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哈尔滨被称为“东方莫斯科”?

[复制链接]
longxx888 发表于 2023-8-11 20:54:51|来自:中国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哈尔滨因铁路兴起,多国移民聚集,即使在今天,当地人照样叫白人为“毛子”。
“移民”和“殖民”的差别很大,二者概念中的本地人主体地位完全不同。
哈尔滨在当时是一座国际化的移民城市,本地人一样去看芭蕾,听戏,跟殖民一点关系没有。
面对外来文化的渗透,殖民地区被动接纳和移民地区主动接纳的差别性极大。东北方言中的日语音译词汇有多少,哈尔滨方言中的俄语俚语又有多少?二者的数量比极其悬殊。
哈尔滨本地方言,在高度接近普通话的同时,还很融合很多俄语词汇,现在的老哈尔滨人讲话依旧不带“东北腔”,还有布拉吉、格兰、涅、嘎斯、卡玛思、苏格立、塞克、木刻楞等海量俄语音译词汇......
这都是当时移民城市遗留下来的文化特征。
还有最重要的一点:面对殖民侵略,东北人民的反抗意识是鲜明而坚决的。
日本侵略,东三省沦陷,全民开始自发抗日,这时候才是被殖民时期,连12岁的朝鲜小女孩(李敏)都拿枪上战场了,可见当时的残酷程度。
在这种黑暗的日子里,东北人民依旧在抗争,不但有本土的汉族、满族、朝鲜族,包括不久前离世的“中国最后一个女酋长”所在的鄂温克族.....白山黑水种抗日烽火连绵不断,中国人民抗日的起点就在东北。
2017年,我国教育部全面落实“十四年抗战”概念,把抗日战争的起点改为1931年9月18日,就是对东北人民抗争的认可。
哈尔滨全民都会唱《喀秋莎》和《莫斯科郊外的晚上》,就算是记不清词的老人或者小孩,也能跟着调哼下来。
这里足以看出当年哈尔滨人对苏联人的好感,如果当年真被沙俄殖民了,你觉得这个地方的人,会对后来的苏联有好感,去学他们的歌吗?
全部回复5 显示全部楼层
Rcpchina 发表于 2023-8-11 20:55:16|来自:中国 | 显示全部楼层
现在应该是莫斯科叫西方哈尔滨的时代了。
图为莫斯科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foxfly 发表于 2023-8-11 20:55:26|来自:中国 | 显示全部楼层
因为哈尔滨早期城建是以莫斯科为蓝本而规划的,而莫斯科的城市建设则参考了巴黎而建,更不要说从这两地传过来其它文化比如最明显外化的俄式建筑(斯大林式为代表)和法式建筑(新艺术运动和巴洛克为代表)等等。



1890年的莫斯科,像不像哈尔滨当年的圣尼古拉广场?



莫斯科城区规划图



莫斯科城区规划图



巴黎城区规划图



巴黎城区规划图



圆环放射是灵魂规划特色

哈尔滨曾是远东第一大国际都市,大量包括俄国人、犹太人、英国人、法国人、德国人、葡萄牙人、西班牙人、意大利人、波兰人和乌克兰人等在内的一众欧洲人和少量美国人大量涌入至此,曾有19座领事馆陆续建立,哈尔滨也因此一度超越上海成为中国领事馆最多的城市。
各国家各族裔将自己民族建筑风格与哈尔滨城市风光相融合。哈尔滨最初的城市建筑与巴黎、莫斯科保持同一高度,哈尔滨甚至还会反过来引领欧洲(具体参考新艺术运动建筑)。
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哈尔滨是世界各民族建筑艺术设计大师施展才华的舞台,各种流派、各式创艺在这座新兴城市之中大量展现,能工巧匠运用高超的建筑技巧将设计师脑海中各式独一无二且别具匠心的经典建筑完美呈现。不同的艺术风格的典型建筑,在这座远东名城竞相绽放,相映成辉,愈加灿烂辉煌。



