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aiyan 发表于 2024-1-17 13:39:13

新四军军史读书笔记

父母去世后,一直想整理下他们在新四军和解放军的经历。终于有时间详细查阅资料,搞清当时的历史背景。这不仅涉及自家家史,也是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的中国近代史,多学习一点很有意义。
新四军如何得以组建?

八路军和新四军分别于 1937年8月和10月组建,名义上归国民政府领导,由国民政府提供军费和装备。那么,是什么历史环境导致被围剿十年的军队一变而合法?
一种观点认为,主要是由西安事变所导致。仔细读过史料后发现,西安事变是先导因素,但非主要因素。从逻辑上看也应如此。东北军和西北军与中央政府的矛盾怎么能导致国民政府上层如此巨大的转变?一般来说,这样的历史性转变只有在生死关头才会出现。这个生死关头就是日本侵华。
日本在中国驻军从八国联军时就开始了。1905年日俄战争之后,日本获得南满铁路控制权,此后长期在东北驻军。中国人看惯了这种局面,总以为小小的日本没有那么大野心,只想维持其在华利益。张学良就是以这种错觉放弃抵抗。直到1931年九一八之后,国民政府还以为日本占领东北就满足了。1932年日本第一次进攻上海,中国军队顽强抵抗,日本没占什么便宜,最后以停战告终。这使国民政府又一次产生错觉,低估了日本的野心和战争实力。
中国的内战就是在这种局面下打得你死我活。然而,1937年卢沟桥事变和上海八一三事变之后,局面出现了根本变化,中国上上下下都已看清,日本的战争意图是要吞并中国,中国面临亡国的危险。于是,西安事变之后走走停停的国共谈判一下子有了突破,双方终于达成协议联合抗日。
国民政府承认八路军有其不得已之处。陕北红军毕竟是一支几万人的独立军队,如果与之为敌,国民政府一下子也奈何不得,还白白消耗一支大军与之对抗。但分散在南方几个省的几千游击队都隐蔽在深山,和延安红军失去联络,相互之间更无法联络,而且缺少武器,缺吃少穿,对国民政府构不成什么威胁。即使国共合作,放他们出山变成合法平民也就罢了,为何要把他们集中起来组成新四军呢?
这应该是共产党方面提出的要求,作为国共合作的条件。再者,面临日本的进攻,在南方组建一支不大的抗日军队,对国民党方面也不是什么坏事。他们没有预料到战争局面的演变和新四军扩张的速度。大概共产党方面起初也没预料到,日伪占领区竟是一片空白,抗日军队能有如此广阔空间迅速发展。
新四军的集结过程

《新四军战史》(解放军出版社,2000年6月版)详细描述了新四军集结过程。整个过程十分艰险。我根据书中描述制作了一张示意图,其中显示各支队的出发地和到达地,一目了然。
根据国共双方协议,新四军由叶挺担任军长,项英担任副军长兼军委分部书记(相当于政委),下辖四个支队,共十个团,外加军部特务营。全部军力约一万人,来自江西、福建、浙江、湖南、湖北与河南这几个省的红军游击队。集中地点是皖南徽州(如今的黄山市)一带和皖西霍山县。(参见《新四军战史》第18-22页)
新四军为何要在皖南和皖西集结?这是当时国共合作协议所定。在这里集结比较有利。当时南京还未失陷,但大致可以判断出,日本人会沿长江运输大通道向西进攻。安徽正处于接近前线的后方。新四军可以先在此整训,然后投入战斗。再者,各省游击队到这里集结距离都不算远,有利于快速集结。这是共产党方面首先要考虑的因素。
国共双方血拼了十年,敌对状态不可能一下子消除。当时国民政府的政令并不畅通,各地方政府和国民党地方军能否执行合作协议还有疑问。各地红军游击队能否理解国共合作也有疑问。后来的事实充分说明这一点。因此,各地游击队必须以最快速度到达集结地,形成战斗力。
根据《新四军战史》的描述,游击队集结过程曾有多次被地方政府和军队扣押事件,但碍于国民政府政令,最终他们不得不放行。最大的阻碍倒是来自游击队内部。他们多年在深山坚持打游击,没有通信设备,早已和中央失去联系,只能从报纸了解国内外局势变化。新四军总部分别派高级领导人深入山区宣讲动员。大部分人能理解国共合作。也有少数游击队始终不能理解,坚持不走,甚至把派去的领导人当叛徒处死。坚持不走的游击队最后都被国民党军队消灭。(参见《新四军战史》第13-14页)
即便如此艰难,从1938年2月到5月,整个集结过程在三个月间全部完成。可以说,这是一次非常成功的政治和军事行动,为今后新四军迅速发展壮大走出了第一步。

