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vie67 发表于 2023-9-24 11:34:40

为啥我国的空间站每次只能上3个人,而国际空间站却能达到十几人,这是什么决定的呢?

为啥我国的空间站每次只能上3个人,而国际空间站却能达到十几人,这是什么决定的呢?

欢迎新会员 发表于 2023-9-24 11:35:13

多大的空间站都不嫌大。
大家看科幻电影中,太空飞船比一个城市还巨大。
要在太空中建设自循环系统,内部空间要以立方千米计才行。
然而,人类今天的能力,与我们希望的目标还相差太远太远。
限制只有两个:
枝术水平和经济实力。
先讨论经济实力。
目前的空间站建设,从经济角度考虑,即时的投入和产出完全不成比例。
运送到空间站的每一千克质量都是以万美元计的。
尽管马斯克的可回收技术和流水线生产,大幅降低了发射费用,每千克运送成本还是要以数千美元计。
国际空间站质量约420吨,中国空间站二期目标达到200吨。
简单换算一下发射成本,就不是一个小数目。
载人空间站中,人生活所需的吃喝拉撒,以及呼吸等,一应日常用品都要以这个成本送入空间站。
为保持空间站正常的轨道位置,还需要定期运送用于轨道修正的燃料。
地面还需要测控站等配套人员和设施。
运行一个空间站,成本绝对高昂。
从当前来看,它几乎带不来什么直接的经济效益,只有投入,没有产出,是纯粹的赔钱货。
但作为胸怀星辰大海梦想的大国,为了人类的梦想和未来,这件事又必须去做。
因此,只能在综合平衡国民经济、未来发展、国家安全等,各方面需求的情况下,安排有限的资金,从事空间站建设工作。
再说技术限制。
首先,火箭的载荷能力,即限制空间站单个舱段的最大质量,也限制了货运飞船的补给能力。
其次,飞船的壳体需要具备始终承受一个大气压的强度,制作飞船的材料又要尽可能的轻薄。
这决定了每个舱段无法造得太大。
第三,可靠性、安全性是航天业永远无法绕过的课题。
空间站任何一个设备出现问题,壳体疲劳,或者受到太空垃圾的袭击,都会给航天员带来致命的风险。
空间站人员数量的多寡,也决定了安全保障的难易。
------
事实上,在今天的技术条件下,空间站的总体规模主要由经济实力决定。
如今设计的空间站,可以像搭积木一样,累加无限多个舱段。
我们国家凭一己之力,能建造可与国际空间站相比拟的,独立的空间站,已经是十分了不起的成就。
埋头做好自己的事才是最重要的,完全没有必要处处与人争短长、比高低。
壁立千仞之时,自然无欲而刚。

东德 发表于 2023-9-24 11:35:32

飞船对接口数量决定的。
空间站上要有足够的飞船位置来让所有人都能逃生,这是国际上和平利用太空的规定。
天宫有3个对接口,都在天和模组上,理论上能对接三个神舟但一般有一个会被天舟货运飞船占用,所以2艘神舟飞船最多便是6个人。

http://pic1.zhimg.com/v2-6baef73e5130053a5840f75afb6db1f8_r.jpg?source=1940ef5c
国际空间站的对接口更多,俄罗斯舱段和欧美日舱段都各有四个。俄罗斯舱段全部通用,欧美舱段暂时只有两个能对接载人飞船。

http://picx.zhimg.com/v2-92e38fb300a81ea1d45666005ba74397_r.jpg?source=1940ef5c
理论上国际空间站短时间最多人员是3*4+4*2=20,实际上因为俄空局只能同时支持两艘联盟飞船运作,所以最多6+8=14人。

leon30802002 发表于 2023-9-24 11:36:31

国际空间站能够容纳13个人,而天宫1号却只能容纳6人,这到底是为什么呢?难道是容纳的人多就是技术高超,容纳人少是因为我们技不如人吗?
空间站是一种可以绕地球近轨道长时间运行,并支撑人类的活动工作的航天器。虽然它不具备推进或者着陆功能,但是它容积大、载人多、寿命长,利用程度比较高,是人类在太空的重要基地。
随后随着科技进步,建设空间站、探索太空已经成为了全世界人类的共同目标之一。现如今,全世界已经发射了12个各种类型的空间实验站,或者是空间站,其中11个已经退役,只剩下国际空间站一个正在在轨运行,将于2024年退役。

http://picx.zhimg.com/v2-7dfaaa26ab897666656e1354a68b4dc3_r.jpg?source=1940ef5c
而我国永久性空间站天宫1号,计划将于2022年前后建成,并投入使用。2024年后,我国的空间站将成为世界上唯一的空间站。

