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反腐风暴已席卷 20 省份,纪监部门出手配合,多地公布举报电话,将对医药行业带来哪些影响?

[复制链接]
oydfe2088 发表于 2023-8-12 22:05:59|来自:中国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各地监管部门继续加强医药反腐力度。
据澎湃新闻记者不完全统计,截至8月11日,最近三周,至少有20个省份监管部门和纪委监委就反腐问题发声,要求深入开展医药领域腐败问题集中整治。
从各地监管部门发布的新闻稿可见,部分省份的集中整治行动是由药监部门发起主导,也有多部门联合参与的行动,而不少省份的相关整治行动还得到了纪检监察部门的配合。
多地卫健委、药监行动
据澎湃新闻记者的不完全统计,山东、天津、江苏、新疆、江西等省份的药监部门在近期召开了相关会议。其中,8月8日,据“江苏药品监管”公众号发布的消息,全省药品监管工作座谈会暨落实企业主体责任、药品安全巩固提升和行风建设三年攻坚行动推进会在连云港召开。会议指出,集中整治药品领域腐败问题,对违法犯罪行为零容忍严肃查处。推动制定后续改进措施,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
而广东、海南、上海则是由当地卫健委发布相关消息。其中,海南省医药领域腐败问题集中整治工作动员部署视频会议7月25日就已召开。会议指出,对突破行业底线、问题性质恶劣、群众反映强烈的违法犯罪行为,以“零容忍”的态度严肃查处,涉嫌违纪违法人员,按程序移送纪检监察、公安机关处理。对一般问题线索,根据管辖权限由主管部门依规依纪依法进行处置,对重大问题和典型案例重点督办或提级管理,违纪违法线索该处理处理、该移交移交、该督办督办。
上海还是包括上海市卫健委、上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上海市药监局在的13个部门,联合印发了《上海2023年纠正医药购销领域和医疗服务中不正之风工作要点》的通知,通知提到,2023年10月31日前,各医疗机构要按照要求建立健全工作制度,严格落实各项工作要求,重点围绕高值耗材、整治“红包”、回扣、医德医风教育等三个专项行动内容,开展行风建设工作的自查自纠。
这与中央层面的部署一脉相承。
此前的7月21日,据国家卫健委网站,近日,国家卫生健康委会同教育部、公安部、审计署、国务院国资委、市场监管总局、国家医保局、国家中医药局、国家疾控局、国家药监局,联合召开视频会议,部署开展为期1年的全国医药领域腐败问题集中整治工作,会议强调,深入开展医药行业全领域、全链条、全覆盖的系统治理,进一步形成高压态势,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
多地纪委监委出手
值得关注的是,多地的医药领域反腐风暴得到了纪检监察部门的配合。
7月28日,纪检监察机关配合开展全国医药领域腐败问题集中整治工作动员部署视频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指出,加大执纪执法力度,紧盯领导干部和关键岗位人员,坚持受贿行贿一起查,集中力量查处一批医药领域腐败案件,形成声势震慑。
澎湃新闻记者的不完全统计显示,包括贵州、天津、西藏、山东、陕西、山西、云南、黑龙江、湖北在内的纪检监察部门均已对外发布消息,将配合开展医药领域腐败问题集中整治。
其中,贵州省纪委监委于8月8日召开全省纪检监察机关配合开展医药领域腐败问题集中整治工作动员部署视频会,对配合开展集中整治工作进行安排部署。会议强调,要强化震慑纠治并举,紧盯“关键少数”和关键岗位人员,深挖彻查权力寻租、利益输送、以权谋私等违纪违法问题,集中力量查处一批典型案件,惩治一批腐败分子,形成强大声势和震慑。
值得关注的是,内蒙古、四川、云南、重庆、北京、海南、山西、福建等八地还公布了医药领域腐败问题集中整治工作期间的举报电话。
全部回复5 显示全部楼层
永不死机 发表于 2023-8-12 22:06:51|来自:中国 | 显示全部楼层
这简直就是史上最强医药反腐。
举报的举报,调查的调查,带走的带走。随即股市做出了反应。
7月31日开盘之后,二级市场医药板块整体走低,多只医药股开盘下跌并持续跳水,赛伦生物一度跌超16%,恒瑞医药几乎跌停。
到了8月7日,医药股跌入低谷。创新药板块指数一开盘就面临断崖式下跌,当天跌去3.57%,达到1004.38点,是去年11月份以来的最低值。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怎么这一次闹得这么厉害?是冲着谁来的?
站在医药行业的视角,是很难看明白医药行业的。
医药行业的巨变,可能只是更大变化中的一步,这个更大的变化叫做“人口结构”。
包括了鼓励生育、延迟退休、福利机构、医疗保障、养老基金、福利体系,等等。
人类的生命大致分为三段,少年、成年、老年。几千年来,人类社会的运行方式都是:成年人工作,养活老年和少年,这就是所谓的上有老,下有小。
所以,从生产的角度看,这三段人口之间的相对数量关系,就直接决定了中国的生产能力。这个相对数量关系,就是人口结构。
那么,中国的人口结构怎么样呢?看图。


