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轨道上的汕头”疾驰而来

[复制链接]
kkokk 发表于 2024-7-10 11:22:42|来自:重庆渝中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汕头站新建站房。 受访者供图。

汕汕高铁呼啸驶入汕头。张晓宜 摄
近日,汕汕铁路(汕头南至汕头段)等多个项目建设进度的刷新,让汕头的铁路交通网络建设再次成为关注焦点。记者注意到,近年来汕头铁路网络加快布局:高铁方面,汕汕铁路和漳汕铁路的建设,让线路交会处的汕头不断提升城市枢纽功能;城际轨道方面,粤东城际铁路等城轨穿山越海,让汕潮揭都市圈半小时通达的梦想照进现实。
当前,汕头正走出一条“以贸促工、以工兴贸、工商并举”的高质量发展之路,经济活力不断增强。人畅其行、货畅其流,铁路交通网络越织越密,与汕头加快高质量发展的步伐同频共振,为城市产业发展带来了重要的基础设施保障。
从普铁逐步迈向城际轨道、“双350高铁”(时速为350公里的高铁),越来越快的交通能为汕头带来什么?多个铁路项目和站房建设有何最新进度?南方+记者梳理汕头交通建设发展史,并实地探访多个项目建设一线,带你深入了解“轨道上的汕头”。
●南方日报记者 张晓宜
“城轨模式”将重塑粤东交通格局
去年年底,汕汕高铁(汕尾至汕头南段)开通运营,汕头迈入“350高铁”时代,融入粤港澳大湾区“1.5小时生活圈”,让不少在珠三角城市和汕头之间往返的市民感受到通行时间进一步缩短。
回望“轨道上的汕头”,从首条铁路建成到“350高铁”时代,经历了近120年的光阴。1906年,中国首条由侨商私办的铁路——潮汕铁路全线完工,成为连结汕头与潮州,辐射闽赣的重要线路;2013年,沿海高铁纵向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厦深铁路建成通车,拉开了汕头高铁时代的序幕;2018年底,广梅汕铁路增建二线及厦深联络线建成通车,“和谐号”动车组开进汕头站,“动车进城”让许多市民欢呼雀跃。
未来,在汕汕高铁(汕头南至汕头段)开通运营之后,列车将直通汕头中心城区,真正实现“350高铁”进城。
在一只脚迈入“350高铁”时代之后,汕头又迅速跨入“城轨时代”,进一步重塑粤东交通网络格局。根据省政府发布的《汕潮揭都市圈发展规划》(下称《规划》),在现行规划的“两环两射”城际轨道网络基础上,加快建设“一环一射”的城际轨道,适时推进“汕头—普宁”等城轨建设。
相比于高铁,城际轨道的建设将大幅提升都市圈内的效率。一方面,城际轨道沿线城市内的站点将更加密集。以粤东城际铁路为例,线路贯穿汕头、潮州、揭阳等城市,在汕头市内途径时代广场、汕头一中、汽车总站、外砂等人流较为密集的站点,同时还连接汕头站、潮汕站、揭阳站、潮汕机场等重要交通枢纽,大大提高了交通换乘效率。
另一方面,市民乘坐城际轨道比乘坐高铁更加便捷。参照以往城际轨道的建设,往往采取“一张网、一张票、一串城”公交化的运营模式,手持乘车码或简易购票即可乘车。
公开资料显示,粤东城际铁路项目设计采用“小编组、高频次、公交化”的运输组织模式,减少旅客候车时间,进一步提高出行效率。同时,采用大站停和站站停相结合的开行方式,开行环线车、城市中心点对点等多种列车交路,更好地满足多种客流需求。