http://pic1.zhimg.com/v2-a6fa824d0354710163f94c7d974c08c4_r.jpg

新四军集结示意图

日军兵力不足,占领区一片空虚

如果说,二战时德国最大的战略失误是入侵苏联,那么,日本最大的战略失误就是入侵中国。中国和苏联同样是地广人众的大国,而且中国人口更多,地形也更复杂,向西一路崇山峻岭,不利于进攻方展开兵力。日军占领武汉后,发现再向西越打越难,一个长沙城三次进攻失败,折损九万兵力。日军不得不把大军集中在正面战场。另外,东北和华北也要屯驻重兵,否则会一朝尽失。
于是,抗战中出现一个奇特现象:东部沿海日伪占领区心脏地带竟是一片空虚。日军名义上还有不少师团在驻守,但东部沿海是中国经济中心,日本要依靠这里为前方输血,日军的主要任务是守住大城市和交通要道,绝不敢离开这些地方太远。伪军大都是不得已而为之,战斗力极差,一弄就投降。结果,沦陷区看起来是日伪在控制,但他们控制不到广大乡村。东部沿海是鱼米之乡,乡村物产丰富,人口稠密,平均教育水平高,能在那里扎根对中国军队非常有利。
整个东部沦陷区是四支力量在角逐:日伪军、国民党政府军、地方抗日军队和新四军。地方抗日军队有些归国民政府管辖,但大都全力自保,并不乖乖听令。有些在局势恶化时会变成伪军,局势好转后又变回来。还有很多是民众自发组织的抗日武装,这些最容易被新四军争取共同抗战,甚至直接收编为新四军。这种局面为新四军提供了广阔发展空间。
国共合作初期,国民政府给新四军划定的活动区域是皖中和苏南,不得越界。(参见《新四军战史》第41页)真要照此行事,新四军没多少发展余地。但是,战争期间的行为国民政府无法约束过甚,新四军深入日伪后方作战也合乎情理,而且越是深入敌后政府军力量越弱,新四军活动越自由,可以最大限度避免国共双方的内部冲突。
新四军策略很明确,就是到日伪心脏地带去发展。后来的事实证明,这招棋走对了。新四军不仅在敌后扩展了军队,从一万发展到十几万,还能在广大农村建立地方政权,甚至能把一些县城控制在手中。这样就使军队有了可靠后勤保障。新四军建军之初,国民政府提供了部分军费和装备,另一部分来自海内外爱国者的捐助。根据地的扩展相应扩大了后勤来源。皖南事变之后,敌后根据地成了主要后勤来源,反倒是日伪军为获取乡村的粮食要付出重大代价。
新四军在敌后的发展

