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8at 发表于 2023-8-31 23:10:07

有哪些网络大电影值得推荐?

都说网大很low,那这么多的作品里,有没有哪些拍的还不错,值得推荐的呢?

wangyi0412 发表于 2023-8-31 23:11:07

一部中华英雄史诗——电影《特级英雄黄继光》点评

本文为本人原创,如需转载,请通过评论、私信、微信公众号后台留言等方式与我联系,转载请注明出处。
尽管那征战的风云聚了又散,散了又聚。
尽管那和平的鸟儿来了又去,去了又来。
大英雄依然是大英雄,
依然有古莲子般勃发出的生机。
只要信念的大树不倒,
就有写不完的英雄史诗。
——题记:纪录片《二十世纪战争解密》主题曲歌词中国人民志愿军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在1950年10月至1959年1月期间参加抗美援朝的中国方面部队。
在抗美援朝战争中,总计有约240万人先后加入中国人民志愿军,其中以轮战方式先后入朝参战的各种部队共计约190万,补充兵源近50万,共计约240万。
他们不曾老去

根据2020年官方统计数据,在抗美援朝战争中,我国共有19.7万余名烈士牺牲。

http://picx.zhimg.com/v2-7a96f722294b6ce5ddb55be421d8fc93_r.jpg?source=1940ef5c
1953年10月29日,中国人民志愿军总部公布了从1950年10月25日到1953年8月特级、一级、二级英雄模范和特等功臣名单。
据统计,在抗美援朝战争期间,中国人民志愿军共涌现30余万名功臣,其中英雄、模范410余人,特等功臣231人。
在这些功臣英雄模范中,特级英雄只有两名:杨根思(1922年11月6日—1950年11月29日)、黄继光(1931年2月24日—1952年10月20日)。
杨根思烈士在成为中国人民志愿军特级战斗英雄前,就已经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全国战斗英雄。
1944年3月,杨根思加入新四军,先后经历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炮火洗礼。在中国人民解放战争中,杨根思屡立战功,被誉为“爆破大王”。
1950年10月,杨根思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随部队赴朝鲜作战。1950年11月29日,杨根思在坚守长津湖畔1071.1高地东南侧小高岭战斗中,率领三排打退美军八次进攻,在最后只剩下他一人时,毅然抱起炸药包冲向敌群,与敌人同归于尽,年仅28岁。
和杨根思烈士相比,黄继光烈士是一个“新兵”。
黄继光,原名黄积广,1931年生于四川省中江县一个贫苦农民家庭。黄继光从小就给地主扛长工、割草放牛。他的父亲因受地主欺压,病恨交加而死。
1949年11月,黄继光的家乡解放了,村里组织起农会,黄继光成为农会第一批会员。他积极参加清匪反霸斗争,被选为村儿童团团长,曾带领民兵活捉逃亡地主,搜出伪保长私藏的枪支弹药,被评为民兵模范。
1950年,抗美援朝战争爆发。1951年3月,中江县征集志愿军新兵时,黄继光在村里第一个报了名。体检时,他因身材较矮开始未被选中,后来征兵的营长被黄继光参军的热情所感动,破格录取。黄继光随部队跨过鸭绿江,到朝鲜前线后,被分配到某部2营6连任通讯员。
1952年10月14日,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开始向江原道金化郡上甘岭597.9高地和537.7北山高地发动进攻,上甘岭战役开始。10月19日夜晚,黄继光所在营与美军激战4昼夜后,奉命夺取上甘岭西侧597.9高地。
在这场战役的关键时刻,黄继光用胸膛堵住美军正在扫射的枪口,用他年轻的生命,为部队冲锋扫清了道路,壮烈牺牲,年仅21岁。
我们铭记他们

黄继光舍身堵枪眼的故事是我们耳熟能详的故事,电影《特级英雄黄继光》不限于他参加的那场战役本身,这部电影的大部分篇幅,讲述的是黄继光如何成长为英雄的历程。

http://picx.zhimg.com/v2-a90448cee735da7c6f5ca4f493db085d_r.jpg?source=1940ef5c
这部电影的开头,就让我们看到了和课本上描述的“高光时刻”的黄继光有些不一样的黄继光:为了及时传递消息,黄继光抄近路送信,硬是从敌方的封锁线上跑了过去。
这个有些毛毛躁躁的小伙子,让教导员有些哭笑不得:“他啊,天天就想着参加战斗。”
这部电影的基调是很质朴的,片中的黄继光并不是一开始就是“高光时刻”的黄继光。
他托人帮他给母亲邓芳芝写信,信中充满了对母亲的思念和对祖国的热爱,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http://picx.zhimg.com/v2-da30539dbda702d728e749b8e3b289bd_r.jpg?source=1940ef5c

黄继光写给母亲的信

母亲大人:
男于阳历十月26日接到来信,知道家中人都很安康,目前虽有些少困难,请母亲不要忧愁。想咱在前封建地主压迫下,过着牛马奴隶生活,现在虽有少些困难,是能够度过去的,要知道咱们(在)英明共产党、伟大领袖毛主席正确领导下,幸福日子还在后头呢!
男现在为了祖国人民,需要站在光荣战斗最前面,为了全祖国人民家中人等过上幸福日子,男有决心在战斗中,为人民服务,不立功不下战场。请家中母亲及哥嫂弟弟不必挂念。在革命部队里上级爱军人如父母,同志之间如亲兄弟一般,一切在祖国人民热爱支援下,在战斗中是很愉快的,男决心用实际行动来回答祖国人民对我们关怀和家中对我期望。
最后请母亲大人及全家人等保重身体,并请回信一封,把当地情况(说说),土改没有,及家中哥哥嫂嫂生产比(以)前好吗?
祝玉体安康。
男际广(指黄继光)
1952年4月29日于战斗中邓芳芝是一位深明大义的母亲,黄继光是她很疼爱的三儿子。与这部电影的开头黄继光的那封“不立功不下战场”的信相呼应,这部电影里邓芳芝给毛主席和志愿军同志们写的两封信催人泪下。
敬爱的毛主席:
我叫邓芳芝,今年六十一岁,家住四川省中江县通山区石马乡第三村。中国人民志愿军特等功臣、二级战斗英雄黄继光就是我的三儿。
……
我们懂得怎样保护我们来之不易的好日子。就在继光离家的时候,就曾经告诉我说,让我把后方的生产搞好,多打粮食支援前线。听光儿说话这么志气,我心里真是高兴。
……
英勇的志愿军同志们——我亲爱的儿女们:
去年十二月二十六日,我去赶集,知道光儿在朝鲜战场上牺牲了,当时我身上像割了一块肉一样的疼,天下的母亲谁不疼自己的儿女的呢?没有!
……
大家对我的关心,教育了我,使我记起了光儿离家时说的话:“妈妈,这回我志愿到前线去,要保卫我们翻身的胜利果实,保卫祖国和世界的和平。我一定时时记着妈妈的话,多杀美国鬼子!”现在,光儿是做到了他自己说过的话了。他为了多数人过幸福日子,牺牲自己,他有志气。
现在我走到那里,人们都称呼我“英雄的妈妈”、“光荣的妈妈”、“亲爱的妈妈”……我失掉了一个儿子,现在却有了千千万万个儿子。
亲爱的儿女们,我象爱光儿一样地爱着你们。我希望你们也象光儿一样,在彭司令员的教导下,英勇作战,更多地消灭美国鬼子,为光儿报仇,叫全世界的人都过和平、幸福的好日子。
……
我等着你们胜利的消息!黄继光牺牲后,1954年11月,又一次志愿军征兵工作开始,邓芳芝对小儿子黄继恕说:“你三哥牺牲在战场上,你愿不愿意替你三哥完成任务?”黄继恕立即明白了母亲的用意,随后报名参军奔赴朝鲜。后来,邓芳芝的三个孙子、两个孙女也参加了中国人民解放军。

