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sdjkl 发表于 2023-10-3 01:14:33

北宋最高分的作文什么样?

这一讲,我们来说说苏轼的两篇“高考作文”——《刑赏忠厚之至论》和《御试制科策》。
这是苏轼进入北宋政坛的敲门砖。尤其是他那篇洋洋万言的《御试制科策》,观点相当大胆,搁今天看简直有分裂国家的嫌疑,假如它不是因为太长、太难读的话,在今天一定会被无数人在网上讨伐口诛笔伐。
但就是这篇文章,竟然被皇帝钦点,拿了最高分。他们究竟写了什么?
《刑赏忠厚之至论》
先谈第一篇:《刑赏忠厚之至论》。其实它的好处只在写作技巧,见解并不高明,所以我不想给它太多篇幅。
论题很简单,是说天子无论赐予奖赏还是施加惩罚,都怀着同样的忠厚之心。
这篇文章后来被收入《古文观止》,所以很为人们熟悉。我这里只谈一个细节,它很能反应苏轼不落俗套的写作风格。
苏轼写到,当尧圣人治理天下的时候,皋陶担任法官,将要判决死刑犯的时候,皋陶三次说“杀了他吧”,尧圣人三次说“饶了他吧”,所以天下人畏惧皋陶的铁面无私,喜欢尧圣人的宽宏大量。
在苏轼的文章里,这件事是作为论据出现的,但这个论据到底出自哪本书呢?
在判卷的时候,主考官欧阳修和阅卷老师梅尧臣竟然都想不起来,以为是自己忘记了。
事后欧阳修专门问了苏轼,苏轼回答说:“出自《三国志·孔融传》。”
欧阳修回去翻书,翻遍《孔融传》也找不到。
再问苏轼,苏轼回答说:“《孔融传》记载,曹操灭掉袁绍的时候,把袁熙的妻子嫁给自己的儿子曹丕。这事很不厚道,所以孔融讽刺了一句:‘武王伐纣,把妲己赐给了周公。’
曹操很震惊,问孔融到底从哪本书里看到过这样的事,孔融答道:‘这是从今天的事情推想出来的。’”
苏轼接着说:“我的意思和孔融一样。”
欧阳修不但没有发火,反而相当惊叹,说苏轼这样才叫既善于读书,也善于用书,文章一定会独步天下。
当然,苏轼这种做派,能够欣赏的人会说他把书真正读活了,可以活学活用,不能欣赏的人会说他有纵横家习气,为了达到目的,不惜捏造论据。
因为这篇《刑赏忠厚之至论》,苏轼被欧阳修点为第二名,这是礼部考试的结果,接下来还有一轮皇帝亲自主持的考试,称为殿试,苏轼再次过关,进士及第。
苏辙也在这一科通过了考试,苏洵却不愿意再考了。
破纪录的好成绩
苏轼和苏辙没能立刻做官,因为母亲忽然过世,他们必须回家守丧三年。
三年之后,“三苏”再次进京,苏轼和苏辙参加了一场规格更高的考试,苏轼考中了第三等。
听上去这不是一个很好的成绩,但事实上,第一等和第二等都是虚设的等级,第三等才是实际上的第一等,而北宋开国以来,只有一个叫吴育的人考到了第三次等,所以苏轼的成绩破了纪录。
原本苏辙也有机会得到这个荣誉,但阅卷考官之间分歧太大:司马光认为苏辙应该录在第三等,但另外有人认为苏辙抨击时弊太激烈,对皇帝不恭敬,必须让他落榜。
最后是皇帝出面和稀泥,把苏辙录在第四等。我们对比苏轼和苏辙的试卷,会发现苏轼讲话很委婉,客套话也太多了,但如果抛开语言,单看内容的实质,苏轼才是更激烈的那个。
这场考试相当繁琐,考生先要提交 50 篇论文,然后才是正式考试,考试面对的考题也不像《刑赏忠厚之至论》那样是很简单的一句话,而是洋洋洒洒好几百字,问题接连几十个,几乎涵盖了时政的所有方面,这可不是皓首穷经的书呆子能应付的,写作技巧也派不上多大的用场。
苏轼依次回答了所有问题,所以这份试卷也称得上是这封万言书,因为针对的问题太具体,篇幅太长,对后世的考生没有什么参考价值,所以引发的影响只是昙花一现,直到今天也不太受人重视,这是很可惜的事情。
苏轼的边疆对策
很遗憾由于篇幅的限制,我不能详细讲解苏轼的答卷,只能精中选精。在试题的所有问题里边,最有意思的是一个军事问题,问的是:现在边境很安定,但军队还是撤不回来,这是为什么呢,又该怎么办呢?
