当属于编造,应是清人修史时对他的嫁祸之词,就如同将四川的大屠杀嫁祸给他一样。
目前为止,现有的对荆州古城墙的前后三段城垣的考古发掘中并未见到当时破坏城池的痕迹,可能需要找到新的考古证据才行。以目前现存的史料记载,可以得出张献忠并未毁城的结论。

荆州自古以来都是兵家的战略要地,军事驻防自古已有。荆州又位于水陆要冲,是南北东西交通枢纽之地,亦是军事防御的重要区域。《湖北通志》中亦载荆州西眺梁、益,南控交、广。充分说明了荆州的区位优势以及重要的军事地理位置。况且荆州土地肥沃丰腴,水系众多,自然地理条件优越,对农业经济的发展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
1、雍正年间修缮雨毁城垣
遍观整个清朝,除了有限几次对荆州城城垣做大的整修外,其余时间是对城垣小部分、小范围的修葺与修缮亦不可少。从清初到清末民初,历任荆州府城主官以及驻防将军,对府城城垣的营建以及对城垣上城门、城楼的修葺亦不在少数。
其中雍正年间对雨毁城垣的修缮、乾隆年间水毁城垣的重修,同治、咸丰和光绪年间对小部分城垣的修葺,都有相关的史实记载。
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在荆州设立了八旗驻防之后,雍正年间因大雨冲刷导致荆州外城城垣淋雨而出现了倒塌的现象。此次城墙修葺事件在乾隆《荆州府志》中有详细记载。
因此,可以明确得知,从雍正六年(1728年)三月至八月,历时五个月有余,在荆州卫守备王国泰的主持下,对于雍正五年(1727年)大雨淋毁的荆州府城外城城垣进行了及时的修浚。

自雍正年间对雨毁城垣进行修葺后,直至乾隆年间,才又对荆州古城的城垣进行改筑及修葺。其中分别在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不仅重葺部分城垣,还在城垣西南隅开立水津门。
在乾隆四十四年(1779年),荆州将军对城楼仲宣楼进行了重建。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荆州古城受上游决堤的影响,大水冲毁大面积城墙,并冲进城内,造成了严重的影响。本节内容着重分析乾隆五十三年对水毁城墙的重筑及修葺,而乾隆二十一年与四十四年对城垣的部分修葺因涉及到荆州府城城门及城门之上城楼的重建修复,则放在下一节荆州城城门及城楼的演变中重点讲述。
在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六月二十日,荆江大堤万城堤段溃口,造成了江陵历史上罕见的水灾。造成此次水灾的具体原因有三个方面。首先,最直接的原因便是乾隆朝政的荒废。自乾隆中叶以后,吏治腐败,贪污盛行,清王朝亦是由此开始走向衰败,正如此事过后乾隆自己亦承认近来湖北吏治废弛已极,并于之后自省道不能早行查察,弭祸于未然。
为挽回清王朝在荆州当地的统治,缓和民怨,乾隆还下令对在任官员以及兼修承修堤坝官员进行了严重的处罚。乾隆下令以十年为限,所有决堤之工程,其承修人员要从重治罪。严惩了大量漏职官员,共计有二十三人之多,其中不乏地方要员,如前湖广总督特成额、李侍尧,先总督舒常,前湖北巡抚李封,现任巡抚姜晟等。
对于堤防及城池的修复及抚恤。堤防修复工程一向为民办,而这次对损毁的堤防的修复则交由官方及八旗兵丁。对于荆州古城一再出现洪水淹城的情形,乾隆还曾有“不必与水争地”的想法,提出在离江较远地势较高的地方另建城池,但最后由于荆州古城城垣历史悠久以及开支较大,并没有实行。

