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ipile 发表于 2023-9-21 04:19:56

当综艺办成「辩论赛」《导演请指教》能帮到导演吗,明星和导演谁的发言权更大?

当综艺节目办成“辩论赛”  《导演请指教》能帮到导演吗?  羊城晚报记者 龚卫锋  竞演类综艺《导演请指教》上周首播后火了!“导演请指教是吐槽大会吧”“导演请指教影评人好敢说”等话题迅速登上热搜榜。但与微博平台的高话题讨论度不同,这档节目在豆瓣却被“一星”低评级刷屏。  
与《演员请就位》一脉相承,《导演请指教》的基本设置是导演拍片、观众鉴片后选出心仪作品,进而评出高下。核心应该是“作品为王”,但首期节目却有些焦点模糊:导演拍摄阶段,强行设置诸多门槛;观众鉴赏阶段,也未给足解读空间。  
竞演—模式换汤不换药  《导演请指教》上线,同演技竞演类综艺给观众带来的审美疲劳有关。自四年前,浙江卫视推出《演员的诞生》一炮而红后,《演员请就位》《演技派》《演员的品格》等同类型综艺陆续出现。  
如今,《演员请就位》出品方顺理成章推出《导演请指教》,两档节目的人员配置来了个“大挪移”:在《演员请就位》中坐镇导师席的导演,成了《导演请指教》的参赛选手;作为前者参赛选手的演员,成为了后者中帮助导演完成任务的“工具人”;在前者坐鉴评团席位的制片人,坐上了《导演请指教》的“导师席”。  

dermot 发表于 2023-9-21 04:20:24

节目的目的不是为了帮导演,也不是帮演员,而是为了挣流量,挣钱,谁能挣到钱,谁的发言权大

xixi123 发表于 2023-9-21 04:21:24

专业鉴影人与大众评审,争议、辩论、吐槽直接将《导演请指教》转化成舆论市场的话题热度,节目制作方也想要将这种争论当作吸引观众的噱头,在镜头转换与剪辑上进行特意的调整,为《导演请指教》带来了大量的点击率,也被网友戏称为导演版“吐槽大会”。

http://picx.zhimg.com/v2-04fac2ffdf91114690d56af5e0f77b62_r.jpg?source=1940ef5c

图片来源于网络

在前两期节目中,展示了九名导演的作品,但无论是从节目时长还是话题讨论,制作人、专业鉴影人与大众评审之间“针尖对麦芒”的争论变成了比电影短片本身更受关注的内容,节目组留足了时间、用好了剪辑、造好了话题让制片人、专业鉴影人和大众评审各抒己见、辩论较量。在这其中专业鉴影人则是一个“大杀四方”的存在,鉴影人之间就影片不同内容、不同话题、不同喜好进行争论,鉴影人站在“类导师”位置把导演当作毕业答辩学生一般进行质问,鉴影人把自己摆在比大众高的角度试图用经验去引导教育观众进行评价,只能说相比起展现电影创作生态,综艺节目始终把热度与流量放在首要位置。

http://picx.zhimg.com/v2-9c44d185f78f909d4bd5c6c458d09b2f_r.jpg?source=1940ef5c

图片来源于网络

节目组想要话题和流量的表现还体现在演员与嘉宾的选择上。在演员方面既有老戏骨,比如惠英红、温峥嵘等,也有影视圈的中坚力量,比如喻恩泰、胡杏儿等,还有刚出道或者尚未出道的新生代,比如黄明昊、朱志鑫等。当然最受网友关注的还是李诚儒,李诚儒一贯以敢说敢批评的形象出现在各大综艺节目中,基本上有李诚儒在的节目在设计上都能制造争议性、话题度、热搜榜,作为成功打造过《演员请就位》的节目组当然熟知这一套路。

http://pic1.zhimg.com/v2-6e80c945d2268ef16f2972ed0613e981_r.jpg?source=1940ef5c

图片来源于网络

《导演请指教》其实抛出了不少值得探讨的深究的问题,比如“学院派是否代表着行业金牌?”、“东方美学与西方美学到底有怎样的不同之处?”、“观众审美是不是就代表市场,观众观影需要被专业引导吗?”,这都是很有价值的议题,但很可惜节目中抛出了这些议题,却没有进行深入的讨论交流,变成了辩论赛,变成了答辩会,变成了吵架局,不仅没有对电影中拍摄技巧、内容表达、导演思想进行更深入的诠释,对于节目释放出来想要吸引观众抛出的话题也没有进行解答与探讨,所以也就有了热搜与评分成反比的情况出现。