新艺术运动代表老哈站









新艺术运动在哈尔滨影响很深



哈尔滨新艺术运动集锦随看

<hr/>



1905年俄文《东清铁路画册》哈尔滨





哈尔滨城区明显的圆环放射规划

最初的无名小渔村
哈尔滨曾经是中国金【金源文化,11世纪至12世纪中期以金上京(今阿城)为中心地域的女真民族文化】、清【依兰,满族故乡,清朝宗室发祥重地,五国古城(老北京人口中的三姓,满语“依兰哈喇”)】两代王朝的发祥地,满语意为“晒网场”。
早在18世纪中叶开始,哈尔滨即设立官网,盛产历朝贡鲜“三花(鳊花、鳌花和鲫花)五罗(哲罗、法罗、雅罗、胡罗和铜罗)”和鳇鱼,是当初拉林十大网场之一。至道光二年(1822年)时网户奉官方饬令与此处设立鱼圈,并建立码头打造渔船。随着网场的发展,一些有手艺的汉人逐渐在打渔场聚集卖艺,一些商人也随之而来在此地进行交易,由于冬天封江的缘故所以是季节性居民点。另外又有一些汉人逐渐包垦了满族人在哈尔滨的荒地,发展了农业,商业也日渐装大。
至此,哈尔滨形成了一个完全是由汉人居住并且由少数商人、手艺人、渔民和农民组成的依傍在松花江江畔的一个小渔村,其范围大致在西起正阳河,东至马家沟河下口,南达田家烧锅(见后)这一三角地带。
人口不过几百余人,每日捕鱼贡鲜耕种土地,过着与世无争自给自足的田园般的小生活。
国际大都市的诞生
19世纪末,中东铁路的修建改变了哈尔滨的命运,也给她带来了机遇,可以这么说:没有中东铁路就不会有哈尔滨,哈尔滨完全是一座铁路拉来的城市。
1898年4月23日,俄国铁路勘察第四班员-工程师希德洛夫斯基率先遣队来到田家烧锅【咸丰年间,山东黄县田姓来到哈尔滨,在今东香坊开设远近闻名的永兴德烧锅(烧酒工厂),环烧锅逐渐形成200户居民的村落。田家烧锅最初名为田家窝棚,永兴德烧锅开业之后则改变了村名】,中东铁路建设工程总局由海参崴搬迁至哈尔滨,这个原本毫不起眼的小村庄,瞬间涌入了上千的洋人......铁路工程局虽然在此安营扎寨,但是大规模的市区建设却围绕秦家岗(见后)施工,正因如此,香坊是哈尔滨城建的母体,被外国人称之为“哈尔滨老城”。
1899年,沙皇俄国以建立“黄色俄罗斯附属国”的构想,高度重视此地,将哈尔滨作为铁路的交汇枢纽和中东铁路局的驻在地,开始了哈尔滨的建设规划。哈尔滨的城市建设也正是以此为开端,逐步开埠。早期的哈尔滨城市建设蓝图完全是按照俄罗斯首都莫斯科规划而来,而莫斯科的城市建设则参考了巴黎而建成,故哈尔滨又称“东方莫斯科”与“东方小巴黎”。
<hr/>早期的哈尔滨城区建设主要北临松花江,南至马家沟的丘陵地带。
选定地势最高的新市街(原秦家岗,今南岗)、哈尔滨大街(今南方红军街南部)、东大直街和西大直街共四条主要干路,以此为圆心建造了铁路系统的管理局大楼、火车站、旅馆、商场(比如原莫斯科商场,今黑龙江省博物馆)、学校、俱乐部、医院、住宅和教堂(比如曾经位于真正市中心的圣尼古拉教堂)等各式建筑。



曾经的圣尼古拉大教堂,哈尔滨永远的痛



哈尔滨圣尼古拉广场



圣尼古拉广场







规划馆(如果我没记错的话)的沙盘模型



我在老道外中华巴洛克的实拍



以前哈尔滨的这里真的很美......

在临近松花江江畔的埠头区(今道里区,最初俄国轮船初至,于此停泊卸货并成为固定码头,埠头区由此得名)建立水运码头,建设中国大街(今中央大街)、新城大街(今尚志大街)等几条主要街道垂直于松花江。这些街道形成链接,密集的商业区和居民区初步成形,另在埠头区以西的偏脸子地带建立了铁路工厂区。



这就不用介绍了



不介绍+1



不介绍+1



不介绍+1



不介绍+1

上5张图是著名的中央大街,没认出来的自行扣眼!



中央大街两侧的松浦洋行和马迭尔宾馆基本是最显著主要标识



伪造一下“当年”,只看松浦洋行和马迭尔宾馆

<hr/>



斜纹街(经纬街)炮队街(通江街)交口,仔细看犹太新会堂



如今的穹顶是2004年复建的



道里区一览



圣索菲亚大教堂



俯视当年以新老圣索菲亚为中心的道里



八杂市(今道里菜市场)



1932年的洪灾







八杂市和远处的圣索菲亚



依然是八杂市,也是圣索菲亚

<hr/>顺便说一下,这是老圣索菲亚大教堂(如今圣索菲亚大教堂广场的铁艺廊处),如今看到的是1923年-1932年共历时9年而建成的,以俄罗斯圣彼得堡主显教堂为参照蓝本在微调一定程度的比例而建。




其实新老圣索菲亚大教堂也曾一度共存。






这个是如今圣索菲亚大教堂的参考教堂——圣彼得堡主显教堂和主显教堂的参考教堂——沙德林大教堂(已毁,俄罗斯近些年拟重建)



















其实圣索菲亚家族至少有5座教堂,左数3为圣索菲亚

下面试着分分看,看你能否辨认哪一座是真正的哈尔滨圣索菲亚大教堂吗?