意味着从差不多去年开始,连续14年的第二次婴儿潮正在变为退休潮,意味着中国要从2000年的轻度老龄化,走向真正的深度老龄化。
那怎么办?调整。
除了“增长治愈一切”之外,面对老龄化的问题有这么两种基本的逻辑:
1. 降低养老成本。
2. 增多分担养老成本的人。
怎么增多分担养老成本的人?答案是鼓励生育、延迟退休、福利机构......
怎么降低养老成本?答案是医疗保障、养老基金、福利体系......
当你理解了这两个面对老龄化问题的基本逻辑,你就会理解各种已经发生的变化,甚至预测未来可能发生的变化了。
比如,教育的变化。该来的生育政策基本都已落地,有待商榷的生育政策也都在紧锣密鼓地讨论。大家也都知道要生,但是为什么不生呢?
因为,成本太高。孩子出生有个“三育成本”:生育、养育、教育。
三育成本是最好的避孕药,让很多年轻的父母们不敢生孩子。所以想让小夫妻们多生,就要推翻这三座大山。
再比如,医药的变化。
培养一名医生的成本很高,就像段子里说的那样:其它专业的孩子早就开始赚钱了,你这个学医的败家子儿还在往里头搭钱。
研发一款药物的成本也很高,人力、物力、脑力,样样都得花钱,还要算上研制失败的代价。
但是,这些钱最终是由谁来承担的?医保范围之内的国家承担,医保范围之外的个人承担。
为什么要取消药品加成?
因为在这之前,医院是被允许按批发价采购药品、按零售价销售给患者的。取消药品加成后(中药饮片除外),所有公立医院都将实行药品零差率销售,药品价格将平均下降12.7%左右。
为什么要推动“两票制”改革?
因为药品从药厂到医院是有一个过程的。这个过程里的每一个环节都说自己是有价值的,都要拿钱,药品流通的发票甚至能多达7、8张。
“两票制”就是为了减少流通环节,从药厂卖到一级经销商开一次发票,经销商卖到医院再开一次发票,从而减少层层加码、人人盘剥。
为什么要启动集采、国采?
因为要通过“大量”来换取“低价”。
为什么要严厉整治医药腐败?
因为人性最难猜测。私下交易,金钱贿赂,阴阳合同,讲课费用......只要愿意,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
那怎么办?
强监督、强力度、强制性。别碰,一碰就要严惩,别伸手,一伸手就要抓。
这也就是你看到的,史上最强医药反腐。


