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广东省广州三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期末联考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

[复制链接]
dingke5488 发表于 2024-7-9 17:00:03|来自:亚太地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广东省广州三校(广铁一中、广外、广附)2023-2024学年高二下期末联考
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我们需要实现碳零排放的目标,原因很简单。温室气体捕获热量,导致地球表面平均温度上升。温室气体越多,地球表面温度的上升幅度越大,一旦进入大气,温室气体就会存留很长时间。今天排放到大气中的二氧化碳,一万年之后仍会存留大约20%。
我们持续不断地向大气中排放碳,这个世界却不再变热——这种情况根本不可能出现。地球温度越高,人类的生存越艰难,因而很难再谈人类的繁荣发展。对于某一给定幅度的温度上升、所造成的破坏,我们还没有完全搞清楚,但我们有充足的理由对此表示担忧。而且,温室气体会长期留存在大气中,所以即便实现了碳零排放的目标,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地球还是会处于暖化状态。
我承认,使用“零”是不准确的。我应该把我所要表达的意思说清楚。在前工业化时代,也就是在18世纪中期以前,地球上的碳循环可能处于大体平衡的状态——植物和其他物体吸收的二氧化碳量同全球排放到大气中的二氧化碳量基本相当。
但自18世纪中期起,我们开始燃烧化石燃料。化石燃料是由储藏在地下的碳构成的,这得益于远古时代死去的植物:经过数百万年的压缩和演化,它们转变成石油、煤或天然气。当我们把这些燃料从地下挖出来燃烧使用时,我们排放了额外的碳,增加了大气中的碳总量。
通过完全放弃化石燃料,或停止其他所有会产生温室气体的活动(比如生产水泥、使用肥料或燃气电厂的甲烷泄漏),达到碳零排放的目标,并不现实,而且没有可行的路径。相反,极有可能的情况是,在“零碳”的未来,我们仍然会排放一定量的碳,但我们有办法消除它。换言之,这里所说的实现“零”的目标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零排放”,而是“近净零排放”。这不是一场要么及格要么不及格的考试。也就是说,我们不能这样想:如果实现100%的减排,一切都会很棒,但如果只实现了99%的减排,一切都是灾难。当然,减排越显著,效益就越大。
减少50%的排放量并不能阻止温度上升,它只能起到延缓的作用。也就是说,它在某种程度上只会延迟而不会阻止气候灾难的到来。假设我们减少了99%的排放量,哪些国家可以使用剩余1%的配额?诸如此类问题,我们如何做决定。
其实,要避免最糟糕的气候状况出现,在某种意义上,我们不仅需要停止向大气中排放温室气体,而且需要切实行动起来,着手消除已经排放的温室气体。你可能已经注意到,这个步骤被称为“净负排放”。它意味着,最终我们从大气中消除的温室气体将多于我们排放的温室气体,唯有如此,我们才可以遏制地球温度的上升。气候就好比一个正在被缓缓注水的浴缸,我们不仅要关掉流入浴缸的水,还要打开排水阀,让水流出去。
当得知全球温度的小幅上升(升高1或2摄氏度,也就是33.8或35.6华氏度)确实会造成很多麻烦时,我感到很惊讶。但这是真的,在气候领域,仅仅是几摄氏度的变化就会产生巨大的影响。在上一个冰河时代,全球平均温度只比今天低6摄氏度。在恐龙时代(中生代),全球平均温度比今天高大概4摄氏度,那时北极地区还生存着鳄鱼。
这些平均数字可以掩盖相当大的温度变化,记住这一点也很重要。虽然现在全球平均温度只比工业化时代之前高1摄氏度,但有些地方的温度增幅已经超过2摄氏度,而全球20%~40%的人口生活在这些地方。
为什么有的地方比其他地方更热呢?在一些大陆的内部地区,土壤更干燥,这意味着土地不会再像过去一样凉下来。基本上,大陆不会像过去那样潮湿了。
那么,地球变暖与温室气体排放之间存在什么关系呢(见下图)?让我们从基础知识说起,二氧化碳是最常见的温室气体,除此之外,还有其他多种温室气体,比如一氧化二氮和甲烷,你可能在牙科诊所用过又被称为“笑气”的一氧化二氮,甲烷则是天然气的主要成分。从单一分子的对比来看,很多温室气体造成的暖化效应都超过二氧化碳。以甲烷为例,其在大气中的暖化效应是二氧化碳的120倍,但它不会像二氧化碳那样长期存留在大气中。

注:图上三条线展示了未来地球温度在三种情况下的可能变化:如果排放量大幅增加(高)、如果排放量减少(低),以及如果我们消除的碳逐渐超过排放的碳(负)。
