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csyzh03 发表于 2023-8-3 18:17:20

你会选择考研还是考公?宇宙的尽头真的是体制吗?

你会选择考研还是考公?宇宙的尽头真的是体制吗?

秋之舞 发表于 2023-8-3 18:17:33

这个问题可谓是众多本科毕业生都会面临的世纪难题。虽然我已经成功步入体制内,但在我看来,宇宙的尽头是体制,这句话多少还是有点儿夸大的成分。身边也有同学和朋友,在体制外发展打拼,到目前为止我觉得他们混的也不差,生活也非常出彩。
至于是选择考研还是考公,我觉得没有统一的标准答案,只有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在衡量思考并作出最终决策前,你需要先充分评估自己的未来发展预期、个人性格特点、以及理想生活方式,看看哪种路径更适合自己的需求,实现较为容易。
今天我分享下自己当初为什么会做出考公进体制内的决定,给大家复现一下我当时复杂而又曲折的心路历程,同时也给面临相似情况的各位,提供一定的帮助和指导作用!
按照惯例,先放一下自己的国考成绩吧~



国考成绩单

一、本人备考历程回顾

我本科毕业于某普通一本的财会类专业,大学期间成绩一般。大三前我都没认真考虑过毕业后的发展方向,想着先走一步看一步。
到了大三上,当时我专业考研的风气还是比较盛行的,我刚开始想的是随大流去考研。原计划花半年时间,争取上岸某西南211的财会研究生。但后面和读这个专业研究生的表姐的交谈,命运的齿轮悄悄发生了转动......
我表姐很勤奋很刻苦,她备考时特别拼,那几个月天天都在复习。她劝诫我,一旦决心考研,就一定要全身心投入,并且由于近年竞争愈发激烈,也要做好吃很多苦却仍然无法上岸的心理准备。但我不太愿意疯狂卷,喜欢呆在自己的小环境中安定生活,也没有准备好承担这么大的备考压力。
而且她告诉我,考研算是一个中转站,因为毕业后仍需要面临就业。虽然研究生学历和211背景能有一定的帮助,但如果要想找到好工作,大量的相关实习是必不可少的,同时也要尽可能多考一些专业证书,才能占据比较明显的优势。
此外,作为研究生,完成相关的学术研究任务是其主业。但我对于学术也缺乏兴趣(事实证明还是挺有远见的,我做毕设时感觉一个头两个大......),所以我觉得这条路也不太适合。
综合以上方面,我觉得考研可能和我今后发展的预期存在一定的差异,所以我后面也没有把考研作为准备重心了。
当时虽然我把重心放在考公准备上,但也投了几份简历,参加了学校组织的招聘会,了解了就业市场的行情。看了一圈,由于我没有考过什么含金量比较高的证书,实习经历也不算丰富,所以我觉得自己没有明显的优势。同时,会有很多小公司裁员现象严重,对于追求安逸和稳定的我,可不想经历这些。所以对于找工作,我主打的就是一个留意观望+精挑细选。
接下来我再说说,为什么我会把复习公考作为重头戏进行认真准备!
1.考公是体制内考试的天花板,不仅收入有充足的保障,社会地位较高,稳定性更强,而且各项福利待遇配套也更齐全。
2.会计专业考公的岗位选择面非常广,比如税务局、财政局、审计局这些都算是专业很对口的单位,因此不存在像某些工科专业只能去“三不限”里面疯狂卷的情况。
3.当时我有非常珍贵的应届生身份,岗位选择上能够更加灵活,竞争强度也会相应小一些,所以只要科学选岗好好准备,上岸概率还是挺大的!
如果你也想要走考公这条道路,公务员考试的流程是什么,国考和省考有什么区别,公务员的福利有哪些等问题,是非常有必要提前进行了解的。但对于小白同学来说,往往会缺乏相关信息的获取渠道,从而为造成一定的认知障碍。建议大家可以旁听下由清华团队教研的公考免费公开课《公考优师领学计划》,徐老师在课程直播间中会分享一系列考公注意事项,以及他在央企总部人资部的多年工作经验。此外课程中也会有行测和申论的老师给大家讲解各科的备考策略和做题技巧。这个课程我备考时也参加过,亲测对于小白快速上手备考很有帮助!点击小卡片就能获取课程免费旁听机会!