http://picx.zhimg.com/v2-21ee93039076c5b99bc3cf1a93e6a13e_r.jpg?source=1940ef5c

图片来源于网络

在节目上线前的介绍中,曾提到“让优秀的导演得以被看见”,许多网友充满期待,试图通过《导演请指教》这一档节目了解影视生态幕后的故事,探讨国产电影未来,但是就目前上线的内容而言,似乎话题多了点,流量多了点,目标没达到,口碑没达到。节目宣称所有导演拍摄的作品会分别接受专业鉴影人的评价和来自大众的真实反馈,那专业鉴影人与社会大众便是站在平等的位置上,都有独自表达自己意见的权利,甚至从电影市场规律来说,检验市场无疑观众才是真正的主体,希望节目组不要忘了这一点。

http://picx.zhimg.com/v2-e7085bb15a78b30eea2a9c5e336d8ec8_r.jpg?source=1940ef5c

图片来源于网络

最后提一下影视生态,大众上座率与专业上座率只是一个概念,无论炒的如何热火朝天,上座率高还是低,制片人都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独自行使选择权,即便是与上座率相违背的“三票翻转”,有人说导演是幕后之王,但这个综艺《导演请指教》的确反映出了影视行业的一个现实,真正站在影视行业制高点的只有制片人而已。

qunyyy 发表于 2023-9-21 04:21:43

投资人或者制片人。

chun 发表于 2023-9-21 04:21:58

原出处:中国新闻网
原文链接:https://www.chinanews.com/yl/2021/11-11/9607010.shtml

  当综艺节目办成“辩论赛”

《导演请指教》能帮到导演吗?

  羊城晚报记者 龚卫锋

  竞演类综艺《导演请指教》上周首播后火了!“导演请指教是吐槽大会吧”“导演请指教影评人好敢说”等话题迅速登上热搜榜。但与微博平台的高话题讨论度不同,这档节目在豆瓣却被“一星”低评级刷屏。

  与《演员请就位》一脉相承,《导演请指教》的基本设置是导演拍片、观众鉴片后选出心仪作品,进而评出高下。核心应该是“作品为王”,但首期节目却有些焦点模糊:导演拍摄阶段,强行设置诸多门槛;观众鉴赏阶段,也未给足解读空间。

竞演—模式换汤不换药

  《导演请指教》上线,同演技竞演类综艺给观众带来的审美疲劳有关。自四年前,浙江卫视推出《演员的诞生》一炮而红后,《演员请就位》《演技派》《演员的品格》等同类型综艺陆续出现。

  如今,《演员请就位》出品方顺理成章推出《导演请指教》,两档节目的人员配置来了个“大挪移”:在《演员请就位》中坐镇导师席的导演,成了《导演请指教》的参赛选手;作为前者参赛选手的演员,成为了后者中帮助导演完成任务的“工具人”;在前者坐鉴评团席位的制片人,坐上了《导演请指教》的“导师席”。

  两者的模式也是一脉相承,大致脉络为“选人+拍戏+观影+评论+淘汰”:16位导演选经典影视IP打造剧本,拍成一部10分钟左右的短片。在观影会上,导演两两一组PK。王晶、方励、陈祉希、郝蕾四位制片人,决定进入下一轮的导演,以及进入待定席的导演。这种模式形成了一种有趣的产业闭环——导演产出作品,制片人负责预算、市场,影评人分析内容,观众凭喜好购票。

人选—他们需要扶持吗?

  本季《导演请指教》的一大主题是扶持新人导演,号称“基于新人导演所面临的行业生态以及时代责任,希望尽绵薄之力,为优秀的导演搭建一个平台,让创作的价值被更多人看到”。但16位新人导演名单出来后,网上一片质疑:“他们是新人?他们需要被看到?”