为简便起见,大多数人会使用单一度量单位,也就是“二氧化碳当量”,来表述所有这些不同的温室气体。(你可能见过它的缩写,即CO2e。)我们之所以使用“二氧化碳当量”这个术语,是因为存在这样一个事实:有些温室气体在捕获热量方面的能力高于二氧化碳,但在大气中的存留时间又短于二氧化碳。令人遗憾的是,二氧化碳当量不是一个完美的度量标准:从根本上来讲,真正重要的并不是温室气体的排放量,而是升高的温度及其对人类的影响。在这方面,像甲烷这样的气体要比二氧化碳糟糕得多,它会使温度迅速上升,而且升幅很大。但使用“二氧化碳当量”这个术语,无法完全解释这种重要的短期效应。
但不管怎么说,这是我们用以计算温室气体排放量的最佳方法,而且它经常出现在与气候变化有关的讨论中。我不断提到的510亿吨这个数字,指的就是全球每年排放的二氧化碳当量。你在别处可能会看到370亿吨或100亿吨等数字,前者只是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并没有将其他温室气体的排放量计算在内,后者则只是单纯的碳排放量。
(摘编自[美]比尔·盖茨《气候经济与人类未来:比尔盖茨的解决方案》,陈召强译)
1.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二氧化碳、甲烷等气体捕获热量导致地球表面平均温度上升,而且长期留存于大气中。
B.化石燃料的使用导致大气中碳总量增加,未来人类一定要完全放弃使用化石燃料。
C.二氧化碳当量是计算温室气体排放的最好方法,但无法解释甲烷等气体的短期效应。
D.作者以浴缸为喻,“还要打开排水阀,让水流出去”指人们要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
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在比尔·盖茨看来,实现了80%的减排和实现了30%的减排一样,都是没有什么实际意义的,依然会给地球带来灾难。
B.如果人类碳排放量与植物和其他物体吸收的二氧化碳量相当,那么大气中的碳总量就会降低,从而遏制地球温度上升。
C.人们使用“平均数字”来表述地球上升的温度,会让人们形成错误的认知,因此,研究大气温度时不能使用“平均数字”。
D.全球温度的小幅度变化会对气候产生巨大的影响,作者以历史上的冰河时代和恐龙时代(中生代)为例来证明这一点。
3.下列对文中有关概念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碳零排放”指人类大大降低温室气体排放含量,使其接近于零的愿景。
B.“二氧化碳当量”是一种用作比较不同温室气体排放量的量度单位。
C.“净负排放”指未来人类消除的温室气体量超过了排放的温室气体量。
D.“温室气体”指是使地球表面变得更暖,类似于温室加热作用的气体。
4.根据文本内容,下列选项对文中图表的解读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如果温室气体持续地大幅增加(高),2100年北极地区可能会出现鳄鱼。
B.如果温室气体排放量减少(低),2100年人类大部分地区所受影响不大。
C.如果现在实现温室气体负排放(负),地球温度也要几十年后才能下降。
D.从文中图表看,大气中温室气体的排放量与大气温度成正相关的关系。
5.本文为《气候经济与人类未来:比尔·盖茨的解决方案》一书节选,请据节选内容,推测比尔·盖茨会为气候变暖提出哪些解决方案。(6分)
(二)现代文阅读II(本题共4小题,共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铸剑[注]
鲁迅
(父亲)因替王铸造了绝世好剑而被王所杀。刚满十六岁的眉间尺便踏上了为父报仇之路。
他换好衣,背上剑,和挑葱卖菜的一同混入城里。忽然,前面的人们都陆续跪倒了;远远地走来王浩浩荡荡的队伍。
他一面伸手向肩头捏住剑柄,一面提起脚,便从伏着的人们的脖子的空处跨出去。但只走得五六步,就跌了一个倒栽葱,这一跌又正压在一个干瘪脸的少年身上;起来时,肋下挨了很重的两拳。他也不暇计较,再望路上,不但黄盖车已经走过,连拥护的骑士也过去了一大阵了。
路旁的人们也都爬起来。干瘪脸的少年却还扭住了眉间尺的衣领,不肯放手,说被他压坏了贵重的丹田,必须保险,倘若不到八十岁便死掉了,就得抵命。闲人们又即刻围上来,呆看着;后来有人从旁笑骂了几句,却全是附和干瘪脸少年的。眉间尺遇到了这样的敌人,真是怒不得,笑不得,只觉得无聊,却又脱身不得。这样地经过了煮熟一锅小米的时光,眉间尺早已焦躁得浑身发火,看的人却仍不见减,还是津津有味似的。
前面的人圈子动摇了,挤进一个黑色的人来,黑须黑眼睛,瘦得如铁。他并不言语,只举手轻轻地一拨干瘪脸少年的下巴,并且看定了他的脸。那少年也向他看了一会,不觉慢慢地松了手,溜走了;看的人们也都无聊地走散。
“走罢,眉间尺!国王在捉你了!”黑色的人说。
“你怎么认识我?……”他极其惶骇地问。
“哈哈!我一向认识你。”那人的声音说。“我知道你背着雄剑,要给你的父亲报仇,我也知道你报不成。岂但报不成;今天已经有人告密,你的仇人早从东门还宫,下令捕拿你了。”
眉间尺不觉伤心起来。
“我会给你报仇。”
“你么?你肯给我报仇么,义士?”眉间尺紧紧盯着两粒磷火一样的眼睛。
“只要你给我两件东西。”两粒磷火下的声音说。“那两件么?你听着:一是你的剑,二是你的头!”