http://pic1.zhimg.com/v2-36916ec722b870e2ef80fd60961bea7f_r.jpg?source=1940ef5c

http://pic1.zhimg.com/v2-29334352d28882835d063fc9c1214543_r.jpg?source=1940ef5c

http://picx.zhimg.com/v2-8c63046e7bd2a6ec9156500af34f9750_r.jpg?source=1940ef5c
电影《特级英雄黄继光》里黄继光和母亲告别的场景,没有什么煽情的台词,邓芳芝拍了拍黄继光的肩,目送她的三儿远去。
她是一位外柔内刚的母亲,在这样的时刻,连眼泪都没有流,但她的眼神里,充满着不舍。
这个场景很符合历史上真实的邓芳芝的性格,由此可以看出这部电影的创作者花了功夫查了不少历史资料。
1953年,邓芳芝参加了全国妇女大会,毛主席特地把她请到了家里。这两位为中华民族崛起而双双失去儿子的花甲老人,他们紧紧地握住了彼此的双手。
毛主席对邓芳芝说了这样一句话:“你牺牲了一个儿子,我也牺牲了一个儿子,他们牺牲得光荣,我们都是烈属。”
邓芳芝听了感动不已,但一直坚持没让泪水流下来。1955年、1960年,毛主席两次再度邀请邓芳芝到家里做客,这是对一位英雄母亲最高的礼遇。
令人惊讶的是,每次提起已逝去的儿子黄继光,邓芳芝始终以她的坚强来面对,一次眼泪也没有掉。
从这部电影用倒叙的手法,在战争场景之间穿插了黄继光参加志愿军、训练的过程,也能看出创作者的用心程度。

http://picx.zhimg.com/v2-cb94259c12504272b6f63e87e653ce9d_r.jpg?source=1940ef5c

http://pic1.zhimg.com/v2-6661564a6f8ab270e500e526f101267e_r.jpg?source=1940ef5c

http://picx.zhimg.com/v2-2f1901fba1a230ecda4210241bbbfe94_r.jpg?source=1940ef5c
以往不少讲述英雄事迹的战争题材电影,往往把重点放在展现战争场景和英雄的奋勇作战上,电影《特级英雄黄继光》则把重点放在展现英雄黄继光有血有肉的一面和他成长的历程上。
个人认为,相较于这部电影展示的黄继光牺牲前后的“高光时刻”,这些是这部电影另一大优点。
这部电影高度还原了包括黄继光在内的志愿军指战员在1952年10月的上甘岭战役中充满智慧和勇气的战斗过程。
当时,随着苏联军事援助的基本到位,志愿军主力部队大部分换装了苏械装备。这部电影里黄继光使用的冲锋枪就是我国根据苏联的PPSh41冲锋枪仿造的50式冲锋枪。

http://pica.zhimg.com/v2-2ac7c7d2b5b4c8cb429df1c0f64a9017_r.jpg?source=1940ef5c
由于当时我国工业基础薄弱和枪械可靠性的问题,50式冲锋枪没有配套使用PPSh41冲锋枪的71发弹鼓,因此志愿军的冲锋枪手们配备了可以容纳4个35发弹匣的冲锋枪子弹袋。
这部电影里展现了黄继光参加的三场战斗:黄继光和教导员李旭协助9连坚守2号阵地、6连在夜间对597.9高地发起的攻坚战、0号阵地攻坚战(黄继光壮烈牺牲的那场战斗)。
在坚守2号阵地的战斗中,李旭采用了“包饺子”的战术,利用地形优势,将阵地上为数不多的战斗人员组成一个L形伏击圈,通过交叉火力杀伤敌军。黄继光迂回到阵地侧翼,对进攻的美军进行夹击,将冲进堑壕的美军士兵消灭。

http://pica.zhimg.com/v2-b5c81166d3092326a599d0f32b6b60ac_r.jpg?source=1940ef5c
这部电影展现的597.9高地攻坚战的过程,节奏很紧凑,左臂上绑着用于夜间敌我识别的白布条的志愿军战士们,在火炮的掩护下,冲到美军阵地前几十米的地方,措手不及的美军匆忙开火,双方近距离交战。

http://pic1.zhimg.com/v2-aaf3bec0923d7ef05b9345c41c4ad970_r.jpg?source=1940ef5c
以往出于宣传的缘故,国产抗美援朝战争题材的影视作品里往往会较多地展现美军“钢多气少”的形象,但这部电影高度还原了当时中美两军激烈厮杀的场景。
上甘岭战役,对双方而言都是至关重要的一战,在这场战役中,中美两军的作战意志都很顽强,屡屡出现短兵相接、近身肉搏的场景,在火力上更是创造了世界战争史上火力密度的新记录。
志愿军指战员面对美军的“范弗里特弹药量”——范弗利特当时任美国第8集团军司令,他在作战中所使用的弹药量,往往超过美军作战规定允许限额的5倍以上——依然坚持不懈,顽强、聪明地抗击,硬是在美军密集的航空炸弹、炮弹和子弹形成的密集弹幕下虎口拔牙,一步步地攻克敌方阵地。
6连不断地拔掉敌军的一个个火力点,但也不断有战士牺牲。
血战到后半夜,597.9高地仅剩下0号阵地还未攻克,但6连只剩下包括黄继光在内的16人。
后面的故事——黄继光牺牲前后的“高光时刻”——就是我们耳熟能详的故事了。
在付出9名战士牺牲的代价后,0号阵地的火力点全部暴露。
在仅有的几枚60迫击炮弹的掩护下,由6连的三名通信员黄继光、吴三羊、肖登良组成的爆破小组趁着美军的重机枪卡壳,抓住机会冲进堑壕,在连长和指导员等人的掩护下,消灭了堑壕里的美军,但美军的一个机枪小组也趁机悄悄转移。