苏轼对军事问题很有想法,但他很聪明,知道书生纸上谈兵很容易被人笑话,所以答题的时候故意答得简短一些。
苏轼先从剖析题目入手,说所谓边境安定,其实只是假象。
我们知道当时北宋的版图不大,北方有辽国,西北有西夏。在苏轼看来,辽国和西夏类似于以前的匈奴,那么,历史上是怎么解决匈奴威胁的,最值得当代参考。考察历史,要想制服匈奴,必须先通西域。
办法既然有了,接下来就该考虑怎么实施了。北宋要想打通到西域的通道,似乎做不到,因为灵州一带,也就是今天的宁夏灵武,早已经被西夏占领了,改名西平府。
那么,宋朝显然应该夺回灵州,但这事说来容易做来难。
为什么以宋朝的实力竟然拿不下一个小小的灵州呢?并不是西夏人有多厉害,而是因为宋朝发不出力。为什么发不出力呢?
苏轼给出的解答是:“以不生不息之财,养不耕不战之兵。”
也就是说,宋朝的军人是职业军人,只管打仗,不搞生产,而他们又长时间不去打仗,这怎么行呢?国家财力是有限的,照这样养兵的话,国力只会越来越弱。
今天我们最容易想到的办法是:既然养了那么多兵,就派他们去打仗好了。
但在苏轼的时代,宋朝的军队已经被养得很懒散了,战斗力低下,不打仗还能吓唬人,一打仗反而露怯。这个问题已经变得积重难返了,到底能怎么解决,真不容易想出对策。
如果能有对策的话,一定会是奇谋。苏轼想出来的,就是这样的一条奇谋。他说,第一步要做的,是让秦地独立。
所谓秦地,大体上就是战国时代秦国的版图,今天属于陕西省,当时和灵州接壤。
苏轼认为,陕西独立之后,陕西人自己去和灵州的西夏人打,宋朝不必干预。从此陕西是陕西,宋朝是宋朝,各过各的日子。
陕西变成了战国时代的秦国,这对于宋朝来说,能得到战国格局的全部好处,还能避免战国乱世的害处,灵州的西夏人肯定打不过独立之后的陕西人。
陕西人的战术可以非常简单,集中壮劳力在边境屯田。屯田是以耕养战、自给自足的好办法,屯田的壮劳力拿起锄头就是农民,放下锄头,拿起弓箭,就变成了士兵。
这样一来,就避免了“以不生不息之财,养不耕不战之兵”的困境。
等屯田成了规模,再让这些半兵半农的军队不断骚扰灵州,灵州人肯定熬不住,等他们熬不住的时候,就一定会归顺我们宋朝。
这样一来,就可以考虑下一步通西域的安排了。
苏轼这个办法无论是高明还是愚蠢,至少在今天看来足够惊人。
更惊人的是,这样的言论非但没有被北宋朝廷治罪,反而给苏轼赢来了前所未有的高分。
这就是读历史让我们开阔眼界的地方:我们以为天经地义的观念,一旦放在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地区,,就不再那么天经地义了。
今天我们对于领土、主权的观念是随着民族国家的兴起而成型的,历史并不很长。拿新观念去苛责古人,显然不太厚道。
在苏轼和他的同时代人看来,土地是为人服务的,如果丢掉一块土地能让人的生活变得更好,那又何乐而不为呢?
古罗马真的发生过这样的事情,皇帝嫌遥远疆土的管理成本太高,费力不讨好,索性不要那些土地了。
放弃领土也有另外的考虑,比如和苏轼同一阵营的旧党领袖司马光,在考虑和西夏议和的时候,坚持要把六处土地,也就是所谓六寨,还给西夏。
那是改革领袖宋神宗刚刚去世,反改革的新皇帝宋哲宗刚刚登基的时候,司马光提议主动归还六寨,理由是:当初宋朝和西夏建交,西夏内乱,国主遭到软禁,宋神宗打着救援西夏国主的旗号发动战争,占领了若干土地,兴建营寨,合称六寨,等西夏内乱平定,要求宋朝归还六寨土地的时候,宋神宗却不愿意了,说占领六寨,是对西夏的小小惩罚。
司马光说,就算要惩罚,也应该是惩罚那些软禁西夏国主的人,怎能反过来惩罚西夏国主,在救了他之后又抢他的地盘呢?这样胡搅蛮缠,出尔反尔,还有没有一点大国风范了?更何况那些武将夺地建寨,只是为了自己立功,完全不是为了国家考虑。至于六寨应该算是谁的土地,司马光倒还没有这种意识,但他也不会完全只讲儒家的正当性原则,所以接下来他又论证这六寨对于宋朝来说其实弊多利少,还给西夏才最合算。
司马光的提议并不乏支持者,最有力的支持者就是苏轼的弟弟苏辙。
第二年,宋朝真的开始实施司马光的还地政策,用土地交换战俘。
这笔交易到底应不应该,今天当然有今天的答案,但我们也不妨借着古人的答案重新审视一下自己心里的刻板印象。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北宋最高分的作文什么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