眉间尺虽然觉得奇怪,有些狐疑,却并不吃惊。
“你不要疑心我将骗取你的性命和宝贝。”暗中的声音又严冷地说。“这事全由你。你信我,我便去;你不信,我便住。”
“但你为什么给我去报仇的呢?你认识我的父亲么?”
“我一向认识你的父亲,也如一向认识你一样。但我要报仇,却并不为此。聪明的孩子,告诉你罢。你还不知道么,我怎么地善于报仇。你的就是我的;他也就是我。我的魂灵上是有这么多人所加的伤,我已经憎恶了我自己!”
暗中的声音刚刚停止,眉间尺便举手向肩头抽取青色的剑,顺手从后项窝向前一削,头颅坠在地面的青苔上,一面将剑交给黑色人。
他一手接剑,一手捏着头发,提起眉间尺的头,向王城扬长地走去。
午后,国王一起身,就又有些不高兴,待到用过午膳,简直现出怒容来。……他常常要发怒;一发怒,便按着青剑,总想寻点小错处,杀掉几个人。
“奴才刚才访得一个异人,很有异术,可以给大王解闷,因此特来奏闻。”
“传进来!”
并不要许多工夫,黑色人已站在殿阶下。
“臣名叫宴之敖者;生长汶汶乡。少无职业;晚遇明师,教臣一把戏。这把戏一个人玩不起来,必须在金龙之前,摆一个金鼎,注满清水,用兽炭煎熬。一到水沸,这头便随波上下,跳舞百端,且发妙音,欢喜歌唱。这歌舞为一人所见,便解愁释闷,为万民所见,便天下太平。”
“玩来!”王大声命令说。
那黑色人玩起把戏来,果然那头唱起歌来,转着圈子,一面又滴溜溜自己翻筋斗,人们还可以隐约看见他玩得高兴的笑容。
忽然歌声一停,沉了下去。
“怎了?”等了一会,王不耐烦地问。
“大王,”那黑色人半跪着说。“他正在鼎底里作最神奇的团圆舞,不临近是看不见的。臣也没有法术使他上来,因为作团圆舞必须在鼎底里。”
王站起身,跨下金阶,冒着炎热立在鼎边,探头去看。只见水平如镜,那头仰面躺在水中间,两眼正看着他的脸。待到王的眼光射到他脸上时,他便嫣然一笑。刚在惊疑,黑色人已经掣出了背着的青色的剑,只一挥,闪电般从后项窝直劈下去,扑通一声,王的头就落在鼎里了。
王头刚到水面,眉间尺的头便迎上来,狠命在他耳轮上咬了一口。鼎水即刻沸涌,澎湃有声;两头即在水中死战。约有二十回合,王头受了五个伤,眉间尺的头上却有七处。王又狡猾,趁眉间尺偶一疏忽,咬住了他后项窝,连连蚕食进去;连鼎外面也仿佛听到孩子的失声叫痛的声音。
黑色人也仿佛有些惊慌,但是面不改色。他从从容容地伸长颈子,如在细看鼎底。臂膊忽然一弯,青剑便蓦地从他后面劈下,剑到头落,坠入鼎中,淜的一声,雪白的水花向着空中同时四射。他的头一入水,即刻直奔王头,一口咬住了王的鼻子,几乎要咬下来。王忍不住叫一声“阿唷”,将嘴一张,眉间尺的头就乘机挣脱了,一转脸倒将王的下巴死劲咬住。他们不但都不放,还用全力上下一撕,撕得王头再也合不上嘴。于是他们就如饿鸡啄米一般,一顿乱咬,咬得王头眼歪鼻塌,满脸鳞伤。先前还会在鼎里面四处乱滚,后来只能躺着呻吟。
黑色人和眉间尺的头也慢慢地住了嘴,待到王头确已断气,便四目相视,微微一笑,随即合上眼睛,仰面向天,沉到水底里去了。
(选自鲁迅《故事新编》,有删改)
[注]1924年至1926年间,是鲁迅“心的裂痕和思想的矛盾陷得最深”的时期。个人的遭遇,社会的动荡和剧变,亲历“女师大风潮”和“三一八”惨案的血与火,使鲁迅感到异常痛苦。同时,也使得他更深刻地认识到“革命无止境”,必须“永远进击”。而《铸剑》正是此间的创作。
6.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作品描述眉间尺一上场就“提起脚”,随即又“跌了一个倒栽葱”,展现了一位经验不足少年复仇者的形象。
B.眉间尺对晏之敖“有些狐疑”,但仍然坚定地献上自己的头,充分说明他涉世未深,心无城府,容易相信别人。
C.晏之敖之所以要借眉间尺的剑与头,是因为他要借此来使王丧失警惕,以便在适当的时候寻找机会刺死王。
D.眉间尺头颅不敌王的头,晏之敖斩头落鼎,参与决斗,这不惜以死敲响的悲钟,体现作家对一个时代的呐喊。
7.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小说擅长人物刻画,比如“黑须黑眼睛,瘦得如铁”通过外貌描写刻画了晏之敖的干练,暗示晏之敖斗争之决心。
B.眉间尺走上复仇之路出师不利,遇晏之敖重燃复仇希望;本陷于败局,但最终取得胜利,情节发展一波三折。
C.小说中的形象富有象征性,剑与头颅象征信念与牺牲,两位复仇者借它们完成了从物质到精神意向上的交接。
D.三头搏杀是小说情节的高潮部分,作家细致描绘搏杀过程,意在为读者再现当时情境,凸显小说的复仇主旨。
8.请分析文中画横线句子的含意。(6分)
9.看客、闲人是鲁迅笔下常见的形象。请结合文本分析作者刻画眉间尺与干瘪脸少年发生争执时的那群闲人的用意。(6分)