http://pic1.zhimg.com/v2-2704db9e5ce5c6369c657a3abb5142e2_r.jpg?source=1940ef5c
就在三人以为0号阵地上的所有敌人都被消灭时,美军最后一处暗堡突然开火。吴三羊牺牲,肖登良重伤。肖登良在昏迷前把最后一枚RPG43手榴弹交给了黄继光。
此时,黄继光也多处负伤,浑身鲜血。美军照明弹将阵地照亮,几个火力点交叉扫射,封锁道路。启明星出现在东方的天空,时近20日拂晓,如不能迅速消灭这个火力点,夺取0号阵地,将贻误整个战机。
黄继光毫不畏惧,趁手榴弹爆炸烟雾,拖着受伤的身体继续匍匐前行。接近美军中心火力点时,用力甩出最后一颗手雷。手雷在离美军不远的地方爆炸,美军火力点被炸掉半边,美军的机枪顿时停止了射击,黄继光也被这巨大的爆炸震昏了过去。

http://picx.zhimg.com/v2-15cce68f9978ff799ddc1530fb0b223c_r.jpg?source=1940ef5c
然而,在志愿军发起冲锋时,美军火力点内残存的机枪又响起来,向志愿军冲锋部队疯狂扫射,部队攻击再次受阻。
枪声中,身负重伤的黄继光醒了过来,但他没有弹药,便忍着重伤剧痛,艰难地爬到地堡射孔,毅然跃身而起,张开双臂,向火力点直扑上去,用胸膛堵住美军正在扫射的枪口。
黄继光舍身堵枪眼,遮挡了美军机枪的射界,使得暗堡里的敌人无法瞄准,为志愿军冲锋部队赢得了十分宝贵的十几秒的时间。

http://pic1.zhimg.com/v2-8a7dcd6559497b085c2f1c72a03e3822_r.jpg?source=1940ef5c
这十几秒的时间,让他身后的战友们顺利地冲进美军阵地,全歼了597.9高地上的敌人。
黄继光牺牲的意义不仅如此,包括他在内的6连的烈士们,用他们的牺牲为志愿军在力量最薄弱的那一天占领上甘岭扫清了道路,志愿军成功转入坑道作战,利用地形优势,打赢了上甘岭战役。
和抗美援朝战争运动战阶段(1950年10月25日至1951年6月10日)的五次战役不同,上甘岭战役更像“公牛的角斗”,志愿军和联合国军双方在面积仅3.7平方公里的两个高地进行了激烈的争夺,投入的兵力、兵器逐步增加,由战斗发展为战役。志愿军参战部队依托坑道与敌反复争夺29次,击退敌营以上规模冲锋25次,营以下冲锋653次。
充满热血、智慧、勇气的浴血奋战,往往出现在美国好莱坞大片高潮部分的战斗,只是上甘岭战役乃至抗美援朝战争中的中国人民志愿军的日常经历。
电影《特级英雄黄继光》由于拍摄成本所限,和国外的战争大片相比,战争场景算不上华丽,但它对黄继光成长为英雄的过程和他参加的战斗的高度还原,足以让这部电影成为一部优秀的战争题材电影。
个人认为,这部电影传达出一种中华文明里关于英雄的信念:英雄并不是天生的不凡之人,人民英雄正是来自人民。
在黄继光所在的连队——“黄继光英雄连”,一代代指战员仍把黄继光称为“老班长”。宿舍里还保留着他的床铺,睡前,战友会把他的被子铺开,起床的第一件事则是把被子叠好。每当点名时,黄继光的名字总是第一个被提起,那一声“到”从全体指战员的口中喊出,穿透营区,穿越时空,承载着思念,更激励着我们传承先辈精神,扛起时代责任。

http://picx.zhimg.com/v2-45b6af427ff41c07d06b46a3ab8523a2_r.jpg?source=1940ef5c

http://picx.zhimg.com/v2-67c0611b5e43122846a0b531b0ef93b6_r.jpg?source=1940ef5c
中国人民志愿军的伟大,三天三夜都说不完。包括黄继光在内的中华英雄儿女的史诗,将代代传承并不断发扬光大。
只要信念的大树不倒,就有写不完的英雄史诗。

wyc9867 发表于 2023-8-31 23:11:37

在此推荐一下10/1上映的网络大电影《特级英雄黄继光》。

推荐理由:

尽管选取的是一场足够惨烈的战役,并且讲述的是特级战斗英雄的故事,但影片并没有因此把叙事带入到一个个人英雄主义的视角中,反而建立了一副完整的人民英雄群像。
它讲述是我们怎么打赢的那场战斗,怎么打赢的那场战争,为什么能打赢那场战争。
以及在这之后的:和平来之不易,故格外值得珍惜。
<hr/>黄继光是我小时候第一批知道的烈士。我们的思想品德课老师会给我们讲革命故事,其中就有黄继光。当时他有一句话我仍然记得很清楚:
你们这些娃娃,针扎一下就会觉得疼吧?他可是为了中国拿胸口堵住了机枪啊。这部电影当然远远称不上是英雄故事的全貌,但我们可以借这部电影去看一看曾经发生的故事,70年已经过去,但有些东西,足以穿越时光,历久弥新。
1、价值倾向:既有自我实现,也有整体战略。

近年来关于真实战争题材的电影我们其实可以总结出一些经验:对于这种相对严肃的内容来说,真实的呈现出它本身应有的面貌,是比在此基础上加工升华更重要的事情。
比如对于那个年代的人来说,保家卫国是以往的困苦和胜利叠加而形成的常识,根本不需要并不是什么成长或者感悟。
影片中的黄继光体现出了这一点:他或许对练习内容有不解有偏好,或许对战斗岗位的理解不够完美,或许还会想立功想出风头,但保家卫国、努力训练、服从命令这些品质仿佛刻在骨子里一样的始终伴随着他。这些始终如一的珍贵品质完美的诠释了何谓人民史观,何谓英雄也是人民的一部分。
而在此基础上,这部电影的名字其实透露出了这样一个问题:怎样才算做一位英雄?
这其实是潜藏在战争场面下的另一个成长叙事,是在一个共同信念下,将个人价值与整体战略的结合。当黄继光逐渐明白通信的意义,然后义无反顾的去完成自己背负的使命时,影片的价值取向也随着那句话表达了出来:
咱参军是为了什么?不是为了立功,是为了把仗打赢。
这句话可以说是对那支军队的最佳诠释。他们奋勇争先英勇无畏追求自我实现,但这种自我实现本质上又服务于整体战略目标,或者说,正是因为我们的志愿军共同支撑这样一个目标,我们才能在朝鲜半岛打出我们的立国之战,从此屹立在世界东方。
2、战场刻画:绘其形,得其神。