免费公开课课程表

虽然要想进体制内,也可以走考编这条道路,但是其整体的待遇水平和公务员还是有一定差距的,这也就导致有些考编上岸的人,一直在准备复习考公务员。所以当时我想,与其弯弯绕绕,还不如拿出破釜沉舟的勇气,争取一战直接上岸公务员,这样不仅能进入到体制内开启稳定的工作和生活,也能省时省力不少。
毕竟我在大学期间已经很明显的感受到了,自己的学习能力相比于高中是有一定的下降的,且随着年龄的增长,不仅学习能力会进一步下滑,也会有很多别的事情,比如爱情、工作、照顾父母等,需要自己处理,到之后很难再心无旁骛地复习准备了。
既然决定了,那就全力以赴义无反顾。我在大四利用四个月,每天八小时左右的全职备考时间(我大四课很少,除了上点儿水课和做毕设基本没啥事),购买了一套网课+一套习题+一套真题,采取自学备考的方式,成功利用自己的应届生身份,实现了一战上岸!
接下来我会重点谈谈自己的备考经验,以及各科的做题技巧!
二、公考备考经验分享

2.1 行测

根据考察侧重点的不同,行测又可以细分为言语理解、判断推理、资料分析、数量关系和常识五个子模块,所有的题目都是客观选择题。但是不同部分的分值所占比重也有所不同,其中言语理解、判断推理和资料分析这三个模块分值占比最高,因此这三个模块应该是行测备考过程中优先级最高,花费时间和精力最多的,所以大家需要好好准备!而数量关系和常识,由于难度较高,再加上分数占比较低,可以不用太着重复习,但每天一定要花时间进行常识积累,同时也要做到对数量关系公式定义的熟练记忆。
接下来我详细讲一讲,各个板块的备考技巧~
A.资料分析
资料分析的考查难度并不大,需要根据给定的文字或者图标资料(大部分节选自各级政府的统计公报),运用中小学数学基础知识和一些基本的快速运算技巧进行解题。
因此,针对资料分析,我建议大家可以采取“三步走”的策略:先找到对应的数字,之后根据要求列出式子,然后掌握速算的方法。
首先,大家需要掌握一些基本的统计术语。包括但不限于:
基期量与现期量、增长量与增长率、年均增长率、拉动增长率、同比与环比、百分数与百分点、比重、增长贡献率、翻番、顺差与逆差、指数、GDP、恩格尔系数、基尼系数
接下来,大家要掌握高效读懂材料的方法。
比如针对文字型资料,应该在做题前花20-25秒的时间提取每个段落的关键词,这些关键词往往出现在开头,提取难度不算很大。之后就可以根据题干和关键词缩小查找范围,提高查找速度。再比如针对表格型资料,大家重点关注表题、横纵标名称、表注即可建立对于资料结构的初步了解。如果、出现多个统计表,则需要先找到表之间的差别,同时关注各表间的联系。



资料分析题型示意

然后,同学们需要掌握一些基本的速算方法。常见的速算方法包括截位法、公式法、直接观察法和速度比较法。对于计算类的题目,截位法和公式法的运用频率较高;而针对比较类的题目,直接观察法和速度比较法用的较多。
之后,同学们就需要对一些常见的高频考点专项突破。比如增长相关的题目中,给出增长率求增长量;和比例相关的题目中,现期比例的现期比重求解。在这个阶段,就需要大家运用之前所学的相关内容,通过实战完成各题型的针对性练习,并进行总结归纳了。
B.判断推理
这部分主要通过图形、词汇和语句综合考察逻辑思维能力。具体题型又可以分为图形推理、定义判断、类比推理和逻辑判断四种。
对于图形推理,基本上每道题会给出1-2组图形,需要观察分析找出图形排列的规律。其出现频率非常高,但是刚开始学习会感觉比较抽象。好在这部分的考点数量有限,比如脱离数学概念重点看图形特征,考虑平移、旋转、翻转等位置排布规律等,因此大家从考点入手进行针对性学习,并辅以大量的针对性练习增进敏捷度和熟练度即可!