站在医药行业,你看到的是咬牙切齿,是大快人心。
但跳出医药行业,你看到的可能就不是一次行动、一条政策了。你看到的,是“人口结构”的问题。
医药是一个市场,是市场,就有市场的规律。
但医药,以及它背后的人口结构又是国家大计。国家大计,就一定要符合国家的意志。
医药反腐只是手段,应对人口结构变化甚至改善人口结构本身,才是真正的目的。
不针对你,不针对我,不针对任何一个个体。针对的是我们脚下共同的土地,和我们眼前共同的未来。
国家重点整治医药腐败,可能只是一小步......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linkwan 发表于 2023-8-12 22:07:51|来自:中国 | 显示全部楼层
最近医药反腐风暴比较吸引人们关注。
房价、教育、医疗,可以说是压在人们消费的三座大山。
过去几年,我们在很多领域改革,房价和教育都有动过刀子,现在也轮到医疗领域。
看病难、看病贵,一直是人们反应比较多的问题。
过去这么多年,我们在医保方面也做了很多改革,不断扩大医保报销比例和范围,由国家层面去减轻人们医疗负担。
但问题在于,医保只是从报销途径,去减轻人们医疗负担。
但看病贵本身,却没有被改变。
只不过这个“贵”,因为被国家报销一部分,所以人们实际支出便宜了。
但等于也是由医保负担了看病“贵”。
如果不真正根治看病贵的问题,那么等于是拿我们医保体系在便宜了那些蛀虫。
这会增加我们医保基金的收支压力。
要解决看病贵的问题,不但是为了减轻人们负担,也是会为了减轻医保体系的负担。
所以,医药反腐是势在必行。
在此之前,我们解决看病贵的问题,主要是通过医药集采的方式。
2022年,开展第七批国家组织药品集中带量采购,涉及61个品种,平均降价48%。
据报道,2022年,协议期内275种谈判药报销1.8亿人次。通过谈判降价和医保报销,年内累计为患者减负2100余亿元。
医药集采确实是比较有效的降低医药费用的方式。
但仅靠这个还不够。
因为用什么医疗器械,用多少价格引进、选择用什么药给患者的大权,是掌握在医院和医生手里。
如果让医院完全被利益驱动,很容易滋生出过度医疗、过度检查等乱象。
如果同时有两种药,效果差不多,但一种很贵,一种很便宜。
明明有便宜的药,但有些医生就是基于自身利益因素,故意把贵的药开给患者。
如果不能把这种现象根治,单纯靠医药集采也不能解决看病贵的问题。
这次医药反腐,最主要目标就是解决这种钱权交易,并把成本转嫁到患者身上的非法现象。
医药、医疗器械公司,贿赂医院,让医院用更高价格买入这些医疗设备、医药,那么这些高价成本,最终就要患者买单,变成了看病贵的主要来源。
比如,中纪委在今年5月就披露过一个案例,某医院花3520万元买入的直线加速器,实际进口价只有1500万元。




如此离谱的价格波动,背后必然存在钱权交易空间。
当时讨论购买该直线加速器事宜时,医院领导班子其他成员曾明确提出反对意见,但院长杨某俊却执意购买。
最终专案组顺藤摸瓜最终查清了杨某俊以借为名索贿1600余万元的事实。
这名院长贪污的1600多万元,肯定就会通过高额检查费用,转嫁到患者身上。
广东省纪委在8月1日也发布文章,披露了中山市坦洲人民医院原党总支书记、院长罗勇受贿一案的部分案情。




文章披露,该院长利欲熏心,从收受病人红包礼金、医药代表回扣到与医疗设备供应商结成“利益同盟”,收取设备代理商高额回扣,涉案金额2980多万元。回扣款及虚增的药物设备价格计入医疗成本,直接导致群众“看病难”“看病贵”。
在这名院长被抓后,该医院看病费用就明显下降。
据统计,中山市坦洲人民医院今年1-5月门诊和住院次均费用同比下降16.6%、21.4%,人均就医成本下降1400余元。
可见,医疗腐败是导致人们看病贵的重要原因。
其实医疗反腐,是我们长期一直在做的事情。
但今年力度比往年要更大,据媒体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今年全国已有150多名医院院长、书记被查,超过去年全年数量的两倍。