什么叫形?
战争题材,你的衣服不能太干净太新,你的脸也要粗粝,战场上少不了脏污伤痕。炮弹溅射会有破片、贴地卧倒会被震伤,这都是战场的真实样子。
它残酷而激烈,即使看似平静的地方也会暗藏杀机,我们的战士在战场上流血牺牲,无论什么级别、多大能耐,在这里都显得无比脆弱。
那什么叫神?
神是我们究竟在怎么打仗。是三个人也有战术小组,人数少也能组织钳形攻势。是伤员之间也能毫不犹豫的把急救包让给战友。
以及我军的军事民主传统,我们的战士既会服从命令完成任务,也会在面对突发情况时随机应变,发挥主观能动性,一切以实现目标为前提。
比如这样的一个桥段个人很喜欢,黄继光出发之前确认任务的对话:
- 任务核心就四个字:建立通信。
- 不能接线,就去前指。
- 前指转移了,就把命令送到阵地上。
- 如果阵地也丢了,那就探明情况尽快回报。然后事实上他们到达后,发现情况是介于3/4之间的一场激战。
而他们的应对也非常的精准:要尽快回报,但阵地能守也得守。
从影片整体上看:
黄继光身受七处重伤,腿被打断,鲜血流尽是形,它告诉我们,我们的特级英雄身处的是怎样的一个残酷的战场;最后时刻毅然跃起,用受伤的身体堵住了敌人地堡机枪的枪眼则是神,它讲述的是为了那个目标与理想,他们又愿意付出怎样的代价。
形是一部影片的良心,它体现的是你愿不愿意为这个内容去花费金钱、时间与心思,演员们愿不愿意为这个题材去费心费力。
而神则是一部影片的向标,它关乎军魂,关乎观众会如何看待那场个我们带来和平的战争。
在2022年,当我们再次回忆抗美援朝这件事情时,我希望我们能有这样一个共识,当年我们堂堂正正的正面硬刚了联合国军,靠的是我们的能力、组织和信念,而非什么人海战术或者别人的手下留情。
3、家国情怀:有民族大义,也有血肉亲情。

其实说到这里,你会很容易的想起学过的一篇课文《谁是最可爱的人》。
有一些话在这里看会格外的匹配:
“怎么能不觉得?我们革命军队又不是个怪物。不过我们的光荣也就在这里。”
“就拿吃雪来说吧。我在这里吃雪,正是为了我们祖国的人民不吃雪。他们可以坐在挺豁亮的屋子里,泡上一壶茶,守住个小火炉子,想吃点什么就做点什么。”彼时看这篇课文时,会觉得这一段是全文最暖最亮的篇章。但如今回忆时,你会发现它背后沉淀了多么厚重的情感。
他们不是怪物,所以他们知道什么是苦,什么是疼。但他们知道自己做这些是值得的是光荣的,他们在守护身后的亲人,身后的同胞,身后的祖国。
然后他们有的人回到了家人身边,有的人则长眠在了战场上。有的人留下了家书,有的人甚至什么都没留下。
而他们的家人呢?
黄继光牺牲后,他的母亲邓芳芝被毛主席三次接见,却始终未落泪,只是怕同样在朝鲜战场失去儿子的毛主席伤心——在这样一部人民史诗中,从来都是如此的群星璀璨。
4、70年后,那些变化与坚持。

2022年9月16日,第九批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由我空军专机从韩国接回辽宁沈阳,回到祖国怀抱。
2014年—2021年,已先后有825位从韩国迎接回来的志愿军烈士在此安息。
时间已经过去了70年。我们如今已经是全球第二大经济体,是军事大国,军事强国,我们用自己的运20和歼20带我们的英雄回家,我们也在这个时代扮演着我们的重要角色。
时代变了,我们不再需要我们的战士用血肉之躯对抗坚船利炮,为了治好火力不足恐惧症,我们从火箭炮到导弹一应俱全。
而有些东西却没有变,比如我们的军队仍然是子弟兵,我们的军民鱼水情仍然强烈纯粹。在新的时代里我们仍然有无数的英雄人物,他们也同样源于人民,服务人民。
我们缅怀先烈,不是要沉浸在过去的仇恨中,而是要明白如今的太平盛世来之不易。在21世纪第三个十年里,我们更应该自强不息,在新的时代里肩负起我们的使命,书写属于我们的篇章。

灵异事件 发表于 2023-8-31 23:12:15

推荐一部2022年开年上线的《千里不留行》,本来带着比较低的期待值,看完发现竟是一部糅合了西部片和黑帮片元素的武侠片,值得一看。
主创在有限的资源内把镜头语言做到精致,并不因为是网络电影就得过且过。
比如电影开始没多久这个镜头,构图很明显是在致敬黑泽明的经典《七武士》。

http://pic1.zhimg.com/v2-e6fe50f1075881462cb7b7073fd73da0_r.jpg?source=1940ef5c

http://pica.zhimg.com/v2-a7235ee7a5c65ea1cf6fc637ffa5afdc_r.jpg?source=1940ef5c
全片还有很多地方都和美国的西部片和日本的武士片异曲同工,有着自己独特的美学追求。
影片的故事背景发生在明朝末年,主人公提到他是浙江义乌人,曾在东南沿海抗倭,还读过抗倭名将俞大猷的《剑经》,后辗转从江南来到西北边陲沙漠中的小镇过活。
明末在中国历史上是一段很黑暗的时期,昏君无能,奸臣当道,边疆不稳,农民起义和天灾人祸频发,朝廷入不敷出,俸禄都发不出来,只能以绢布代替。
在这样一个乱世中,虽然主角林大卫是一位闻名江湖的用刀高手,江湖名号“鬼刀林”,但他却一直想藏锋守拙,和贤惠的妻子与可爱的孩子岁月静好。
然而就像电影台词所说“刀口上这碗饭,端起了就放不下”,树欲静而风不止,林大卫越想摆脱江湖恩怨,这些恩怨反而主动找上门来。
这就是一名刀客名声在外的烦恼。

http://picx.zhimg.com/v2-ef261b9448fd9a8fd8f3937b89ee1e35_r.jpg?source=1940ef5c
后续的剧情不过多剧透,有兴趣可以去腾讯视频看看。
电影设置了两个反派或者说是对立角色,一个是林大卫身边虚情假意的朋友陆谦,另一个是一直想挑战“鬼刀林”林大卫的武痴“千人斩”。
先说说陆谦这个角色,这个角色的名字起得很内涵,《水浒传》里设计陷害林冲的陆虞侯也叫陆谦。
这部电影中的陆谦和《水浒传》里的陆谦一样,都像我们身边的“假朋友、真小人”。
和你有共同利益时以兄弟相称,而当有机会攀附更高的利益集团时,就可以在大人物面前卑躬屈膝,出卖朋友。

