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如何看待此次滴滴被罚?

[复制链接]
zxhy 发表于 2023-8-12 19:42:10|来自:北京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滴滴被罚数十亿,两位高管被罚。为何其他高管没事?
全部回复5 显示全部楼层
KU123456789 发表于 2023-8-12 19:42:47|来自:北京 | 显示全部楼层
滴滴领罚,高德被骂 网约车市场又要打起来了?


7月21日,因存在违法收集用户信息等事实,滴滴收到了一张高达80.26亿元的罚单,董事长兼CEO程维和总裁柳青作为管理者难辞其咎,各罚人民币100万。




▲ 滴滴处罚公告。图 / 公众号截图

过去这一年,滴滴路途坎坷。火速上市,没几天就被查,股价一路下挫,不到一年就退市。

最让滴滴和股东们焦心的,可能是丢了的市场份额。去年7月之前,网约车市场九成的生意都牢牢地攥在滴滴手里,其余玩家分食剩下的那一成。行业老大摔了一跤,美团打车、高德打车、T3出行等二线玩家纷纷活动了起来,一边向投资人要钱,接连融资,一边往市场砸补贴,抢司机拉乘客。

其中,高德和美团走的都是聚合平台的路子,尤其是高德,自己不做网约车,只做别人的搬运工,把滴滴出行、曹操出行、首汽约车等等一百多家打车平台都接了过来,想做“平台的平台”。

这些打车平台里,不乏陌生的名字。比如有象约车,直到一起严重车祸曝光,大多数网约车用户才知道它的存在。6月底,郑州一名大学生通过高德打车叫了有象约车,车辆和闯红灯的货车相撞,大学生不幸车祸身亡,同车人受伤。事故被认定货车司机全责,但家属认为,网约车司机也有责任,很可能未经培训、证照不全就上岗送客。

高德方面率先甩出了这口“锅”,表示有象约车的确取得了经营许可证,但涉事网约车的运输证和司机的驾驶证不归高德管;有象约车也不准备接,只强调网约车司机无责,平台只是本着人道主义精神,先行垫付了伤者的医疗救治费用和死者的丧葬费用。言下之意,这些钱之后得还的。

高德还在回应里为合作伙伴背书,称它们都是“全国各地具备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许可证”的。这一说法很快被打脸。比如6月底,广西南宁市交通部门通报称,高德打车在南宁接入的18个网约车平台中,仅有10个是持证运营,剩下的都是违规平台;又比如6月7日,湖北宜昌市交通部门向高德打车开了罚单,责令高德下架“腾飞出行、及时用车、携华出行、优E出行、妥妥E行”5家网约车服务商,它们都没有取得经营许可证,而高德未经审查非法派单。

虽然屡次被罚,但高德聚合平台的模式并未被看衰,甚至还得到了追捧。

还是这个月,滴滴的大股东之一腾讯在微信九宫格里悄悄上线了“出行服务”,点开就能叫车,和高德一样,里面聚合了曹操、T3、首汽等多家平台,甚至还有“老对头”阿里旗下的哈啰出行,但就是没有滴滴。几乎同时,华为也推出了“Petal出行”众测版本,在北京、深圳和南京展开了测试,支持首汽约车和神州专车两种选择,还是聚合平台。

网约车这一仗,没完了。




▲ 微信上线“出行服务”。图 / 手机截图

以上内容节选自每日人物文章
每日人物:哈啰“行刺”美团,趣店“蹭热”翻车,经得住火烤的只有钟薛高
更多内容请移步每日人物公号(ID:meirirenwu)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兰色的风 发表于 2023-8-12 19:43:28|来自:北京 | 显示全部楼层
从2021年7月国家7大部门联合入驻滴滴,一年过去了,靴子终于落地。
有意思的是,在处罚滴滴的法律依据中,《数据安全法》和《个人信息保护法》分别是2021年9月1日和11月1日才开始实施的。


这至少传递出了2个信息,

  • 滴滴悄悄赴美上市带来的巨大国家安全隐患,一定程度上催化了数据安全管理相关法律的出台。颇有以一己之力推动历史进程的既视感。
  • 法律有不溯及既往的原则,意思是滴滴在去年国家7大部门联合入驻之后,依然没有停止其非法收集用户数据的行为,才会得到此次处罚。

滴滴冒天下之大不韪仍要坚持违法数据收集,背后体现的可能是被资本裹挟的悲哀。
成立于2012年滴滴,在2018年成为网约车市场绝对的龙头老大。这一江湖地位是靠着创业6年亏损了390亿元,烧钱补贴抢占市场换来的。


滴滴的第一大股东——持股超1/5的日本软银,其总裁孙正义最推崇的商业模式就是烧钱干掉对手,抢占市场份额,然后获取垄断利润。



可惜滴滴在成为行业老大之后,依然没有获取到垄断利润。在随后的4年里,滴滴又亏损了800多亿,成立以来总计亏损额达1166亿。其中单2021年就亏损了493亿,比抢占市场份额期的创业前6年的亏损总额还要高。



网约车行业准入门槛低,导致竞争平台众多;消费者和司机两端的忠诚度都很低,平台转移成本也不高,导致一旦停止补贴,平台的两端用户都会流失。那么如何能在不流失用户的前提下提升利润水平?“活用”大数据就是滴滴的其中一个策略。
凭借深度的大数据收集与分析,滴滴可以知道用户的年龄、职业、常住城市、家庭住址、公司地址、出差旅游记录,判断其个人生活习惯、出行规律、收入水平、消费习惯、价格敏感度,然后应用于商业活动中,例如“杀熟”。去年3月北京新闻广告就报道过,同一时间去往同一目的地,不同手机不同账号预估的价格不同。