http://pica.zhimg.com/v2-4b19c9a4e6d2980e1f70572d9252b155_r.jpg?source=1940ef5c

判断推理图推题型示意

对于定义判断,其出现形式往往为每道题对一个或多个概念进行定义,然后分别列出四种情况,要求根据定义选出最符合/最不符合的答案。说到底这类题主要是考察快速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因此大家首先要看清题目,明晰概念定义,接下来就要快速进行比较,并识别出正确选项即可!
对于类比推理,其出现形式为媒体给出一组相关词汇,通过观察分析,在答案中选出逻辑关系上最相近的词。乍一眼看上去难度很低,但其实背后包含很多种逻辑关系,而且对于典故、诗句和生活常识也会有所涉及,所以大家可不能掉以轻心。建议大家重点准备这部分题目的学习,从语义、逻辑、语法等方面入手,在进行针对性练习时也要注重积累!
对于逻辑判断,其出现形式是每道题给出一段正确的陈述,要求考生结合材料运用自己的逻辑推理能力,根据题目要求选择最适合的答案。根据不同的考察侧重点,其题型又可以分为翻译推理、排列组合、削弱和加强论证等。建议大家重点识别、梳理、掌握对应的逻辑关系,并积累常见的关联词,然后分题型进行练习。
C.言语理解
这部分主要考察考生对于语言文字的理解和遣词用字的能力。题型可以分为片段阅读、语句表达、逻辑填空、篇章阅读四种。
片段阅读即文段中出现一段材料,并给出一个问题,要求考生根据问题选择答案。其提问的方式主要包括寻找文段中心思想、找寻对应文段内细节信息以及理解文段中的词句含义。建议大家重点掌握找主句、主题词的技巧,选项里的描述是主句变形的,且包含主题词的往往是正确选项。同时,也可以从分析文段结构入手,如:总-分、分-总、总分总等等,分析出总句即是正确选项。剩下的小题型(语句排序、选句填空等)就需要同学们掌握自己薄弱的题型然后进行专项练习来提升正确率。
语句表达则考察考生对于给定语句的理解和表达能力。其考察形式主要为打乱语句顺序重新排列、将语句填入文段以及前后文衔接的接语选择。因此,对于内在逻辑关系的识别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
逻辑填空主要是指给出一段材料,设置一个或多个空,然后从选项中选择最恰当的词语填入。其对于考生准确得体的遣词用字要求较高,而且需要大量的复习和积累。大家在准备这类题目时,重点理解文段内容,然后抓准解题的关键提示信息!



言语理解逻辑填空题型示意

篇章阅读则往往会给出一篇短文,然后根据归纳概括材料核心、查找主要信息和重要细节、历届指定词语或语句含义等要求,设置几个不同的问题,按照题目指令进行作答。因此,大量的段落结构练习必不可少,要学会在练习中逐渐培养精准识别的敏感度。
D.数量关系
数量关系是行测中最难的一个部分。考察内容基本上是初高中的典型计算题,例如工程问题、行程问题、经济利润问题、排列组合与概率问题等。由于考试时间有限,很多数学不好的同学会直接放弃这个部分,但我认为通过学习可以发现不是每种计算类型都很难,考场上如果有时间,可以计算一下自己有把握的简单题,尽量拿到一半的分数。在前期学习时,就可以有计划的把较难的知识点放弃,专攻简单计算,再通过大量刷题保证不在简单题上失分。



数量关系模块部分题型示意

E.常识
常识一般考察涉及的知识面非常广,包括时政、法律、历史、地理、经济、人文、生活、物理、化学等,但每题只有0.5分,所以这部分是行测里性价比最低的。正因如此,这个部分不建议花太多时间去准备,可以每天利用碎片时间多了解了解就行,也可以在一些刷题app集中刷一些题作为积累。



常识模块部分题型示意

要想在行测模块拿高分,大量的针对性积累,以及相关公式概念的熟练掌握是必不可少的。而这些备考干货要么只能靠自己长时间的积累,或者是以购买课程或者教材的形式进行获取。如果大家想要白嫖行测相关的备考资料,建议可以参加一下前文提到的免费公开课,直播课结束后,大家可以免费领取包括数量关系方法汇总、资料分析公式大全、判断推理高频考点等行测提分大杀器,而且对于内容的讲解也很清晰和易懂,很适合备考新手学习掌握!相比于花钱去买专门的资料,直接免费拿干货满满的备考资料显然是一个更明智的选择!点击小卡片即有资格免费白嫖领取~
<a data-draft-node="block" data-draft-type="edu-card" data-edu-card-id="1670056424968179713">


免费公开课附赠资料包内行测资料分析公式大全部分截图

2.2 申论

申论考察的题型可根据答题要素,可分为单一题、综合题、公文写作和文章写作题。
其中,最常见的答题要素主要为问题、影响(意义、危害)、对策、态度等,其实不外乎“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三大问题。
申论的考查核心是阅读能力、综合分析能力、提出和解决问题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那么要答好申论首先要确认申论是客观题而非主观题,申论每道题的答案都离不开给定材料。
如果在作答时,脱离了材料和题目,只靠自己主观自由发挥,那么无论你的文采多么出色,你的成绩一定惨不忍睹。因此,申论答案语言通顺流利即可,只是在书写答案时务必紧扣给定材料,从材料中提取答案,再有逻辑地表达出来。申论考试180分钟,相较行测时间充足。
所以申论考试相比行测考试短期内更易提分,申论的复习成效会更显著,而且一旦理解通透,掌握技巧,分数比行测会更稳定。接下来针对不同题型,我简单谈一谈自己的理解和经验~
单一题
单一题一般出现在申论部分的第一题。单一题的题干中,会直接要求作答一种或少数几种要素,根据答题要素的类型,则可详细分为问题类、影响类、对策类和其他。