其实很好分辨!分不出来再自行扣眼!
哈尔滨是著名的教堂之都,哈尔滨开埠以来就是一座中西合璧的摩登都市,曾有33个国家的几十万侨民因中东铁路的修建而聚集在此,数量之多甚至一度超过中国人。他们的到来为哈尔滨带来多元文化与信仰,建造了不同的教堂庙宇,教派之繁多为世间罕见,犹太教、基督教、天主教、东正教、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和萨满教......一城诸神共处,各有无数虔诚教徒,堪称一部经典宗教建筑经典书册。
这些独特的宗教建筑文化,见证了这座城市的百年兴衰与发展,如今由洋葱头穹顶、帐篷顶、尖塔楼和金砖重檐组成的天际线共同组成的华丽乐钟之声,仿佛依然在城市上空响起传遍满城......
<hr/>当时居住在哈尔滨的中国居民,大部分聚居在傅家甸(今道外区,最初名为傅家店,因1890年前后傅姓人家开设的大车店而得名,1908年滨江厅同知何厚祺以“店”字义狭而改称为“甸”),并不在最初的城市规划之列,他们大多数都是京旗移垦的旗人和从山东、河北和山西等地闯关东而来到哈尔滨的燕鲁劳工。





面包石其实是哈尔滨所有主要街道的标配

清朝的管辖权就限于傅家甸,设治后陆续扩充为政权的一级,1905年滨江关道(首任道台杜学瀛)的设立形成了“一城两治”,也奠定了市区发展的基本格局。



哈尔滨关道



杜学瀛

哈尔滨经由俄国高级建筑工程师精心设计规划,形成新市街、埠头、傅家甸和香坊四个大区框架,至此早期哈尔滨作为铁路枢纽城市建设的基本结构被确定。
从此,在汹涌的松花江之滨,一座开放的新兴城市拔地而起,作为当时远东地区古代与近代历史时期相结合起的最大国际都市-哈尔滨正式诞生。



斯大林公园铁路江上俱乐部(原游艇俱乐部)



公园餐厅(原观光亭,另外别和江畔餐厅搞混)



公园餐厅(原观光亭,另外别和江畔餐厅搞混)



江畔餐厅



江畔餐厅



当年热闹非凡的松花江江畔

以上!
<hr/>一段老视频,看看你们能不能认出来都是如今的哈尔滨哪里,我们评论区见!

上世纪初的国际都市——哈尔滨
https://www.zhihu.com/video/1613235887688577024
此处为评论区问题:
1.哪一座是哈尔滨圣索菲亚大教堂?
2.哈尔滨老视频里面都出现了地方?
欢迎回答!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warkinger 发表于 2023-8-11 20:56:12|来自:中国 | 显示全部楼层
哈尔滨往昔的繁华与梦幻,早已被时代遗忘。
很多人都不知道,因为中东铁路的缘故,上个世纪的哈尔滨是远东的枢纽城市。
有近20个国家在此设立领事馆,外国侨民达二十余万众。当时外国对华的投资,哈尔滨占比28%,同时期的上海只占13%,可怕吧?工业、商业、手工业、医药业、食品业……都是远东之冠。
十月革命后,大量白俄人口迁入,斯拉夫人口比例,曾一度达到了56%。那时候的哈尔滨,老毛子比中国人还多,吃列巴的比吃米饭的还多,教堂比孔庙佛寺还多。大片大片的俄式的公寓、教堂、别墅、饭馆、商店、学校、公园、剧院、音乐厅、美术馆……发行的外文报纸,一度达到四百种!左派右派,政治文化,艺术哲学,经济军事,各方势力都在报纸上每天打笔仗,激烈交锋,五彩缤纷。
随着大批俄罗斯贵族来到哈尔滨,他们带来了上层的俄罗斯文化、艺术、宗教等,这些反倒在苏联因为肃清运动而灭绝了。哈尔滨一度曾是沙俄遗老心中的「俄罗斯传统文化」最后的一片「净土」。
在当时的哈尔滨,只要你有钱,就能穿到巴黎最新的时装,看到美国最新的电影,吃到世界各地的地道美食,了解国际最前沿的思潮……
当苏联已经取缔了一切宗教时,哈尔滨的索菲亚大教堂,仍然钟声阵阵,香烟缭绕,无数人在烛光摇曳的弥撒礼拜中唱诵着圣诗;当苏联还在搞按需分配的生产农场时,哈尔滨的秋林公司在寒冬腊月里,竟然出售新鲜的温室草莓。
如果你读过一些20世纪法、德作家的文学作品。在他们的书中,「哈尔滨」这个词是一个文化符号,被描绘成一座东方的梦幻之都,是无数欧洲人心中的「此生必去」。
不同肤色,不同信仰,不同民族,不同语言,不同阶级,不同意识形态的族群,在这一座北方城市里既勾心斗角,又抱团取暖。有悲伤的故事,有欢乐的故事,有残忍的故事,也有温馨的故事……
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这一切繁华与梦幻,都被哈尔滨的漫天大雪覆盖遮蔽,永远尘封在历史的记忆中。
这样昔日东西交汇的文化枢纽城市,配不上「东方莫斯科」的称呼吗?
liaodan 发表于 2023-8-11 20:56:23|来自:中国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这有十张照片,里头有三张是在俄罗斯拍的,七张是在哈尔滨拍的,你看看这俩地方像不像。




















