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idodo 发表于 2023-8-3 19:16:38

“消失”的小沈阳,到底怎么了?

“消失”的小沈阳,到底怎么了?

zhufup 发表于 2023-8-3 19:17:32

不是小沈阳消失太突然,是赵本山的长青太稀有了。
春晚快四十年了,除了蔡明老师,谁能和赵本山比时长啊。
说赵本山上春晚是本色演出,就是演乡巴佬,演农民头。
也是,也不是。
农民是一个社会身份,闰土是农民,杨白劳也是农民,他俩虽然际遇非常相似,但是一样人吗?能按一个方法演吗?
赵本山作为中国小品之王,对自己是真的狠,他整个春晚小品创作过程就是不断地推翻自己再塑自己的过程。
可以说对赵本山作品最苛刻的可能就是赵本山本人了。
赵本山在春晚的作品第一个作品是1990年的《相亲》。

作者:张超
就是一个很普通有点像老太太的农村蔫老头,请记住这个蔫!
这是赵本山出道的看家本领。


赵本山特别能把老太太的蔫劲演得惟妙惟肖。
所以在他第一个小品《相亲》还能看到那个老太太的影子。
虽然都是找老伴的老人,我咋觉得老蔫更像老太太。

http://pica.zhimg.com/v2-ba30187a4aeae63b349cf2c23c1d630d_r.jpg?source=1940ef5c
可到了1991年的《小九老乐》

作者:张超、乔杰


赵本山就变成了妻管严,而且还是非常阳光正能量的妻管严。
可以说为后来他的小品里那种“小事我是孙子,大事我必须爷们”的那种中式妻管严的形象打下基础。
虽然中间,赵本山还有蔫的时候,但是和老太太的那个神态已经完全不是一回事了。
要知道人练一手绝活不容易的,放弃自己可以发扬光大的绝活,再开新路,是需要极大勇气!
如果你这时还没看到赵本山对自己的改变,那么接下你可以拿他1992年的作品进行对比。
1992年春晚,赵本山和原来《相亲》的搭档做了同样相亲题材《我想有个家》。

作者:焦乃积、张超
但这次,赵本山做了完全不一样的故事,塑造了一个离异男青年的赵英俊。
赵英俊实际三十五看像五十三,最要命的是他前妻


他和同样来发广告的离异女青年彼此加油彼此安慰,最后彼此看对眼了。
那个“括弧”在我看来和后来“此处省略一万字”同样经典!


但对比他两年前的同样题材的小品节目,你就会发现赵本山的改变是翻天覆地的。
当然赵本山不是没有翻车的时候。
1993年的作品《老拜年》效果不是很好。

作者:崔凯、张超

http://picx.zhimg.com/v2-fb9a8c74fa83a8d21b3040b4e86ed93f_r.jpg?source=1940ef5c
老拜年的故事其实很简单就是讲的一对下岗的二人转演员回头找徒弟要工作。
效果差,差在哪呢?
赵本山回避了下岗工人的难处,比如徒弟都好声好气,没有把师父求徒弟的这个戏剧冲突发挥到极致,结尾强行大团圆结局。
至于强行正能量,插科打诨,刻意搞笑等等,基本上现在小品的尬点,在这个小品里,赵本山基本躺了个遍。
但值得注意的是赵本山这个关于下岗的小品比后来更加出名的黄宏的《打气儿》(1999年)要早六年。
同时。这个小品也开启了赵本山小品的另外一个很重要的特点:紧贴时代。
所以,赵本山的厉害除了专业,更重要的是他不怕失败,那怕是失败,也能从失败里吸取教训和好的经验。
失败里吸取教训很多人都会,但失败里找到好的经验,这不是每个人能做的。
1995年《牛大叔“提干”》就是紧贴当时干部吃喝铺张浪费的现象!

