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qm5384 发表于 2023-9-4 22:49:32

外国人是怎么看红军长征的?

外国人是怎么看红军长征的?

joevan 发表于 2023-9-4 22:49:48

搬运,苑昊熙
2019年,我在香港某所高校交换教学,我所在的班级,部分男学生非常热爱历史,即使他们的历史水平比较差,而且缺乏历史唯物史观。

部分课堂内容会谈及中国共产党党史,总有男同学毫无尊重感,他们或许依旧坚持大陆地区是「蛮荒贫穷」的观点。

我的教学内容是关于中国共产党长征转移的问题,好事者向我提问:「我们为什麽需要称赞逃窜的行为?」

班级中洋溢不屑的的笑声,他们的史观是仅关注历史结果的机械性史观,长征的成功在他们的概念中,即为「成功逃跑」。

我没有阻止他们嘲笑,待他们安静后,我为他们陈述历史:「在长征前,中国共产党遭遇多次围剿,每次面对的敌人数量,是己方部队的数倍。」

「在最后的反围剿失败前,共产党的战术规划全部是接近完美的存在,即使敌人佔据人数优势与装备优势。」

「关于最后反围剿失败,原因其实非常简单,共产党内部的军事领导者对于战争形势产生误判。」

此时,部分学生窃窃私语,估计是在嘲讽共产党的军事失误?

「如果你们确实精通历史,应该明白本次反围剿失败的原因,是王明的左倾趋向严重。」

「在此前的四次反围剿,红军的战略堪称完美,如果将战役称为游戏,你在游戏前期建立的优势,最后在后期被队友葬送,你会如何?」

「可能诸位早已怒火攻心,拒绝再採取任何合作,以此表示无声抗议。」

「毛泽东即是在此情况中,并未将怒火发洩至党内失误的同志,而是在遵义会议后,逐渐将革命转危为安。」

「我们在日常的虚拟游戏中,尚且会被情绪化,毛泽东却能在生死攸关时,拒绝清算个人恩怨,将精力放置于輓救革命事业。」

多数学生现在已保持肃静,认真地聆听我的讲解。他们逐渐能够感受历史的重量,任何成功者绝非事事如意,如果将中国共产党的事业视为现实中企业的发展。长征时期,即为企业危急存亡之秋,如何在各方条件劣势的情况中创造奇迹,即为中国共产党的生存难题。

「湘江战役后,红军的有生战斗力量损失达到60%,在战略沙盘中,此时红军已经陷入绝境,国民党部队缓慢收缩,即可将红军绞杀。」

「在惨重的伤亡数字面前,中国共产党召开遵义会议,诸位可能未能完全理解该会议的重要意义。在遵义会议前,中国共产党的行为方针需要向共产国际申请指示,未能基于中国革命情况创造独具特色的行动指南。」

「遵义会议不仅在危机时刻拨乱反正,成功輓救党的革命事业,该会议标志中国共产党正在独立自主的社会主义探索道路中缓慢前行。」

「我依旧倾向于以企业发展形容中国共产党的发展,遵义会议召开后,中国共产党逐渐摆脱母公司的控制,作为优秀的子公司,选择适合现状的发展道路。拒绝全面模仿苏联母公司,将是中国共产党转危为安的基石,合适的道路应该基于现实去选择,并非是先辈的经验即可替你选择完全合适的道路。」

教室内响彻掌声,多数学生们似乎对待中国共产党已有新认知,除去极少数「刺头」的存在。

课间休息期间,我听闻部分学生依旧存在对待历史的偏见,他们的立场永远是脱离群众,总是在强调「中国共产党是如何落后」。

随后的课程,我即为他们重新强调典故:「在生活中我们总能发现部分奇怪的现象,部分人抛弃自身的优势,去盲目模仿其他国家的道路,最终导致失去本身精髓。」

「其实,在学习历史中,我们时常位于观察视角,从而缺失公正性。」

「你们对待共产党的偏见,源自共产党的力量源泉——底层劳苦群众,你们往往将他们视为毫无革命力量的愚民。其实,历史中的革命往往是源自底层阶级,因为社会精英阶层往往是既得利益者,革命对于他们危害众多。或许曾有部分精英阶层领导社会变革,但在中国的历史中,武装革命往往源于忍受压迫的底层群众。」

