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郑州还有机会发展起来么?

[复制链接]
loooog 发表于 2023-8-11 20:17:37|来自:中国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23年,郑州还有机会发展起来么?
全部回复5 显示全部楼层
sxxs12 发表于 2023-8-11 20:18:04|来自:中国 | 显示全部楼层
北京比郑州排水系统发达N多倍为啥还会被淹呢?而且北京这次降雨量还没有郑州720那次多。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llmllm 发表于 2023-8-11 20:18:44|来自:中国 | 显示全部楼层
看好郑州。
郑州的工业相当强,工业GDP排全国前20,被热吹的西安,工业GDP才第38名,比洛阳都低。郑州的工业GDP是西安的近两倍,是合肥的1.5倍。
郑州人均工业GDP2.49,比成都、合肥、西安这些城市高,相比经济较强的杭州、南京、武汉、长沙,相差还不少,也说明郑州还有较大提升空间。
有些人说郑州发展是靠房地产,其实各个城市发展都靠房地产。郑州三产占比并不高,才59%,上海三产占比74%,西安占61%,武汉62%,成都66.4%。
从上面数据可以看出,郑州相对差的恰恰是三产,而三产恰恰能提供大量高薪岗位。郑州如果能在这方面有所突破,比如发展软件外包,游戏产业等等吧。既可以发展经济,又可以留住高学历的年轻人,增加城市的吸引力,成都、西安不都是这么玩的。
郑州也该重视城市城市文创,向成都学习。河南一堆古都,不缺历史古文化,打造一个具有现代感特色的城市文化,这才是郑州的强项。
总之,工业是城市的立足之本,郑州这么好的基础,锦上添花远比创业难度小的多。只要不躺平,前景可期。河南的城市最害怕的就是躺平、摆烂,那就太可惜。
———————————
军工国企都与总公司并表统计,都计入在地GDP,从来没有军工、国企不入在地GDP这一说,这种说法不过是基于自尊心的强凹硬编。
富士康产值高但是两头在外,反而增加值不多,也就300多亿,郑州航空港区总共工业增加值才600多亿。有些人一提郑州就是富士康,以讹传讹了。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tzjj 发表于 2023-8-11 20:19:12|来自:中国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两年郑州真的上大分 洪水、烂尾房、村镇银行红马、富士康revolution 疫情期间一波又一波的降智操作 远不如西安、武汉 长沙 合肥 要产业没产业没布局一看全是销售 要人才 没人才 你河南高考直接劝退一批人 人才引进做的稀烂 外加领导C 真的不抱什么希望
LTHlee 发表于 2023-8-11 20:19:38|来自:中国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家里人让我回去发展,洛阳跟郑州二选一,但是说实话我感觉没啥前途。之前考虑郑州比较多。打工去郑州,创业回洛阳,基本上就是这个打算。但是白衣战士的口碑确实让人很难受,而且从外面看郑州是一个没有希望的城市。虽然这年头哪都压力都大,但是郑州我没找到一点希望,洛阳也差不多,洛阳都是国企普通人就业前景问题很大!
我个人觉得普通人想要过得体面在河南是很难很难。
jbxu 发表于 2023-8-11 20:20:29|来自:中国 | 显示全部楼层
2022年,在城市商业魅力排行榜中,郑州在15个新一线城市中位列第七,位次比南京和天津还高。