http://pica.zhimg.com/v2-852277abb6efdfda31d6b738734b6351_r.jpg?source=1940ef5c

单一题例题

单一题也就是题目中问什么答什么,例如题目中问的是观点,就去材料里找专家、群众或者单位人员说的话。如果题目要求分类再概括,那么要注意概括时会不会漏点,语言表述规不规范的问题
综合题
综合题一般出现在申论部分的第二、三题。综合题是指题干包含多种要素或提问模糊的题目,可分为概括主要内容题、词句解释题、观点现象分析题和其他题型。




综合题例题

在做答综合题时,要多从给定资料中提取相关信息,并从“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三方面进行作答。同时也不要忘记总结概括,分点作答!
公文写作题
公文写作题就是要求写一份材料,如提纲、编者按、倡议书、通知、新闻稿等的题目,具体可分为方案类、宣传类、总结类和评论类。

http://pica.zhimg.com/v2-4a92e26805aceb4d7e43e7c85b0f3c40_r.jpg?source=1940ef5c

公文写作题例题

其本质是形式化的综合题,即增加了格式和语言的要求。例如题目要求写一份宣讲提纲,那么首先要确定我们的身份是宣讲团的成员,给定的宣讲场所是宣讲活动,那么在宣讲提纲中可点出此次活动主题,表明身份,语言最好规范、流畅、有感染力。
文章写作题
文章写作题就是要求结合材料写作成文的题目,有点类似以前的语文考试作文,但最大的不同点是文章写作题需要结合给定材料,因此其本质是客观题,再结合以前语文考试作文的写作方法和技巧就可达到标准。

http://pica.zhimg.com/v2-ee18c60ba659ebf215f26d86527fd4e2_r.jpg?source=1940ef5c

文章写作题例题

文章写作一般是申论考试的最后一道题,要求观点明确、结构完整、论证充分、语言流畅等。
针对很多同学都比较头疼的大作文,如果一味靠自己摸索冲击高分的方法,其实不是一个明智的选择。最好的方法就是,摸着大佬的技巧过河,从审题、定框架、论述方法、写作思路等角度综合进行提升,迎合大作文的评分标准,稳稳命中一类文的发挥水平。这部分的内容,在前文提到的免费公开课中,会由大王老师从阅读题干&材料的要点寻读法,以及快速搭建框架的技巧,还有高分论述方法展开方式几个方面进行展开讲解,对大家扫清申论大作文备考障碍作用显著!点击小卡片即可旁听课程~
写在最后

以上这些就是自己考公的心路历程,以及各科的学习经验心得了,希望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
考公目前来看虽然竞争非常激烈,但有应届生身份的加持,再加上如果能有合适的专业和岗位匹配,只要好好准备,上岸并不难的!最后祝大家都能早日上岸哈!

lusys 发表于 2023-8-3 18:17:59

其实对于大多数人而言,选择考公还是考研,主要目的还是为了就业,从就业上看,有以下几个方向:

1、追求学术,留在高校任教;2、去企业就业;3、去考公、考事业编制,去体制内就业。
一、追求学术

毫无疑问要读研,去高校任教,现在要求的学历门槛很高,不仅仅要读研,一般还需要往上读博士。
二、去企业就业

去企业就业,务必要做好几方面的准备工作。
核心工作就是搞清楚企业的招聘条件是什么,研究生是不是企业招聘的必备条件。
1、建议咨询本专业的师兄师姐
无论是本科、研究生的师兄师姐,了解他们的就业情况,想清楚是不是要继续在对口专业发展;
2、建议尽早去企业实习
实习会清楚企业的工作内容,工作强度,有条件还可以和公司HR聊一下公司用人的需求;
3、多跑跑招聘会
这是最直接的方式,了解清楚本科、研究生就业的差别,收入待遇、个人发展前景和学历高低的关系;
千万不要盲目读研,要明白,研究生不一定比本科更好就业,企业就业的需求是多元化的,否则就会出现这个同学的困境。


三、去考公、考事业编制,去体制内就业

无论是本科考公、考编,还是研究生毕业之后考公、考编,都要想清楚自己的职业需求。
大部分人的核心诉求就三点:钱多、事少、离家近。通俗一点是收入待遇、工作强度、工作生活的区域环境。
三点的排序也看个人的需求。