《新四军战史》对新四军在敌后发展有十分详尽的描述,还配了几幅示意图。但这种详尽描述一下子不易看懂。我把几幅图综合成一幅完整示意图,附加了简要描述。时间跨度是从1938年3月建军之初到1940年9月八路军苏鲁豫支队挺进苏北。
从图中可以看出,4支队在皖东扩编出第5支队,河南地方武装又编成游击支队和独立游击大队,分别转战于豫皖苏地区和临近武汉的前线。到1939年底,新四军由一万人发展到五万人。(参见《新四军战史》第91页)
为增强新四军力量,八路军苏鲁豫支队也从微山湖一带南下,改编为八路军5纵队1支队,东进苏北。这正是皖南事变之后威震苏北的新四军第3师。抗战胜利后3师奔赴东北加入第四野战军。苏鲁豫支队原是115师343旅685团,参加过平型关战役。1938年底,该团奉命出山西吕梁山,经河南入山东。经过河南商丘时,父亲加入这支部队,后来又随部队进入苏北,转为新四军。
新四军最精彩的战斗在苏南地区。那里从西到东是南京、无锡、常州、苏州、上海几个大城市,也是中国的经济中心。日军在各大城市有重兵把守,但不敢集中兵力出城作战。一旦城市或交通线受威胁,将影响整个战局。新四军可以四处主动出击,或破坏交通线,或摧毁地方伪政权,或歼灭小股敌军。战火甚至烧到上海近郊。日军只能临时拼凑几千上万兵力出来扫荡。一旦新四军不知去向,他们便匆匆撤回,生怕被偷袭。
直到1940年初,国共合作比较顺利,敌后战场主动权在中国一方。

http://pic1.zhimg.com/v2-ece8f6af6ddd13ae6f3402282036aac8_r.jpg

新四军在敌后的发展(1938年3月至1940年9月)

1940年的苏北战局

1940年是新四军军史特殊的一年。这一年,国共合作出现危局,从摩擦发展到大战。规模最大的是黄桥之战和其后不久的皖南事变。国共间战斗规模超过与日伪的战斗。日伪军则乐得隔岸观火。这种内斗,无论起因如何,都是抗战史上令国人心痛的片段。
《新四军战史》详细描述了黄桥之战和皖南事变,但其客观性要大打折扣。中国曾禁谈国民党方面的抗战行为。改革开放后解禁,国人终于了解,无论是正面战场还是敌后,国民政府和军队都在英勇抵抗,并付出重大牺牲。在新四军活动地区也是如此。但此书几乎不提国民党军任何抗战行动,只在几个地方提到国军败退。这种写法让人不得不怀疑此书的客观性。但书中对战局的描述十分详尽,不失参考价值。
1940年新四军挺进苏北后,整个苏北战局一片混乱。以往都认为只有山区才适合打游击。抗战初期很多人怀疑能否在敌后平原建立根据地。后来的事实证明,苏北水网地带和山区有相似之处。苏北平原全是河汊,桥连着桥,公路很容易被破坏。日伪军可以借助汽艇快速行进,但只能是轻装备,而且在水下设障很容易让汽艇搁浅。因此,新四军当仁不让要在苏北建立根据地。
从战局示意图可以看出,日伪军(黑色标志)主要占据长江沿岸,以保障运输通道,新四军(红色标志)占了沿海地区,国民党军(绿色标志)则在靠内陆一边据守。沿海从盐城到阜宁一带叫做盐阜区,经济相对落后。日本海军正忙着拓展太平洋资源带,顾不上这种小地方。新四军收编了海上自卫队,在沿海一带可以进退自如,对建立苏北根据地非常有利。
苏北根据地也得益于八路军南下。八路军装备和战斗力要超过初期新四军。苏鲁豫支队南下改编为第五纵队,又挺进苏北和陈毅率领的新四军会师,显著增强了新四军实力。这是新四军军史上一件大事,也是我家一件大事。母亲是1940年在盐城家乡参加的新四军,父亲则是随苏鲁豫支队进军苏北。两军会师使父母得以相遇。