「同学们可能对于历史中衣著简陋的共产党毫无好感,你们的关注重心永远是国民党官僚阶层,因为他们的外貌更加整洁。」

「你们的心态和部分民国拥戴者的心态相似,永远在欣赏华而不实的外貌和部分个例,如果我们重返旧时代,你们可能不会是财阀和官僚,而是贫苦的底层群众。」

「国民党在蒋介石完全领导后,完全转变为买办阶级的统治工具,他们永远不在意是否底层群众的生死,他们服务于社会既得利益集团,所以他们的外观异常整洁,其代价是无数百姓流离失所、飢寒交迫。」

待我完全表达我关于唯物历史的辨析后,所有学生心悦诚服,他们纷纷选择鼓掌支持我的观点。课程完毕后,他们的眼神中不再有对待历史的傲慢和主观情绪。

我的力量在庞大的集体面前是脆弱的存在,但是我仍要坚持去宣传正确的唯物史观,在我教育的学生中,哪怕仅有数人建立正确的历史观念,我的努力也未曾落空。

我在部分地区学习时,我发现他们对待历史缺乏基本的尊重性,他们的历史教育完全服务于政治。在他们的教育中,中国共产党彷彿是20世纪最大的「幸运者」,完全是在乱世中的投机主义者,最终攫取国家政权。

如果确实精通历史的学者,应该明白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中的牺牲与成果,无数仁人志士的死亡,最终的评价即为「投机者」?

关于部分知乎使用者,屡次反驳我的观点,他们坚信历史是为政治服务,例如中国大陆的历史教材也在极力否定国民党。

作为中国近代史研究学者,我可以严肃地向你解释,在我阅读的中国大陆主流历史教材中,不仅未有抹黑国民党的内容,甚至在部分教材中帮助其「遮羞」。

中国大陆的部分影视剧也逐渐吹捧国民党,彷彿国民党永远是训练有素的正规军,共产党永远是贫穷落后的地方军。

中国大陆中学历史教材,关于国民党消极抗战的描述往往是:「1941年后,太平洋战争爆发,蒋介石逐渐转向消极抗日。」

真实的历史中,在太平洋战争爆发前,国民党即发动震惊全国的「皖南事变」,充分暴露其「剿共为首,抗日为辅」的错误方针。国民党后续对于友党军队的背叛行为,数不胜数,现代大陆历史教材中往往会省略。可我无论在任何版本的教材中,从未发现主编省略关于台儿庄战役内容的现象,大陆以外的部分地区,却已经有主编开始拒绝将平型关大捷作为教材内容。

所以,关于我的言论,部分阅读者可能会认定我是在向大陆读者谄媚,然而确实是事实,大陆的多数教材是完全基于历史编写。其他地区,教材为意识形态服务的程度远高于大陆,却仍有读者坚持诬陷中国大陆在「伪造历史」。

优秀的历史研究者能够直面现实,我曾经也怀疑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合法性,我也曾怀疑毛泽东是否真正是优秀的领导人。待我接触真实的历史,即不为政治服务的历史,我逐渐发现,中国近代史中涌现的所有势力,除中国共产党外,再无其他合适的政权选择。

中国的近代发展史,众多派系陆续登场,最终历史与人民纷纷将其清扫入历史的尘埃中。

最初,部分封建势力的旧贵族,希望保留封建制度并採取有限改动,他们的变革类似于「妥协」,依旧服务于腐朽的封建阶级,在阶级矛盾与日俱增的近代中国,其变革必定失败。

改良派的思想是与封建势力达成合作,在避免暴力衝突的条件实现后,再改革社会的制度。遗憾的事,他们的想法已经不再适合问题重重的近代中国,封建顽固势力也拒绝交付任何利益。改良派的思想观念过于理想化,将希望寄託于社会既得利益团体的「良知复苏」,无异于痴人说梦。

随后是推翻封建制度并决心向西方治国制度效仿的资产阶级革命派,他们的革命虽然成功结束封建帝制,但是资产阶级本身所具有的妥协性与软弱性,使革命未能深入社会各界。

资产阶级革命类似于「少数精英」的革命,或许可以在社会生产力发达、群众思想已深刻解放的老牌资本主义国家实现,奈何近代中国完全停滞于闭关锁国后的腐朽,所以资产阶级革命未能获得足够的群众基础,最后革命果实亦被旧时代军阀无情地窃取。