本轮医药反腐风暴,是由一场会议动员发起。
7月28日,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召开动员会,部署纪检监察机关配合开展全国医药领域腐败问题集中整治。
此次医药反腐的重点突出三个“全”——全领域、全链条、全覆盖,紧盯领导干部和关键岗位人员,坚持受贿行贿一起查。
本次医疗反腐的深度、广度、力度都是前所未有的。
全链条覆盖,也意味着反腐并不仅仅局限于医院,包括众多医药企业也都是反腐重点,所以是强调“受贿行贿一起查”。
上个月就有两名医药公司的实控人被查,所以这次医疗反腐风暴,也给资本市场的医疗医药板块带来很大的影响。
此外,医药代表以前往往跟“贿赂”有关,后来被严查整顿,特别是2020年9月发布的《医药代表备案管理办法》后,医药代表明目张胆的行贿现象要少了不少,但医药公司仍然通过各种隐蔽的方式,暗中去跟医生输送利益。
比方说,医药企业会定期举办学术会议和讲座,会邀请一些医生参加,而医药代表可以申请费用,去支付医生的讲座费。
这个过程,明面上是合法合规。
然而,医药代表支付给医生的讲课费高低,却会跟医生对其产品支持力度挂钩。
那么这就会滋生一些腐败空间。
我觉得这里还是要区分清楚,正常合规的学术会议,以及假借学术会议之名,实际变相行贿的行为,甚至还有虚构学术会议的现象,这种就应该被严厉打击。
在当前紧张的反腐风暴氛围,全国许多医学会议已经宣布延期,8月前几天就至少有10场学术会议宣布延期。
除此之外,医药企业的一些“营销”手段也被严查,有医药企业的营销群都被解散。




大家从最近铺天盖地的医药反腐新闻,也能看出本次医药反腐的力度是很大的。




我个人是认为,这样的医药反腐是很有必要的。
因为从目前查出来的这些医药贪腐案例,可以说是触目惊心,所以必须及时把这些蛀虫揪出来。
当然,我也不认为,能只靠这样一次医药反腐风暴,就彻底杜绝医药反腐空间。
医院作为离钱很近的行业,不管是院长,还是一些科室主任都有权利,而这种权利很容易在医疗医药企业变现。
如果不能通过制度上完善对权利的监督体系,彻底把医院这种权利变现的渠道堵上。
那么很容易出现野火烧不尽的情况。
另外,我相信多数医生是好的,而且一线医生本身就很累,我们也不能一棍子就把所有医生都打死。
同时,如果权利缺乏监管,犯罪贪腐成本很低的话,那么人性是经不起考验的。
我们不能指望所有人在面临唾手可得的利益诱惑的时候,都能坚持初心,抵制诱惑。
如果在一个缺乏监督、制度充满漏洞的环境里,让人感觉只要随便伸手就可以捞到钱,而不会付出代价的话,那么往往就会变成人人贪污,出现系统性贪污,在那种环境里,如果你不同流而污,甚至都无法立足。
所以,我们需要更多去完善制度、强化监督,让这种贪腐成本代价大到普通人都不敢轻易尝试,而不是去指望人们自律自觉。
只有警钟长鸣,让人们在面临利益诱惑的时候,都需要考虑一旦伸手可能面临的严重后果,才能帮助更多人避免在利益面前堕落。
所以,这样的反腐风暴也是很有必要的,在制度还不够完善的情况下,不定期发起的反腐风暴,至少可以不停的给人们警示。
“手莫伸,伸手必被捉”。
所以,大家也不用觉得,这样的反腐抓不完,抓了一波还有一波。
反腐是个长期攻坚战,很难轻言胜利。
但至少每一次反腐,都是可以起到警示作用,也能挽救一些还没有堕落的人。
其实最近不但有医药反腐,还有房地产反腐。
除了反腐之外,我觉得我们还得不断推进改革,完善制度,去不断改善分配问题。
从之前说要调低存量房贷利率,还是这波医药反腐,我觉得都有一些想以此促消费的意思。
也说明当前整个消费形势也确实不太乐观。
但这些手段来促消费,都只能促一部分。
要真正促进消费,根本上还是得提高广大民众的收入,减小社会财富集中,让更多人享受发展的红利,这就涉及到最关键的分配问题。
随着我们改革进入到深水区,要改善分配问题,就会碰到一个又一个硬骨头,我们需要通过长期改革,不断啃掉这些硬骨头。
发展没有捷径,只有脚踏实地,才能走得更远。
本文来源“大白话时事”公众号。
作者:星话大白。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XU许 发表于 2023-8-12 22:08:13|来自:中国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说个挺有趣的事。
刚才看弹窗,说某省医疗反腐已经处理了900多人。
而那个省执业医师也就9万多人。
当然,处理的人里,可能有人不是职业医师。
但是这个比例。。
而且就以前的乱象,只怕没有任何一个医生敢说自己屁股是干净的。
这场反腐如果继续深入下去,以后医生是不是明代一样要戴罪上班?
早上6点起床,洗漱吃饭,换下囚服,穿上白大褂,集合听管教训话,然后7点登车,送往各个医院上班。
然后每个医生后面都安排两个法警监督。
到晚上5点,医生又统一下班。换下白大褂,穿上囚服,登车送回监狱。
少部分年纪较大,身体不好,不适合监狱生活,且没有社会危害性的。安排监外执行,去值夜班。
然后监狱里,还开可以开展互帮互助,学术科研活动。毕竟按照这搞法,只怕院士都要被搞进去几个。
xywy1985 发表于 2023-8-12 22:08:49|来自:中国 | 显示全部楼层
本次反腐风暴有特殊的背景