http://picx.zhimg.com/v2-d0210ebb0c5a0aef2a375a6e60793dd1_r.jpg?source=1940ef5c

http://pic1.zhimg.com/v2-cb52f31c5d9547642c96d268a40ffb75_r.jpg?source=1940ef5c
把朋友发配边疆十年,自己却做了官,陆谦很明显是一个背叛者的角色。
电影中另外一个角色“千人斩”代表了另外一种人,更具有符号意义。
“千人斩”一出场就来找林大卫挑战,想证明自己的刀法比江湖上的知名刀客还要高明。

http://pic1.zhimg.com/v2-e94ded7838bfe76fb2386a7618245670_r.jpg?source=1940ef5c
但和林大卫比了几个回合还是败下阵来,失败后的“千人斩”之所以被人称作“千人斩”,是因为他想靠杀更多的人来证明自己:“看,我都已经杀了一千个人了,你们还不承认我吗?”
这种人在社会上其实很自卑,不断刷那种没有实际意义的存在感,希望别人认可自己。
他在影片中也有一句重要台词:“一个人的名字可能起错,但绰号不会”。
他和林大卫不同,他还没有成名,所以非常重视名声。

http://picx.zhimg.com/v2-abfa522be12c68d650394ffbb3e57bc2_r.jpg?source=1940ef5c
而此时的林大卫已经超脱,他已经悟到有时名声在外并不是一件好事。
尤其是对一个刀客来说,名声也许是致命的,高手也只不过是晚点死。
最后再来说说主角林大卫,他是江湖中“情与义”的代表,但在一个乱世中坚守情义,需要极强的定力和忍耐。
所以电影一开始用了一个深焦镜头和大远景,把主人公置于广袤荒凉的西北大沙漠。

http://pic1.zhimg.com/v2-fbb37ff596f81f8a764ef488284738e6_r.jpg?source=1940ef5c
这个开头既为影片整体定了调,也暗示了主人公的宿命,注定要在危机四伏的沙漠中踽踽独行。
电影中主人公和妻子不止一次提到,虽然手握长刀,武功盖世,但不该染指的钱不碰,不该上的黑道不上,实属难得。
除了上述那个电影开篇的镜头,电影结尾整个一幕的视听语言也很考究,不仅整体调色都是统一的金黄色,对烟雾风沙的运用也让人想起黑泽明的武士电影《用心棒》中的名场面。

http://picx.zhimg.com/v2-046c14ad2553182a778bcd09b0612f64_r.jpg?source=1940ef5c

http://picx.zhimg.com/v2-a51bc14e51e54a901ae300648c17c8ab_r.jpg?source=1940ef5c

《用心棒》剧照

在电影中,雨雪风沙这种场面调度,一般都用来辅助渲染气氛,比如鹅毛大雪会带来焦虑感,倾盆大雨一般是悲惨,而风沙则代表不确定性。
在《千里不留行》最后这场大决战戏中,多次使用了风沙,既符合影片西北大漠的空间环境,又为主人公的决战中增加了危险感。
最后从类型上看,《千里不留行》表层是一部武侠片,内核又更像西部片和黑帮片的结合体。
日落黄沙的环境,马、刀、官、匪……信任与背叛……私人的正义,复仇的历程等等元素糅合。
有电影专家指出,其实西部片和中国的武侠片有着共通的渊源,西部片来源于西方文化中的骑士传说,而且骑士就对应中国的“侠”文化。

http://pic1.zhimg.com/v2-e9b44f6e6a4f745b860fd08819d52e8c_r.jpg?source=1940ef5c
在这样一种共通的源流之下,网络电影《千里不留行》以非常精致的镜头和质感,为我们讲述了一个西部武侠故事。
看这部电影时,很自然地想起周杰伦的那首《红尘客栈》,也许整部电影的意境可以用这几句歌词概括:

天涯的尽头是风沙,红尘的故事叫牵挂;
封刀隐没在寻常人家,东篱下; 闲云野鹤古刹;
快马在江湖里厮杀,无非是名跟利放不下; 心中有江山的人岂能快意潇洒,我只求与你共华发;
剑出鞘恩怨了,谁笑;我只求今朝拥你入怀抱;
红尘客栈风似刀,骤雨落宿命敲;任武林谁领风骚,我却只为你折腰;
过荒村野桥寻世外古道;远离人间尘嚣,柳絮飘执子之手逍遥;-END-

sfgm 发表于 2023-8-31 23:13:14

最近上线的《千里不留行》是第一部我没有开倍速认认真真看完的网大。实际上,它就是一部电影,只不过选择了在流媒体平台和观众见面而已。

http://pic1.zhimg.com/v2-89abf87b4c9b663c864812f273642a03_r.jpg?source=1940ef5c

正式海报

从这个来自李白的《侠客行》片名就能看出来,这是一部武侠电影。

银鞍照白马,飒沓如流星。
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
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
作为一部低成本武侠片,《千里不留行》在故事上比较简单,走的是传统的「夺宝复仇」路线。明朝末年,西部小镇县衙「帮闲」林大卫因朝廷拖欠俸禄,为养家而受同僚陆谦诱惑,与其共夺黑金,从而卷入仇杀。
中国武侠片从最早的剑仙片开始,经过数十年的发展,通过武侠小说和武侠电影的互动,很早就已经建立了一套基本叙事规则,其中主要元素就是江湖、夺宝、争霸、复仇、奇情。到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作为香港电影的重要种类之一,武侠片在叙事方式上就已经达到了顶峰。如《金燕子》、《侠女》、《独臂刀》等武侠经典所开创的故事模式,一直延续到本世纪初,都没有发生什么根本性的变革。随后武侠电影进入低谷期,本世纪的武侠电影创作虽然偶有创新,但整体叙事上仍然保持了基本框架,没有出现革新。
《千里不留行》作为一部网络电影,受制于成本和制作周期,在故事格局方面很聪明地选择了一个相对较小和保守的叙事,但在人物性格、剧情张力以及动作场景三者的结合上做的已经非常亮眼了。在保证了类型元素鲜明充分,主要人物性格丰满的前提下,作为武侠电影最重要的类型特色,本片中的几场打斗动作戏都令人印象深刻,一看就是用了心思。就像《一代宗师》里说的那样,有的时候,比的不是功夫,而是想法。《千里不留行》里的动作场面,在「想法」上都做到了拼尽全力。虽然有些执行细节上因为成本和周期限制仍然有力有不逮之处,但我作为观众能看到主创的努力甚至挣扎。对于我这样的武侠电影爱好者来说,能在网络平台上看到这样一部主创用心尽力的武侠电影,是有意外之喜的。

