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bhl 发表于 2023-9-2 21:51:26

宁德时代半年报出炉,半年狂赚 207 亿元,动力电池在欧洲大 ...

日前,宁德时代(300750.SZ)发布的财报数据显示,2023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约1892.5亿元,同比增长67.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07.17亿元,同比增加153.64%;研发费用约为98.5亿元,同比增长70.77%;综合毛利率为21.6%。其中,今年第二季度,宁德时代营业收入达到约1002.1亿元,同比增长55.9%。
对于业绩增长的原因,宁德时代方面认为,随着优质新能源车型的持续投放和消费者认可度的提升,各国对新能源车市场重视度不断提高,带动了动力电池行业规模快速提升。据SNEResearch数据,2023年1~5月,宁德时代动力电池使用量全球市占率为36.3%,较去年同期提升1.7个百分点,仍排名全球第一。
东吴证券研报认为,宁德时代今年上半年整体业绩超出预期,给予其目标价373.1元/股,维持“买入”评级,并将宁德时代今年全年净利润的预期上调3亿元至469亿元。

http://pic2.zhimg.com/v2-6cbda3d4dcc170b8609ffbcae5ed7769_r.jpg

图片来源:宁德时代公告

lusys 发表于 2023-9-2 21:51:49

大致看了下财报,宁德时代的业绩基本没太多意外。
2018年我就做出判断,宁德时代大势已成:
国产新能源车称霸全球的开局之年应该是2022年左右。
而宁德时代已先于国产电动车,开始逐步走向全球巨头。2018年会是国产新能源汽车开始称霸全球的开局之年么?说到底,智能电动车的产业革命,对我国新能源车产业链发展来说是历史性机遇。
动力电池对电动车续航有极大影响,从消费者到车企对优质电池产能都是趋之若鹜。
由于技术投入、规模效应等原因,动力电池领域行业集中度明显高于下游整车。
宁德时代作为动力电池领域的龙头老大,在产业链内自然有颇高的议价权。
如此一来,宁德时代的毛利率自然相当有保障。
随着智能电动车爆发式增长,宁德时代的电池有毛利又有量,利润当然不会少。
所以说,宁德时代多年来一直深耕动力电池研发,最终在时代机遇带动下一飞冲天,没啥奇怪的。

而且仔细看的话,动力电池作为宁德时代最核心的业务,近些年毛利率总体上呈下滑状态。
2023年上半年,宁德时代动力电池业务的毛利率为20.35%。
这个毛利率在制造业里已经算非常可观,但跟前些年30%甚至40%的毛利率比已经下滑了不少。
而且动力电池毛利率说是同比增长近6%,实际上去年上半年碳酸锂价格长期维持在近50万/吨的高位。
如今碳酸锂价格已经回落了不少,宁德动力电池的毛利率却只是微增,这就能说明很多问题了。

宁德动力电池业务的毛利下降,我认为主要是两方面原因导致市场竞争环境有所恶化。
一方面,同为国内动力电池双雄之一的比亚迪,凭借垂直整合在下游整车发力,出货量不断飙升。
比亚迪自己的车肯定用自家电池,随着比亚迪销量爆发吃掉其他家的市场,宁德时代相当于是被釜底抽薪。
在比亚迪的攻势下,宁德时代若是为了短期利益最大化一意孤行,可能导致相当严重的后果:
下游整车厂在负担高昂成本后无力与比亚迪竞争,最终市场被比亚迪鲸吞,这对整车厂和宁德时代来说是双输。
所以哪怕从自身长远发展的角度出发,宁德时代也不能把价格提太高。

另一方面,中创新航等二线动力电池企业的发展,部分蚕食了宁德时代的市场。
多年以来,宁德时代在产业链内一直相当强势。
这种强势不仅体现在行业上下游的议价权上,更体现在供货、订金等合作细节上。
近些年,不论传统自主品牌还是造车新势力,都不乏企业高层对宁德时代的强势颇有微词。
不少造车新势力老总为稳定电池供应,更不惜一次次亲自登门谈判。
其实近些日子还算好的,前两年业内没少流传“整车厂苦宁德久矣”的说法。

