淄博马踏湖:珍稀动植物“落户”北国水乡

[复制链接]
小新技术 发表于 2024-7-11 14:17:18|来自:重庆渝中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湖面波光潋滟,水草丰茂,鹭鸟翩飞,游人乘坐着观光车,打卡夏日湖畔的美好。这里是山东省生态环境厅主办的“美丽山东媒体行”活动的最后一站,位于淄博市桓台县的马踏湖。

如今岁月静好的马踏湖,源起于金戈铁马的2700多年前。相传春秋战国时期,齐桓公大会诸侯,六诸侯恐陷被擒,将重兵带至湖畔,由众马踏成湖泊,因此得名马踏湖。
文人墨客,迁客骚人,在这里留下千古名唱。苏轼有诗:“贪看翠盖拥红妆,不觉湖边一夜霜,卷却天机云锦缎,纵教匹练写秋光。”
然而在城市发展的过程中,马踏湖却一度风光不再,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流域内高强度工业化、城镇化开发,3条主要入湖河流遭到严重污染被截流改道,因缺少水源补给和大面积围湖造田,湖区面积逐步萎缩,从96平方公里缩减至不足20平方公里,湖泊生态功能严重退化,湖水中的COD最高到了1000毫克/升左右,是地表水V类标准的25倍。
为了还原马踏湖曾经的风貌,桓台县坚持“打蛇先打七寸”,实现全领域治理。突出“治水先治污”理念,瞄准工业点源、生活点源和农业面源,逐步提升标准,系统推进污染治理,并将湖区划定为限制开发生态保护区,关停搬迁周边污染企业,加强工业园区污水处理厂、城乡污水管网等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实现农村生活污水达标排放,坚决杜绝不达标水质进入湖区。
自2008年起,桓台县用10多年时间逐步实施全县城乡河流水系综合治理工程。截至目前,累计治理河道150公里,绿化面积10万亩,修复自然湿地2万亩。尤其是在重要河流入湖口、支流入干流处、重要点源排放口处因地制宜恢复、建设人工湿地3000亩,日处理能力达到18万立方米,湿地出水水质提升为地表水Ⅲ类标准,运行费用仅为传统污水处理工艺的1/4。同时,湿地净化后的水回用于马踏湖、红莲湖,每年可节省调水成本近2500万元。

一系列举措下,马踏湖水生态环境得到极大改善,再现往日勃勃生机。湖区蓄水能力达2500万立方米,年均蓄水量1100万立方米,水质达到地表水Ⅲ类标准。濒临灭绝的香蒲、芡实、菱等20余种水生植物再次出现,现有野生动植物共98科、248种,震旦鸦雀、野大豆等珍稀动植物常现湖区。

2016年,马踏湖成为淄博市首家国家级湿地公园;2019年中组部将马踏湖流域生态治理经验纳入党的十八大以来攻坚克难的典型案例,在全国推广;2021年获评全国“美丽河湖”优秀案例第一名。
记者:赵璐 编辑:俞丹 校对:汤琪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全部回复0 显示全部楼层
暂无回复,精彩从你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