三、古诗文阅读(46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 ~14题。
材料一:
古之人非无宝也,其所宝者异也。孙叔敖疾,将死,戒其子曰:“王数封我矣,吾不受也。为我死,王则封汝,必无受利地。楚、越之间有寝之丘者,此其地不利,而名甚恶。荆人畏鬼,而越人信机。可有者,其唯此也。”孙叔敖死,王果以美地封其子,而子辞,请寝之丘,故至今不失。孙叔敖之知,知以不利为利矣。知以人之所恶为己之所喜,此有道者之所以异乎俗也。
伍员①亡,荆急求之,因如吴。过于荆,至江上,欲涉,见一丈人,刺小船,方将渔,从而请焉。丈人度之,江。问其名族,则不肯告,解其剑以予丈人,曰:“此千金之剑也,愿献之丈人。”丈人不肯受曰:“荆国之法,得伍员者,爵执圭,禄万石,金千镒。昔者子胥过,吾犹不取,今我何以子之千金剑为乎?”伍员于吴,使人求之江上则不能得也。每食必祭之,祝曰:“江上之丈人!天地至大矣,至众矣,将奚不有为也?而无以为。为矣,而无以为之,名不可得而闻,身不可得而,其惟江上之丈人乎?”
宋之野人耕而得玉,献之司城子罕,子罕不受。野人请曰:“此野人之宝也,愿相国为之赐而受之也。”子罕曰:“子以玉为宝,我以不受为宝。”故宋国之长者曰:“子罕非无宝也,所宝者异也。”
今以百金与抟黍以示儿子②,儿子必取抟黍矣;以和氏之璧与百金以示鄙人,鄙人必取百金矣;以和氏之璧、道德之至言以示贤者,贤者必取至言矣。其知弥精,其所取弥精;其知弥粗,其所取弥粗。
(节选自《吕氏春秋·孟冬季·异宝》,有删改)
材料二:
萧何,沛人也,及高祖起为沛公,何尝为丞督事。沛公至咸阳,诸将皆争走金、帛、财物之府,分之,何独先入收秦丞相、御史律令图书藏之。沛公具知天下厄塞、民所疾苦者,以何得秦图书也。汉五年,即皇帝位,上以何功最盛,先封为酂侯。何买田宅必居穷辟处,为家不治垣屋。曰:“今后世贤师吾俭不贤毋为势家所夺。”
(节选自《汉书·萧何传》,有删改)
【注】①伍员,字子胥,春秋时楚人。父奢、兄尚均被楚平王杀害,后奔吴,佐吴王阖闾伐楚。②儿子:小孩儿。
10.材料二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将断句处的字母写在答卷上。(3分)
今后A世B贤C师D吾俭E不贤F毋为G势家所夺
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长,意为长久,与《种树郭橐驼传》中“见长人者好烦其令”的“长”意义不相同。
B.绝,意为渡过,与《劝学》中“非能水也,而绝江河”的“绝”意义相同。
C.适,意为到、往,与《报任安书》中“适足取辱耳”的“适”意义不相同。
D.见,表看见,与《陈情表》中的“慈父见背”中的“见”意义相同。
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古人对宝物的认知与世俗之人不同,孙叔敖临终告诫儿子不要接受大王赏赐的肥沃富饶的土地。
B.伍员在逃亡中得到一位撑着船正在打鱼的老人的帮助,寻而不得后每次吃饭前都要祝祷那位老人。
C.智慧越精深,追求的东西越精细,就像小孩、贤者;智慧越低下,追求的东西越粗陋,就像鄙人。
D.汉五年,刘邦登皇帝位,萧何因功劳最大,被封酂侯,却选择在穷苦偏僻的地方置办田宅。
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沛公具知天下厄塞、民所疾苦者,以何得秦图书也。(4分)
(2)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归去来兮辞》)(4分)
14.材料中提到“此有道者之所以异乎俗也”。孙叔敖的“道”体现在“以不利为利”,因而能够长久占有土地。那么“丈人”“子罕”和“萧何”的“道”分别是什么呢?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3分)
(二)古代诗歌鉴赏(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15 ~ 16题。
临江仙·题清溪图
俞紫芝①
弄水亭②前千万景,登临不忍空回。水轻墨澹写蓬莱。莫教世眼,容易洗尘埃。
收去雨昏都不见,展时还似云开。先生高趣更多才。人人尽道,小杜却重来。
【注】①俞紫芝:浙江金华人,笃信佛教,得其心法。②弄水亭:据《名胜志》载,池州府南门外有弄水亭,为唐杜牧所建。杜牧《题池州弄水亭》诗有“弄水亭前溪,飐滟翠绡舞”句。