作者:崔凯
这个故事也简单,因为马经理不在,由赵本山饰演的牛大叔为了村里学校的玻璃假扮马经理陪酒,看到了乡ZF的吃喝浪费。
整个小品在当时也引起了很大的轰动,后来很多乡ZF还打电话给编剧崔凯,说他们也是上行下效,自己没办法啊。
崔凯也很为难,因为他写的这些人物最高层级也就接触到乡ZF。
赵本山在里面的表演已经基本上脱离老太太的神态,反而把那个“蔫”劲融入到了不同的人物的情绪之中。
也就是不止老太太会蔫,每个人每个年龄段都有自己蔫的时候。


当年跑村里小学玻璃的牛大叔还不识字呢。
而后来这个词至今流行到了现在

http://picx.zhimg.com/v2-eef6b7de16b34a1a2499bd721b377f2d_r.jpg?source=1940ef5c
——待续——

yanghandsome123 发表于 2023-8-3 19:18:04

40岁的小沈阳,走到今天这一步,真的不能全怪赵本山!

2009年1月25日晚,小沈阳第一次跟随赵本山登上春晚舞台。




短短4个小时,小沈阳一鸣惊人,成为顶级流量。

身上毫无违和感的苏格兰裙子,有趣的东北腔,再加上行云流水的表演。小沈阳与赵本山合作的小品《不差钱》火了。

看着爆红的小沈阳,甚至连春晚总导演都忍不住惊叹:“他未来可期,甚至可以媲美赵本山。”

可殊不知,那一晚是小沈阳这辈子都再难企及的巅峰,伴随着声势的褪去,那场像梦一般的爆火经历一去不复返。




如今十多年过去了,我们很难在电视机前看到小沈阳的身影。那晚之后,小沈阳去了哪里,后来又过得怎么样了?

01

没有出众的外表,没有富贵的家世,甚至可以用一贫如洗来形容小沈阳的出身。他的前半生根本谈不上理想和抱负,更多的,是被生活窘迫推着往前走的无奈。


http://pica.zhimg.com/v2-03517094e0229da26eb5a89d3ee99015_r.jpg?source=1940ef5c

也许是和赵本山过于相似,生于农村长于农村,为生活一次次奋不顾身,所以赵本山才对小沈阳格外重视。

因为贫穷,小沈阳的童年,别说吃肉了,就连基本的温饱也成了奢望。五年级那年,家里实在供不起他读书,小沈阳被迫辍学。

不能读书,并没有泯灭小沈阳心中的希望,他一直有个武术梦想。但父母是二人转演员,唯一能想到的就是让小沈阳继承衣钵。




但父母的期望始终拗不过小沈阳对武术的向往,13那年小沈阳终于获得了去武校学习的机会。虽然一到武校小沈阳就表现出自己的武术天赋,并接连得奖。但一年几千块的学费终究还是压垮了这个家庭,没多久小沈阳又一次辍学了。

实在也想不到什么出路,小沈阳就这样跟着父母学习二人转。命运从你身上带走一些东西,自然也会加倍馈赠你,小沈阳就是最典型的例子。

17那年,一个路人告诉小沈阳父母,说这孩子是二人转的好苗子,如果系统学习以后肯定会出名的。




父母在农村做了一辈子二人转演员都没混出名堂,自然希望孩子能出名,于是不假思索地将小沈阳送到了艺术团。

02

在那个年代,唱戏在别人眼里就是“戏子”,别说获得社会地位了,不被他人歧视就已经很难了。




小沈阳不是没想过放弃,但一想到那些穷苦的日子,一想到那些饱一顿饿一顿的曾经,他还是摆低身段继续学习。

那段时间,在这个所谓的艺术团里,小沈阳才明白所谓的艺术和理想根本没有直接关系。谋生,自己忍辱负重的一切都是谋生。


http://pica.zhimg.com/v2-003de8c6c23a5b6ff06ef0c3da591a78_r.jpg?source=1940ef5c

那些年,他辛辛苦苦演出,换来的不是报酬和掌声,更别说掌声了。而是铺天盖地的羞辱和毫无尊严的嘲讽。

那些年,被挨打、被辱骂、被灌酒、被刁难...几乎走的每一步对小沈阳来说都是血泪教训。


http://pica.zhimg.com/50/v2-9d9ccb938e204f4c0eb77a690a36ec74_720w.gif?source=1940ef5c