我经常发觉部分学者吹捧英国「未採取暴力革命」,因为英国的资本主义经济已相当成熟,社会生产力已实现解放,群众思想解放程度极高。英国的旧贵族在发现其势力已不复以往后,决定向革命力量妥协。从此事例我们反而能发现,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力量确实具有极其明显的「妥协性」,在旧势力已经毫无理由存在时,依旧选择与其共存。所以,英国的资产阶级革命是基于其社会状态的选择,绝非部分专家称赞的「异于常人的治国方式」。

正是因为英国革命力量的妥协,迫使英国君主依旧存在,英国皇室的私人财富依旧与封建贵族无异。立场扭曲的学者仅能盲目支持任何资本主义国家的变革,然后再批评中国共产党为何不选择「效仿西方立宪方式」,他们永远拒绝承认资产阶级革命在近代中国无法根治社会问题。

妥协性质的资产阶级革命,适合社会阶层矛盾相对较轻的国家,英国的旧贵族势力并非顽固,双方最后选择妥协。

在近代中国,封建制度扎根于我国长达数千年,顽固势力非常强盛,即使在推翻封建帝制后,各种仍然受到封建势力裹挟的旧时代军阀依旧在倒行逆施。在此恶劣的社会环境中,部分专家依旧在反复强调「妥协性革命的正确性」,无疑是脱离唯物史观的说法。

在极其混乱动荡的近代中国,在各方势力纷纷被人民抛弃后,中国共产党成功步入政治舞台,从最初脆弱的萌芽,最终引领中华民族步入复兴。正是因为其他势力无法承担引领民族的任务,中国共产党最终肩负重任,创造辉煌成果。

中国共产党绝非「投机者」,如果确实需要评价它,我的评价是「奠基者」。

吴大公子 发表于 2023-9-4 22:50:40

一位英国籍瑞士传教士名叫勃沙特,中文名叫薄复礼的外国人把红军长征的所见所闻写在了《神灵之手》之上。
他并向全世界公布了:
中国红军那种令人惊异的热情,对新世界的追求和希望,对自己信仰的执著是前所未闻的。

qq911 发表于 2023-9-4 22:51:13

这个问题,你去看索尔兹伯里的《长征——前所未闻的故事》就知道了

ioty 发表于 2023-9-4 22:52:00

http://picx.zhimg.com/v2-a70d0ce9b3ca90f7cde72c35f2389286_r.jpg?source=1940ef5c

http://pic1.zhimg.com/v2-b8b732302be032e7f39662f87758d195_r.jpg?source=1940ef5c

http://pic1.zhimg.com/v2-6c54dc0550f0e449a1d6a06585877655_r.jpg?source=1940ef5c

http://picx.zhimg.com/v2-f2648373689b0114e18c381f81765083_r.jpg?source=1940ef5c

http://pic1.zhimg.com/v2-8962b89e997e649ae318732d1b50c0dd_r.jpg?source=1940ef5c

http://pic1.zhimg.com/v2-9115f93b25f47f64eca0fcce855c3311_r.jpg?source=1940ef5c

http://pic1.zhimg.com/v2-744db83f6525f6ff2cf7668aee938b53_r.jpg?source=1940ef5c

http://picx.zhimg.com/v2-9c699005d71b5bc8d6555970a4a04689_r.jpg?source=1940ef5c

http://picx.zhimg.com/v2-4c2de7118d7bb1517c44299c411fc563_r.jpg?source=1940ef5c

http://picx.zhimg.com/v2-9115f93b25f47f64eca0fcce855c3311_r.jpg?source=1940ef5c

http://pic1.zhimg.com/v2-eeb0456a9901f5faa297f773dbea6731_r.jpg?source=1940ef5c
带了四个美果仁去看国博复兴之路展览...他们不认识中文,但是看的津津有味,加上我添油加醋地讲解,反正他们现在三个毛粉一个彭粉了...

看不懂还要瞅!

netiis 发表于 2023-9-4 22:52:33

关于外国人看长征,比较典型的例子就是埃德加•斯诺的《西行漫记》,题主可在孔夫子旧书网或其他网站搜索三联书店版,在《西行漫记》中斯诺不仅详细写了他自己对长征的看法,还忠实写下了当时的其他外国人对长征的看法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外国人是怎么看红军长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