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耳朵长了“聪明洞”,小心是个“隐患洞”!

[复制链接]
侧面 发表于 2024-7-7 07:30:14|来自:重庆渝中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国家孕婴网是由财政资金创建,由国家卫生健康委人口文化发展中心主办的,是集孕产、育儿为一体的知识科普权威官方平台。服务内容有备孕、孕期、产后、育儿、幼教、培训、托育、宣传、展示、政策法规等。
每个宝宝都是爸妈独一无二的礼物
有些宝宝出生时
身上会长独一无二的胎记
还有些宝宝
耳朵附近会长一个独一无二的“小洞”
老一辈人常说
这个洞洞是有福气的表现
是“粮仓”
预示着宝宝长大吃饭不愁
也有老人家说这个是“聪明洞”
说明孩子以后聪明有前途
真的是如此吗?
医生提醒
耳朵长了“聪明洞”
其实暗含隐患!
近日,小儿外科就接诊了一名“聪明洞”的小朋友。5岁的浩浩(化名)是一个活泼可爱的小男生,但是浩浩耳朵上的小洞却让他的爸爸妈妈头疼不已。据浩浩妈妈所说,浩浩出生时两耳前侧都各有一个小洞。由于老一辈都说这是“聪明洞”,他们起初并没有把这个小洞放在心上。但是,最近 这个小洞经常会肿痛、流白色的液体,有时候还会发出臭味。反复的红肿疼痛,让浩浩经常哭闹。于是,爸妈带着浩浩来到小儿外科就诊。
医生介绍,“聪明洞”学名叫先天性耳前瘘管,是一种儿童常见的外耳畸形,是第一、二鳃弓耳廓原基在发育过程中融合不全的遗留痕迹,简单来说,就是耳廓发育过程中该闭合的地方没有闭合。形成的开口于皮肤上的盲端小管,多见于耳轮角前,少数也开口在耳轮的后上缘、耳屏、耳垂、外耳道及乳突表面等其他部位。耳前瘘管管腔狭小,深浅、长短不一,部分可有分支,窦道位于颞肌、筋膜浅层以及腮腺和面神经的外上,通常与耳廓软骨膜相连。

先天性耳前瘘管并不是所谓的“聪明”的表现,而是一种先天性的遗传疾病,在亚洲人中的发病率约为4%-10%。耳前瘘管按照临床表现可分为单纯型、分泌型和感染型:

  • 单纯型只见外耳皮肤凹陷或瘘管口,无任何不适,不需要进行处理。
  • 分泌型经常见瘘管口有白色分泌物流出,主要是瘘管内皮屑及皮脂腺分泌物堆积,可以引起局部皮肤瘙痒,甚至局部隆起。
  • 感染型表现可由单纯型或分泌型转变而来,局部红、肿、热、痛,瘘口流出白色或黄色脓液,严重时出现周围组织肿胀,甚至脓肿破溃或形成肉芽,反复感染经久不愈,常见的病原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或表皮葡萄球菌。
医生指出,一般来说,单纯型耳前瘘管没有任何症状,可以不需要处理,只需注意日常保持清洁,预防感染即可。但若是瘘管长期分泌以及感染型耳前瘘管,若处理不当可能会导致红肿、化脓、脓液积聚、瘢痕形成、瘘管反复感染,严重时还会影响听力,甚至发生颅内感染。因此,此类型的耳前瘘管需要手术,彻底切除瘘管,甚至包括部分耳廓软骨以减少复发。同时,急性感染期或形成脓肿时不适合手术治疗,需控制炎症反应后再进行手术。
经过详细的检查,医生确诊了浩浩患有先天性耳前瘘管。由于发生反复感染,医生建议手术治疗。恰好浩浩来就诊的时候瘘管没有红肿、流脓,正是手术切除的好时机。医生团队为浩浩进行了全麻下的耳前瘘管切除术,手术时长约1小时,出血量仅1ml,成功解决了后顾之忧。






手术过程
医生提醒,先天性耳前瘘管的患者要注意以下几点:
1. 保持耳部的清洁和干燥,常用清水清洗耳朵前后,避免感染;
2. 不要经常用手去触碰小洞,更不要揉搓和挤压;
3. 若发生感染,不要用异物去戳小洞,不要自行挑破脓肿;
4. 饮食上注意清淡,少吃辛辣刺激的食物;
5. 单纯型耳前瘘管平时注意保持清洁,不需要进行处理。若出现反复痒、痛、红肿、化脓的情况,需要及时就医;
6. 分泌型或感染型需要手术治疗,但需要控制炎症后手术。手术一般选择全身麻醉,术后取平卧位或健侧卧位,4-6小时可恢复正常饮食。
-End-
文章来源: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图片来源: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国家孕婴网
国家专业孕育知识科普平台
孕婴知识千万条,健康科学很重要。
关注我们
国家孕婴网
孕育科普知识官方平台
更多精彩内容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全部回复0 显示全部楼层
暂无回复,精彩从你开始!

快速回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