http://picx.zhimg.com/v2-6a099273d4816e597d594a8f91c37b11_r.jpg?source=1940ef5c

开场的坟地夜战

片中男主角「林大卫」使用的长刀,在设计上应该是吸收了倭刀和苗刀的特点。而反派「千人斩」的长刀则更多地借鉴了欧洲双手重剑,两人在片中一头一尾的两场对战,在动作设计上颇具看点,放在最近几年甚至十年的武侠片里,都是可圈可点的打斗场面。
考虑到本片是一部低成本的网络电影,制作成本可能只有几百万,拍摄周期可能只有十几天,我作为观众有时都在心中替主创有一丝惋惜。对于熟悉武侠电影的观众来说,《千里不留行》的影像风格明显是受到了《东邪西毒》的影响。难得的是,在低成本限制下,本片仍然做出了那种西部武侠的苍凉浩瀚质感。而且不止摄影,本片的美术、动作设计和音乐都做的相当认真,整体不错的基础上,一些重点段落也能看出来非常用心,不但动了心思也拼了命。如果能再多一点钱多一点时间,它是有机会上院线的。
「武侠」作为一个近些年一直在走下坡路的电影类型,在「网大」这条赛道上是非常吃亏的。因为观众很容易能看出来它的不足,但它的优秀之处则很容易被普通观众忽视和埋没。对于严肃的电影评论来说,那些因为没钱没时间而导致的问题,其实都是容易解决的。我们要关注的反而是那些无法用钱解决的创作元素,比如对类型的认识,对整体气质的把握,对故事和人物的处理,以及动作等类型元素的整体认知和呈现水准。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本片的两个演员,饰演主角林大卫的苏振华,和饰演反派「千人斩」的王程,都在片中有着值得关注的表现。我看完本片后还专门去豆瓣查了苏振华的资料,惊讶地发现他基本上是一个素人,豆瓣上包含本片只有两部作品,而《千里不留行》是他第一次担任主角。

http://picx.zhimg.com/v2-c3f47332068a85f9f98c60f9faccc178_r.jpg?source=1940ef5c

苏振华 饰演林大卫

武侠电影对演员有着很高的要求,除了基本的动作素质外,对演员的气质也有着近乎严苛的标准。因为中国观众对武侠电影太熟悉了,一个角色是不是合适,大部分观众虽然说不出明确的标准,但却能一眼看出演员是不是合适。而苏振华作为一个新人演员,在本片中的表现可以说是非常亮眼了。作为男主角,他在绝大部分的文戏场景中都有着超越其他演员的魅力,而在动作场景中的表现也非常有天赋。作为一个新人演员,他在大部分打斗场面中的基本功表现相当好,虽然能看出来不是专业的功夫片演员,但几乎所有的打斗动作都非常有镜头感。因为本片的动作设计走的是写实风格,很多打斗镜头很难用替身演员,基本都是演员自己直接上的,一招一式的表现在节奏和韵律感呈现上都非常有天赋。考虑到本片是一部低成本电影,我估计剧组很难为演员提供专门的训练时间(两到三个月的体能和动作训练),那基本上只能说是祖师爷赏饭了。

http://pica.zhimg.com/v2-e55de6976f6ed84001ca166c2c9baad1_r.jpg?source=1940ef5c

幕后训练花絮照

饰演反派「千人斩」的王程也是一个值得关注的演员。虽然熟悉武侠电影的观众能看出来,王程对角色的诠释上明显借鉴了《绣春刀》里的丁修这个角色,但他很好地完成了反派的功能,并能和主角形成鲜明的黑白对比,彼此成全了对方的角色。而且他使用的长刀打法借鉴了欧洲双手重剑,头尾的两场对决打斗,基本上是演员亲自上阵,在动作场面上也有着令人印象深刻的风格创新。

http://pic1.zhimg.com/v2-36a1ccfc99f719f9376940b5efdb1732_r.jpg?source=1940ef5c

王程 饰演「千人斩」

http://picx.zhimg.com/v2-540ae2b4f8e11f6351a288e3c038dd1b_r.jpg?source=1940ef5c

林大卫和千人斩第一次见面

一部网络平台播出的低成本武侠电影, 能够在类型、制作和演员几个层面上都做到合格之上并有亮点,我觉得无论是观众还是行业,都应该对此有所关注了。因为中国武侠电影太迫切地需要有新鲜血液为这个古老类型添一盏灯,续一口气了。

武侠电影作为中国电影所独有的电影类型,几乎和中国电影有着同样悠久的历史。但自从 2010 年的《剑雨》之后,中国武侠电影就开始走入下坡路,几乎再难见到优秀作品。最近十多年,能让我们留下记忆的武侠电影寥寥无几。

2011 年,徐浩峰导演的《倭寇的踪迹》;
2012 年,徐浩峰导演的《箭士柳白猿‎ 》;
2013 年,王家卫导演的《一代宗师》;
2014 年,路阳导演的《绣春刀》;
2015 年,徐浩峰导演的《师父》;
2017 年,路阳导演的《绣春刀II:修罗战场‎ 》;
另外还有徐浩峰导演的《刀背藏身》、《诗眼倦天涯‎》未公映。

武侠类型在中国电影的百年大周期里起起伏伏,有高峰也有低谷,最近十多年武侠片略有衰败,但它作为中国电影独有类型,我相信武侠片会继续存在的。作为一种类型片,武侠电影的延续是需要有人一直在创作,才能为这个类型保留基本的人才团队和创新可能的。如果院线电影短期内无法在市场层面对创作继续提供支持,那么网络电影平台就应该为中国电影类型多元化保留一种可能。

说到这里就多说两句。「网大」作为一种中国特色产品,正处于一个独特的转型期。无论平台还是受众都已经意识到,「网大」必须要尽早向「网络电影」进行转型才能有生机。这个转型过程,其实就考验了资本和平台是如何认识「电影」的。
从产业和经济的角度看文化,网络平台很容易就把文化粗暴区分为「能挣钱的文化」(游戏动漫影视等泛娱乐)和「不能挣钱的文化」(文学话剧博物馆等)。而在能挣钱的泛娱乐文化中,「电影」又被网络平台单独拎出来,衍生出「网大」这个特别有中国特色的产品。作为一种所谓的「大数据」机制下被人为制造出来的伪流行文化,很多选择网络平台的低成本电影最后都主动或被迫地变成了各种奇形怪状的「长视频」,从而丧失了「文化」这个最根本的核心元素。这种大数据产品并不能体现真实世界在娱乐领域的文化呈现,它只是流量分发推送算法催生的畸形产品。
如果我们能把视线从「网大」投向「流媒体电影」这个更加广阔的视野,那么流媒体平台应该回归互联网的本质,那就是降低传播成本,让类型化电影更容易被类型化观众看到。但现在的大数据推送所基于的算法,并不是在细分领域深入挖掘潜在用户的需求,而是想要努力地圈养更多的赛博奴隶。这就和低成本的类型化分发南辕北辙了。