汕头迅速迈入“城轨时代”的背后,是汕潮揭都市圈不断加快的建设步伐。《规划》提出,到2030年,快速通达的基础设施网络基本建成。未来,“快速通达、层次分明、协同高效”的汕潮揭都市圈交通网络基本形成,都市圈三市主城区实现30分钟通达,全域实现1.5小时通达。实现与粤港澳大湾区、厦漳泉、赣南、闽西等地区主要城市2.5小时通达。
无论是普铁、动车、高铁或是城轨,对于潮汕地区市民最直观的感受就是,城际通勤的效率越来越高,出行越来越便捷了。一条条交通“大动脉”,正让汕潮揭都市圈的活力不断涌动,推动潮汕地区城市间的联系日益紧密。
“双350高铁”打造沿海通道重要节点
3月底,漳汕高铁全线首座桥梁开工,迈开铁路建设的重要一步。作为国家“八纵八横”高铁网中沿海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项目北接福厦高铁,南连汕汕高铁,设计时速350公里,线路全长176公里,全线设漳州(既有)、漳浦(既有)、东山县、诏安南、饶平南、汕头东(预留)、汕头(既有)7座车站。
视角转向全国交通路网。近年来,汕汕高铁、漳汕铁路加快建设,两条铁路均是东南沿海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串起了粤港澳大湾区—海西经济区—长三角经济区的区域合作“黄金发展带”。而这两条铁路线路的交会处,正是广东省域副中心城市——汕头。项目完全建成之后,汕头将构建起“厦深+广汕漳”沿海高铁双通道,进入“双350高铁”时代。
建轨道就是建城市,轨道交通建设是推动生产要素加速流动的重要条件。未来,作为东南沿海通道的重要节点,汕头将实现与沿海重要城市生产要素的快速流通,人流、物流、资金流在这里交错汇集。
以漳汕铁路为例。该铁路的建设将释放和恢复既有厦深铁路货运功能,满足区域货运需求,从而充分发挥沿海铁路通道货运功能。利用既有铁路货运设施,有效解决沿海铁路货运和港口后方通道等问题,为东南沿海港口群、先进制造业基地及海洋经济的发展提供重要的基础设施保障。
正在建设中的汕头广澳港区铁路,同样有畅通货运物流的重要作用。项目开通运营后,将极大提升汕头广澳港区的腹地资源和货物聚集能力,打通广梅汕铁路海铁联运“最后一公里”,扩大汕头港北向辐射纵深,开辟粤东乃至赣、湘、闽等内陆腹地入海新通道。
当下,汕头坚持“工业立市、产业强市”发展思路,以贸促工、以工兴贸、工商并举,进一步激活经济特区活力。轨道交通的建设,为汕头未来的产业发展格局提供重要支撑作用。
汕头是海上丝绸之路重要门户,也是广东省域副中心城市。沿海通道的建设,让汕头快速联通大湾区城市群、海西经济区及长三角城市群,有利于加强粤港澳大湾区与海峡西岸地区的联动发展,有利于深化东南沿海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经济文化合作。
看汕潮揭都市圈,日益便捷的交通效率正推动汕头持续提升综合承载力和区域辐射力,切实当好汕潮揭都市圈一体化发展的“火车头”。不断增强的“虹吸效应”,夯实并强化汕头的产业带、供应链优势,为推动“三新两特一大”产业扩量提质、为贸易与工业互促双强提供重要交通保障。
除此之外,漳汕铁路将推动汕潮揭都市圈打造成为连接粤港澳大湾区、粤闽浙沿海城市群、原中央苏区与国外市场重要枢纽节点。汕头无疑将成为广东向东、向北联通沿海主要经济区,加强区域合作、产业协作的枢纽门户,加快建设现代化沿海经济带重要发展极。
记者注意到,日前福建省党政代表团来广东考察,释放出粤闽两地的交流合作不断走深走实的良好信号。未来,汕头交通路网的不断密集,将推动两地产业经贸往来更加频繁,文旅交流日益密切。作为省域副中心城市、汕潮揭都市圈主中心的汕头,也将在其中扮演重要角色。
