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您认为武汉在城建上的哪一些败笔?

[复制链接]
alleles 发表于 2023-8-11 11:33:25|来自:北京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说说您认为武汉在城建上的哪一些败笔?
全部回复5 显示全部楼层
军团秘密 发表于 2023-8-11 11:33:44|来自:北京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路口,我搬个板凳搞包瓜子,能坐一下午。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yiyizao 发表于 2023-8-11 11:34:36|来自:北京 | 显示全部楼层
1,一个二号线恨不得路过所有中心,搞得二号线挤的要死其他线路没啥人。
2,光谷有轨电车,这玩意那可真是神仙规划,本身就垃圾慢的要死,作为一个新增的公共交通,没缓解拥堵不说反倒给本来就堵的关山大道搞的更堵了,这是人干出来的事?
shuguang1985 发表于 2023-8-11 11:35:32|来自:北京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在旁边一个地方写的回答,好像有点问题没显示出来,我还是搬到这里来吧。
<hr/>随便写点啥玩一下。
就想到哪写哪啊,不想动脑子。
我最近总在想一些问题,你们说武汉规划到底是好还是不好?
我觉得这个答案正反两面都会有无数回答吧,当然说不好的肯定更多,毕竟人都是喜欢听坏消息的,坏消息点击量大。
我也不是说要专门说“好”还是“坏”,我还是说一些我的理解。
包括一些其他问题,比如“为什么总说武汉市大”之类的问题。

OK,这是一张武汉市地图。



好了,你们看了这么多年,这么“歪着看”累不累啊,我给你掰直了:


你看,是不是舒服多了?
看过我前面一个回答的都知道为什么要把地图这样掰一下看吧,之前我上一个回答说梦时代那还是19年,似乎没人关注过为什么我举例那个东西,现在是不是证明了我举得这个例子还是不错的吧。
你看它梦时代,像不像是不是在一个轴的关键点上?武商别的不说,选址还是非常老道的,别人宝通寺不在TOD上,不在换乘站上,却开业后能把宝通寺地铁站一度拉到客流前五,选址还是有点水平的。
发现没有,武汉市的规划,至少是道路网络规划,和其他城市,并没有很直观很明显的区别,都是环射模式,其实模式都大差不差。
当然,具体到某些地方还是有点区别,比如汉口就是典型。因为汉口的路是“歪着”修的,典型比如解放大道,你如果按长江方向看,你都不知道解放大道算横着还是竖着,那其实是斜着修。但是问题是,解放大道又是汉口的核心主轴,结果汉口所有的路都要配合它修,结果一歪全歪了,就只能这样了,这算是个历史遗留问题。
同时,我把这张地图掰直了,你也可以很容易看出来,武汉市的核心主轴很明显是西走硚孝高速去孝感,东去高新大道至鄂州的这样一个模式。
(你都看到这个帖子就别问为什么不是沿着长江了)
<hr/>好了,前面就当是复习一下之前的知识。
现在说点新的东西,特别是对武汉不是很了解或者了解不深的人科普一下。
1.既然武汉的发展轴现在,不论是官方还是民间都认同是这么一个轴向,那么这个轴是怎么来的呢?
其实答案很简单,原因就是武汉的长江大桥,武汉长江大桥。
一桥,不是其他桥。
武汉曾经一直以来常年就一座桥,而这座桥事实上是连接汉阳和武昌的,并不是连接汉口和武昌的。而众所周知汉阳一般是经济上的小透明,而汉口和武昌才是武汉的经济双中心。
所以其实很多人都忘记了武汉另一座桥在武汉交通地位的重要性(同时也是一起被限行的唯二跨江桥),也就是——汉江一桥。
一直以来,武汉长江大桥和汉江桥(这是它的正名)组合在一起,才是武汉的中轴线来源,这串起了武汉三镇,成为了武汉无可避开的十字路口。
但是,这两座桥在地图上,几乎是90°的直角啊。