我不知道《千里不留行》这种电影在网络电影的赛道里最后能跑多远,但这种认真拼命的电影,应该找到属于它的观众。这几年我们都在说中国电影的工业化体系,一个好的电影体系,是要有一个健康的自我造血机制的。许许多多对电影心怀梦想的创作者,从低成本电影开始起步,在重重禁锢和局限之中,用心用命创作出心中的梦想图景,展现出创作者应有的才华,然后再一步步地从低成本电影中杀出重围,进入工业化体系,一点一滴地证明自己的同时,也为中国电影贡献了新的生机和希望,最后点燃更多年轻人的梦想,驱动新鲜血液的循环。

对于武侠电影这个历史悠久的特有类型来说,虽然随着近些年武侠小说的衰败,武侠电影的观众也在逐渐老化。但作为一个从中国文化中萌发的电影类型,我相信武侠电影会随着时代的发展而继续自我进化,并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找到属于自己的叙事方式,重回年轻观众的视野。在百年中国电影史中,这种事情已经发生过不止一回。因为武侠的核心,「江湖、夺宝、争霸、复仇、奇情」是基于中国文化而发展出的通俗叙事,它不会消亡,只是在等待合适的土壤和气候。
希望《千里不留行》这种低成本武侠电影不只是一个小小插曲,而是这个可能很漫长过程中的一个小小希望。只要有种子留下,我们就还有机会看到未来的参天大树。

http://picx.zhimg.com/v2-ef52a8649ee5783b86bced87006ece38_r.jpg?source=1940ef5c

我是色狼 发表于 2023-8-31 23:13:29

一部奇幻电影改编自真实事件,很有意思,而正是因为现实中失踪后从未找到的彭加木院长,才让创作者们有机会借题发挥拍摄了网大《双鱼陨石》。
看过《双鱼陨石》的人会说,这部片子里没有失踪的科学家,只有被复制的杨成铭教授。
没错,电影里没有,现实里有。

http://picx.zhimg.com/v2-85170e96e1f07fad9d6da5360ee8bcb2_r.jpg?source=1940ef5c
这部影片正是在院线电影没有恢复的情况下出现的,于是引起广泛讨论。在观众们对院线电影饥渴的状态下,这部国产网络电影当时很快能进入人们的视野,并引起热议。
这部片子刚出来的时候,观看人数都在成百成百地增长,目前已经有13000多人看过此片。
片子关注少的是,我还发现扮演王唯的演员的照片终于换了过来,之前是完全对不上号的一个侧脸形象。
大家憋了很久,想要好好讨论一部电影的时刻终于到了,还有人说女主长得像桂纶镁的,至少我本人持保留意见。

http://pic1.zhimg.com/v2-bbb105934c538f6e4cda389d405842d9_r.jpg?source=1940ef5c
导演丁小洋此前大部分以编剧身份出现,偶有导演作品,也都是不太拿得出手的。上一次有动静的作品是他参与编剧的《长安道》。这样看来,《双鱼陨石》应该是他拍摄的真正意义上第一部长篇电影。

http://pica.zhimg.com/v2-dc06b4fc321fb4a513c4e1d17222b779_r.jpg?source=1940ef5c
1
影片开始就埋下伏笔,将要开枪自尽的人,明明是在对着另外一个人说话,可对方为什么说他是对自己说话呢?

http://picx.zhimg.com/v2-d3ff4251183fd608aba9844f515ea81e_r.jpg?source=1940ef5c
不得不承认,从进入沙漠,到发现沙漠里的德国潜水艇,的确是让人觉得挺扯。特别是片中杨教授的助手,研究生赵青被绊倒后,发现了埋在沙下的尸体,以为又开始玩日本鬼子复活那一套。

http://picx.zhimg.com/v2-9248342a954f5a4e7dcf687217454837_r.jpg?source=1940ef5c

以为又是盗墓里出现的日本兵

在沙暴袭来前,车里还响起了“莉莉·玛莲”这首歌,这种气氛很怪异,因为这让我想起了法斯宾德拍摄的那部同名电影。

http://pica.zhimg.com/v2-1567afe21d9cff330966c3751cfdc7f1_r.jpg?source=1940ef5c

德国电影导演法斯宾德的代表作《莉莉·玛莲》

遭到沙暴冲击后,探险的四个人就发现了沙子下面的庞然大物,也就是德国U552潜水艇,史料称,1945年德国战败时,艇上官兵拒不投降,将潜艇自沉。

http://pica.zhimg.com/v2-9e22bfff43bcee9c30852e9ba7943c87_r.jpg?source=1940ef5c

   一幅描绘U-552潜艇驶出港口的画作

船上那个“奔跑的红色魔鬼”就是这辆潜艇的标志,是当时屡获战功辨识度最高的潜艇。

http://picx.zhimg.com/v2-45ad65cac93156fa2c438bb120079bc6_r.jpg?source=1940ef5c
真实的潜艇,在船头两侧,都各有一个这样的造型,因为在战争中立下的宏伟战绩,这艘潜艇也被称为“深海红魔”。

http://pic1.zhimg.com/v2-5ed56007d511a9151bbcfb447f1864e5_r.jpg?source=1940ef5c
接下来,四位主角在船舱里找到穿过船体坠落在沙中的陨石(是陈甘泉先看到的)。到这里,一部探险影片的结构已经展现无疑。
而创作者们把那些有争议,或者充满神秘感的传奇故事都揉到这部影片中去了。
我们来看看,影片都在哪些地方借题发挥。
首先说回最开始的杨教授原型——彭加木,他曾是上海生物化学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科学院新疆分院副院长。

http://pic1.zhimg.com/50/v2-a8bceeeb575f470ab3575bf8603e6859_720w.jpg?source=1940ef5c
1964年至1980年,彭加木先后15次到新疆进行科学考察,取得很多不错的成果。也就是1980年的6月17日下午,在罗布泊留下纸条说去找水的彭加木再也没有返回,至今都下落不明。从最理性和实际的猜测来看,他被埋在沙里的可能性最大。

http://pic1.zhimg.com/v2-d83951a99259c450e031ce5c006b62f8_r.jpg?source=1940ef5c

这是彭加木当时留下的最后一张字条

影片中的重要情节就是根据这个细节改造得来的。

http://picx.zhimg.com/v2-641c8af2d87368c9fe20067ce02bae2e_r.jpg?source=1940ef5c
现实中,彭加木教授是因为考察队缺水严重,而自行决定去找水源。而电影中是误杀了杨教授的陈甘泉模仿教授笔迹所写。
再来看看德国潜艇,杨教授和赵青在讨论船长日记时,电影把当年的比斯开湾大战的事件融入进去。片中的杨教授认为,当年潜艇不是自沉,而是因为比斯开湾流星雨的陨石撞击而沉。