可能是郑州的中心地理位置和交通枢纽起到了不小的作用,拉了不少分上去,但是我想说,郑州一把好牌打的稀碎,浪费了这么好的基础。
作为地处中原腹地,人口大省的省会,四通八达,几乎可以和每一个省会高铁相连。这么优渥的位置却没有多少可以拿得出手的企业,以及大学。
但就生活而言,如果不考虑工作,高考,还是蛮好的。有相对友好的物价(房价例外,比如一块钱的素包子,两三块一碗的胡辣汤,随处可见的小商店,小吃摊和菜市场。
还有四通八达的地铁,交通方面还是很便利,基本的幸福指数还是有的。
但是,除了有钱人,没有多少可以只在郑州生活,不在郑州工作。除了体制内,大多数郑州人民只能说将将温饱。
在郑州,如果是一个普通本科毕业生的话,想找到一份双休、日工作八小时、缴纳社保和公积金的工作,难如登天。
十个岗位有九个招的是销售,九个里面有六个是电话销售,因为销售是给公司创造利润的,再多也不嫌多,其它岗位是给公司增加成本的,能少则少。
也就造就了郑州销售遍地走的情形,就业环境就是这么恶劣。
说到郑州的就业,跟南北方的环境,沿海和内地的区别又有很大的关联。大城市工作看能力,小城市工作靠关系。
郑州就是一个不大不小的城市。能力显著,在哪里都可以混得风生水起,郑州当然也不例外,但是,可能在其他地方可以混的更好。有关系,有人脉,也可以谋求一份不错的工作。
沿海城市有先进的工业体系和产业集群,内陆城市相对来说比较落后,没有那么多的IT产业,金融产业和制造业,分布最多的可能只是基础的服务业,有人的地方就少不了柴米油盐,缺不了餐饮。
在这些餐饮业、服务业中,这些厨师、服务员等服务人员,恐怕缴纳社保的是异类,不缴纳才是常态。很多基本的劳务合同都没有。月休四天,两天,甚至无休。
反观沿海城市,比如深圳,只要敢不缴纳社保,只需一个电话,提交值班表等上班证据,效率处理!
上述情况在内陆城市里面普遍存在,不单单只有郑州。但是环比周边城市,大概郑州是最恶劣的,不说西安、武汉、长沙了,连济南、合肥都比不了,可能也就比太原和石家庄稍好。
之前有网友分享的,郑州的双休指的是月休两天,美其名曰双休。


虽然说郑州的GDP在一众内陆城市里面排名靠前,但在我看来,这是在底层劳动人民的牺牲和痛苦上面建立起来的。
究其原因,多方多面。可能人多,产业少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劳动力充足。直白一点,就很多无良老板说的,你不干有的是人干。而很多人,迫于生计,或是为了孩子,或是为了父母,又或是家中有重病在床的人,不得不干,在剥削和欺压中坚持。
另一方面,可能就是不作为的情况了。说白了就是一个愿打一个愿挨,何必中间参一脚呢。
举个例子,很多本地公司之前是给缴纳社保的,后面形成了工作半年后再缴纳的风气,一些上海北京的的郑州分公司刚来按照程序规规矩矩,久而久之也学会了,半年后再给你缴。
只能说环境、风气如此,无可奈何。大部分人只是普通的劳动人民,没有那个时间精力成本跟这些违法的公司打官司、斗智斗勇。有点类似于古代的以民告官,先打一顿板子,后面再谈冤情。
教育问题就更不用赘述了,只有一所211(郑州大学)和两所双一流大学(郑州大学+河南大学)的郑州,匹配不上这一亿多的人口,匹配不上河南省每年的百万考生。
千军万马过独木桥,600多的分数跟一些省份400多的分数上一所大学,一个专业,这是每年河南学子心中永远的痛!还是那句话,无可奈何。
2021年的郑州洪水,虽是天灾,也是人祸。那么大的暴雨,洪水,整个城市却依旧照常运行,地铁里淹死了那么多人。再对比一下沿海,每次台风过境,可能没什么太大影响,但每次都提前全市短信预警,学校停课,居家办公。其中差距不是一点。
2022年,几乎是一月一热搜,之前的为人才引进准备的房子烂尾了,书记女儿成人礼,富士康员工徒步高速回家,一次又一次让人失去信心。
针对烂尾楼打出的口号,大张旗鼓宣传大干30天,督促地产商解决烂尾问题。随之而来的,这个计划也烂尾了,虎头蛇尾,不了了之。




我想说的是,人民群众可能没有文化,但心里都是雪亮的。一次又一次地丧失信用,一次又一次让人失望,最终就会导致,彻底不再抱有希望和期待!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