眼看着传统的二人转实在没有出路,小沈阳开始寻找突破点。也就是在这个时候,小沈阳想到了走反转这条路。

化浓妆、涂口红,甚至是扮丑和穿鲜艳的裙子,反而会收获关注。小沈阳就在这名为“反转”,实际上是“扮丑”的路上越走越宽,直到慢慢有了名气。

2006年6月,这是小沈阳一生中至关重要的一年。

那一天,他接到了赵本山的电话,电话里赵本山表达了对小沈阳的欣赏,并希望能将其收入门下。




就这样,小沈阳成为了赵本山的第25个徒弟。

起初,小沈阳一直不敢相信这是真的,甚至每天早上起床都要重复自己“我是赵本山的徒弟了”。

也许对于那些长期处于底层的人来说,命运突然发生的转折会让自己猝不及防,甚至怀疑自己的运气。这种感觉,是悲凉的。

03

2009年,赵本山正在为自己的小品《送蛋糕》发愁。

原来赵本山本来是准备在春晚上表演这个节目的,结果节目被毙掉了。眼看距离春晚的时间越来越近,赵本山连夜赶制出了小品《不差钱》。




由于之前的人选全部被推翻了,赵本山想起自己还有一个小徒弟没上场,就这样小沈阳登上了这个舞台。

那一晚,小沈阳的父母在电视机前泪流满面,但全国观众却被他的表演逗乐了。

那一晚过后,小沈阳才意识到自己好像火了。


http://pica.zhimg.com/v2-93fbaf33b596771597b9c027fc315ce8_r.jpg?source=1940ef5c

没多久,小沈阳三个字传遍大江南北,社交媒体上全部都是他的名字。不知道的,还以为沈阳发生了什么大事。

几天后,小沈阳在刘老根舞台上以压轴的身份登场,此前他只有跑龙套的份。

表演结束,小沈阳的专车开到刘老根门前接走了他,那是一辆100万的豪车。而在此时,小沈阳的出场费由此前的几百元,变成了几千元、几万元,直到最后在巡演中创下4亿票房的神话。




也是在那一年,小沈阳接连参加了央视、北京、辽宁、天津和吉林几大电视台的春晚,可以说是创下了记录。

04

人处于高光时刻,往往最难静下心来。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小沈阳变了。

除了蜂拥而至的观众,还有各个导演和制片人。那一年小沈阳拍了一部名为《三枪拍案惊奇》的电影。




这部电影可谓阵容庞大,导演张艺谋,主演还有孙红雷和闫妮。可最终却只获得了4.7的低分,几万人打了一星。

数年里,他参演了16部电影,18部电视剧。这种通稿不断的日子,小沈阳自然赚得盆满钵满,但他也失去了打磨演技和沉淀的机会。

有人说,小沈阳之所以会这样,就怪赵本山这个做师傅的一点不提醒他。

其实赵本山不止一次劝诫他,停下来歇歇。但此时的小沈阳已经红了眼,眼里只有拍戏、接戏,再拍戏。




这种情况愈演愈烈,直到后来他连赵本山的话也听不下去了,网上甚至接连传出他耍大牌的新闻。

记得在某颁奖典礼上,小沈阳表情狰狞地对着台下怒吼:

“吓死你们,都干嘛呢?玩手机吗?没事多鼓掌不好吗?”




台下众星看着小沈阳失态的样子,宛如看着一个小丑一般。

如今,距离他成名已久过去了整整12年。有人曾说,小沈阳是自己把自己的前途给毁掉的。

不敢苟同。

从闯荡多年无人问津到一夜成名,这一切都太快了。小沈阳根本没有反应的时间,更没有沉淀下去的决心。

可是啊,那些被名利推上前的人,最终也会被名利反噬。当然,这也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名利永远只是暂时的,如果不加以雕琢,终有江郎才尽的那一天。

Lungar 发表于 2023-8-3 19:18:47

有一种心痛,叫突然读懂了小沈阳。记住,不是时代抛弃了小沈阳,而是他真的读懂了赵本山。
你多久没有开怀大笑过了?
又多久没有看到过真正能让你开心的小品或喜剧了?
市场上不缺小品,更不缺喜剧片,但真正能走进观众心里的作品少之又少,能真正留下来的优秀作品屈指可数。


为什么会这样呢?
离不开小品的变味,以及背后资本与艺人追名逐利的操作。
2021年1月,小沈阳在《我就是演员》的舞台上,说了这么一番话。
小品我放弃了,研究不出好的包袱了,没有特别好的事,不新鲜了,小品现在都是喜头悲尾,我不喜欢。