由于宁德时代在产业链的强势地位,不少有实力的企业都有意扶持二供、三供。
不论是长城组建蜂巢能源,还是广汽扶持中创新航(中航锂电),很大程度上就是为了摆脱供应受制于人的局面。
现阶段二线动力电池企业很明显不足以动摇宁德时代的优势地位,但他们存在本身就意味着宁德时代提价会有更多顾虑。

另外,我个人认为:
随着新能源车技术升级和补能网络逐步完善,纯电车的里程焦虑在减弱,动力电池的重要性也会有一定程度下降。
早些年纯电车续航较短,电耗优化也不甚到位,消费者和整车厂自然追逐更大的电池。
但随着技术发展,百公里电耗下降,未来除少数高端型号外,大多数走量款并不一定需要特别大的电池。
比如理论上800V+SiC普及后,再辅助一些其他优化,B级轿车装八九十度的电池就能实现近800km的工况续航,足够大多数人不再有里程焦虑了。
如果考虑到很多人真实的购买决策,真正走量款的电池可能更小。
当然大尺寸SUV/MPV肯定需要还是需要更大的电池,但整体趋势是不变的。
其实现在就已经有这个苗头了,CTP技术引入后,磷酸铁锂在乘用车领域广泛回潮。
很多消费者嘴上说长续航版才没有里程焦虑,但真掏腰包的时候,大多数还是选择了便宜的标准续航版。
所以未来动力电池可能还能凭借革命性的固态锂再冲一波,再往后可能就逐渐平稳了。

只是虽然说了不少槽点,单看财报,宁德时代总归是营收和利润均高速增长。
动力电池作为宁德时代的根基,上半年营收同比增长76.14%,发展仍然是很不错的。
宁德时代这些年一直重视研发投入,动力电池领域的人才梯队也很健全,根基是稳的。
各类前瞻技术宁德时代都有投入,钠电池作为业内公认靠谱的新路线,宁德时代量产进度也是行业领先。
另外,从财报看宁德时代还有两方面的比较亮眼:
一是储能业务保持高速增长,未来有望开启第二增长曲线;
近期储能业务可谓是炙手可热,估计大家或多或少也都听说过。
2023年上半年,宁德时代储能系统业务营收同比增长119.73%,成绩相当不错。
二是海外化较为顺利,尤其是欧洲市场持续开拓贡献颇多;
宁德时代的海外化一直比较顺利,已经连续多年蝉联动力电池全球出货第一。
上半年宁德时代海外市场营收约656.84亿,同比增长195.15%。
海外市场营收占总营业的比例为35.49%,相比去年同期的23.4%提升很大。
不得不说,宁德时代海外营收在基数不低的基础上继续高速增长,确实是厉害。
国内新能源车产业链的技术实力和制造效率,在全球的确有很高竞争力。

宁德时代的海外增长,欧洲市场贡献颇多。
今年1~5月,在欧洲市场,宁德时代动力电池的市占率为34.5%,同比提升了9.3个百分点。
现阶段宁德时代销往欧洲的产品主要还是国内生产,但我之前就说过,未来欧洲乃至全球的贸易壁垒很可能会升高。
宁德时代在欧洲已经有建成工厂,未来还将陆续扩张产能,这也是利好。

总的来说,宁德时代上半年的成绩单确实挺好:
核心的动力电池业务仍在高速增长,还有其他潜在亮点。
长期看动力电池可能重要性会有一定程度下降,但总归还是整车的重要零部件。
希望宁德时代对固态电池的变革做出充足准备,也希望宁德为钠电池、储能等新兴领域贡献更多力量。