网红城市刷新客流纪录
“来汕头旅游更加方便了!年轻时候坐客运,后来坐绿皮火车,现在有了高铁,我们可以经常来汕头找老朋友。”刚从汕汕高铁汕头南站出站,年近七旬的张伯告诉记者,自己每年都要来汕头找战友团聚,亲身感受到潮汕地区的交通越来越便捷高效。
一组数据显示,清明假期期间,汕汕高铁日均迎送旅客达1.9万人次,最高峰4月5日迎送旅客超2.7万人次,假期运输日均迎送旅客、单日迎送旅客高峰均创造了汕汕高铁开通以来的新纪录。假期乘车来汕的不仅是返乡祭扫的市民,更有慕名而来的一波波旅客。
近年来,汕头文旅成为全国的热词,每逢节假日,汕头更是频频登上全网热搜。前有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多次推介汕头的落日、风筝嘉年华等,后有“中华战舞”英歌舞登上全国乃至国际舞台。日前,汕头跻身全国网红城市榜前十,再次体现汕头作为全国旅游热门城市的实力。
非遗民俗、潮汕美食、海滨风光、演唱会、夜经济……一个个文旅热词展现出汕头不断上升的旅游资源和文旅产品吸引力。节假日期间推出的文旅项目更是琳琅满目,各大网红打卡点人气高涨,文旅市场热度持续升温。
数据显示,2023年,全市铁路完成输送旅客约1204万人次,同比增长100.1%;完成铁路货运量约131万吨,同比增长41.8%。伴随着铁路网络的密集,列车带来的人流转化为源源不断的客流,愈发强大的承载力,也在提升这座网红城市的文旅发展潜力。
以汕头市濠江区为例,该区海岸线蜿蜒百里,拥有连片红树林、海浪沙滩、最美侨村、袖珍古城等多元富集的自然景观和历史人文资源。但由于过去交通不便,濠江区的旅游景点不如小公园、南澳岛等景点这般热闹。
去年底,汕头南站正式开通运营后,广州、深圳等珠三角的旅客可搭乘汕汕高铁直达濠江区,大幅提升了濠江文旅项目的知名度。未来,濠江区的海滨度假项目、绿色生态项目有望成为汕头新的热门文旅项目,吸引更多来自粤港澳大湾区等各地的游客蜂拥而至。
近年来,汕头发力会议展览业经济,打造“服博会”“玩博会”等品牌展会,日益便捷的铁路、高速公路、机场、港口等交通方式,正推动优质汕货通全国卖全球,发挥侨乡优势构建贸易新节点,深化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经贸合作。
当下,第二十二届国际潮团联谊年会和第十届潮商大会正在紧锣密鼓筹备中,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是其中重要部分。嘉宾可乘坐时速350公里的汕汕高铁呼啸进入汕头,汕头站新建站房也有望在“两大盛会”举办之前建成。届时,新建站房将融入骑楼、潮水等潮汕特色元素,原有30年历史的汕头火车站也将进行改扩建,让全球华侨华人见证汕头日益通达的交通格局和焕然一新的城市面貌。
■一线实践
汕汕铁路刷新“进度条”
去年12月26日,汕汕高铁(汕头南至汕尾段)正式运营,进一步优化全省综合交通格局,大大便利了珠三角和潮汕地区等地的市民旅客出行。部分市民不知道的是,汕汕高铁全线最前端还有一段,即从汕头南站通往汕头站的部分。
届时,汕汕高铁将从汕头市濠江区驶入龙湖区,“350高铁”将从海底穿过,开入核心城区。已有近30年历史的汕头站也将在原址东侧新建站房,原有车站将进行改扩建。
海底隧道项目剩“最后一公里”
4月14日上午,记者走进汕头湾海底隧道盾构机内部。在海底约60米的深处,工人们正在利用拼装管片间隙在中心锥检修刀盘刀具,还有工人正在操作机器进行同步注浆、吊装管片、刀筒等,建设现场如火如荼。