http://pic3.zhimg.com/v2-e5ab562e93035fe5106c861da2037b9e_r.jpg

1940年6月至12月苏北战局

说说韩德勤

韩德勤值得一谈。他是国民政府的江苏省长,在苏北手握重兵,包括89军,57军和地方保安部队,约10万人。除了由东北军改编的57军,其他都是地方杂牌军,战斗力不强。但他指挥这些军队和日伪军打了好几年,虽伤亡惨重,却多次顶住敌军进攻。日本人把韩德勤看做苏北战场的眼中钉,有机会就出兵扫荡,欲除之而后快。
以往的宣传总把韩德勤写成反面人物,只写他和新四军的冲突,从不提起他的英勇抗战。典型的如老电影《东进序曲》。不明者都以为韩德勤就一无恶不作的地方军阀,该打该消灭。改革开放后,有关韩德勤的资料出现了不少,评论角度也很不同。我想,抗战史是整个中国历史的一部分,应以科学态度对待之,才能对历史有客观认识。
新四军进驻苏北等于侵占了韩德勤的地盘,同时也突破了国民政府原本给新四军划定的活动区域,这势必引起国共双方的冲突。冲突逐渐升级,终于导致抗战史中著名的黄桥之战。
黄桥镇是江苏泰兴的重镇。泰兴一带位于长江北岸,对国共双方和日伪方都很重要。1940年6月,江南新四军渡江北上,与江北部队会合,与韩德勤军形成对峙。国共双方协商未果,逐渐形成军事冲突,最终升级为黄桥镇一场大战。韩德勤89军战斗力不行,从10月4日到5日,仅两天被新四军消灭一万多人。事后国共双方均发电谴责对方。
三个月后便是著名的皖南事变,新四军损失七千多人,军长叶挺被俘,副军长项英战死。面对国共双方的冲突,日伪方均取旁观之策。他们乐得看到中国军队自相残杀。
皖南事变之后的整编

《新四军战史》详细叙述了皖南事变后新四军整编过程。下面的示意图是参照书中附图制作的电子版,从中可以大致看出整编后新四军在苏皖两省的分布。其中,5师的活动区域是鄂北一带,图中没有显示。
1941年1月25日,新四军军部在盐城宣告重建,陈毅任军长,刘少奇任政委。那时父母都在盐城,亲身经历了重建过程。整编后的新四军包括七个师和一个独立旅,共9万多人。其中,3师是父亲所在八路军第五纵队改编,有两万多人,实力最强。
皖南事变后,国民政府撤销了新四军番号,不再提供军需。但江苏水网地带是中国少有的鱼米之乡,而且人口密集,只要依托当地民众,十几万军队完全有条件在此生存下去。国共双方虽然冲突加剧,日伪仍是中国人的共同敌人。国民党军在苏皖地区的人数超过新四军,依旧是日伪军的最大威胁。1941年底太平洋战争爆发,日本不得不抽调兵力布防太平洋岛链以对付美军,其后方更加空虚。这些都是新四军坚持苏北根据地的有利条件。
从1941年到1944年,新四军依托这些有利条件,在苏北度过最困难的三年,军力由9万多人发展到12万5千人。1944年日军在正面战场发起湘桂战役后,已是强弩之末,在中国转入全面守势。韩德勤部在抗战中也拼光了实力。新四军在苏北占据了优势地位。

http://pic1.zhimg.com/v2-e36c5a64b9eb43579882e63543019ea0_r.jpg

新四军整编之后的布局

新四军北撤

1945年日本投降后,整个局势大变。国共合作共同对敌的基础不复存在,国共双方冲突难以避免,随时都可能开打。抗战期间,国民党军在北方撤离得很干净。到抗战结束,北方是八路军的天下。但南方完全不同,国民党军在敌后留下大量军队坚持抗击,加上收编的伪军,其人数远超新四军。这时已无日伪威胁,国民党军可以全力对付新四军,新四军境地有点危险。
此时,东北局面却非常有利。日本一直把东北看作大本营,投降之前甚至想放弃本土转移到中国东北。东北到处是日军的军火仓库,这时大都被苏军控制。另外,东北还有15万装备齐全的伪满军队,如果能收编,那里将是另一番天地。
共产党方面走了两步关键棋,后来被证明非常正确。一是调北方八路军大批出关接收东北,包括收编伪满军队;二是南方新四军大幅度北撤,只留少数部队打游击。山东军区有八个师,只留下4师,8师和5师一部,其余全部快马加鞭赶赴东北。同时调新四军最强的第3师从苏北经山东河北赶赴东北。这些部队后来成了第四野战军的骨干。第7师则从江南撤到安徽淮北,整编后开赴鲁南。原驻苏北和豫东的2师4师一部改编为第2纵队,也开赴鲁南。
处境最险的是新四军苏浙军区。1945年1月,原1师南下部队和6师改编为苏浙军区,此后一直战斗在苏南和浙东。此时苏浙军区以最快速度撤到苏北。途中虽遭拦截,还有渡江时的沉船事件,大部分人都安全撤出。从9月下旬到10月底,苏浙军区连同第7师共7万余人成功北渡长江,撤到苏北安全地带。其中大部分整编后转移到山东,加入山东野战军及后来的华东野战军。
我根据《新四军战史》(参见第472至493页)和其他资料绘制了新四军北撤示意图,从中可看出整个北撤过程。