xxdddd 发表于 2023-9-2 21:52:45

半年狂赚 207 亿元的成绩固然喜人,但其实最重要的内容是:
2023年1~5月,宁德时代动力电池使用量全球市占率为36.3%,较去年同期提升1.7个百分点,仍排名全球第一。这意味着:每10个开新能源汽车的人,其中4个人的动力电池就是宁德时代生产的,这实力绝对碾压众多新能源企业。
宁德时代的成功在于它专注主业,专注新能源动力电池这个细分领域,而不是又要造车,又要盖房。
常言道:金无足赤,人无完人。
企业也是一样的道理,能在自己的专业领域占有一席之地,并把优势不断扩大,做到世界尖端的这种精神是值得钦佩的!
然而,中国很多企业的做法却是背道而驰,造车赚钱,我就造车;房地产赚钱,我就房地产。多而杂还不专,最后的结果只能是轰隆一声,垮掉!

http://picx.zhimg.com/v2-3ee3c8844946f0d5334428d7788348e3_r.jpg?source=1940ef5c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一塌胡涂 发表于 2023-9-2 21:53:36

只做新能源汽车电池的宁德时代,比做垂直产业整合,什么都做的比亚迪更挣钱,这是真的,从最新发布的宁德时代是上半年财报也可以看出来。

http://picx.zhimg.com/v2-578d098c5b89c034d352998454c0bb32_r.jpg?source=1940ef5c
宁德时代上半年净利润207亿,而比亚迪预计净利润105亿以上,前者差不多是后者的两倍。

http://picx.zhimg.com/v2-5c7af83ed43ca16c75087643cabece5a_r.jpg?source=1940ef5c
为什么宁德时代能挣这么多?
这首先得益于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大发展。上半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378.8万辆和374万辆,同比分别增长42.4%和44.1%。在国内市场上,宁德时代的装车量份额是43.4%,而比亚迪的份额是29.85%,看上去差距似乎不太大。

http://pic1.zhimg.com/v2-661250eca2cef48be3d4aadd834274de_r.jpg?source=1940ef5c
但是,从全球市场来看,宁德时代的份额是比亚迪的3倍多,这说明比亚迪主要是市场上满足自身需求,主要在国内,而宁德时代的国际化程度要高得多。

http://pica.zhimg.com/v2-c5a73ee8cef2d2b7db5da3a913885173_r.jpg?source=1940ef5c
其次就是新能源汽车中,动力电池的价值高。一般来说,纯电车型中,电池的价格要占到40%-50%,所以,不少车企高管都吐槽做新能源汽车是在给宁德时代打工,此次宁德时代的财报也证明了这一点。而比亚迪目前组建了专门生产电池是弗迪电池,也在大力扩建动力电池产线,让电池不仅能供自家汽车使用, 而且能销售给其他车企,在海外市场也在积极布局中,据说丰田生产的新能源汽车用的就是比亚迪的电池,德国柏林工厂生产的特斯拉也要用上比亚迪的刀片电池。
最后就是宁德时代的的技术全面,产品稳定,品种也比较多。不管是三元锂还是磷酸铁锂,宁德时代都能做,最近上市的麒麟电池能源密度高,甚至可以达到续航1000公里,已经成为许多高端车的首选,而比亚迪基本是磷酸铁锂为主 ,成本和售价都低于三元锂。
还有重要的一点是比亚迪与其他车企有竞争关系,而宁德时代只提供电池,反而更容易成为车企的供应商,宁德时代的议价能力也更强。
综上所述,宁德时代利润高也就不奇怪了。

春天 发表于 2023-9-2 21:53:58

说到动力电池,中国就是绕不过去的主角。宁德时代也是中国的骄傲!
一方面,中国具有制造上的压倒性优势,生产了全球七成的锂电池、近八成的正极材料和超九成的负极材料。
另一方面,中国自己也是全球最大的应用市场,前十个月的装机量占了全球六成。
宁德时代的创始人曾毓群曾经有过预测,2030年,全球动力电池装机量会达到4800吉瓦时,是现在的10倍还多。
1吉瓦时的价值是10亿元人民币,这是一块近5万亿元的大蛋糕。
这个蛋糕不会有几十上百家公司来分,电池是技术门槛比较高的重资产制造业,规模效应强大,竞争者有限。
但也不会只有两三家来分,电池的成本占一辆车的四到六成,车厂不会只依赖一家供应商,行业很难形成垄断。

