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如何看待大连的前景?

[复制链接]
workldf 发表于 2023-8-13 12:06:52|来自:中国农业大学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你们如何看待大连的前景?
全部回复5 显示全部楼层
qq1981 发表于 2023-8-13 12:07:10|来自:中国农业大学 | 显示全部楼层
大连三面环海,市内多山,在市内无论往哪走,5公里内必有山,10公里内必有海。平时老年人早上爬个山,晚上海边溜弯,白天钓个鱼,可以说惬意感已经拉满了。由于三面环海,气候属于海洋气候,夏天30度顶天了,持续时间也就几天。冬天不刮风的话气温也就0-5度左右,和南方差不多,刮风的话体感偏冷,但是大连南边的海风不冷,北边的海风冷,所以住在夏家河旅顺北路的居民冬天是有点遭罪的。大连在建国后拥有最健全的医疗设施和气候环境,所以建国后将军的养病度假基本上都在大连,所以也造就了大连遍地军区疗养院的面貌。可以说大连的养老生活惬意指数拉满了,我们小区里面好多南方的老太太,夏天来大连避暑。
大连的经济在13年GDP到了7800亿左右的时候就停滞了,将近十年原地踏步,期间经历了几次的辽宁挤水。不断在6000-7000亿之间浮动。中央巡查员多次对大连的毒瘤问题进行总结:毒瘤没有肃清。市内经济一片萧条,作为计划单列市市委书记长期空缺,也没人愿意来接这个烫手的山芋。市内除了卖地就是建商场。很多实体企业被南方资本控股资本运作,实控人基本要么被架空,要么进监狱。外地资本基本上是掏空了就走。
大连之前是最有名的日韩企集中地,当然10年之后就很少有日韩企业来投资了,基本上都是吃老本,新的日企有钱的去了北上,中等的都去了苏州,苏州也建了很多日本一条街来给日企的日本人。大连现在制造企业就是化工和造船。再加上一些汽车零件,光伏零件等的下游制造业,没有什么大气候。外企也就是一些没钱的外企。所以很多答案说的和日韩关系冷淡会影响大连经济其实是无稽之谈,大连这十年外企已经不是主要产业了,零丁来的外资也都是看着大连低廉的工资来的。
当然大连现在的问题是人口流失,大连在00年代还是明星城市,家里有钱的人多,当时大连买个房子和在深圳买个房子差不多价格。当这个城市不再辉煌,那么就是人走茶凉了。大连人基本上能走的都走了,北上深和出国是最多的,但是再往下的城市就很少有人去了,因为大连再颓废也是计划单列市,行政级别摆着,高考背靠辽宁政策很好,养老金政策也好。现在大连街面上很少能听到大连话了,基本上都是各地的口音,所以网上很多人说大连人排外其实真得没有依据,大连本地人能占总人口的不到百分之30了。别的城市人口流失,流失的都是低端人口,但是大连流失的确确实实都是高端人口,可以说有钱的,有能力的基本上都走了。
在2021年建党100周年之际,大连迎来了自己空缺多年的市委书局胡玉亭,胡书记提出了3年过万亿的展望,大连也终于走出了8000亿gdp的泥潭,终于重新开始了发展之路,现在看来,国家重新看到了大连的潜力,希望大连越来越好。
chun 发表于 2023-8-13 12:07:47|来自:中国农业大学 | 显示全部楼层
家族从事工业品MRO里的细分行业,最能了解到大连工业制造业的发展情况。
本人是一名90后,整个求学时期是大连发展的最高峰,2012年考入上海某高校,在学校里说起来自大连,同学还是抱以高看一眼的态度,认为大连是整个东北最发达的地区。2016年毕业回到大连工作,碰上了“挤水分”大连的GDP不升反降低,当时大连还在和青岛间进行城市的激烈竞争,到2022年别说青岛了,大连和隔海相望的烟台都掰不了手腕,口号甚至喊出三年过万亿,2025年过万亿。(哎,有目标就不丢人)
说回大连工业制造业目前的现状
外资企业这匹老马终于跑不动了,从2021年东芝彻底退出开发区,破产清算,日资看清了东北的政策压力。不用说去东南亚建厂,就去烟台也比这强啊。日资韩资企业更多的去了青岛、烟台,别老想着日资企业完全是在考虑成本问题,其实就是因为这几个地方与日本纬度接近气候近似,日本人也是人,他们也不想背井离乡去一个不适应的地方定居。