第1、8、10张是在海参崴拍的,剩下的都是前几天在哈尔滨拍的。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xinjing 发表于 2023-8-11 20:57:05|来自:中国 | 显示全部楼层
因为欧式建筑确实多啊,最出名的是索菲亚教堂,其实除了索菲亚,像南岗的革新街,东大直街上都有东正教的教堂。哈工大和哈铁路局中间还有很多原来的欧式小楼。像中央大街以及周边那些小楼,都是当初移民留下来的,大家都熟知了。包括哈工大,最早也是毛子建的,用于解决他们子女教育的问题。
道外区靖宇头道街-三道街(现在重建的中华巴洛克),细长小窗,花围栏阳台也很欧式。实际上老靖宇街很多房子都有这样的特点,只是自己从小在这样环境下长大反而不觉得有什么异常了。直到去厦门中山路玩(应该是这个名字吧),朋友介绍这些老街是什么移民建的,有什么风格,我才反应过来,这不是老道外的北三菜市场么,很亲切的感觉。
文化公园原来是毛子的墓地,后来改成公园,再后来变成了哈尔滨最早也是最大的游乐园,不过现在搬走了又改回了公园。小时候下过雨就拿小纱网爬到文化公园后门也就是原来墓地的那片地方找小水坑捞蹦蹦虫(剑水蚤)喂鱼,给我留下了非常美好的回忆。但是那时候我爷爷不让我去,还说那地方埋了很多毛子,以前挖出来很多骨头,每次当时都是给我吓得要死,然而下次下雨之后还是要去捞鱼虫,最多离墓地稍微远点。
其实哈尔滨本身就没多少年的历史,随着中俄铁路修建还有一战,大量欧洲人开始移民过来,形成了大量聚居区,建立了学校,医院邮局等,给城市注入了欧洲风情。最初的几个区里面,南岗区和道里区主要住得是洋人和买办,所以欧式建筑特别的多,现存的主要欧式风格建筑大多都在这两个区里面,中央大街附近的老房子比较集中。道外区以苦力居多,就更市井一些,戏院,电影院,澡堂子小酒馆很多,治安一直也比较差,虽然也有很多欧式建筑和大院,但是相对保存的差,最近十多年又拆了好多,原版的欧式建筑已经找不到了。
长期接触移民,使很多老哈尔滨人都会说几句俄语,有些词甚至成为当时的日常用语,不过现在过去几十年,也没人说了,成为了历史记忆。像小时候,爷爷那一代喜欢把连衣裙叫不拉几,把小桶叫做喂的罗,大卡车叫卡瓦斯(这个发音不太对劲,我有点想不起来了),力工叫力巴(Labor)。等到我父母一代基本就不说了,我基本上就只能记几个特殊的词,至于我女儿则完全没听过。
不过有些食品倒是留下来了,代表性的就是红肠和罗宋汤(俄罗斯红汤),特别是红肠,网上能找到不少地方卖红肠,但是最正宗烟熏味最符合哈尔滨人审美的红肠还得是本地的,每次回家我都会背个十几斤商委红肠回广州。有时候想吃了又回不了家,就买双汇的红肠对付对付,味道能有个六七成相似吧。那个大列巴和塞克不建议吃,酸了吧唧的还硬,正确吃法是泡汤里喝,我印象里哈尔滨人喜欢大列巴的也不多。格瓦斯挺好喝的,我很喜欢,现在能在超市买到,还不错。
所以,你看,有一定毛子的语言和风俗残留,有特色食品和建筑,在几十年前被称为东方莫斯科也就很正常了。只是最近这种影响在减弱,老房子又拆了很多,不像以前味那么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