http://picx.zhimg.com/v2-f6a56c6166711685b9868bc330cc7146_r.jpg?source=1940ef5c
目前装机量排名前十的厂商被中日韩瓜分,中国有6家公司上榜,占据了全球近60%份额,韩国有3家上榜,占全球25%,日本只有松下一家上榜,份额只有8%。
从具体排名来看,宁德时代是绝对的第一,独占全球的35.3%;其次是韩国的LG新能源,占了13.8%;比亚迪冲到了第三,占比13.2%,装机量跟LG新能源只差了2.2吉瓦时,已经十分接近了。
还有一个值得你关注的数据,是增长数据。跟去年同期相比,中国厂商基本都呈现出了3位数的高增长势头,其中宁德时代增长98.6%,比亚迪增长了171%,排名第8的欣旺达最高,增速有345%。
韩国的三家公司,LG新能源、SK和三星,虽然都有增长,但平均增速只有50%,低于市场平均水平。而日本的松下公司,增速仅有5.5%。这说明,中、韩、日三国厂商的差距,还会进一步拉开。
在中国市场内部,厂商格局的变动也很有意思。最新一期《财经》杂志做了盘点,总结下来,动力电池行业有一个最大的悬念,那就是“谁是第三”。
过去6年,宁德时代一直是断层第一,占了国内近半市场。比亚迪自2017年以来一直排第二,今年,因为比亚迪电动车销量高速增长,它的份额涨到了20%。但没有人是长期的第三。电动车大潮早期,这个位置上是已经破产的沃特玛,后来,是韩国龙头LG。这几年,是国轩高科和中创新航交替。
这个第三名的位置之所以总变,是因为当前我国排在第三名到第十名之间的企业,在技术、体量上都没有本质差异。
技术上,电池业的核心技术是材料化学、结构设计和制造工艺,主流公司没有大差别,有差距也会被生产经验逐渐抹平。体量上,三到十名之间的市占率差距不过5个百分点,可能一家车厂的订单就可以改写格局。

http://picx.zhimg.com/v2-3d5f91d637c3f34e1c0702748b9a61d3_r.jpg?source=1940ef5c
但同时,这些厂商又都对“行业第三”这个位置虎视眈眈。为什么呢?
因为这个行业的规模在那摆着呢。即使是行业第三,也是一个大机会。
这是一个能诞生多家大公司的行业,未来,全球会有10家左右的主要厂商。《财经》杂志算了这样一笔账,到2030年,全球前三大概率还是宁德时代、比亚迪和LG新能源。它们会占据50%的市场。到全球第四,份额会降下来,大概是7%左右,按咱们开头说的增速来看,中国第三很有可能就会坐上这个全球第四的位置。
注意,这个位置份额虽然小,但绝对收入很大,7%的全球装机量,对应的年收入是3500亿元,相当于两个今天的宁德时代。换言之,这是一个价值3000亿元的大机会,无论如何,值得一争。
那么,对于这些后来者,他们的底气从哪来呢?答案也很简单,大有大的优势,小有小的策略。
争夺行业第三的这些种子选手,在产品实力上都是过关的。在宁德时代和比亚迪这两大巨头之下,这些厂商的优点是,敏捷性更高,更容易找到自己的发力点。
它们有的是跟巨头在电池性能上做差异。比如中创新航崛起,靠的是做比宁德时代更安全的三元电池。2019年,宁德时代推出了超高能量密度,续航能达到630公里的三元电池。
长续航性能是靠增加镍含量实现的,正极材料中的镍含量超过50%。但是,镍含量高了,电池的安全性就会降低。装了这款电池的埃安S和蔚来ES8都发生了自燃事件。于是,高镍电池这条主流路线开始刹车。
中创新航就在这儿抓住了机会,它比宁德时代更早转向。2018年,中创新航也试产过高镍电池,但发现安全隐患始终无法避免。于是,它选择了另一种三元电池路线,在正极材料中少用镍,保证安全,但提高电池电压,来弥补能量密度。后来,中创新航靠这款电池从宁王手中抢下了广汽埃安,市场份额也从2019年的1.4%,上升到了2021年的7.5%。