一、中国还是发展中国家,人均医保资源不足
2022年底,全国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134592万人,参保率稳定在95%以上。全国基本医疗保险(含生育保险)基金总收入30922.17亿元,比上年增长7.6%;总支出24597.24亿元,比上年增长2.3%;
截至2022年底,职工医保参保人数36243万人,比上年增加813万人。职工医保基金(含生育保险)收入20793.27亿元,比上年增长9.4%,支出15243.80亿元,比上年增长3.3%。[1]
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方面,截至2022年底,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人数98349万人。2022年,居民医保基金收入10128.90亿元,比上年增长4.2%;支出9353.44亿元,比上年增长0.6%。
综合两种保险,全国参保人员人均支出1827元/年。
覆盖人群最广的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员人均支出951元/年。
对比500万人口的新加坡,每年医保支出188亿新元,人均达到1.77万元人民币/年。
为扩建医疗设施,并持续投入经费抗疫,新加坡卫生部新财年的预估支出将达188亿元,比2020财年增加22亿元,是支出最高的部门。[2]
两者对比,就可以发现我国医保人均财力只有新加坡的九分之一。
中国目前还是发展中国家,人均财力赶不上发达国家的现实需要很长时间才能彻底改变,由于收入有限,在疫情之前医保就是紧平衡状态

二、2021-2022,医保承担了约1700亿元的新冠相关费用,相当于医保总开支的3%

《2022年医疗保障事业发展统计快报》[3]中提出:
2021年至2022年,全国累计结算新冠病毒疫苗及接种费用1500余亿元。
国家医保局指导地方按规定支付看病就医时核酸检测费用,全年医保基金支付核酸检测费用43亿元。
2022年4月29日,国家医保局党组书记、局长胡静林发表署名文章称,预付专项资金用于新冠救治,累计预拨专项资金200亿元,结算费用29.7亿元。文章并未披露医保支付比例。
根据以上数据分析,2021-2022年这一阶段,医保的额外压力为750/24597=3%

三、2023年一季度,医保承受了20%的额外的压力

2023年1至3月,基本医疗保险基金(含生育保险)总支出5577.45亿元,同比增长21.7%,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基金(含生育保险)支出3585.21亿元,同比增长21.5%。生育保险基金待遇支出247.6亿元。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支出1992.25亿元,同比增长22%。[4]
在新冠病毒感染实施“乙类乙管”后,国家医保局等多部门印发文件,规定对住院的新冠患者延续“乙类甲管”时的政策,全额保障新冠患者的住院费用。这一政策与2023年初启动的新冠患者门急诊治疗费用保障,都将先行执行至2023年3月31日。
国家医保局、财政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疾控局2023年3月30日发布《关于进一步做好新冠患者医疗费用保障工作的通知》,明确了4月1日后新冠患者医疗费用保障政策。参保患者符合规定的新冠医疗费用,将与其他20余种乙类传染病实施相同的医保报销政策。[5]

四、一点粗浅的定量分析

从一季度数据可以看出,医保开支有大幅增长,即使修改了新冠报销政策,也依然会对医保有很大压力。
医保投入+个人投入+财政对医院的拨款,构成了医院的总收入。
医院的收入构成[6],来源见水印