http://pic1.zhimg.com/v2-647887fddbb27053efdfc63a4a403ab8_r.jpg

新四军北撤示意图

新四军在山东

新四军各部安全北撤后,军部机关也于1945年10月底从江苏淮阴撤到山东临沂。父母随之来到临沂。母亲曾回忆说,到山东后天天吃小米饭,吃得她进城后再不想吃小米。新四军官兵大都来自南方,很多人都水土不服。父亲是北方人,倒是比较适应。
这点困难其实不算什么,真正的考验还在后面。新四军和原山东军区留守部队组成新的山东军区,总兵力近30万,而且大都经过敌后抗战的锤炼,极具战斗力。但是,国民政府正调动40几万军队威胁华中和山东解放区。而且山东曾驻扎大批日伪军。日军正等待受降遣返,大多会保持中立。伪军却摇身一变听命于国民政府。其中最大的一支是吴化文部。
吴化文做人带兵似乎毫无政治理念,完全是为了自保,谁势力大就投靠谁。吴化文部在抗战初期曾参与抗敌,1943年投降日伪,日本战败后又一下子变成国民革命第五路军,驻扎山东兖州一带守卫津浦铁路。后来他又在国共之间摇摆了两次,直到1948年济南战役,他看大势已去便背弃王耀武起义,成了解放济南的功臣,得以留任35军军长。王耀武则做了俘虏。
国共双方都极看重山东,津浦铁路是要害。国民党方面要往华北和东北调兵,津浦铁路必须畅通。山东军区集重兵于济南和徐州之间,目的就是把津浦铁路截断。双方围绕津浦铁路展开一场大战。新四军北撤期间,战斗已经打响。第7师和第2纵队一赶到山东立即投入战斗。第1 纵队本来要在莒县整编后奔赴东北,因战斗激烈不去东北了,也赶到泰安和兖州一带参加战斗。入鲁的8万新四军大大增强了山东军区实力。这场战役国民党方面始终处于劣势,未能打通津浦铁路。(参见《新四军战史》第488至495页)其战略意义直到辽沈战役结束才真正显现。
1945年10月10日,国共双方结束重庆谈判,签署《双十协定》。1946年1月又再次签署停战协定。这些都没能阻止双方的局部冲突。到1946年6月,大战终于开始。其后一年多时间,山东解放区面临60万国民党军压迫,以新四军为主的山东野战军和华中野战军处于被动应战局面,遭受不小损失。1947年5月,解放军打赢了鲁南大战,并在孟良崮消灭了国民党王牌第74师。整个局面开始反转。到1947年底,国民党方面彻底失去进攻势头转为防守,从此便一败涂地。
在此期间,山东野战军和华中野战军于1947年1月合并为华东野战军,同时取消了新四军番号。新四军历史到此划上一个圆满的句号。

将进酒 发表于 2024-1-17 13:39:18

皖南事变,新四军三支队损失最大,老五团损失两个营剩一个营,老六团损失一个营。他们都是来自福建北部东部的子弟。

eyou121 发表于 2024-1-17 13:40:06

如黄道能代替项英新四军可以搞好

xcy3239 发表于 2024-1-17 13:41:03

新四军一师实力最强,贡献最大,而不是三师,这是不争的事实。

pasu 发表于 2024-1-17 13:41:57

教科书没提国名党的胜利?只提国民党的失败?你特么历史书都拿去擦屁股了吧!

Vilianaunv 发表于 2024-1-18 23:18:39

Where is Administration jinriwenda.com ??

Can I contact Administration?
I'ts important.
Regards.

Где админ?
Это важно.
С уважением.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新四军军史读书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