有些人不图钱多,就想要清闲点,那么把工作强度排在第一位,其他排在二三位;
有些人特别看重钱,那就把钱排在第一位;
有些人愿意在大城市工作,其他无所谓,那么工作地点要摆在首位。
从这三方面来看,考公、考编都不一定是最好的选择。

比收入,大部分地区的公务员比不上互联网大厂、大型国企、央企、外企员工的收入,很多高校讲师、教授的收入也比公务员更高;
比工作强度,公务员其实也挺忙的,虽然可能比不上互联网大厂的996,但绝不是看报喝茶的清闲工作;
比工作地点和环境,很多公务员是一线基层员工,在政务窗口、乡镇工作,直接服务群众,有时候会被刁难、被投诉,有时候看,也不是一份体面的白领工作。


如果看重收入,考研后能去互联网大厂、国企、外企工作,当然选择考研;
如果看重工作强度,除了考公、考编,考研之后去一些外企(非日韩)的工作强度也不高,收入会比公务员更高,当然选择考研;
如果看重工作环境,考研后获得高学历,去一线、二线城市就业的机会更多,并不一定报考公务员,尤其是一线城市公务员的收入待遇,很难靠自己负担起买房的要求。
其实如果你对个人发展不是特别看重,不想要强度特别高的工作,愿意回家乡,那考公的确非常好的选择。

一方面小地方好工作较少,一般集中在“师医公”,一方面在本地工作,房价、消费更低,最后离家近。
至于本科考公还是读完研再考公,我站在考公的角度,详细回答一下这个问题。
一、考研的目的是更好的找工作,还是投身科研学术?

如果是为了更好的就业,不妨考虑一下考公,特别要结合所学专业。
因为广大劝退专业“生化环材”,或者土木、机械等专业学生,发现读完研之后,最好的选择仍然是公务员。每年都有一批研究生后悔本科就应该考公,花了大力气读研,感觉对找工作用处不大,这点要认真结合所学专业考虑清楚。
如果为了科研学术,毫不犹豫选择读研。
二、读完研,考公是否有优势?

读完研究生,考公是有一定优势,主要是部分岗位限制研究生报考,而且这些单位一般是部委、省厅,岗位比本科好。
报考定向选调生也有优势,一些省份定向选调生要求名校毕业生,如果本科学校不好,完全可以报考985名校,走定向选调生的途径进入体制内。
但笔试、面试一般不会因为你是研究生加分,公考面试大部分是双盲面试,即考官不知道你的信息,你也不知道考官是谁。所以他们压根就不知道你是研究生,如果报考岗位不限制本科,那么你和本科生公平竞争,不存在什么优势。
三、研究生考上公务员,可以直接提拔副科长吗?

按照最新的公务员职级并行规定,硕士研究生转正定级为四级主任科员。
但注意!

四级主任科员≠副科长,不是实职领导,是非领导职务,本质上还是科员。类似于古代官员加封太子太保,听起来和军机大臣、内阁大学生差不多,实际上有很大的差别。
另外,如果报考基层单位(县区、乡镇),由于单位职数有限,往往连四级主任科员也没办法定级,只能定级科员,享受副科级工资待遇……
这就更坑了,如果四级主任科员是“山寨”版副科长,那么定级科员,享受副科级工资待遇就是“山寨”版的四级主任科员。
四、研究生在体制内会不会重点培养,提拔更快?

有同学认为,我是研究生,那么在体制内提拔有很大的优势。
实际并不是这样的,主要看研究生学历在你报考当地的稀缺程度,如果当地研究生比较少,那么你是研究生的话,当地的组织部会很重视你,尤其是对人才比较求贤若渴的贫困西部地区。
但如果你报考的是东部发达地区或者中部省会级城市,这些地区研究生并不少,所以也没有什么特别的优待。
我个人认为实际的工作能力、人际关系、社会资源,在体制内提拔是比较重要的因素。
而学历的高低只是个人的一个加分项,如果在前三项你和对手差不多的话,那么你的学历就会有一定的用处,如果前三项不如对手的话,对手即使是一个本科,他的提拔也会比你占优势。
五、如果考上研究生,如何将学历优势最大化?