15.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上片开头两句,说明了弄水亭前的景象万千令人流连忘返,交代了画家作画的缘起。
B.“水轻墨澹”既指出了水墨调和作画的笔法,又能让人真切体味到画面蕴含的意境。
C.“莫教世眼”两句颇具禅意,意在劝诫莫以世俗之眼观画,否则会令画作蒙尘染垢。
D.篇末宕开笔触,由写画转至写人,将画家与杜牧相提并论,表达出词人的由衷赞美。
16.本词在表现画作的精妙时着重采用侧面描写的手法,请简要说明。(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8分)
17.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8分)
(1)苏轼在《石钟山记》中明确指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错误的做法,表现出注重调查研究的务实精神。
(2)《礼运(节选)·大道之行》文中与“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这一句意思相同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临安春雨初霁》中“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两句采用一个独具匠心的比喻,感叹世态人情浇薄,同时诗人自问为什么过客居寂寞无聊的生活。
(4)辛弃疾的《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揭示了历史潮流不可阻挡的哲理,并表现出必胜的信念。
(四)课内文言知识(9分)
18. 下列各句中加重词语的意思,与现代汉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3分)
A.郡县逼迫,催臣上道 B.吾小人辍飧饔以劳吏者
C.尝从人事 D.亦将有感于斯文
19. 下列句子中加重字词活用现象归类正确的一项是(3分)
①或孤舟 ②敛裳逝 ③驼种树 ④而此独以钟
⑤而木之性以离 ⑥乐琴书以消忧 ⑦群毕至 ⑧凡在故老,犹蒙矜
⑨非有能硕茂之也 ⑩是以区区不能废 ⑪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
A.①⑥/②③④/⑤/⑦⑧⑨/⑩⑪ B.①④⑥/③/⑦⑧/②⑤⑪/⑨/⑩
C.①④/③/②⑤⑥⑪ /⑦⑩/⑧⑨ D.①②④/③⑤/⑥⑪/⑦⑧⑨/⑩
20. 下列各项特殊句式归类正确的一项是(3分)
①遂见用于小邑 ②古之人不余欺也 ③将有事于西畴 ④仰观宇宙之大
⑤得双石于潭上 ⑥石之铿然有声者 ⑦则告诉不许 ⑧凡长安富豪人为观游及卖果者
A.①⑤/②⑦/③/④/⑥⑧ B. ①⑤/②/③⑦/④⑥⑧
C.①⑦/②/③⑤/④⑥⑧ D.①⑦/②/③⑤④/⑥⑧
四、语言文字运用(8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I(本题共2小题,8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21 ~22小题。
词虽可独立成篇,又可融入音乐唱腔,逐渐成为独立的一种文学样式。但词仍然只是纯消遣的抒情文学,主要以表达离愁别绪、感时伤世等情感为主。词的语言大多精致华美,风格柔美婉约,音律婉转多变,形式错落有致,适于表达和传递人物内心的幽谧而细微的情怀。但词题材单一,风格绮靡,品位不雅,就像营养不良的婴儿,成长缓慢,缺乏活力。词也与以儒学雅正为传统的士大夫文学迥然不同。从晚唐到五代再到北宋,词一直在非常狭窄的空间里生存。正当词需要如椽巨笔来打开自身全新境界之际,苏东坡出现了,整个唐宋词史也掀开了新的一页。
如果说“一蓑烟雨任平生”是诗人豁达的人生自白,那么《念奴娇·赤壁怀古》则将个人的生活遭遇融入历史的烟云中,苏东坡用一种长啸的腔调唱出了强者的心声。这首词把中国文人内心深处的激愤表达得淋漓尽致,在沉郁中保持了昂扬的生命力量。
21. 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4分)
22.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其构成和表达效果。(4分)
四、写作(60分)
23.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60分)
人们常说眼见为实,也有人认为不尽如此。对此,你怎么看?
