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土生土长的上海人讲“那些上海路名告诉我的事”

[复制链接]
wsf960530 发表于 2024-7-27 20:45:00|来自:重庆渝中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7月20日,由静安区图书馆与静安区作家协会主办的“静安讲坛”,邀请解放日报记者、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上海作家协会理事沈轶伦,以“那些上海路名告诉我的事”为题,为读者讲述上海路名背后蕴藏的历史变迁、地域文化和人文情怀。
“奚美娟老师小时候住在浦东一个安静的、慢节奏的小镇里。上世纪50年代,她所居住的区域建起了大型钢铁厂。到了90年代,产业结构调整,原来的江南小镇渐渐消失不见了。2010年,受邀参加上海世博会演出活动时,奚美娟老师惊讶地发现,后滩就是自己小时候居住的地方。如今,这里又变成了深受市民喜欢的公园。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每时每刻都能够发现城市发展留下的痕迹和带来的变化,只是我们没有加以注意。”
讲座中,沈轶伦生动讲述自己采访奚美娟等多位名人的故事,从另一个视角带领现场读者观察上海、发现上海的变化。“上海的每一个街区都有着各自的发展节奏,虽然有快有慢,但是始终没有停下来过。” 沈轶伦说,上海,不仅仅是一个地名,更是一个不停发展和生长的动词

在与读者的互动对话中,沈轶伦不仅介绍了位于静安区内的小校经阁、陕西北路等路名和建筑的历史和文化背景,还鼓励现场读者积极分享自己了解的上海路名的故事和记忆,因为“每一个人都是上海历史的一个切片、一个观察的视角。”
沈轶伦是土生土长的上海人,对于上海这座城市有着深厚的感情。从负责《解放日报》“知沪”栏目开始,沈轶伦采用“一人一地”的模式,至今已陆续采访了上百位文化、艺术、教育等领域的名人,并通过他们的讲述,深度挖掘上海地标和建筑背后的人文故事
除了记者的本职工作之外,她还专注于城市题材非虚构写作,先后出版了《如果上海的墙会说话》《隔壁的上海人》《似是故人来》等多部关于上海人文地理的作品。
来源:上海静安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全部回复0 显示全部楼层
暂无回复,精彩从你开始!

快速回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