对滴滴来说,尊重用户隐私等于很大程度上丧失了深度剖析用户的资本,从而降低获利能力,导致更大幅度的亏损。如果没有国家监管的力量,根据资本的逐利本性,用户隐私在利益面前根本无关轻重。虽然滴滴此次被处以80亿罚款,但对比滴滴1650亿的融资总额和近500亿的年亏损额来说,也许罚款本身并不足以让滴滴警醒。信息安全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完善、实施和依法监察才能保障每一个人信息财产安全不被侵犯。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ggfggggfgg 发表于 2023-8-12 19:44:06|来自:北京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件事最需要注意的是网信办的这段话:
此前,网络安全审查还发现,滴滴公司存在严重影响国家安全的数据处理活动,以及拒不履行监管部门的明确要求,阳奉阴违、恶意逃避监管等其他违法违规问题。滴滴公司违法违规运营给国家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和数据安全带来严重安全风险隐患。因涉及国家安全,依法不公开。
注意了,不是隐私泄露这么简单。
而是之前怀疑的危害国家安全行为,经调查已经核实,确有此事。去年你骂滴滴是卖国贼什么的,有人还能说“哪个公司不侵犯隐私?”
今年嘛……估计咱已经被卖完了。
姓本无名 发表于 2023-8-12 19:44:58|来自:北京 | 显示全部楼层
野史看细节,细品。
去年6月,滴滴赴美上市。
滴滴去美国上市,当时就下架APP、审查赴美上市情况、下架全套软件、出台规定限制赴美上市资格的措施。
去年6月份,美国参议院提出了《外国公司问责法案》。该法案对在美国上市的外国公司提出了更多的信息披露要求,核心内容主要有两点,第一,如果外国发行人连续三年不能满足美国公众公司会计监督委员会(PCAOB)的审计要求,禁止其证券在美国交易;第二,上市公司需要提交文件,证明没有被外国政府拥有或控制,披露董事会里共产党官员姓名、共产党党章是否写入公司章程等。重点:要求在美上市企业提供审计底稿给PCI(美国公众公司会计委员会),这跟我国法律法规是冲突的,我国要求在境内形成的工作底稿等档案必须存在境内。
滴滴有什么数据呢?从披露的八项实事来看,数据泄露有点大,多大,就得细品了。
对于那些既想在海外资本市场融资,同时又不触犯国内监管要求的高科技公司而言,将来还有一条可以选择的道路,就是去香港上市。
rao841222 发表于 2023-8-12 19:45:18|来自:北京 | 显示全部楼层
今天下午,关于滴滴被处罚的消息,冲上了热搜。
其实,这条新闻的字里行间之中,还有着比80.26亿这个数字,更值得深挖的地方。
首先,开出这张天价罚单的单位就值得大家深度关注。这张80.26亿的罚单是由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开出的。
如果,不是今天这条新闻,估计很多朋友都没听说过这个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成立于2011年5月。
2018年03月,国务院下发《国务院关于机构设置的通知》,通知中指出: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与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办公室,一个机构两块牌子,列入中共中央直属机构序列。
2019年12月,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发布了《网络信息内容生态治理规定》。
这个规定中明确,网络信息内容服务使用者和生产者、平台不得开展网络暴力、人肉搜索、深度伪造、流量造假、操纵账号等违法活动。
在目前这个流量时代、app时代,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可以说是一个非常实权派的部门,我相信他会越来越引人关注。
第二,开出罚单的理由。
根据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披露,滴滴公司共存在16项违法事实,归纳起来主要是8个方面。我们来逐条分析一下:
第一个方面,滴滴违法收集用户手机相册中的截图信息。
第二个方面,滴滴过度收集用户剪切板信息、应用列表信息
第三个方面,滴滴过度收集乘客人脸识别信息、年龄段信息、职业信息、亲情关系信息、“家”和“公司”打车地址信息
第四个方面,过度收集乘客评价代驾服务时、App后台运行时、手机连接桔视记录仪设备时的精准位置(经纬度)信息
第五个方面,过度收集司机学历信息,以明文形式存储司机身份证号信息
第六个方面,滴滴在未明确告知乘客情况下分析乘客出行意图信息、常驻城市信、异地商务/异地旅游信息
第七个方面,滴滴在乘客使用顺风车服务时频繁索取无关的“电话权限”;
第八个方面,滴滴未准确、清晰说明用户设备信息等19项个人信息处理目的。
从这8个方面可以看出,使用滴滴app的用户和司机,在滴滴面前就是一个透明人,他不光可以搜集你的信息,甚至可以根据已知信息,分析乘客出行意图信息、常驻城市信、异地商务/异地旅游信息。
要知道,这些信息,很多都是滴滴公司在未尽到个人信息处理告知义务、未尽到网络安全数据安全保护义务的情况下采集的,真是让人不寒而栗。
除此之外,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还发现,滴滴公司存在严重影响国家安全的数据处理活动,滴滴公司违法违规运营给国家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和数据安全带来严重安全风险隐患。因涉及国家安全,没有公开其中的细节。
这里面,滴滴还搜集了多少涉及国家安全的信息,这些信息有没有泄露,作者不得而知,只能继续留意权威部门的披露。
第三,滴滴涉嫌违反的法律,也值得大家关注。
根据消息披露,滴滴公司相关违法行为最早开始于2015年6月,持续至今,时间长达7年,持续违反2017年6月实施的《网络安全法》、2021年9月实施的《数据安全法》和2021年11月实施的《个人信息保护法》。
从这些法条的名称上来看,大家就可以知道,我国对网络安全、信息安全的保障上,是有法可依的。
随着网络时代的全面到来,像滴滴这样的公司一定还会出现,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也一定会从一个“冷衙门”变得引人瞩目。

快速回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