将研究生学历最大化,在考研的时候就要争取考985名校,如果考双非研究生,则上文提到的定向选调生就不能报考,考部委学历也不占优势。
既然学历是敲门砖,那么在你从学校走向社会的第1个环节就要把这个敲门砖的优势最大化。
尽量报考国省考要求研究生的岗位。
比如说省考里的省厅,国考里的部委,选调生的话尽量报考定向选调生,事业编的话走人才引进。因为这些单位级别比较高,发展前景比较好,是不同于基层岗位的。
如果和本科生考的岗位一样的话,那么考进去的话,尤其是你考的地方研究生也比较多,大家都是一视同仁的,并不会对研究生有什么特别的照顾。
但是如果单位级别比较低,连四级主任科员都享受不到,只能在工资待遇是副科级,职务定科员,这点就比较坑了。
六、看完这些我仍然纠结是否考研?

那建议你先读研再说,毕竟读完研还可以考公。但公务员辞职读研就比较麻烦,而且未满基层服务期限,按照规定是不能辞职的,即使辞职也会限制考公,所以这点一定要想好。
我上岸后整理收集了公考类好用的资料(亲测好用长期更新),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均收录在下方卡片中无偿分享。

问道老仙:菜鸟成神公考上岸秘籍(从零到大神必备资料)1.公考视频

2.国省考历年真题系列

3.常识大全
4.行测申论思维导图

5.《人民日报经典申论范文精析88篇》

6.申论规范表达

7.国省考必考成语彩色重点标注-上岸大神自用总结版

8.行测80+经验打包

9.国考历年进面名单

10.上岸学霸手抄笔记知识点汇总

11.129页手写版学霸备考笔记

12、言语理解-词语辨析汇总

13、超经典行测秒杀宝典

14、上岸学姐公基手写笔记

……

zzfsmsk 发表于 2023-8-3 18:18:29

本科毕业,考公还是考研?这可能是大多数本科生都要面临的世纪难题。
一方面,家里人会希望子女生活安稳,有一定的社会地位,普遍觉得考公务员是最好的人生归宿;另一方面,现代社会本硕学历一大堆,双非本科学历几乎没有竞争优势,考研无疑成了刷新学历的最优解。


但是!小孩子才做选择,成年人都想要。那么新的问题就来了,是先考公还是先考研呢?
今天就帮大家深度解析一下不同选择的优势。
一、先考公,再考研有什么优势?

01 提前占坑,积攒资历

首先本科应届生身份可以报考的岗位多,而且国考每年招收应届生比例还在持续增加。仅限23年应届毕业生报考的岗位,省级以下直属 机构有7000+,行政机关事业单位 岗位400+,占总招收46.07%!



部分公务员应届生岗位分布数据汇总

这种情况下,如果你提前进入了体制内,在资历和人脉上,相比2-3年后以研究生身份进入同岗位的人,会具有压倒性优势。
而且,还额外积累了3年工作年限,要知道企事业单位的晋升、评级等,都需要累计一定的工作年限,所以一般同等条件下竞争同一个晋升岗位,工作年限久的人优势更大。
02 早入社会,缓解经济压力

读研究生最少2年,如果还想读博士,至少是6年,读研期间虽然可以申请补助和奖学金,但是却没有办法创造更多经济价值,帮家庭减轻负担。
所以家庭经济状况无法支撑你脱产读研的话,可以考虑先考公务员,一方面可以减轻家庭负担,另一方面如果以后还是想考研的话,可以积攒学费,有更好的选择。
03 考公上岸后考非全研究生更容易

非全研究生报考难度普遍是低于全 日制的。一方面是因为报考人群不同,非全 日制考生大多是在职党,备考时间和精力没有在校生那么充裕,初试分数普遍比全日制考生低,不会太卷;另一方面大部分院校的非全招生 计划人数比全日制多,竞争压力更小,上岸更容易。
而且非全和全日制都是受国家认可、并且毕业后拿双证的研究生,同样享受体制内研究生等级的薪资待遇。
不过要注意的是:在职 考研肯定比在校脱产更辛苦,不确定性更多。一边工作一边学习必然会牺牲很多娱乐时间和部分休息时间。如果工作比较忙的话,可能精力也不够用,导致学习效率低下。但是既然选择了这条路,就要有足够的决心坚持到底,上岸就是柳暗 花明!
想了解你是否适合报考非全研究生?适合考哪所名校?动动手指点击下方择校评估系统,专业团队打造,上千人找到属于自己的适合院校~
二、先考研,再考公有什么优势?