说这话的时候,他侧仰着头,言语中充满沉重,眼神里满是无奈。
紧接着,他又说。
我喜欢逗大家笑,从头到尾把你们笑得开心,这是我想要的。

短短几句话,表明了自己对小品的态度,以及对小品理解,还有对小品市场的担忧。
他爱从头到尾不掺任何杂质还能把观众逗得哈哈笑的小品,喜欢纯粹的且能留得住的小品。可惜的是,如今的市场却被喜头悲尾的小品充斥着,被“短平快”的“快餐”小品占据着。
逗不乐观众,做不了经典,让小品变了味道。


在如此市场之下,在快时代之下,小沈阳选择放弃了。
但并非完全放弃,而是不去轻易消费,所以很少能在小品舞台上看到他的身影,也造成观众对他的误解,认为小沈阳被时代抛弃了。
其实,真正走进小沈阳的内心世界,去了解他对小品的理解与坚持,就会发现并不是时代抛弃了他,而是他真的读懂了师父赵本山,真的为小品市场而忧患。
他的“消失”,在某种意义上是一种心痛。


赵本山曾说过,小品最大的主题就是乐。
观众想要的小品也是乐,所以赵本山、赵丽蓉、宋丹丹、陈佩斯、朱时茂、范伟等前辈们的作品才会被广大观众喜爱,且至今仍是经典。他们创作出来的小品是没有任何杂质的,是没有强行煽情的,更不会在作品中站在上帝视角去教育每一位观众。
那么,观众在欣赏时只需要负责哈哈笑就行,演员在表演时就负责服务好每一位观众,对得起他们就行。


好的作品,即便没有煽情的桥段,也照样能成为经典。比如陈佩斯与朱时茂的《胡椒面》、《吃面条》、《羊肉串》、《警察与小偷》......


优质的作品,没有过多华丽的辞藻,也照样能被观众所喜爱。比如赵本山的《相亲》、《昨天今天明天》、《卖拐》......


这些作品,哪一部不是让观众从头笑到尾?哪一部不是三刷四刷仍旧看得津津有味?
老一辈的表演艺术家们都清楚地将小品定位为“快乐”,“快乐”就是最大的主题,小品离开了快乐就是大打折扣。
幸运的是,小沈阳读懂了前辈们,所以一直坚持做快乐的小品,即便被外界误解为“被时代抛弃”,他也不会为了追名逐利而消费小品。


可悲的是,在这一行里并不是谁都能读懂前辈们,所以才会出现各式各样结构的小品,其中最令人难以接受的就是“喜头悲尾”的小品。
创造这类小品的演员,总喜欢给作品冠以某种高度并强行煽情。不知从何时起,这股风气就被吹开了,但印象较深的还是《欢乐喜剧人》这档节目。
本是切磋小品的舞台,最后却变成了“煽情悲剧人”,一场表演下来,要是不让观众掉两滴泪就好像不得劲。
于是,选手们卯足了劲向观众灌输“好感动快点哭”的情绪,可到头来观众又哭不出来,小品又不好笑,活生生将小品变成了四不像。


比如,白凯南在节目中表演的《综艺怪咖》,在台上又唱又跳又耍宝,到最后更是卖力把脸全部涂白扮成小丑模样开始强行煽情。


前面如此闹腾,后面如此煽情,怕不是有那“精神分裂症”,作为观众谁愿意为这样的小品买单?


可即便不被观众所接受,《欢乐喜剧人》的舞台上仍少不了“喜头悲尾”的作品。
最可怕的一次是,一期节目中一共就五个作品,其中有四个是强行煽情的,那个不煽情的还是孔云龙的相声。


王宁走的是父爱路线,利用亲情煽动观众情绪;宋晓峰为服务员们发声,道出各种心酸苦楚试图引起观众的共鸣;熊梓淇为爱情点赞,勾起观众情绪;田娃歌颂英雄,用英雄事迹感动观众。

http://pica.zhimg.com/v2-61b1600849df523886389a24acb92822_r.jpg?source=1940ef5c
无论是哪一种形式与故事,最后的结果都是将观众的情绪往悲伤的路上带,本来是《欢乐喜剧人》最后变成《煽情悲剧人》。


