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黄俄计划分四步进行,为啥没成功?沙俄:长城以北,志在必得

[复制链接]
xiaohai 发表于 2024-7-7 20:33:33|来自:重庆渝中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回顾黄俄计划分四步进行,为啥没成功?沙俄:长城以北,志在必得
沙俄一直怀有将长城以北地区纳入其版图的雄心,构想着一个被称为“黄俄罗斯”的新领土。这一宏伟的计划并非一蹴而就。
这一计划的推动动机包括沙俄对领土扩张的渴望,以及与早年蒙古人对罗斯诸国的统治有关的历史背景。
在成吉思汗的孙子拔都领导下,蒙古大军曾征服过罗斯诸国,而沙俄的前身莫斯科公国则在此后两个世纪中为蒙古人效劳。或许出于类似的动机,沙俄希望通过借助蒙古人的力量来实现自身的目标。
真正的黄俄计划在1896年尼古拉二世加冕之际正式启动。沙俄的财政大臣维特提出了一个相对温和的计划。那么这个计划是什么呢?
令人意外的是,在5年后,即1905年之后,沙俄却悄然从东北地区撤离。这一转变背后的原因是什么呢?

1896年,尼古拉一世在加冕典礼期间成功邀请李鸿章来到沙俄,并与财政大臣维特一同展开了一场巧妙的思想工作。他们怂恿李鸿章签署《中俄密约》,以借用东北地区修建铁路。
沙俄的提议表面上看似正当,声称修建这条铁路将有助于俄军迅速支援清军对抗日军。这背后却隐藏了许多陷阱。
首先,铁路修建需要大量土地,而修建后的铁路沿线土地很快就成为沙俄的势力范围,使他们在中国拥有了大片领土。
其次,铁路建设巨大的资金投入,促使沙俄的华俄道胜银行在东北开设了多家分行,逐步掌控了该地区的经济命脉。
此外,沿线的森林和矿藏也被沙俄随意开采,使中国失去了大量难以再生的财富。
为了满足对铁路建设和运营所需的大量劳动力,沙俄采取了一系列手段在东北地区建立了多所俄语学校和教堂。这不仅为俄国人提供了在东北安家落户的机会,同时也通过俄罗斯文化的传播,深刻地影响了当地的文化氛围。
这一连串的举措使得东北地区迅速沦为沙俄的势力范围。明察秋毫的人们都能够看出,《中俄密约》的签署实际上间接地将东北地区出卖给了沙俄。俄语学校和教堂的建立不仅是为了满足铁路建设的劳动力需求,更是通过文化的输出,将沙俄在这一地区的存在巩固得更加深厚。这种文化传播手段使沙俄在东北地区逐渐树立了强大的影响力,为后续的地缘政治格局埋下了伏笔。

沙俄的这一步走得异常顺利,他们不仅获得了在东北修建铁路的资格,还在当地开设银行、学校、教堂,甚至发行了卢布,仿佛这片土地已成为他们的独有领地。这一切构成了沙俄在东北地区建立势力的巧妙布局。
沙俄对外东北的控制起源于历史上一次具有深远影响的割地行动。在1860年,沙俄通过一次割地协议,从清朝手中取得了超过100万平方公里的外东北领土。这片土地上生活着许多中国的原住民,他们在外东北进行屯田和居住已经有着长久的历史,对于搬迁并不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为了展现慷慨大度,沙俄当时向清朝保证,对于那些居住在外东北的中国人,不仅不会强迫他们搬迁,而且郑重承诺俄军不会对他们的居住地进行任何干扰。因此,一部分中国人选择留在外东北,仍然受清朝的管理,并定期向当地官员交纳税款。
随着大量俄国人迁徙至外东北,对劳动力的需求逐渐凸显。许多愿意勤劳耐劳的中国人纷纷涌向外东北,为俄国人提供劳务,以换取收入。这种积极的劳动力交流促使外东北地区经济的发展,同时也为中俄两国人民之间的文化和社会交流奠定了基础。
到了1900年,外东北地区已经聚集了至少5万名中国人。在沙俄推行黄俄计划时,这些中国人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沙俄当时立下决心吞并东北,但这些中国人可能成为阻碍他们计划的力量,同时也可能泄露军情。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沙俄做出了一个极其可怕的决定:要彻底清除外东北地区的所有中国人。
在这场残酷的行动中,具体来说是在1900年7月16日,沙俄下令将海兰泡的所有中国居民驱逐至黑龙江。尽管表面上被称为“送”,实际上却是将这些人推入江中,活活溺死。对于那些因不敢下水而未下水的人,俄军采取了直接灭顶的手段。在短短的5天内,沙俄就成功地铲除了海兰泡地区六七千名中国居民。类似的悲剧也在江东六十四屯的中国人身上发生。
这场规模庞大的屠杀之后,外东北地区失去了中国人的痕迹。沙俄事后解释称,由于两国交战,这些居民无法被容许留下。
完成对外东北的中国人的清除后,沙俄将全部精力投入侵略东北的计划中。
当时,由于义和团的事件,八国联军对中国进行了入侵。在这次入侵中,沙俄不仅是京城的主要力量,而且在东北更是充当了绝对的侵略主力。
从1900年7月到10月,沙俄花费了3个多月的时间,率领17万大军分七路占领了东北80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使2000万东北居民沦为亡国奴。在这期间,东北的居民遭受了无尽的苦难,其悲惨程度可自行查阅相关资料。
这是沙俄黄俄计划中的关键一步,占领了东北后,他们自然而然地获得了南下的出海口旅大。有了这个出海口,沙俄在东方的统治地位将变得牢不可破。

