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面对面:摄影新秀杨汉森

[复制链接]
RD1223 发表于 2024-7-8 19:51:03|来自:重庆渝中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引言:
杨汉森,一位新起之秀的电影摄影师,孤身闯荡好莱坞,他近些年拍摄的短片作品陆续的在美国各大电影节大放异彩。在这些电影节光环和独树一帜的能力加持下,商单接踵而至,尤其是全球市场最为火爆的竖屏短剧和信息流视频。这一次的采访,我们会深入了解杨汉森背后的故事。
采访:
采访者:您能分享一下您是如何接触电影摄影这个行业的吗?
杨汉森:我本身出生在一个电影之家,我觉得这应该是最能解释我为什么涉入电影产业的一点吧。从我祖父辈算起,我这应该是家族第三代进入影视圈的人了。接触电影摄影的时候我刚上本科,那时候拍摄的器材还都是我爹送我的单反摄影机。学生组队拍作业时候也会主动要求来当摄影。研究生时候我来到北美电影专业排名第四的查普曼大学道奇电影学院,继续深造摄影方面的知识。去年夏天从学校毕业后开始独立的去接手一些担当摄影的工作。现在陆陆续续接手一些竖屏广告和短剧一类的摄影工作。

采访者:说起电影摄影,您参与摄影的哪一部电影是让你印象最深刻的?能否分享一下背景故事?
杨汉森:说实话,我自己摄影指导的每一步片子都挺有意义的,因为每一部都有它独特的风格。但要说其中让我印象最为深刻的应该是2023年拍摄的低成本短片《The Patrolman - Highway is Live Tonight》。这一部片子应该是我自己认为在摄影技术和风格上跃迁最大的一部,相比较我以前拍摄的电影来说,这部影片的风格是我以前从未接触过的。这部影片是我第一次拍摄黑白和彩色混合的影片,影片整体的基调比较昏暗。好在我本身有黑白平面摄影的功底,在这部片子的筹备和拍摄过程,把我的黑白摄影和彩色电影摄影经验带入到影片中。这部影片的背景故事讲述了一位老警察在一次警察事故后,如何实现自我的忏悔和救赎来摆脱内心中挥之不去的阴影。当时通读完剧本,可以肯定的说是一部非常美国风格的电影。作为一个亚洲人,我以前很少能接触到这种风格的剧本。而且这部片子主要的镜头以人物和自然景观为主的“公路电影”。
说实话我也非常开心导演能够信任我来完成这部片子。在2024年,这一部片子入围了多个国际短片电影节,目前已知是拿到了几个电影节的提名和奖项。

采访者:说起您这部影片,您如何与导演合作以确保视觉效果与故事叙述相辅相成?
杨汉森:说到这一点,就必须提到影片拍摄的前期筹备工作了。一部好的影片是脱不开非常缜密的前期工作。作为这部影片的摄影指导,要考虑到很多问题,而且这些问题都需要在前期筹备时候做出相应的解决方案。这些问题我都是亲自和导演逐一去谈。对于视觉上的效果,我都会在和导演实地看景的时候去探讨。我们会根据拍摄场地背景的细节,来考虑在什么地方放置我们的摄影机,摄影机的移动方向。在探讨完这一部分时候,我就会细节的去按照我们的理解来做电影分镜。我会按照导演的需求和思路把每一场景复现成一个平面且直观的图,然后我们会按照分镜去做最终的调节。当然拍摄的时候也会出现和预先计划的有出入,但是这个我都会现场快速地和导演商量,但是我还是会首先照顾到导演想法,然后加以修改去执行。

采访者:您对照明有怎样的理解?您是如何通过照明来增强影片氛围的?
杨汉森:灯光照射也是一种视觉艺术,但对我来说灯光更像是一种魔术。这是我这么多年拍摄影片留下的印象。在轻快的场景时候我会主要考虑用柔光(Soft light)因为柔光的扩散面积大,适合做泛光(ambient light),有很强的包裹性,这样能让演员的五官尽量被灯光照射到,能很好的体现出演员的阳光,柔美的一面,而在某些紧张的场景下,我会考虑高反差,就会使用到大量的硬光(hard light)来作为主要的光源,因为硬光很容易被遮挡,所以可以完美的体现出演员硬朗和明显的轮廓。日光就是一个很好的硬光,这也就是为什么日光下的影子的边缘是很实的。尤其是拍摄特写的时候,主人公在硬光下可以凸显立体感,有很强烈的明暗对比。还有一点就是在突显灯光的方向上,我会适当的在场景里放一些淡淡的烟雾,因为烟雾可以增加画面的纵深感,同时光线穿过薄雾时候可以映射出很明显的光线的形状,从而体现出画面的方向感和层次感。

采访者:说到这么多专业上的知识,您有没有特别钦佩的摄影师?他们对您的职业生涯产生了什么影响?
杨汉森:这是肯定有的,其实我很多的摄影上的知识就是靠着去模仿和学习那些大师级别摄影师的风格,但是一味的去模仿并不能得到提升,而是在不断地模仿当中去创造属于自己的风格。像是王家卫导演的御用摄影师杜可风(Christopher Doyle)我非常喜欢他大胆的镜头语言,《堕落天使》整部影片大量的时间使用手持广角镜头拍摄,而且拍摄时候极度贴近被摄物体。广角镜头带来视觉上的畸变给视觉上带来了极大地冲击力和张力。我也很喜欢罗杰狄金斯(Roger Deakins)和曹郁。我有幸的读过一次曹郁老师拍摄前筹备的摄影阐述,他对于光的理解几乎可以用诗意来比喻。
采访者:最近听说竖屏短剧在全球火热,您是否有参与过任何拍摄?能否细节的讲讲您的经历?
杨汉森:最早听说竖屏短剧时候,还是2023年,那时候竖屏短剧平台刚刚开始流行起来。当时刚得知有这种类型的多媒体时候,我身边也有认识的人陆陆续续开始接触这项新型多媒体制作。后来我也是逐渐开始去了解。从学校毕业后,朋友也是找到我这里希望我能去参与竖屏短剧拍摄。最开始我一直是做摄影助理,接触过几部片子后,也开始接触更多的制片和导演,陆续的开始以掌机身份去参与拍摄。很巧的是,我前些日子正好被一个制片联系,想让我开始做竖屏短剧的摄影指导一职。说实话我个人感觉,竖屏短剧制作和传统短片的拍摄差异还是很大的。一部短剧的剧本基本都在80-90页左右,每天拍摄都是按照一天12-13页剧本去拍摄,拍摄节奏会很明显的更加紧凑。不过我个人认为这种高强度和快节奏的拍摄也很锻炼个人能力。尤其是身为摄影指导,需要在短时间内做出判断,并且提前预知下一个场景拍摄需求,并提前安排灯光布置。刚开始接触这类拍摄时候,经常忙的手忙脚乱的。不过现在接触的机会更多,我感觉个人的能力也在逐步提升。在当下这个手机平台流媒体爆火的时代,我也会去接触一些手机游戏广告和信息流视频的拍摄。

采访者:您愿意分享一下未来的项目或者目标吗?
杨汉森:目前来说我还是想继续我的摄影师之路,我也希望能在工作中认识更多志同道合的电影人。在摄影造诣方面,我希望继续探索更多风格的电影,让自己在摄影风格上更加的多元化,让画面叙事能力更具有冲击力和张力。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全部回复0 显示全部楼层
暂无回复,精彩从你开始!

快速回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