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人爱莲荷

[复制链接]
sgy727 发表于 2024-7-7 13:01:10|来自:重庆渝中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苏州人爱莲荷。
2500年前,水乡泽国,遍植莲荷。吴王夫差在木渎兴建馆娃宫,专门辟了个玩花池,就是用来赏荷花的。姑苏城内有剪金桥,城外更有黄天荡,吴中金庭有消夏湾等,都是古代苏州人赏荷佳处。苏州还有荷花节,农历六月廿四,万人空巷,都拥到城东看莲荷,有“赤脚荷花荡”之说。
莲与荷,其实是两个不同品种,莲花,根为块状,花贴着水面开,俗称睡莲。荷花的根是藕,荷叶硕大,叶纹清晰,荷花是挺水而放,花后结的果为莲蓬。可能因为荷花的别名之一也叫莲花的缘故,千百年来,国人是莲荷不分的。宋周濂溪写《爱莲说》,留下的千古名句,“出淤泥而不染”,赞美的也是荷花。

荷花最早是开在湖里的,东晋出现了缸荷,人们可以在家里赏荷了。到了明代,苏州率先出现了碗莲,婷婷玉立的荷花在碗盏中绽放了。我想这一定是苏州文人的创意。
碗莲在苏州流传了几百年,苏州有位碗莲高手,叫卢彬士,他与周瘦鹃先生是朋友,周瘦老称他是“吴中培植碗莲唯一能手,能在小小一个碗里开出一朵朵红莲花来”。后来卢彬士下放到苏北,此后的二三十年,苏州碗莲就绝了踪迹。
碗莲在苏州失踪了将近三十年。要感谢苏州拙政园的园林工作者,是他们在苏州园林里恢复了种植碗莲。据拙政园老领导钱怡老师在电视艺术片《苏园六纪》中介绍,拙政园已有碗莲品种100多个,缸莲品种100多个,塘荷品种8个,加起来就是300多个品种。近十年间,拙政园每年举办莲荷展,除大塘里的塘荷,平台赏的缸荷,最吸引人的自然是陈设在各厅堂里的碗莲,小小一只碗钵,漂浮或是立挺着小荷叶数片,从碗底伸出一枝微型荷花,或粉或白,真是让人着迷。

种碗莲难!《浮生六纪》中沈复有一段复杂的描写,“先将莲子磨薄两头,然后装入蛋壳中,放抱窝的母鸡翼下,待鸡雏出壳时候取出来,再埋入钵中之泥。泥土也特制,它须是燕巢之泥,再加莲子置其中,然后灌以河水,晒以朝阳,莲株长成之际,花若酒杯,亭亭可爱。”说实话,沈复的这段话写得有点悬,搞得人云里雾里,看了许多遍也无从下手,无法尝试。事实上,种碗莲虽难,却没有如此登天之难。我自己每年也做实践,远没有沈复写得那样复杂、那样神秘。自己如何育碗莲呢?第一步要觅得老莲子,自然是越成熟、越粒大、越紧实的莲子越好。第二步,用小锉刀将莲子两头锉薄,用剪刀头在一端戳个洞,目的是让莲芽从洞里钻出来,是用人工帮助莲子冒芽。第三步就是泡在水里,在太阳下曝晒,有条件的要追着太阳晒。只四五天,一根绿针就从那小洞里爬出,又两三天,那绿针的顶端变成了一片小小荷叶,有铜板大小,接着就有第二叶、第三叶,这时候便可分植碗里,放点泥,将一颗发了叶的莲子埋入土中,续了清水便可以了。一周撒几颗复合肥粒,静候成长、开花。但这是“按理说”,实际的结果却每每没有按理论推理发展的。我也用莲子种过碗莲,结果是:出芽了、出叶了、分栽了,每只碗里长出了三五片荷叶,仅此而已。用莲子育种,要想在碗里开出花来,很难,为此,我一直有遗憾。
不过现在,这种遗憾可以消除。苏州有个赵民,几年前我就知道他是养兰高手,每年的沧浪亭兰展,总能看到他的得奖作品。后来,我知道他又是月季高手,他培育的微月已经进入工厂化生产阶段。今年,我得知他还是培育碗莲高手。初夏时节,我专程赶到赵民在相城区的一个育花基地,探望他今年新育数千盆碗莲。碗莲都静静地生长在能托于手掌的小小塑料盆里,每个盆中已有三四片新叶,有的覆盖在水面,有的已挺出水面。碗莲盆却置于花卉大棚地上,横竖齐排,蔚为壮观。我欣喜地看到有的盆中已伸出子弹似的花苞。赵民告诉我,他育碗莲已有五年,不是用莲子育种法,而是直接下小小种藕,今年共有20多个品种,其中临安春女、白蟾吐翠、梦瑶台、湘妃女、处子落、玉缀、秋夕、红裙等,我知道,这其中不乏珍贵名品。赵民说苏州喜欢碗莲的人很多,往年他都培育千盆左右,都是一抢而空,实在是供不应求。今年他下决心培育了三四千盆,但能不能满足市场需求,还不知晓。但这些日子,每天都会接到电话,问碗莲消息。
今夏,有望选购两盆赵民培育的碗莲。回家换盆,选高脚古碗,或瓷质小钵,将买来的塑料小盆轻轻剪开,托底装进碗(钵)中,续上清水,供于案头,小小客厅顿生清雅之气。一片小荷叶便是一阵清风,能开出一朵小荷,便是水中精灵降临。此刻,品一盏荷花茶(《浮生六纪》芸娘创造),听一段评弹或昆曲,该是何等惬意啊。这或许正是苏州人夏日诗意生活的一个片段吧!
(原载于《苏州日报》2018年08月20日 A12版)
作者:叶正亭图片:苏报融媒记者 杭兴微
编辑:小吉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全部回复0 显示全部楼层
暂无回复,精彩从你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