你就说你武汉厉不厉害,见过拿90°直角当中轴线的城市没有,没见过吧。
当以上所有桥都不存在,只有这两个红箭头的时候,你感受一下。
就像解放大道带歪了汉口所有的路一样,长江一桥和汉江一桥一起也带歪了武汉所有发展轴线(毕竟这两座桥独霸武汉足足三十多年)
理论上,武汉的轴线发展的理想状态应该是汉口武昌光谷直直的拉一条线,对吧。但是这种通道在地理上、技术上原来都是不成立的,后来技术上成立了可是过去产业和人口都定型了,也没法再成立了。
所以最后结果就是,汉口去武昌光谷核心地区,你都得走个直角,特别是光谷。
好了,这里回答上面的问题:“为什么武汉这么大?”
本来武汉地图沿着的长江就是个斜的,众所周知别的城市是直的地图,武汉是斜的地图,斜的掰直了本来就比一般城市要走更远,因为你事实上在斜着走,然后你的主轴还是个直角路,在斜着的地图里面走直角路,这不大才是鬼变的。
当然,这只是其中一个原因之一,毕竟还有很多原因比如武汉有水体,武汉高层建筑范围极广等等,但是我提出的这个想必原来没人说过,我就提一嘴。
所以有时候也别怪规划“好”还是“差”,武汉长江大桥摆在那呢,技术上当年就只有那能修,那武汉的中轴线已经定死是个直角了,那武汉最早的规划布局只能按它来,你还能逆它而行吗?
倒是武汉地铁2号线彻底摆脱了这一切的桎梏:我就是斜的。
它是真正的站在武汉主轴的主轴地铁,所以人多到挤死。
<hr/>好了,不多说,问题2:
“你总说武汉江边不适合发展商业呀写字楼啊,为什么呢?”
“过去不行,现在技术条件也有了,为什么不能沿着长江发展呢?”
简单说,原因还是和交通有关。
如果各位有幸在周末去过江汉路,应该很清楚,只要到解放大道以内,交通一般就上天了,别说是外地人,就是武昌的人都不敢把车随便开进解放大道以内,那没导航就是进了米诺陶迷宫,至少今天晚上是别想出来了。
那当年的人这么蠢,就没想过在里面修主干道乃至快速路吗?
或者,我们把这个话题换个方法问:
“为什么解放大道是汉口第一条快速路?”
其实答案很简单:如果中山大道可以变成快速路,那它就会变成快速路,甚至如果沿江大道变成快速路,它也会变成快速路。
但事实是中山大道是景观路,沿江大道在内环更是景观路。
“那为什么不能强行变成快速路呢?就因为古建筑?”
当然不是,原因其实也很简单,我给你们一张今年武汉马拉松的图你就知道了。


知道看哪里吗?对,看海拔图。
看见那个爬坡了吗?武汉的所有桥都需要爬坡下坡,这是常识,对吧。
事实上,这段爬坡下坡的物理限定距离,已经框死了武汉可以建的最近的快速路的位置,反正最后就是解放大道(汉口)/友谊大道(武昌)。
武汉的江面距离,普遍在1.5km左右,加上江滩距离在2km,但是两边引桥部分各有1km起步,这1km以内,你看看是不是就是我们熟知的“武汉核心老城区”。
这个核心老城区的交通并不出色,甚至很差,其主要原因如前所诉,你进去不是如其他城市一样直接进去,而是先下桥到核心快速路,然后绕个弯子进去。
举个例子,假设我住在汉口,我想去武昌平湖门看夜景,我开车去怎么去?我得走长江大桥,然后走一个270°的大湾才能到。
和前面90°的主轴比,这个就更糟糕了,那是270°的交通。
你看,如果我能在轴线快速路上起商业,我是直达的,但是我要是在江边,我的客户天天两百七十度谁特么受得了这罪过。
当然,并不是每个地方都要这么来一遭,但是总体来说都是要这么折腾一下的,出引桥位置一定是在1km的某个区域,去江边就一定要多(反)走1km。那么相对来说,离江2km的区域价值甚至比离江0km的价值都要高很多,因为至少我是顺着走,江边甚至还要掉个头才行。
那么现在技术上有没有办法解决这个问题呢?暂时没有,也许汉口岸地理上强一点但是旧城改造限制太狠,武昌岸埋深更深地理上就限制的很死,再说有这功夫修个螺旋上升去江边我为什么不直接在建设大道或者中北中南拿现成的呢?
大概就是这样。
先写到这,评论随时欢迎吐槽。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冰点精灵 发表于 2023-8-11 11:35:46|来自:北京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一败笔:BRT
武汉的BRT完全不够格称之为BRT,连省内的宜昌都比不过。
耗费巨资、耗时超长却建了一个根本就没发挥作用的所谓BRT,把本来就拥堵不堪的雄楚大道都搞废了。
这还不算,光谷不知道为什么还要继续修建BRT,至今高新二路上的BRT站台都快垮到要重修的地步,还没通车。