如果先考研再去考公的话,进入社会的学历水平就会高一级,不要小看这一级,中间的差别还是很大的。
01 学历高,选择多

公务员岗位众多,可以肯定是报考条件要求学历越高,竞争人数会越少,简单点说就是选择岗位时,受限制会更小,而且本身有很多优质岗位就是只有研究生学历才能报考。
02 学历高,定级高,起薪高于本科生

如果以研究生身份进入体制内,首次定级是副科,本科生首次定级则只是科员,而且研究生起薪也高于本科生。
03 学历高,竞争优势大

公务员内部选拔领导干部时,学历高也有天然优势,尤其对于硬性要求研究生学历学位的遴选或公选,本科生压根没机会。
不过先考研再考公的话,相对于本科毕业就进入体制内的人来说,会少了3年的工作资历;而且读全日制 研究生的成本也会比较高,要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仔细权衡一下。
三、到底该怎么选择呢?

首先,要明白一点,公务员和研究生都不是一拍大腿就能考上的,考试难度和竞争压力都很现实的摆在那里,都需要付出很多时间精力成本才有可能上岸。
今年考研录取率或不到两成:

http://pica.zhimg.com/v2-5b69c8360c485ea37c779fe953b4838c_r.jpg?source=1940ef5c
热门公务员岗位报录比高达1700比1:

http://pica.zhimg.com/v2-478e768aafd04d61cd177d1477743d64_r.jpg?source=1940ef5c
其次,以上所有优势分析,也都是基于大多数人的共性问题来说的,具体到个人身上,要考虑的因素就比较多了。
01 哪些人适合先考公?

有从政情怀的,心怀大爱,真心想为人民服务的人;
喜欢稳定、安逸、能耐得住寂寞,没有赚大钱欲望的人;
打算在自己的家乡,自己比较熟悉的三四线小城市,守着父母、朋友和恋人生活的人;
商人家庭或者公务员家庭,物质生活富足,需要社会地位和圈层人脉的人。这四类人是比较终身在体制内工作的,那么优先占坑肯定是有必要的。

如果后期想要深造,提升学历,也可以选择读非全研究生。虽然非全研究生在体制内的认可度有待提升,但我们读完研究生也不是只获得了那一纸学历,学到的知识,培养出的思维模式,接触到的人脉资源,都是可是实打实反哺到工作中去的。
尤其是管理类专硕中的MPA,本身的课程设置就和公务员日常工作息息相关,完全是学以致用的专业,软实力增强了,学历认可度也就没有那么重要了。
02 哪些人适合先考研?

本科院校档次较低,希望去名校读研提高学历起点的人。
有自己非常喜欢的职业方向,并想在该领域深耕的人,可以先去读专硕,充实自己的知识储备,比如金融 硕士、会计 硕士、工程管理 硕士等,都是专业对口实用性超强的专业。
个性淡泊,喜欢安静搞学术搞科研的人,可以直接本硕博 连读。03 迷茫没方向的人应该怎么选?

(1)可以从自身喜好出发。
如果有考公的打算,宜早不宜迟,先占坑,优势会更强,以后想换方向,也可以辞职。
如果想出去看世界,但是又放不下体制内的稳定,建议先去考研,闯完世界,还想考公,就是真的想稳定下来了,备考会更一心一意,上岸的概率会更大。
(2)家庭经济薄弱的人,优先考虑现实问题。
公务员相比直接进私企工作,会更稳定一些,如果你个人能力较强,也有明确的发展方向,也可以先工作,奠定一定的经济基础后,再圆考研梦。
(3)条件允许,可以同时备考。
如果实在又想考公又想考研,各方面现实条件也都允许的话,可以两个同时备考。
考研备考时间相对较长,在校期间可以先备考研究生,裸考公务员,研究生过了先读研,研究生没过考省考,省考过了进体制,省考没过继续备考研究生。
如果都考上了,可以再综合现实状况,兴趣爱好,家庭情况,未来理想去做选择就好。
<a data-draft-node="block" data-draft-type="ad-link-card" data-ad-id="commercialVip_58dbb85115bb9acbd1b3d24d0fb41348"><hr/>最后,无论是考公还是考研,或者是找工作,本质上都是职业 规划、人生 规划的问题。而世界上这些关于未来的选择,通常没有绝对正确的方向。只有深刻自我认知后,做好中短期规划,适时调整长期规划,少焦虑,少纠结,少内耗,才能在阶级固化严重、竞争日渐激烈的今天,创出一方自己的立足之地!
以上就是我的回答,希望能解答题主和其他知友的困惑。如果你认为我的回答有帮助,麻烦动动手指给我点个赞吧!关注 @泰祺MBA 获取更多优质管理类联考备考知识分享!对MBA等管理类专硕的择校和备考有疑问,也可以把你的问题私信给我,我来给你专业建议。

