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制菜行业分析(深度)
预制菜行业分析:竞争格局:分散
根据企查查显示,2012-2019年期间,预制菜相关企业注册数量保持平均约25%的速度增长,而2020年新增企业数量依然近1.3万家。截至2022年1月27日,我国现存预制菜相关企业6.81万家,其中注册资本0-100万的相关企业数量超过54.7%,注册时长5年以内的企业占56.6%,中小预制菜企业占据多数。
主要参与者:
目前预制菜行业主要有五大参与者:原料供应企业、预制菜生产企业、速冻食品企业、连锁餐饮企业和零售商,涵盖产业链上中下游。
(1)原料供应企业:
优点:具备生产加工能力,原材料成本把控能力强,具备成本优势。
缺点:品牌力较弱,对终端消费者把握能力弱(TO B)。
(2)预制菜生产企业:
优点:产品研发能力强,具备大单品研发能力,具备成熟销售渠道,B端客户粘性大;具备产品研发经验,产品种类丰富,满足消费者个性化需求。
缺点:供应链深度较浅,受上游原材料成本影响较大。规模化生产企业数量较少,大多为作坊式生产,自动化水平较低;多为区域性品牌,单品存在天花板。
(3)速冻食品企业:
优点:速冻食品生产出身,生产标准化程度高,生产能力强,具备冷链加工和运输优势;大单品打造能力强。
缺点:易受上游成本影响;生产以区域性为主。
(4)餐饮企业:
优点:深耕餐饮业多年,具备菜品研发经验;拥有专业厨师资源,菜肴烹饪具备专业性,口味品质更受消费者信赖;品牌知名度高,消费者基础强大。
缺点:门店销售渠道有限;处于中下游位置,供应链程度较浅,受原材料价格波动影响。
(5)零售商:
优点:有成熟零售渠道,直接面向终端消费者,具备产品推广优势;提供“最后一公里”服务,满足消费者配送需求。
缺点:食品加工方面缺乏经验,依赖第三方工厂,食品安全监管能力较弱,供应链体系较欠缺。
预制菜未来发展空间测算:
预计2030年预制菜终端规模7~8千亿,出厂口径6千亿,21-30年CAGR14%。
餐饮行业收入与构成:据《中国烹饪协会工作规划》,预计2030年中国餐饮收入破10万亿;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1年连锁餐饮收入占比约为5.2%,同比+0.2pct,假设22-30年该比重每年提高0.2pct。
预制菜行业收入:据中国饭店协会,食材成本占餐饮收入比重约为39~41%;据《中国烹饪协会工作规划》,当下B端预制菜渗透率约10~15%。假设连锁餐饮预制菜渗透率逐年提高0.5pct,非连锁餐饮前3年逐年提高0.3pct,之后逐年提高0.5pct,C端预制菜占餐饮收入比重提高0.1pct,求得2030年预制菜销售口径收入约7892亿,9年复合增速约14%。据美团研究院,预制菜的渠道利润约30%,假设22-30年该值保持不变,对应2030年出厂口径约6000亿。
预制菜未来发展趋势:
(1)食品安全,美味,健康
合格的供应商,食品检测与冷链物流技术。目前预制菜行业中,多数作坊式企业在原料采购、生产流程和仓储物流等方面,难以实现原材料追溯、标准化生产和冷链物流配送,无法保证食品卫生安全,未来将会被逐步淘汰。
(2)品牌营销很关键
目前预制菜正由B端向C端延伸,而在C端市场中品牌营销特别关键,让该品牌为更多的消费者熟知。
(3)品类更加丰富,具有特色
预制菜市场可以细分为高端市场和普通市场,高端市场面向高端客群和特殊的消费场景,以名贵食材做原料,以先进的杀菌和包装技术,实现短保质期;普通市场则在家庭日常消费场景中,增加更多适合现代人每日营养所需的快手菜:还可以按菜系和地域特色进行细分,丰富区域市场的选择。我国有川菜、鲁菜、淮扬菜、粤菜、浙江菜、闽菜、湘菜、徽菜等八大菜系,目前市面上麻辣香辣小龙虾、烤鱼、油炸食品等预制菜同质化比较严重。可根据各地域菜系的特色,深入研发适合做成预制菜的单品。
预制菜行业总结:
预制菜行业现在是发展初期,竞争非常激烈;我认为未来预制菜企业会更加集中,很多小公司会被淘汰,有原材料生产能力,供应链优势,知名品牌,能够直接接触消费者(TOC)给消费者留下深刻印象的,菜品具有特色能够打出产品差异化的企业未来更有优势。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