第二败笔:光谷有轨电车
沌口是第一个通有轨电车的片区,效果应该还行,但是光谷的有轨电车着实有点失败。
不知道是不是中建康城那一片居民抵制的原因,地面的有轨电车攀到了天上,又删除了光谷东去往光谷广场的线路,非得要在那个节点来一次换乘,这么奇葩的设计到底是怎么想出来的?
交通为的是通行便捷,可设计方案上为什么要在这么一条线路上增加一个反向换乘?为什么?
再一个,有轨电车走的都是三环边没小区没办法上下站的地方,真的是钱多花不完,纯粹修了为展示的么?


第三败笔:白沙洲长江大桥
这个桥到底是出了什么问题?此前是一年一修,跟50年才一大修的武汉长江大桥比起来,它都该不好意思存在。
还好因为军运会来了一次大修,到今天三年多,没再修过。不过按照此前的速度,白沙洲再次缩减一半车道的日子又快了。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sasa516 发表于 2023-8-11 11:36:17|来自:北京 | 显示全部楼层
一是武昌的南北向瘫痪。
武昌南北就没几条大路,中南-中北问题最突出。当年规划短视,中北路未做全高架,中南路不设立交。现在中北路下面埋了4号线,中南-武珞路口被2和4号线占死,都不可能再做高架了,只能维持目前的高峰期瘫痪局面。中北路的规划短视,还可能直接影响三阳路公铁隧道-两湖隧道的衔接。中间秦园路这一段,将来要连接三阳路公铁隧道和两湖隧道的话,是地下还是高架?还有可能建设吗?如果秦园路不连上,三阳路公铁隧道相当于只通到和平大道,废了一半。
珞狮路和二环线都受了某些“单位”影响,通行能力不足,尤其体现在马房山落地段和水果湖隧道。为什么雄楚高架车流滚滚?为什么武昌去汉口要绕道汉阳?月湖桥往汉口的车有多少是无奈的武昌来车?因为大智路隧道、三阳路公铁隧道和二桥根本就进不去啊,全堵死在武昌南北交通线上。现在只好来个世纪工程两湖隧道,亡羊补牢。
二是地铁规划的一些突出问题。
首先说武昌东西向“地峡”问题。武昌三个湖,东湖沙湖南湖,让武昌不穿湖的东西向通道极为有限。地面已经这样了,地铁的规划又如何呢?当年东湖隧道围堰施工,水都抽干了,本可以同步建设穿东湖的地铁线,然而8号线在梨园拐了个漂亮的世纪大弯。11号线本可全线走雄楚大道,和雄楚高架同步施工,规划成如今这个生拉硬拽、完全无地面对应道路的样子,洪山段多个站点因此拆迁无法推进,事实上停工。地铁都报了四轮了,武昌东西向地铁交通至今全靠2号线,再就是等未来南湖大道的13号线了。所有汉口-武昌地铁过江通道,除了2号线外,7、8、12全部折向南边,传言的10号线向北去武汉站,无一条线路能跨越东湖的西边。
其次,上面的问题引发了武昌区地铁过密问题。强行规划并上马12号环线,结果环线格局太小,不敢穿东湖,又开始往南绕了。于是,在长江-东湖夹住的武昌区内,我们看到了5、7、12、4、8五条南北向地铁相距1公里并行的奇景,堪比深圳关内地铁密度。现在武昌区房价大多已近3万,地铁如此建设,岂不是对房价推波助澜?房价上去了,旧改腾笼换鸟的空间小了,这么多地铁线又去哪里找客流呢?何况武昌区还有大把“单位”是动不了、不能动的。
