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一曲燕歌唱响乡音

[复制链接]
g1410739w 发表于 2024-7-7 07:03:52|来自:重庆渝中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报记者 张骜

刘阳,36岁
门头沟区斋堂镇柏峪村党支部书记,整理燕歌戏文本,组织剧团排练、演出,参与拍摄《我·燕歌戏》微电影
手机里传来熟悉的锣鼓点,伴随着燕歌戏,刘阳的一天开始了。
他是个80后,门头沟区斋堂镇柏峪村党支部书记。为什么要用燕歌戏当闹钟?原来,这传承几百年的古老曲调曾是长城戍边将士自娱自乐的歌曲,也是柏峪村世代传下的乡音。如今,更是成为全村发展文旅产业、传播长城文化的“法宝”。
柏峪村位于京西腹地,距离北京城区近百公里。和相邻的爨底下村相比,名气小不少。但随便在村里找一位村民,都能开口唱几句。刘阳就是在这似懂非懂的戏腔中长起来的。
尽管受的熏陶不少,刘阳却没有对这古老的曲调产生太大兴趣,直到2018年退伍回村后的一次偶遇。当时,刘阳走过村民陈文增家,只见他捧着一摞泛黄的戏曲文本,眉头拧出疙瘩:老戏本年深日久,发黄、变脆,亟待抢救。
“要是把这些搞到电脑里就好了,就能一直存着,可惜我们都不会。”
陈文增的感慨,刘阳听到了心里去。于是,一场由年轻人牵头的抢救行动开始了。刘阳和几个年轻的村干部打字、整理,几位老人指正、核对。一个多月后,几十出戏文不仅有了电子版,刘阳还在录入过程中订正了不少文字错误。
“这样一来就能一直唱了。”
刘阳随口一句话,又勾起了老几位的烦心事。陈文增摇摇头说,“真正懂戏的就五六位,能上台的越来越少,像《天津关》这样讲长城戍边生活的大戏,早就唱不了了。”
燕歌戏长期面临青黄不接的局面。虽然在2007年成为北京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村里也成立了“柏峪社员剧团”,但前景仍不乐观,概括起来两个字——缺人。
“我唱戏不行,帮你们打下手、整理资料、盯排练都行呀。”刘阳自告奋勇,老人们喜笑颜开。
走访、动员、建议、劝说,几年来,当了村支书的刘阳为了燕歌戏走遍了家家户户。在镇里、区里的大会小会上,也没少为燕歌戏发声。让人欣喜的是,他的想法恰好与门头沟“文化兴区”战略合拍,而斋堂镇,也想推一把这几百年的老腔老调。
如今,村里有了专门为燕歌戏建设的剧场,这也是全市唯一一家村级专业文化剧场。扩招后的40多名演职人员平时排练就在这个剧场中。每年4月至5月是集中排练的时候,每天晚上都会排练,周末则公开展演,村民、游客、在村里务工的人都会来看。目前,在文化剧场已成功演出百余场,观众总计过万。
2022年11月10日晚,村里的燕歌戏剧团还走进了位于西城区宣武门内大街的繁星戏剧村,在第九届当代小剧场戏曲艺术节上展演,从此拉开了燕歌戏进城的序幕。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全部回复0 显示全部楼层
暂无回复,精彩从你开始!

快速回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