下图为医院的各项开支


可见药品和材料费用占比约53%

五、恢复医保收支平衡的办法

医保投入、个人、财政拨款无法快速增长,还要保证医务人员合理收入水平的前提下,有两种路径:
1.采取性价比较高的防控手段,控制感染人数,感染人数少了,医药费就少了

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于2023年5月8日在北京召开新闻发布会,提出了继续和全球各国紧密团结,共同采取有针对性的、更加有效的、更具备成本效益的措施,来防止疫情的蔓延和传播,保护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7]
2.对医疗器械公司、药品公司的商业模式进行改革


  • 通过削减销售费用(医疗体系内的腐败空间),大幅降低设备价格和药品价格。
  • 将实际寿命较长的,目前作为耗材推广的医疗器械改为耐用品。
目前采取了措施2,需要观察该措施能否让医保基本恢复平衡。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药品和医疗器械的总体开支需要降低30%~40%,才能填平一季度那20%的缺口。

六、医疗体系最终解决方案

最近的反腐风暴也对医药、化工行业的技改、新建进度产生了影响,也会影响新药的研发。
所以医疗行业的改革是一个难题,需要兼顾多方利益,既要降低医疗费负担,还不能削弱医药产业的竞争力。
只有中国进入发达国家行列后,大幅提升对医疗体系和医保的补贴,同时控制好腐败,将“预防为主”提升到更重要地位,降低疾病发病率,才能形成群众和医务人员、疾控人员协同对抗疾病的和谐体系,各种矛盾才能在根本上缓解。
同时,医药企业和设备企业必须充分开拓海外市场,有足够的海外市场提供现金流,国内市场收费就有下调的空间。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zhufup 发表于 2023-8-12 22:09:26|来自:中国 | 显示全部楼层
医疗企业销售费用占营业收入比例往往较高,销售推广活动的真实性、合规性颇受市场关注,销售推广费往往存在名目复杂、类别多样、可能用于隐性支出等问题,这也一直是审核关注的重点。
近期密集出台的医药反腐政策已经上升到国家级的层面,其力度可能超过前两年的教育“双减”政策。
在如此强大的行业整顿风暴之下,资本市场上的医药板块也迎来了剧烈震荡。7月31日至8月4日,A股医药生物板块市值蒸发超1500亿元。
心疼我A股民一秒钟。
由于医院在药品采购和使用方面拥有绝对的话语权,因此医生的权力极大,也是各大药企竞相争取的对象。
一些没有底线的医药代表更是为了获得合同不择手段,甚至让“医药代表”这个职业都成了贬义词。
这次医药行业系统性的反腐,对医院和医生短期内是一种威慑,带来的后果可能是所有新药采购暂停,所有用药方案都趋于保守,因此已经纳入采购名单的成熟药品使用量可能会提升,而新药用量则会显著减少。
医药反腐不仅仅是打击贪污受贿,还有一个更深层次的目的:推动医药行业的转型升级,让优质的企业和产品得到更好的发展,让老百姓享受到更高效、更安全、更便宜的医疗服务。
就在上个月25号,刑法修正案草案中修改补充了刑法7条,其中包括“在组织人事、执纪执法司法、生态环保、财政金融、安全生产、食品药品、帮扶救灾、养老社保、教育医疗等领域行贿”的情形,要从重处罚。”
记得之前家人住院,出院的时候,护士拿来了医生开的医药单,并专门提示某几盒价格十分昂贵的药是不在医保报销名录里的。其实,那几盒药就是补养品,并不是医治疾病的某种必须药。一个月后去医院复查,这一幕几乎又重现了一遍。这次不是营养品,而是其它的药,又专门提示这几盒较为昂贵的药不在医保报销名录里。我当时就想,第一次的那个补养品真的有必要吗?第二次的那个药难道没有在医保名录里可替代的药品吗?
懂得都懂
本次医疗反腐是一个系统性的工程,会是一场持久战,将打破医药行业的诸多壁垒,甚至会改变很多医药公司的盈利模式和销售管理体系,政府是下了决心的。

快速回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