再次说一下汉口地铁的规划问题。这和汉口的城市布局有关。汉口筑堤建城以来,都是以平行于长江-汉江一线的“逆向环线”形式向外扩张,从长堤街-中山大道-京汉大道-解放大道-建设大道-发展大道-后湖大道-三环,都是这个逻辑。
但是,在汉口二环内几乎已无地可卖,去年江汉区已是零土地出让的大背景下,汉口交通、商业、医疗等等的唯一主轴从今往后只会是解放大道。地铁层面,解放大道被使用和换乘极不方便,运力捉襟见肘的1号线所限制,优先建设了3/7号线构成的建设大道地铁轴,这条轴线同解放大道延线的沟通已经颇为不便了。接下来还有10号线的发展大道轴和12号线后湖大道轴,这些轴线就更依赖切向线来和解放大道主轴互通。只有当汉口完成了全线走解放大道地下的14号线、穿心快线13号线,最好再配合14号线把解放大道整体高架化,那才是完成体的汉口地铁线网,而不是现在这个经常不如公交效率高的未完成版线网。
三是旅游资源整治和统一开发问题。
当下时兴的是慢生活、城市游,武汉属于典型的多中心城市,三镇各自有各自的热点商圈,不可能确定或者推介一个像成都太古里、长沙IFS那样的中心点。但是相对于城市慢游来说,武汉市的核心价值无疑是江景、湖景、租界风情、工业风情、geming豪情。围绕租界-汉口江滩-长江第一桥-武昌古城-首义红楼,是可以形成一条周末两天,完整丰富的旅游路径的。
比如:住租界老洋房民宿,在兰陵路正宗过早后,转转老里分,步行到江汉路逛街,武汉关轮渡-中华路,上大桥武昌桥头观景,再爬黄鹤楼,下来后粮道街或户部巷吃饭,再去红楼,这就形成了一天的闭环。这条线路绝对会让来武汉过周末的人印象良好。第二天省博、东湖等等再随意安排。
结果呢?旅游部门对黄鹤楼谜之自信,总想把黄鹤楼作为武汉第一景,与武汉划等号,可是那是个啥东西我们都知道底细;红楼和首义纪念馆对武汉人来说都显得陌生了。
汉口租界的征收整治长期不温不火,各个老里分分散各处,本来都是公房,活生生弄成了公地悲剧;武昌千年古轴的概念和武昌古城整治直到这两年修5号线才提出来,早两年简直不知道得胜桥是武昌千年古轴还是千年棚户区;南岸嘴那么好一块宝地,搞得现在像个野江滩。
现在既然长江主轴、武昌千年主轴的概念都明晰了,说明上面还是有思路的。希望今后还是加快租界历史建筑和武昌古城的征收整治力度,成片开发,把武汉慢旅游作为线路而不是单个点对外推介,趁早放弃黄鹤楼依赖症吧。
四是说点悲观的个人私货。
英雄的城市背后是什么,每个武汉人自有体会。YQ之后,明显感觉到地铁宽松了,高峰期的车流明显增大了,大家明显在用脚投票。今年地铁客流明显不济,国家所谓一揽子政策也不如预期,估计地铁所谓的第四轮修编、第五轮申报会受到不小影响,可以说没有一条绝对稳的新线路了。
去年停工两个多月,GDP不进则退,武汉原本在中部三城中就不是具备绝对优势的那一个,还要对标宁、杭、蓉,更显难度。所谓一揽子政策,其效果说实话还不如中央对成都、西安的转移支付立竿见影。地铁和城建是一个缩影,我国的经济和城市发展总归还是走“刺激”的老路,接下来得看是否有合并EZ之类神操作,或者光谷科学岛真能进几个国家大科学装置,否则武汉市可能要面临两三年不温不火的局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