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思考和认识。
要求:(1)自拟题目;(2)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及解析

1.C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辨析信息的能力。A.“二氧化碳、甲烷等气体……会长期留存于大气中”错误。由原文“以甲烷为例……但它不会像二氧化碳那样长期存留在大气中”可知,甲烷不会长期存留在大气中。B.“未来人类一定要完全放弃使用化石燃料”错误。由原文“通过完全放弃化石燃料……达到碳零排放的目标,并不现实”,可知通过完全放弃化石燃料,或停止其他所有会产生温室气体的活动(比如生产水泥、使用肥料或燃气电厂的甲烷泄漏),并不现实碳零排放的目标。D.“人们要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错误。由原文“在某种意义上,我们不仅需要停止向大气中排放温室气体,而且需要切实行动起来,着手消除已经排放的温室气体……它意味着,最终我们从大气中消除的温室气体将多于我们排放的温室气体……气候就好比一个正在被缓缓注水的浴缸,我们不仅要关掉流入浴缸的水,还要打开排水阀,让水流出去”,可知“打开排水阀,让水流出去”在文中指人们要“消除已经排放的温室气体”。
2.D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A.“实现了80%的减排和实现了30%的减排一样”曲解文意,由原文“我们不能这样想……一切都是灾难”可知,这并不是比尔·盖茨的观点。B.“从而遏制地球温度上升”错误。根据原文“最终我们从大气中消除的温室气体将多于我们排放的温室气体,唯有如此,我们才可以遏制地球温度的上升”,可知如果只做到碳排放量与植物和其他物体吸收的二氧化碳量相当,还不能做到遏制地球温度上升。C.“会让人们形成错误的认知,因此,研究大气温度时不能使用‘平均数字’”错误。根据原文“这些平均数字可以掩盖相当大的温度变化,记住这一点也很重要”,可知平均数字会掩盖相当大的温度变化,而且文中也没有得出研究大气温度是不能使用平均数字的结论。故选D。
3.A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的能力。A.“指人类大大降低温室气体排放含量,使其接近于零的愿景”错误。根据原文“在“零碳”的未来,我们仍然会排放一定量的碳,但我们有办法消除它。”,可知“碳零排放”指的是人类仍然会排放一定的温室气体,但有办法达到碳平衡的情形。故选A。
4.B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图表的能力。B.根据“当得知全球温度的小幅上升(升高1或2摄氏度,也就是33.8或35.6华氏度)确实会造成很多麻烦时”可知,“如果温室气体排放量减少(低),2100年人类大部分地区所受影响不大”错误。故选B。
5.①整体统计二氧化碳、甲烷、一氧化二氮等温室气体排放,统筹观测不同地区温度上升情况;②尽量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减少可产生其他温室气体的生产活动;③利用现代科技,消除已经排放的温室气体。
6.B(B.眉间尺本来对晏之敖“有些狐疑”,但晏之敖表明自己的心迹后,眉间尺已经相信他能替自己复仇,才将头颅交给他,更谈不上“心无城府,容易相信别人”。)
7.D(D.“意在为读者再现当时情境”分析错误,小说叙事呈现出鲜明的怪诞性和讽刺性。)
8.①“我一向认识你的父亲,也如一向认识你一样”是指晏之敖深知百姓遭受暴政之苦。
②“但我要报仇,却并不为此”说明晏之敖无私无畏,是个侠义英雄。他的报仇之举寄寓了作者对在暴政之下的人民要复仇要反抗的期望。
解析:“我一向认识你的父亲,也如一向认识你一样”,眉间尺父因替王铸造了绝世好剑而被王所杀,刚满十六岁的眉间尺便踏上了为父报仇之路。这里“你”“你的父亲”指如眉间尺一样遭受残暴统治的广大的民众,而“认识”则说明黑色人晏之敖深知百姓遭受暴政之苦。“但我要报仇,却并不为此”,这里的“此”是指报个人私仇,“并不为此”说明晏之敖要为广大的百姓报仇,他是一个无私无畏的民间英雄,充满了侠义之气,作者在晏之敖身上寄寓了复仇和反抗的期望。
9.①人物方面,通过对比突出复仇者的觉醒。作者描写的这群闲人是一群“看客”,他们没有自己的判断力,十分愿意欣赏别人的难处与尴尬,以此排遣自己内心的空虚与无聊。他们与为“复仇”而献身的晏之敖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与强烈的反差,突出了复仇者的觉醒。②环境方面,突出了当时民众麻木不仁、愚昧落后的社会环境。作者笔下的这群看客集中反映了当时特定历史时期下复杂的民族心态,挖掘出民族的劣根性。③主题方面,借此来表现要改造“国民劣根性”的深刻主题,同时揭示了改造国民劣根性的必要性与艰巨性。
(解析:塑造人物上,结合“闲人们又即刻围上来,呆看着;后来有人从旁笑骂了几句,却全是附和干瘪脸少年的”“看的人却仍不见减,还是津津有味似的”可知,这些闲人以看热闹为乐趣,没有感情、没有是非观,不管别人的死活;而晏之敖却侠肝义胆,用于复仇和牺牲,不惜献出自己的头颅。描写“看客”的形象与晏之敖的献身形成对比,衬托晏之敖的觉醒。
环境描写上,“闲人”是鲁迅笔下一群独特而又深刻存在的一个群体。通过对闲人的描写既突出了主人公形象,也交代了社会环境,暗合了作者“从文救国”,唤醒熟睡中国人的革命思想。
表现主题上,当眉间尺试图靠近楚王的车队时,被这些无聊看客所阻碍,还被一名无赖少年所纠缠。而这种纠缠遂又成为看客们新的目标。作者讽刺了这些无聊的看客,以漫画的笔法勾勒了他们的嘴脸,借此来表现要改造“国民劣根性”的深刻主题。)
10.CEF(句意:假使后代贤能,要学习我的俭朴;没有贤德的话,也不会被权势之家所侵夺。“后世贤”是主谓结构,C处断开;“师吾俭”也是动宾结构,E处断开;“不贤”省略主语“后世”,意思完整,F处断开。故选CEF。)
11.D(A.正确。文中表示“长久地”;而“见长人者好烦其令”中的“长”是“统治”的意思。B.正确。句意:老人把他送过江去。/不是善于游泳,却能横渡长江黄河。C.正确。文中表示“到,往”;“适足取辱耳”中的“适”是“恰,不过”的意思;D.错误。文中表示“看见”,但《陈情表》中的“慈父见背”中的“见”是偏指动作某一方,指“我”。故选D。)
12.C(C.“智慧越精深,追求的东西越精细,就像小孩”错,文中“今以百金与抟黍以示儿子,儿子必取抟黍矣”是用来证明“其知弥粗,其所取弥粗”的。)
13.(1)沛公能详细地了解到天下险恶的要塞、人民的困难痛苦等事情,就是因为萧何收藏了这些图书。
(2)姑且顺着自然的变化,度到生命的尽头,乐天安命,还犹豫什么呢?