从效果上看,这些作品并没有出圈,也没有在观众心中留下来,更没有成为经典。可见,观众对强行煽情的作品并不买账。
可悲的是,观众不买账的作品,仍旧不停地被创作出来,这就是小品市场的现状。
从以往的哈哈大笑,到如今的四不像,令人心痛。这也就是为什么小沈阳“消失”的原因,其背后是小品市场的落寞。


让观众笑出眼泪作品少了,能留得住的作品更少之又少。
读懂了赵本山的小沈阳坚持自己对小品的定位与理解,做能逗大家伙乐,能让人放松与解压的好作品,就像他曾演过的《不差钱》、《超级大明星》。他宁愿在别人眼中“消失”,也不会去做悲剧小品。


小沈阳的这份坚持,是对小品的尊重,他的“消失”是对小品的敬畏。
那么,为什么小品会变成如今这样呢?小沈阳从两个方面进行解读。
第一,综艺节目多了,曝光多了。
小品的形式并不多,主要是以故事撑起整个作品,故事好了,小品也就成功一多半了。但是当小品类综艺的播出,当小品过度消费,大家写出的内容就没有新意了,普通的包袱对观众起不到多大作用了。
为了能赢得比赛,选手们就开始用“悲情”来煽动观众的情绪,一次两次有效果,但慢慢的观众也开始厌烦这种行为。小品变成了催泪节目,影视化风格特别重,最后又笑不了又悲不了显得不伦不类,加速了小品走下坡的速度。


第二,短视频轰炸下的审美疲劳。
随着短视频的快速发展,以及网络包袱的传播,观众对“乐”的追求越来越高,对搞笑的作品审美疲劳,更可怕的是短视频打磨了观众的审美耐性。
短视频是快节奏的,观众也会慢慢被养成快节奏的欣赏速度,电影的节奏稍微慢了就没有耐心了,电视剧慢了就二倍速,小品慢了就不看了。在如此快节奏的背景下,在网络段子盛行之下,小品被慢慢淘汰。
以往,在网络还未发达的情况下,小品的段子是观众最喜闻乐见的,金句一出进而成为网络段子。而如今却反过来了,太多的网络段子被运用到小品中,没有了新意。
以往,老一辈演员在创作小品时,一分钟要想两到三个包袱,最起码得想一个包袱,整场要想几百个包袱。而如今,段子难想,新意难求。


那么,在社交媒体如此发达的环境下,小品还有好的未来吗?
小沈阳不敢说这么大的话题,但他只希望小品别塌下去,这是来自真爱者的心声。


小品仿佛长在小沈阳的身体里,从不轻易怠慢,从不去消费,每一次的创作都怀有一颗敬畏之心。所以,他宁愿不要名与利,也不去侮辱小品。
以前不懂,而如今突然读懂了小沈阳,他的“消失”何尝不是小品市场的悲哀?
不是时代抛弃了他,而是这个时代不属于如今的他。


红的时候不懂珍惜,一年轧九部戏,严重消耗自己的能量。如今他多年不拍戏,不是没人找,而是选择沉淀下来研究好的作品,因为再过三十年他希望与“艺术家”三个字有关系。
这是他的愿望,也是他在做的事情,不管是跨界当歌手、当导演,他都不会忘记自己是一名演员,更不会改变对小品的理解。

http://pica.zhimg.com/v2-d8a533defca89346af7aac7df9af340a_r.jpg?source=1940ef5c
其实,从《你好,李焕英》的票房就能看出观众对喜剧、小品的需求量有多大。只可惜,能留得下来的作品太少。
作为观众,可以理解小沈阳对小品的坚持,也更希望其他喜剧人们也能创作出更多优质小品。并不是所有喜剧都适合追求悲剧的内核,请不要盲目煽情。

海阔天空√ 发表于 2023-8-3 19:19:24

这个问题是谁问的?
推荐给我的时候11个回答,已经80多万浏览量了。
如果是普通人,会引起这么大热度吗?
如果是团队,是不是在为他的复出试水?
不过看他年轻时的旧照,还蛮帅气的。但我始终停留在那年的《不差钱》。
这个问题这么火,应该会上热榜吧。

wangbo821 发表于 2023-8-3 19:19:58

能看到这条帖子 就说明人要回归了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消失”的小沈阳,到底怎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