一、概述
1、简介
荆州古城从明朝杨璟筑城后,基本奠定了其城池的形制。从明初洪武时期,荆州古城的正城门就由宋代的12座改为8座,经由嘉靖时期对城门及城楼的重修,最后形成东面2座城门(镇流门、公安门)、南面1座城门(南纪门)、西面1座城门(龙山门)、北面2座(古漕门、朝宗门)共六座城门的格局。其中六座城门上皆有城楼,镇流门上为宾阳楼,公安门上为四望楼,南纪门上为曲江楼,龙山门上九阳楼,古漕门上为景龙楼,朝宗门上为拱辰楼。
在康熙二十一年,康熙设立荆州八旗驻防,其中在《荆州驻防志》中明确记载了界城修建后,荆州城城门的位置及名称。其中东门寅宾门,东南为德胜门(也即公安门),东北门为远安门,俗称小北门。西门为安澜门,南门为南纪门,西北为拱极门,俗称大北门。其中寅宾门、德胜门以及远安门在界城以东,安澜门、拱极门、南纪门在界城之西。界城之中又有两门,一为南新们,一为北新门。
2、更名
在乾隆五十三年洪水灾害后,清政府对荆州城垣及城门的重建过程中,亦对部分城楼进行了补修及重建。据乾隆《江陵县志》载:“补修重建东西大小北门城楼,补修南纪公安门城楼。”
而此时荆州古城的城门及城楼分别为东面两门寅宾门、公安门,西面为安澜门,南面为南纪门,北面两门为拱极门和远安门。
其中亦记载了整个工程的监工官员及承修官员。且据光绪《荆州府志》并记载改镇流门为寅宾门,古漕门为拱极门,拱辰门为远安门,龙山门为安澜门。据上述《荆州驻防志》记载,在康熙二十一年,设立荆州八旗驻防的时候,各城门的名字皆以改变,那么《荆州驻防志》与光绪《荆州府志》中则或有一方记载时间错误,或中间各城门名字又改为明时城门之名。而光绪《江陵县志》及《光绪续修江陵县志》中关于乾隆五十三年水灾后重筑适宜中。
乾隆五十三年补修城门后,荆州古城六座城门一直保持到近现代改革开放时,为适应经济发展和古城保护,才又新开了新南门与新北门。而城门之上的城楼则或有补修或有重建。

1、明清两朝的荆州古城垣是在五代砖城垣基础上形成的砖土混合结构
五代时期高氏大修荆州城,取城外墓砖作为荆州城城垣的主材料。南宋时期经靖康之难,战乱对城池的损毁以及新的国防要求,赵雄在五代砖城的基础上重筑江陵城,以砖为主材料。
宋末元初,元人并未完全损毁荆州城,明代筑城则是将城墙砖有规律的打入宋代砖墙之上,并在宋代土城垣的基础上进行了局部加高。清朝并没有对古城进行大规模的重筑,只有小范围的修葺与维护。
其次,明代奠定了现存荆州古城城垣和城门的基本格局。经过有明一代对古城的不断改造,古城城垣的整体形制规模与现存古城墙几无差别,古城六座城门及其上城楼的格局在嘉靖年间就已确定,并延续至上世纪八十年代。
2、清代荆州城垣具有军事和防洪的双重功能
康熙时期,荆州八旗驻防的设立,有效的加强了清政府对长江流域的控制。满城的修建不仅不利于汉、满、蒙三族人民的沟通交流,对民族融合也有着一定的阻碍作用。南方多雨水,荆州古城又濒临长江,洪水的危害是对古城城垣营建的又一要求。针对洪水的危害,清中央政府、荆州地方官员以及当地百姓,对古城城垣、上游堤坝的修筑都做出了详细的应对。
作为古代重要的军事要地,荆州地区从古到今发生的战役不胜枚举,一次次的战争不断地催促着古代人民提升筑城水平,从建筑材料的升级到建筑工艺的提高,无不体现着荆州地区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与才干。
作为南方的经济文化中心,无数的文人骚客驻足江陵,流连忘返,留下了一首又一首的千古绝句。因古城濒临长江,面临着洪水的危害,历代的当地居民与官员在抗洪的过程中积累了大量宝贵的经验。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全部回复0 显示全部楼层
暂无回复,精彩从你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