得分点:
(1) “具”,详细;“厄”,险要的地方;“以”,因为。
(2)“聊”,姑且;“乘化”,顺应自然;“奚疑”,疑惑什么,宾前。
14.丈人:扶危救困;子罕:清廉自守;萧何:高瞻远瞩
解析:(1)丈人:施恩不望报,助人于危难之中,却隐姓埋名,不图回报。(2)子罕:不受惠赠,爱惜羽毛。有权位,却不接受别人送给自己的宝物,从而保全了自己的名声。(3)萧何:目光长远。不着眼于眼前的物质利益,却收取律令图书,为后来刘邦争夺天下提供了详备的资料。(或者持家有道,为家族长远考虑,选择偏僻之处安家。)
15.C(C.“‘莫教世眼’两句颇具禅意”分析错误。详见16题后解析。)
16.①以蓬莱类比,表现画面宛如仙境的美丽景象和淡远意境;②以赏画者见之忘俗、眼明心澄的奇妙体验,表现画作的淡雅空灵;③借杜牧写画家志趣高洁、才华出众,表现画作的逼真与不凡。
解析:从词中“水轻墨澹写蓬莱”一句可知,此处作者将“清溪图”与蓬莱山进行类比,蓬莱是有名的仙山,“水轻墨澹”指出了水墨调和作画的笔法,又能让人真切体味到画面蕴含的意境,读者可以从这一类比中体会出画中所表现出的美丽景象和淡远意境,想象画面中的景象宛如仙境般的缥缈美丽。词中“莫教世眼,容易洗尘埃”的意思是:这幅画让世人看上一眼,就洗去了世俗之眼中的凡尘与庸俗。从中可见“清溪图”这幅画淡雅空灵,绝非一般的世俗之作,能够给赏画者见之忘俗、眼明心澄的奇妙体验,可以涤荡观赏者心灵。最后,从“人人尽道,小杜却重来”可以看出,看过画的人都说是杜牧重新来到人间。杜牧是唐朝有名的诗人,才子,诗画俱佳。再结合上一句中“先生高趣更多才”可知,此句中将画家比作杜牧,借杜牧来表现画家的志趣高洁、才华出众。从而从侧面表现出画作的逼真与不凡。
17.(1)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
(2)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
(3)世味年来薄似纱,谁令骑马客京华
(4)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18. A(A.古今义都指“用压力促使”。古今义相同。B.古义:地位低下的人,指老百姓。今义:人格卑下的人。C.古义:文中指做官。今义:人事工作或人事工作人员。D.古义:这篇文章。今义:文雅;文化或文人。)
19. B(①④⑥名词作动词;③名词作意动用法;⑦⑧形容词作名词;②⑤⑪名词作状语;⑨形容词使动用法;⑩形容词作动词)
20. C(①⑦被动句;②宾语前置;③⑤状语后置;④⑥⑧定语后置)
21.参考答案:词既可融入音乐唱腔,又可独立成篇,逐渐成为一种独立的文学样式。但词仍然只是纯消遣的抒情文学,以表达离愁别绪、感时伤世等情感为主。
解析:本语句有三处语病:“词虽可独立成篇,又可融入音乐唱腔”关联词语使用不当,应改为“词既可融入音乐唱腔,又可独立成篇”,1分;“逐渐成为独立的一种文学样式”语序不当,应改为“逐渐成为一种独立的文学样式”,1分;“主要以表达离愁别绪、感时伤世等情感为主”句式杂糅,可改为“主要表达了离愁别绪、感时伤世等情感”或“以表达离愁别绪、感时伤世等情感为主”,2分。
22. ①比喻句由本体“词”、喻体“营养不良的婴儿”和比喻词“像”构成。②比喻手法的运用使表达更生动形象,突出了词成长缓慢、缺乏活力的状态,让人们更好地认识词的特点和发展困境。
参考译文:
材料一:
古代的人不是没有宝物,只是他们看作宝物的东西与今人不同。孙叔敖病了,临死的时候告诫他的儿子说:“大王多次赐给我土地,我都没有接受。如果我死了,大王就会赐给你土地,你一定不要接受肥沃富饶的土地。楚国和越国之间有个寝丘,这是因为这个地方土地贫瘠,而且地名很不好听。楚人畏惧鬼魅,而越人迷信神灵。因此,能够长久占有的封地,恐怕只有这块土地了。”孙叔敖死后,楚王果然把肥美的土地赐给他的儿子,但是孙叔敖的儿子谢绝了,请求赐给寝丘,所以这块土地至今没有被他人占有。孙叔敖的智慧在于懂得不把世俗心目中的利益看作利益。懂得把别人所厌恶的东西当作自己所喜爱的东西,这就是有道之人和世俗之人不同的原因。
伍员逃亡,楚国紧急追捕他,于是他往吴国进发。路过楚国,到了长江岸边,想要渡江。他看到一位老人,撑着小船,正要打鱼,于是走过去请求老人送他过江。老人把他送过江去。伍员问老人的姓名,老人却不肯告诉他。伍员解下自己的宝剑送给老人,说:“这是价值千金的宝剑,我愿意把它送给您。”老人不肯接受,说:“按照楚国的法令,捉到伍员的,授予执主爵位。享受万石俸禄,赐给黄金千镒。从前伍子胥从这里经过,我尚且不捉他去领赏,如今我为什么接受你的价值千金的宝剑呢?”伍员到了吴国,派人到江边去寻找老人,却无法找到了。此后伍员每次吃饭一定要祭祀那位老人,祝告说:“江上的老人!天地之德大到极点了,养育万物多到极点了,天地何所不为?却毫无所求。做了有利于别人的事,却毫无所求,名字无法得知,身影无法得见,达到这种境界的恐怕只有江边的老人吧!”