ggfggggfgg 发表于 2023-8-3 18:19:14

虽然我在体制内,跟同龄人相比混得也不算太差,但我从来没有认为宇宙的尽头是编制。
我毕业的那几年经济还没有从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现在回想起来可以说当时候各行各业都在“野蛮生长”:那个时候刚上班还得顾虑单位的老科长们有没有微信;手机游戏里几个比较火的选手王者荣耀、和平精英等还没开发出来,我们的休闲娱乐还停留在用笔记本电脑玩英雄联盟或者DOTA;那个时候团购还不是美团一家独大,糯米网还活着,后来变成了百度糯米;打车软件也还是滴滴和快的两家刚打完;京东还允许用支付宝付款;腾讯自己的购物平台还活着……
由于我是学计算机类的,所以对IT相关行业比较关注,也比较熟悉。但是当时候绝对不止是IT行业蓬勃发展,我毕业于一所工科类院校,我的同学们在毕业的那几年里几乎都找到了比较满意的工作,而且只要不是公务员或者事业编的,工资都比我高,甚至有些在同城的都要高不少。
所以,如果是当年有人问我:“宇宙的尽头真的是体制吗?”我应该会完全否认。毕竟我当时候钱少事多,工作压力还特别大,上班第一年就差点累出颈椎病,每天晚上做梦都在翻档案,周末经常加班写材料,干的还都是给前人收拾烂摊子的活。可以说既没有幸福感,也没有获得感,更没有成就感。
而我不在体制内的同学们,最受气的居然是在“类国企”的私企里工作的。每天晨会站着背公司核心价值观,一群跟老板和管理层沾亲带故的中专或大专学历的政委管理985、211毕业的本科生和硕士研究生,业务上还得求着相关行业国企赏点饭吃。从员工体验上来讲,这个公司就是没有体制的命得了体制的病,与其这样,还不如进体制。于是我的同学愤而辞职,考上了公务员。
其他不在体制内的同学大多转向了IT行业,除了我们本专业的,还有学数学的、学地信的,据说干得都还不错(具体细节不太了解,反正从收入上讲都很不错)。所以从这个角度讲,或许宇宙真正的尽头应该是IT?
当然,题主可能觉得我们那个年代整体大环境比现在好,但是我们毕业那年也是“大学生史上最难就业年”啊,也在流传“一毕业就失业”呀。
说回现在,很多原来的高收入地区已经在降薪了,随之而来的就是高学历、高能力人才的辞职,清北的精英向往的往往不是“编制”,而是“高薪”。
下边的链接是我之前的回答,也算是调用了一些我残存的专业知识。
本科生不考研不考公不考编没有出路吗?

中国网站运营网 发表于 2023-8-3 18:19:48

宇宙的尽头不是编制,
宇宙的尽头是安定,
如果,我是说如果,
这种安定,是要用自由作为代价来换取的呢?
说个情景吧,
上周我去露营,在小溪边,
我看到了水里的一块石头,静静地躺在那里,
纵使水流舒缓,或水流湍急,
那块顽石毅然不动,
那一刻,我觉得体制内的人,真的很像那块石头。
纵使外面怎么变化,内部永远是缓慢且和缓的。
这就是体制内的生活吧。
<hr/>偶尔,
我会算算自己的假期,
全国的法定假日,就那么几天。
那几天,真的是哪哪都是人,
所以,好久了,我都没有出去转转
之前的口罩原因,现在已经懒得出去。
可能,人生无聊的开始,是对旅行失去兴趣。
<hr/>我一直对我的考研学生说,
不是所有人都适合警校研究生,也不是所有人都适合做警察,
如果为了一个稳妥的编制,
我希望你们能够慎之又慎,
我也对我的考公的学生说,
如果你只是贪图钱多事少离家近,你就要忍受1:100的竞争比例,
因为那样的岗位,都集中在省里,
镇子上、村子里,甚至县里,
很少会出现这样的闲差
<hr/>对了,考上编制之后,
最难的不是考上,而是辞职,
并不是说辞职的程序多么复杂,
而是,你要忍受留下来,或必须走的选择煎熬,
你身边的每一个人都不会支持你要辞职的决定,
包括你自己,
但你就是不快乐,这个你是知道的,而且自始至终都知道,
即使如此,你依然会为自己找到各种理由,
“现在的就业难度好大,他们都找不到工作,我还要丢了铁饭碗。”
“这个月有发工资了,这个工作还不错!”
这样的理由会实时出现,干扰你,纠缠你,
让你失去本来的追求,
天下之大,我想去飞一飞的追求。
<hr/>这里面,都是温水,清缓而舒适,
你和我,都只是青蛙而已。

--by 警梦考研人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你会选择考研还是考公?宇宙的尽头真的是体制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