沙俄占领东北,虽然是师出有名,但他们肯定需要找个理由,毕竟不能明着说是为了军事行动。因此,他们计划逼迫清朝的盛京将军增祺充当傀儡,负责东北事务,而实际上由沙俄派人掌控。与此同时,他们迫使清廷签署一些不平等的条约,实际上就是迫使清朝割让东北。
当时,反对这一行动的声音很多,因为其他列强不可能坐视沙俄独占如此庞大的一块领土。这使得列强威胁清朝,如果敢与沙俄签订割让东北的协议,那么其他列强也会采取类似行动。
除了外部压力,东北居民组成的抗俄义军也不断袭击俄军,尤其是破坏铁路建设,给俄军造成了相当大的麻烦。
到了1902年,沙俄似乎难以承受外部压力,答应分批撤军。刚撤出第一批人马后,他们停滞不前,反而调集更多的军队前来巩固东北。
显然,沙俄不再愿意提供世界任何理由,他们的唯一理由就是,他们拥有强大的军力,不服就来打一仗,否则就别指手画脚。侵略的事实已经十分明显。

在沙俄的黄俄计划中,除了夺取东北,他们还计划占领整个蒙古,包括新疆的大部分地区,将整个长城以北纳入俄国人的统治范围。
这一计划几乎与对东北的入侵同时展开。沙俄在内外蒙受贿赂,成功地获得了当地王公贵族的支持,让他们在适当的时机自行采取行动,然后加入沙俄的势力范围,至少在形式上归属于沙俄。
由于夺取东北的第三步计划出了问题,导致第四步夺取长城以北的计划也受到了影响,进展放缓,甚至在几年后进行了计划的修改。
1904年,日本不满沙俄在东方的侵略行为,发动了日俄战争。这场战争以沙俄惨败而结束,迫使他们只能灰溜溜地离开东北。
这一战败对沙俄的计划产生了重大影响。夺取东北的步骤受阻,长城以北的计划也因日本战争而遭受挫折。沙俄在东北的野心受到了严重的打击,迫使他们重新评估并调整原有的计划。这一战败成为黄俄计划中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导致沙俄在东北地区的统治计划受到了挑战。

沙俄的撤离并不代表他们对中国领土野心的削减。在他们看来,尽管在日本战争中失利,但仍存在夺取中国领土的机会。
尽管俄军从东北撤出,但中东铁路的主干线仍然掌握在沙俄手中。他们仍可以利用这条铁路继续对东北北部产生影响,并将其纳入自己的势力范围。
因此,即使在日俄战争失败后,沙俄对东北北部的活动并未停止。他们继续在该地区建立学校、教堂、银行,发行卢布等。尽管暂时无法通过武力占领,但他们对东北北部的影响仍然显著。
此外,沙俄调整了黄俄计划的第四步,打算与日本共同分享中国的领土。从1907年到1916年,他们四次与日本签署了秘密协议,共同瓜分了内蒙,同时承认了日本对半岛的统治权,以此来换取沙俄对外蒙的控制权。
如果不是1917年沙俄发生了直接的崩溃,按照这一计划继续进行,将长城以北纳入沙俄的势力范围,是有可能实现的。这显示了沙俄在中国领土问题上的坚定野心,尽管历经战败和调整,但他们对东北北部的影响力依然存在。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全部回复0 显示全部楼层
暂无回复,精彩从你开始!

快速回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