化工这个行业,我只能说是纯纯的GDP数字生产器,对于本地发展、环境等没有太多帮助。就说恒力石化吧,一个江苏企业,据说是当初上了某个辽宁出的政协的船,在大连给批了化工的指标。这个企业数据确实亮眼,没有他大连别说上万亿,上炕都费劲。但是说下真实情况,恒力在大连很少有本地供应商,除非是无可替代的服务,或者领导打招呼,大部分供应商清一色江苏口音,特别是赶上停产大修劳务工都很少本地人。恒力在长兴岛建厂远离市区,招聘上外地大学校招,进去的小年轻就和进军营一样,当十年兵包吃包住,攒了一笔钱返乡,不可能在大连买房消费。化工的原料要么海运(恒力有自己的港口)要么陆运从盘锦、营口来,产成的产品也是海运拉走,存存的科技与狠活啊。
东北逃不开国企,大连国企逃不开大船。中国第一艘航母制造基地,建厂太久了,导致厂就建在市中心,航母这种军工保密是第一位。大家上香炉礁宜家买一个一块钱的冰淇凌的功夫就可以掏出手机和正在组焊或者舾装的航母来一张合影,难不难受。这可能就是大船要搬去驴拉远的太平湾的主要原因,扯远了。就在大船在攻坚克难终于生产出第一艘航母之后,南船北船合并成了中船,第二第三艘航母订单全部花落江南造船厂,更惨的是核心技术团队还是大船的团队去支撑的。
没有总部经济不只是大船,红沿河核电站,开机的时候简直牛皮PLUS。2022年进去走一走看一看,大连这边的采购工作是啥=库管+文员,被广核拿捏的死死的,供应商巴不得必须操一口流利的广东话才能签合同。
先写到这,不是传播负能量,或者抱怨,希望家乡能更好。
yomiko2004 发表于 2023-8-13 12:08:32|来自:中国农业大学 | 显示全部楼层
记得大连疫情最狠的那次,728大连湾疫情。(大连湾第一次上微博热搜)
某个大领导来到大连湾,大手一挥说道:这儿怎么这么多棚户区,安全隐患太大了,赶紧拆了。
于是各个部门,从市里到街道,开始紧锣密鼓的忙活起来。
预计从2020到2023,这三年,完成大连湾基础建设,让棚户区的老百姓都住上楼房。
文件下来了,房子量完了,然后就没动静了,一点动静没有了。
原因很简单,没钱了,或者说有钱了也不想给老百姓动迁,因为这对政绩帮助不是太大。
海上机场,海底隧道,哪个不是标榜千秋的功绩,拆迁算啥子。
于是,海上机场雷声大雨点小的正在盖着,海底隧道说再过几年就能通车呢,至于安全隐患大的棚户区,抱歉,没钱没预算呢。
当然,这也是可以理解的事情,毕竟拆迁,搞好了大家伙也不会说感谢你,搞坏了,那就等着天天上访吧。
人性嘛
因为疫情嘛,这么多次了,实在没钱了,拜托,都要自给自足的嘛,可以理解...
所以大连就现在来说,的确不乐观,但是毕竟是生我养我的故乡,谁又不希望他以后会变得更好呢,未来可期吧,加油。
gyeonwoo 发表于 2023-8-13 12:09:31|来自:中国农业大学 | 显示全部楼层
看了些回答,都是身边统计学居多。我说两句尽量不身边统计学的。
首先,大连的土地财政依赖度相对全国都非常低。这就意味着地方政府不是靠房地产养着的。潮水褪时大连是穿裤衩那个。
其次,大连的房地产剩余资源还要好几年卖光。说明大连空房子还很多。未来随着地产市场倒台,新的地产格局波动相对小的同时,资源反而挺多。
关于产业,大连就不是一个依靠贸易和互联网等产业赚热钱的地方。啥意思?如果你有真才实学,那么大连化物所会和天津一起搞最前端的淀粉合成科研。如果你有过硬的工业造船技术,从航母到055大驱都得经过你手。术业有专攻。
很多人说经济不行一眼望到头,这也能理解,按理说区位发展匹配人才。但是互联网下后工业时代人总归要回归生活并在生活中寻求人生乐趣。你在996下人生并没有在精神上有更多成长。
理论上说,大连未来前景其实比上海强一点。全球气候变暖,海平面上升10米,大连长白山末端的山还能有退点。上海就得围城筑坝了。
另外,大连某些发现前景取决于中国足球。大连是足球群众基础最好的城市之一。大连人比赛观众席能有2万人观看。
此外,一线城市的畸形资源和供需导致多数8090后无法落户,经济一波动就被炒鱿鱼。最终会有大量8090后找到一个二线城市中寻求平衡点。各省省会和好城市总归要有人的。换句话说,如果区域发展不平衡不去想办法应对,中国经济或者政权都有完蛋的风险。