作为汕汕铁路全线关键控制性工程,汕头湾海底隧道采用“明挖法+盾构法+矿山法”施工,其中明挖段890米、盾构段2129米、海域矿山段1126米、陆域矿山段5636米,是国内首座设计标准为350公里时速、跨海大直径盾构单洞双线高铁海底隧道。
从地图上看,汕头湾海底隧道项目从汕头内海湾南北两岸相向开挖,并在妈屿岛东侧附近海域交会。截至目前,隧道明挖段主体结构和陆域矿山段已完成。盾构段掘进完成1542米,海域矿山段已完成545米,成功穿越F8、F9和F10三条断层,总体剩余约1.2公里。
“长距离复合地层、全断面极硬岩掘进,刀具异常损坏、泥浆管路磨损漏浆等情况较多,影响掘进效率。施工过程我们不断总结分析,加大科研创新投入,首次在泥水盾构机上采用了针对硬岩地层施工的新型刀具。储备了充足的易损构配件,以最大限度的增加盾构有效掘进时间,提高施工效率。”中铁十四局汕汕项目盾构段总工程师安夫顺告诉记者。
汕头湾海底隧道地质情况较为复杂。该隧道在8度地震区穿越17条断层破碎带,其中8条为活动断层,且隧道大部分位于高水压风险区域,最大水压可达0.985兆帕。水在这样的强压力下,可形成高达98.5米的水柱,均为国内外在建水下隧道之最。
“硬”是盾构段施工的一大难点。隧道全断面硬岩岩石强度高达199Mpa,是盾构机碰到过几乎最硬的岩石强度。在盾构机上,记者见到摆放着的岩块、磨损的刀具,刀具异常磨损情况严重。
尽管现在TBM掘进机使用成熟,但在海底隧道施工中却无用武之地。“因为TBM为敞开式掘进,不适合软土、上软下硬、断裂带等复杂地层。”安夫顺介绍,为了提高掘进效率,目前盾构机正在更换新型刀具,以减少刀具故障率,提高有效掘进时间。
汕头站新建站房屋面整体完工
作为汕汕高铁全线的首发站点,新建汕头站的施工进度也十分重要。目前,站房一期屋面已整体完工,中央镶嵌巨型“钻石”状天窗,在阳光照耀下熠熠生辉。4月15日,伴随着南雨棚最后一道面漆涂刷完成,新建汕头站一期工程南北两侧雨棚已封顶,饰面效果整体亮相。
据介绍,汕头站是国家八纵八横沿海高铁的重要节点,是粤东集高铁、普铁、城际、地铁为一体的大型综合性枢纽站。站场规模11台24线,分别为汕汕高速车场4台9线、广梅汕普速车场4台10线,以及粤东城际场3台5线。北接漳汕高铁,南连汕汕高铁、广澳港铁路、粤东城际,西联既有梅汕铁路、粤东城际,未来年旅客数量近4000万人次,服务汕潮揭三市,真正实现高铁进城。
汕头站房规模约10万平方米,站场规模为11台24线,是粤东最大铁路枢纽,较好地融入了城市格局,实现新旧融合、站城一体。该站共引入2条高铁、2条普铁和3条城际线路,预留2条地铁接入条件。同时,周边配套了公交、出租车、机场巴士等,各种交通功能齐全,多种交通方式无缝衔接。
“集散快是汕头站的另一大亮点。”据项目相关负责人介绍,一是从汕头去潮州、揭阳快,站内换乘城际铁路30分钟直达;二是进出站快,旅客上进下出流线清晰,步行两分钟可完成交通换乘。
中铁建设新建汕头站项目负责人南菲表示,建设以来,项目团队坚持工期就是命令的原则,全面应用中铁建设高效建造体系。站房主体结构提前5天完成,钢结构提前15天完成,金属屋面提前5天完成。“目前,工程处于室内外装饰装修大干快上的阶段,1600余名建设者正全力冲刺外立面亮相节点。”南菲说。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全部回复0 显示全部楼层
暂无回复,精彩从你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