  比如跨界导演蔡康永、韩雪、梁龙、吴镇宇、吴中天等,就惹来众多质疑:“韩雪搬出了张艺谋团队和韩红来做幕后,她用扶持?”另一类是宁元元、王文也、德格娜等“影二代”。其中,宁元元的父亲是第六代导演张元,母亲是编剧宁岱;王文也的父亲是华谊兄弟传媒集团CEO王中磊。有诸多代表作的关锦鹏成为选手之一,更是让人不解,有网友评论:“如果关锦鹏也算新人导演,那王晶、尔冬升、徐克都可以来参赛了!”

  “豪华”的导演名单,引来不少网友质疑《导演请指教》动机不纯:“真正需要机会的年轻创作者,似乎无法闯入这档节目。”“究竟是导演需要曝光率还是节目组需要曝光率?”

创作—导演作品受质疑

  《导演请指教》节目组要求导演在两到三天时间内拍完一部短片。但首期播出后,除了包贝尔对于《哪吒》的改编达到及格线外,其余三位导演的水准和态度均受到质疑。

  二手玫瑰的主唱梁龙执导改编了IP《疯狂的外星人》,整部短片台词极少,依靠视觉语言讲故事,晦涩的叙事表达让不少观众陷入理解困境。由于投票数低于观影临界值,这部短片未被播完。现场有演员请梁龙介绍他的故事思路,梁龙以短片没播完为由,拒绝解读自己。

  《逐梦演艺圈》导演毕志飞改编执导了费穆名作《小城之春》。但李诚儒直言这个短片缺乏原创性,毕志飞只是临摹得很像,但临摹得再像都不是他的作品。此外,毕志飞在拍摄过程中展露的工作状态也被吐槽:他理不清人物关系和叙事逻辑,让演员梳理脉络,演员吕星辰直接回怼:“导演,这个应该你来告诉我们!”不过,碍于两两PK的赛制,由于梁龙的短片没有播完,毕志飞“不战而胜”。

  北京电影学院摄影系老师相国强,改编执导了短片《哪吒闹海》。这部短片叙事逻辑不够清晰,并未得到现场鉴评团认可,弹幕也是差评居多。有网友吐槽:“出走半生干行活,归来仍是学生作业。”对于批评,相国强并不接受:“这个片子还挺深的,他们没有理解这个片子。”“如果你们能把片子客观地放到网上,它肯定会火的。”这惹来更多网友吐槽:“不是我不好,是你们不懂我……看不起观众?精神胜利法?”

效果—“辩论赛”喧宾夺主

  一档以扶持年轻导演为己任的节目是如何一步步走向混乱的?与节目组对鉴评团评论发言的剪辑选择不无关系。节目中,能掀起话题讨论的观点输出很多,但由于许多观点并未顺藤摸瓜、深度挖掘,且剪辑缺乏梳理,最终呈现的效果显得话题缺乏逻辑梳理,辩论赛便成了吵架局。

  影评圈的“护短”现象,体现在北京电影学院的孟中教授对同事相国强短片的评论上。他说:“相国强导演是电影学院摄影系毕业的,我敢保证地说一句话,电影学院毕业的学生,技术上面不会成为问题。”这句评论很快遭到郝蕾反驳:“从专业学校毕业了,拍得很烂的,改了行的多的是,这不是一个评判标准。”可惜的是,这番唇枪舌剑后,两人并未对自己的观点展开说明,撕开了现象,但未触及本质:学院派是否盲目自信?电影专业教育是否有值得反思之处?

  影评圈的“掉书袋”现象,体现在孟中和王旭东对毕志飞短片的评论上。两人搬出了中国电影史质问毕志飞的美学追究和镜头语言。王旭东把评论现场变成了论文答辩现场,问毕志飞:“费穆先生的其他作品你看过吗?《狼山喋血记》和《孔夫子》,它们的东方美学体现在哪里?具体说几个镜头!”观众凌乱了:“东方美学是什么?如何体现?他们从头到尾都没说。”

  影评人与普通观众的隔阂也在剪辑中被放大。比如,一些影评人力撑梁龙的默片时,有观众质疑他们故作高深,影评人赵文迪回应道:“我们是用我们的行业知识和经验告诉观众这部影片的创作思路。我们告诉你,你们才能够从正确的入口进和正确的出口出。”但影评人给的出入口一定正确吗?观众需要被引导吗?有条弹幕代表了许多人的看法:“唯一有权指教导演的只有观众。”
【编辑:苏亦瑜】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当综艺办成「辩论赛」《导演请指教》能帮到导演吗,明星和导演谁的发言权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