http://picx.zhimg.com/v2-c386baef7fc52c3d4463ea2f30a5512e_r.jpg?source=1940ef5c
有的是转向巨头不太重视的边缘方向。比如今年增速最快的欣旺达,押注了快充电池这个边缘技术。巨头认为快充技术又贵,又需要建单独的平台,不值得花力气去布局。而欣旺达却把它做成了一个市场切入点。它现在确实不主流,但有确定的客户:追求给消费者带来差异体验的中高端品牌。欣旺达2019年就着手研发快充电池,今年已经上马小鹏的G9,未来还要适配理想的800伏高电压平台。今年,“蔚小理”都参与了欣旺达24亿元的增资,未来增长潜力还很大。
还有的,是直接跟巨头做不同的电池路线。比如,亿纬锂能就选择了跟宁德时代的方形电池完全不同的圆柱电池。一方面,国内没有圆柱电池的大玩家,另一方面,特斯拉、宝马等大客户都在布局圆柱电池。于是亿纬锂能从2020年开始就主攻大圆柱电池,现在预期的量产时间比宁德时代、松下、三星都要早。
这些后来者,都是在电池市场中寻找巨头遗漏的缝隙,灵活转向,找到了自己的生态位,未来很有可能就能冲击市场第三的位置。
从这儿,你也能一睹小玩家在大行业中的生长哲学:从未来的确定性中找到目标,在当下的灵活性中打足底气!

omygod 发表于 2023-9-2 21:54:18

之前美国西部淘金热,大家都想赚快钱,一股脑跑去挖金子。当然,最终只有少数幸运儿发了大财,大多数人是产出还不够投入,甚至血本无归,埋骨他乡的。
但有一类人,隐没人后,默默无闻,却在闷声发大财。虽然赚的钱没有淘金顶端那些人多,但肯定高于平均值,且收入稳定,不需要冒生命风险。这就是给淘金者卖工具设备,提供酒吧餐饮服务,提供马匹交易等等,各类后勤和物资服务的人。
这种行业,往往不显山不露水(宁德是真的做太大了,不然也没几个人知道),收入稳定,不管行业里面谁起来,只要行业大方向向好,他就跟着好。而且往往这种行业关注的人少,竞争也少,过得更舒服。
类似这种做背后生意的公司还不少。
随便给大家举两个例子,这两个例子很可能大部分人不知道。
1、医用胶片热敏打印机。一台卖价多少钱我不能说,反正水分大得很。但因为我曾经是原厂,我知道成本多少钱。
里面有个打印头,长条状,轻飘飘一条,占了整机成本有三分之一左右。
这个打印头里面最大的成本,大约是打印头成本的70%左右,来自几块薄如蝉翼的发热陶瓷片,论体积和重量,这几片陶瓷在打印机里忽略不计,论价值,可能要超过20%。
这个打印头,世界上主要生产商是日本京瓷,他们一款产品可以卖好多好多年,根本已经没有摊销费用,没有研发费用,甚至生产成本都很低,但就可以用高价一直卖。
2、投影仪。中高端投影仪,甚至到影院级别的投影仪,主要核心器件都是一个DLP光机。因为投影仪设计有不同,价位有不同,不好一概而论,但平均来说,DLP光机占整机成本(仅论物料成本,因为投影仪有时候会有不少其他非物料成本)一半以上没什么问题。而这个DLP光机里面,有一颗指甲盖大小的DMD芯片,这颗DMD芯片占了光机成本的一半以上。而且这个DMD芯片只有TI生产,全球独此一家,绝无分店。人家供货,供得比甲方还甲方,他说多少钱就多少钱,什么时候交就什么时候交,有质量问题,他说跟他无关就跟他无关,因为你没得选。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宁德时代半年报出炉,半年狂赚 207 亿元,动力电池在欧洲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