我提醒那些说经济发展的人们。广东gdp是高,和你没太大关系。贫富差距会越来越大。不过你就算多赚万八千也是要给进城税填海的。就算填满了,落户了,然后呢?你发现其实你努力半辈子换来的和东北人正常生活还差不多。只不过可能夏天更热点来点台风,某些地方会有洪水,某些春天有点回南天,某些地区冬天0度还没暖气玩游戏手都抖。
说白了,能力有限的无产阶级去哪都差不多。有能力的无产阶级物质生活条件也高不到哪去,你的努力付出在一线也未必有高性价比回报。而那些资产阶级到哪都一样。他们也不在乎哪个城市发展的如何。

最后我提醒各位,不要被资本异化。钱个重要的,但是钱不是最终追求。尤其是不要被地产绑架。人不是为了房子活的。你买房子是为啥?一是好生活,但是好负债并不能带来好生活。二是房子绑定的教育资源。教育资源为了啥?为了高考考好大学,好大学为了好文凭,好文凭为了好工作。好工作为了赚钱。赚钱大头还是为了填房贷——人生的死循环了不是吗?当你跳出房子的奴隶枷锁才是你真正开始思考人生意义的时候。人不用总是在马斯洛需求低端思考。你要是这么思考,就会有人用房价绑架你。
moneypk 发表于 2023-8-13 12:10:01|来自:中国农业大学 | 显示全部楼层
半岛港湾,周而复始。
截然不同,沦落成美。
我非常看好大连的前景,而且我们必须对未来保持信心,这是我们的家园。
以前大连的口号是「不求最大,但求最佳」
我想…现在改一下了。
我从规划的角度看一下,很多不饱和的区块,已经在不同程度上开始得到重视了
是时候「既求最大,更求最佳」了。
大连市内目前的瓶颈是市内通勤效率,地形限制了共享单车的运行,压力都集中在了市内公交,使之完全挤在均宽偏窄的道路上。
最佳:
虎滩一带已有动作规划地铁线路,中山区的主干道以南静谧自然,清新大气,旅游资源成型,适合开发文旅项目。
大连中山、西岗和南沙河口(五一路以南)功能极为完善饱和,商务、旅游、金融、消费均形成系统化。商务和消费区更是连片不绝,是大连吸引投资消费和精英、富人的聚力点。

最大:
相反,甘北、甘西这些居民区则形成了不同程度的阻塞,甚至会产生一种「末梢感」。而大连原计划重点规划的金普新区和开发区,也存在着类似的问题。
大连如果要实现进阶,就必须通过扩城拉开城市骨架。12号线直通旅顺是格局的体现,直通末梢;而轻轨完全需要延伸,因为金普新区的末梢和人口覆盖区,完全不应止在金州。
甘井子的末梢更不应该在泡崖,老金州和开发区明明到北站更近,却没有一条直通的地铁线路。
北站身为高铁门户却只通一条线,完全失去了枢纽效应,把本是最大腹地的金州隔开了。
金州——北站——泡崖也完全可以通过一条轻轨/地铁,加强运输腹地的便捷性,末梢变枢纽是完全可行的。
至于跨海通道,5号线已有规划从大连站过钻石湾,提升枢纽站的便捷输送,这不乏又是规划格局的体现。
如果可以学青岛的跨海高速,把大连港到大窑湾的高速接上…这通勤可以直接让大连进入绕城时代了。
近年来还是有些良性的发展势头,旅游看威尼斯水城,商务看东港,中心区的建设路线基本是乐观的。
至于旅游宣传我有个新思路:
对城市的宣传要有力用力,乏力借力。
现在的大连仍保持着东北经济以及出口中心的定位,这些年缺乏的只是固投罢了。这是我们的力。
既然有天然的港口出口优势,我们就要用力做大。
而大连从前的旅游优势呢?
我上个月去了趟西安,地铁上多半都是游客。
各种旅游宣传,带来了一茬又一茬的年轻游客,络绎不绝的消费,很好地促进了当地的经济循环,靠旅游宣传变现,此谓借力。
大连的制造业底子还不错,旅游底子也还在,为何不继续打好旅游牌?
我们的东港威尼斯水城,延续了30年前大连花园城市的创造力体现,如果加以得当宣传,何愁饭馆商场没人气?
这次又疫情了,望家园的人们安好,保护好自己。
<hr/>后记:
最梦幻的时期,是“浪漫之都,中国大连”的骄傲。
最紧张的时期,是“我爱大连,从未离开”的坚守。
无论你想展望未来,看彩虹晴天。
还是回到过去,让故事继续。
重现足球城辉煌,是我们如今唯一坚持的任性。

如今,黎明将至,拨云现日。
别拘泥于过去的伤痕,前进,找寻新的记忆和空气。
放晴,等雨说放弃。
也是时候,该喊出这句口号了。
“我们都在等雨停。”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