宋国的一位农夫在耕田时得到了一块玉,献给司城子罕,子罕不接受。农夫请求说:“这是我这个乡下人的宝贝,希望相国赏我个脸,收下它吧。”子罕说:“您把玉当成宝,我把不接受它作为宝。”所以宋国有德行的人说:“子罕不是没有宝,而是他认为的宝与众不同啊。”
假如现在把百金和黄米饭团摆在小孩的面前,小孩一定去抓黄米饭团了;把和氏之璧和百金摆在鄙陋无知的人面前,鄙陋无知的人一定拿走百金;把和氏之璧和关于道德的至理名言摆在贤人面前,贤人一定听取至理名言了。他们的智慧越精深,追求的东西就越珍贵;他们的智慧越低下,追求的东西就越粗陋。
材料二:
萧何,沛地人。等到高祖起事做了沛公,萧何曾经任丞督事。沛公到了咸阳,诸位将领都争相跑到储存金帛财物的府库去瓜分。只有萧何先进去收藏起秦丞相御史的律令图书。沛公能详细地了解到天下险恶的要塞、人民的困难痛苦等事情,就是因为萧何收藏了这些图书。汉五年,沛公登基,认为萧何功劳最大,第一个封他为酂侯。萧何买田宅一定在穷苦偏僻的地方,治家不修有院墙的房屋,他说:“假使后代贤能,要学习我的俭朴;没有贤德的话,也不会被权势之家所侵夺。”
23.审题及写作评卷参考:
作文题目既有生活的温度,又有思辨的深度。题目贴近考生的生活体验,引导考生关注自我成长,关怀社会现实,进一步思考人生的价值和意义。
首先,“眼见为实”这一说法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们对直接感知的信任。我们的眼睛是我们感知外界世界的主要工具之一,通过视觉我们可以获取大量的信息,这些信息往往是我们理解和判断事物的基础。因此,在很多情况下,我们确实会相信我们所看到的,认为它是最真实、最直接的反映。
然而,同时我们也要意识到,眼见并不总是为实。一方面,我们的视觉感知可能会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如光线、角度、距离等,这些因素都可能导致我们对事物的认知产生偏差。另一方面,我们的大脑在处理视觉信息时也会进行一系列的加工和解释,这些加工和解释可能并不总是准确无误的。此外,有些事物或现象可能超出了我们的视觉感知范围,或者我们的视觉感知受到了其他感官的干扰,这些因素都可能导致我们对事物的认知产生误差。
除了物理层面的光线视觉,人类社会的“眼见未必为实”就更值得深思,如媒体报道中的视觉影像,新闻报道中,我们经常会看到记者拍摄的照片或视频片段,这些影像为我们提供了关于事件发生的直观证据。然而,有时这些影像可能并不完全真实或准确。摄影师可能会通过特定的拍摄角度、光线处理或剪辑技巧来强调或淡化某些信息,从而影响观众对事件的理解和判断。这种情况下,我们的“眼见”可能并不完全为实,因为我们所看到的影像已经被他人进行了加工和解释。
还有一些更复杂的情况需要我们综合考虑多种因素来形成全面的认知。例如,在人际交往中,我们可能会根据他人的外貌、言行举止等表面特征来形成对他们的初步印象。然而,这种印象可能并不完全准确,因为人的内心世界往往比表面现象更加复杂和多元。在这种情况下,我们需要通过深入交流和了解来形成更为全面和准确的认知。
因此,在理解和评估“眼见为实”这一观点时,我们需要保持一种开放和批判的态度。我们既要相信自己的直接感知,同时也要意识到我们的感知可能存在的局限性和误差。判断和决策时,我们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包括我们的直接感知、其他感官的感知、他人的反馈、逻辑推理等,以形成更为全面和准确的认知。
总之,“眼见为实”这一观点有其合理性,但也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理解和评估。我们需要保持一种开放和批判的态度,综合考虑多种因素,以形成更为全面和准确的认知。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全部回复0 显示全部楼层
暂无回复,精彩从你开始!

快速回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