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主席名作《沁园春·雪》是胡乔木代笔?胡乔木之女:不可能的事

[复制链接]
gomenjay 发表于 2024-7-11 13:48:33|来自:重庆渝中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沁园春·雪》这首词诞生于1936年2月,它首次公开面世是在1945年国共谈判期间,一经披露就引起了轰动。新中国成立后,这首词更是被编入中学语文课本,成了所有国人耳熟能详的作品。
1945年8月28日,毛主席乘飞机抵达重庆,和国民党进行了43天的谈判。在这43天期间,毛主席会见了诗人柳亚子,柳亚子久仰毛主席大名,多次向毛主席索要诗作,最后毛主席就用第十八集团军重庆办事处便笺手书一份《沁园春·雪》,又在纪念册上手书了一份并且送给柳亚子。
这首词大气磅礴,有气吞山河之势,柳亚子受到后盛赞此词是
“中国有词以来第一手,虽苏、辛犹未能抗手,况余子乎?”
他提笔和诗一首,并和毛主席的词一起送到了《新华日报》。按照组织的规定,中央领导人的作品要发表,必须经过中央的决定,《新华日报》不能擅自发表。于是,《新华日报》就把柳亚子的诗单独发了出来。

柳亚子的作品发表后,引起了观众对毛主席作品的好奇,在记者们的四处寻访下,《新民报晚刊》最终找到了主席的作品,并顺利发表。
《沁园春·雪》发表后,一时间传遍山城,引起了人们的争相传阅。蒋介石让陈布雷组织人马,写文章批评这首词,陈布雷虽然照办了,但私底下他却认为这首词“气势磅礴、气吞山河,可称盖世之精品。”
不久后,王若飞把国民党评价《沁园春·雪》的文章整理后寄给了毛主席,毛主席看后哈哈大笑,称之为“鸦鸣蝉躁”。
在2009年前后,网络上出现了一篇名为《真相》的文章,作者“罗冰”在文中声称,胡乔木曾在《炎黄春秋》的一篇访谈中说,毛主席的“老三篇”《纪念白求恩》《愚公移山》《为人民服务》是他执笔写的,而且《沁园春·雪》也是他的作品,毛主席修改了其中的四个字后,以自己的名义在重庆发表了。

文章还说,胡乔木晚年曾对探望自己的中央领导说,应该对毛主席的著作进行全面审核,恢复自己的署名权。
这篇奇怪的文章发表后引起了不少人的关注和议论,甚至惊动了中央文献研究室和中央党史研究室,后者不久后出面回应,这些都是谣言,胡乔木生前从未说过这些话,他倒是说过他署名的很多文章都是经过毛主席修改的。
记者在《炎黄春秋》的历年出版的刊物中仔细寻找,都没有找到所谓的“胡乔木访谈录”之类的文章,在致电《炎黄春秋》副总编辑何庆全后,他们得到了明确的答复,《炎黄春秋》从未刊登过类似的文章,而且那篇文章中有不少低级的常识性错误,比如胡乔木同志从未担任过少奇同志的秘书。
还有记者为此专门采访了胡乔木的女儿胡木英,胡木英说这是不可能的事,因为《沁园春·雪》是毛主席在1936年2月东征期间写的,当时毛主席在行军途中看见漫天大雪,有感而发写下了这首词。当时胡乔木人还在上海。

胡木英说:
“不可能的事。我父亲没有参加过东征,而且按照他的性格,他也写不出主席这样的气魄。”
胡乔木曾任中宣部副部长,新闻总署署长,被誉为“党内一支笔”,“四大笔杆子”之首,胡乔木的文笔是出了名的,但是胡乔木并不擅长旧体诗,更不会写词。
在《胡乔木的诗词情缘》一书中,作者曾记载说:
“胡乔木重新拿起诗笔,已经是1961年了。这时他用心着力写的不是新诗,而是旧体,而且是他一直没有尝试过的体裁——词。”
1965年,胡乔木将自己积累了一年的作品发表在了《人民日报》上,在给读者的回信中,胡乔木说:“你对于我的几首词感觉兴趣,因而问起我以前写过的能不能发表。我告诉你吧,以前我没有写过词,这次发表的是我初次的习作……”
这封信清楚地表明,胡乔木在此之前从来没有写过填过词。

而且,胡乔木发表的这些作品还是在毛主席的修改下完成的。1961年,胡乔木因为神经衰弱在家休养,闲来无事他便开始练习写诗了。不久后,他将自己的作品初稿送到了毛主席那里,想让毛主席帮自己修改一下。毛主席很乐意替胡乔木修改,在这件事上花了不少的精力。
胡乔木怎么也没有想过,这件事在后来会成为他的一条“罪状”。1966年7月,江青指责胡乔木:“你的诗词主席费的心血太多,是给主席找麻烦,简直是主席的再创作。以后不许再送诗词给主席。”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全部回复0 显示全部楼层
暂无回复,精彩从你开始!

快速回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