http://picx.zhimg.com/v2-fb2ee9af757239f90ee72726006b3374_r.jpg?source=1940ef5c
中国空间站简介
我国的空间站大约在180吨,设计寿命不小于10年。空间站基本结构有三个,一个核心舱和两个实验舱,每个舱段都是20吨级,三舱组合体质量约为66吨。
空间站整体呈T字型结构,核心在中间。其中实验舱一与和实验舱二,分别连接于两侧。核心舱用来控制整个空间站组合,两个实验舱分别用于生物、材料、微重力流体以及基础物理等多方面的科学实验。

http://picx.zhimg.com/v2-e6369f23e35f472d440e342302b9ae62_r.jpg?source=1940ef5c
国际航天站简介
1998年美国国家航天航空局、俄罗斯联邦航天局、日本宇宙航空研发开发机构、加拿大国家航天局、欧洲航天局以及巴西航天局,6家航空机构启动了国际空间站合作计划。同时,美国、俄罗斯联合了欧洲航天局的11个国家以及日本和加拿大,巴西等共16个国家联合分工,建设了国际航天站。
从参与的国家与人数来看,可以毫无疑问地说,国际空间站是历史上最大的国际科技合作项目,也是最为雄心勃勃的太空探索项目。
国际空间站的的设计寿命为10年到15年,1998年11月20日主体核心舱发射开始实行计划,到2011年完成所有的组件安装,国际空间站开始了正式的运行,它由6个实验舱、1个居住室、3个节点舱构成。

http://picx.zhimg.com/v2-9c25eae923e9c8e0759fdb31a6fc10f3_r.jpg?source=1940ef5c
难道是我国空间站仍然无法赶超国际空间站吗?
我国天宫空间站在体量上的小,并不是因为技不如人,而是根据国情选择出来的合适大小,并且由于我国空间站研制比较晚,后发优势其实是很大的,至少在空间站内部空间分配和智能化上是要碾压国际空间站的。
其次吨位也代表不了实力,因为国际空间站的积木衔接式结构本身的吨位就比较大,它的实际能够使用的舱体重量和天宫空间站相差其实并不大,而我国空间站结合了更先进的技术,省去了大量繁冗的衔接架构。
这样一来不仅保留了足够的扩展性,以后想扩大还可以进一步扩大,并且还节省了不少建造成本。
其次,由于目前空间站的主要用途就是进行相关科学实验,所以天和核心舱责任总设计师杨宏就曾明确地说过:我们不和国际空间站比体积的规模大小,因为我国空间站内的科研设备占比有明显优势,虽然国际空间站重量大,但我们的天宫空间站能够开展的实验一点也不比国际空间站少。
需要指出的是,我国天宫空间站在体量上的小,并不是因为技不如人,而是根据国情选择出来的合适大小,并且由于我国空间站研制比较晚,后发优势其实是很大的,至少在空间站内部空间分配和智能化上是要碾压国际空间站的。

lj2687480 发表于 2023-9-24 11:36:48

现在(2023-9-21)国际空间站的乘组有三拨人。
第一波:远征 66 乘组(三人),搭乘俄罗斯联盟飞船上去的,已经待了一阵子了,准备 9 月 27 号回家。
第二波:Crew-7 乘组(四人),搭乘 SpaceX 的耐力号载人龙飞船上去的,已经磨合完毕开始工作。
第三波:远征 67 乘组(三人),前两天刚坐联盟 MS-24 飞船上去,还在磨合期,准备替换远征 66 的三人。
所以现在真正干活的只有 Crew-7 的四个人,剩下六个人在交接班。一般情况下偌大一个空间站只有七个人的。
现在天宫空间站的只有神舟十六号乘组(三人),都在干活。
今年十一月,神舟十七号乘组和神舟十六号乘组交接班的一周里天宫里面就能有六个人了。理论上如果神十六的仨人决定再待半个月也是绝对没有问题的。
国际空间站的优势就在于它大。居住体积是比天宫一期大一点的,对接口也多,现在 ISS 上停了三艘载人船(一艘载人龙,两艘联盟),而天和最多只能停两艘(别的口给了实验舱和货运飞船)。
不过嘛……以上世纪的技术,ISS 的宇航员想必生活质量不怎么高。据说睡觉都得戴耳罩,不然睡不着。
注意我刚才说的:天宫一期。
这就意味着还有二期,并且这个 PPT 已经做好了,五院那帮人已经开始干活了。二期已经确定会送一个新的对接口模块上去,提供三四个对接口不成问题了。
另外,新载人定员六座。
所以……
懂我意思吧?

Prety 发表于 2023-9-24 11:37:48

中国空间站长期3人,短期6人;
国际空间站长期3人,短期10人左右。
短期容纳能力的差异主要是由于国际空间站更大,可居住舱位也更多。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为啥我国的空间站每次只能上3个人,而国际空间站却能达到十几人,这是什么决定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