http://picx.zhimg.com/v2-a25bb51254bd44e24ce503a9ebdb951a_r.jpg?source=1940ef5c
比斯开湾的战争,正是二战时盟军的空军针对德国潜艇的反攻之战,给希特勒带来重创。
当然,影片的名字叫双鱼陨石,还是彭加木教授这件事的核心影响力所致。由此事件引发的谣言和传说(后来造谣者承认自己为了吸引眼球而编造的)中,就有双鱼玉佩复制人、可以穿越时空的说法,影片结合陨石,改名为双鱼陨石。
2
陨石带来的是悬疑和奇幻的双重元素。
陈甘泉与教授争执陨石归属的夜晚,陈甘泉误杀了教授,将其埋葬,而转天出现了另一个一模一样的杨教授,电影不但把复制人的传说做足,为了摆脱鬼神迷信之说,就让它站在科学的角度,走了奇幻的路子。

http://pica.zhimg.com/v2-46a0e3630209f2df2b63f30dc3efabd7_r.jpg?source=1940ef5c
这种见到另一个自己的故事梗(包括将自己干掉这样的设定),不得不让人想到经典悬疑电影《恐怖游轮》。这恐怕也是很多人诟病《双鱼陨石》的地方。
既然以陨石为名,必然围绕它展开故事,牵扯四个人物不同的行动轨迹。
杨教授钟情于研究,即使看到另一个复制人(之前死了一个,触摸陨石后再造一个),他也能谈笑风生,和另一个自己解剖陨石,搞清真相。

http://picx.zhimg.com/v2-0e5485710a84e750bee3166bd17c4bdb_r.jpg?source=1940ef5c
但他们是以死亡作为代价给大家研究的结果,意味着,陨石复制出另一个人,如果其中一人不死,两人都将毙命,也就是杨教授的下场。
贪心的陈甘泉,想把陨石归为己有,为了钱,想成世界首富。当他得知另一个自己必须死掉时,开始走上不归路,他杀掉一个又一个自己,要夺回被赵青拿走的陨石。

http://pic1.zhimg.com/v2-5caa661b81b7cd9aa363326f201c9483_r.jpg?source=1940ef5c
这时,本来爱慕赵青的陈甘泉发展到为了陨石要杀掉赵青,并以刀子挟持发小王得志相逼,成为这部影片里走向恶魔的那个人。

http://picx.zhimg.com/v2-995b528114cf4f7d9350fb5c15298b4a_r.jpg?source=1940ef5c
赵青用机关枪扫射不断复制出的陈甘泉,很有Cult影片的味道,并让我想到日本影片《水手服与机关枪》的画面。

http://pic1.zhimg.com/v2-8cf45e9da2ecbf94c0f30cc37092373f_r.jpg?source=1940ef5c

长泽雅美版《水手服与机关枪》

http://picx.zhimg.com/v2-9282b46e9b1942216bff0ad62722a1a3_r.jpg?source=1940ef5c

无数个陈甘泉的尸体

http://pic1.zhimg.com/v2-aaffdcde3ca0ce3cbe26947df4397a49_r.jpg?source=1940ef5c

电影《恐怖游轮》里类似的场景让人触目惊心

赵青需要陨石,也有自己的私心,想依靠研究陨石取得诺贝尔奖。

http://picx.zhimg.com/v2-3e8564b84893e933dc1277e133b9f66c_r.jpg?source=1940ef5c
在这场对峙中,丧心病狂的陈甘泉被关在潜艇,随沙漠沉了下去。这样,难题就交给了王得志。因为触摸了陨石的赵青将迎来另一个自己。
手里拿着枪的王得志,不知道该开枪打死她们中的哪一个?

http://picx.zhimg.com/v2-a50c4a438a208744925260a97ad81ec9_r.jpg?source=1940ef5c
最终他没有朝任何一个赵青开枪,根据“游戏规则”,她们俩和杨教授一样,同时毙命。
3
让我们回到影片开始,看看那个开枪自尽的人,他正是王得志,被发小陈甘泉盲打误撞拉进四人探险队的倒霉鬼。
一个唯一想逃走,对陨石没有私心的人,在沙漠的绝望之地,却也只能依靠陨石自救。
陨石除了可以复制一个人,还可以复制此人身上的物件。书包里只剩下半桶水和一包干脆面,怎么办?
王得志只好和陈甘泉一样,利用陨石,不断地复制自己,让水和干脆面成倍的增长,让自己不被饿死渴死,然后杀死一个又一个自己。

http://pic1.zhimg.com/v2-f2f17d8fc4ee8107334d4643b2c41c20_r.jpg?source=1940ef5c
所以影片开场,自尽的王得志,是在面对另一个复制出来的自己交待最后的遗言,对方提醒到,那些事他都知道,是啊,毕竟他们是同一个人。
而那些话,更像是说给观众听的。
故事的四个主角,杨教授和赵青的死法一样,但过程不同,前者是在死亡到来的那一刻才知道复制的两个人如果都活着,最终会同时死亡;而赵青是在知道这个难题时,因为王得志的选择而丧生。
不断复制的陈甘泉是影片里的高潮戏;相似的是,被他拉下水的王得志也是复制了很多个自己,只是影片不再展现这样“宏大的场面”,只交待他的生命还在延续。
他还要留下来,给别人讲述这段经历。
4
假如影片只是上面这些内容,可能在豆瓣的分数会跌入6分以下。
但它在探险之外,还有一个时间穿越和平行时空的元素。
也就是教授死后,陈甘泉开车的那个片段里,赵青说到的,陨石不但复制了人,也复制了一个时空。

http://picx.zhimg.com/v2-81e8b8e192084b11ee66892a4fec0e62_r.jpg?source=1940ef5c
当历尽艰辛,从沙漠返回家中的王得志,说自己只待了20天,别人却说他消失20年的时候,已经给故事蒙上一层神秘面纱。
1999年去沙漠的王得志,回到现实生活中,已经是2019年了。
回到家中,和自己年龄相仿的儿子以及居委会大妈、警察等人讲述以上经历的王得志,必然会被当成一个精神病患者。

http://picx.zhimg.com/v2-0c34b902b70d337d4371db7f026406ed_r.jpg?source=1940ef5c

精神病医院的医生来把王德志接走

最初,影片已经交待过,王得志要作为司机去沙漠前,还怕回来晚了,耽误给自己的儿子过生日。
包括儿子王唯在内的所有人,都不会相信王得志的话,但书包里翻出的复制了无数遍的父子合影,和那颗陨石,又是这段神奇故事最好的证明。

http://picx.zhimg.com/v2-69816d08065c03454fd48a9522a4b521_r.jpg?source=1940ef5c
目前影片在豆瓣的分数是6.8,说明作为一部网络电影,它还算是及格了,本来还有望冲上7分,却因为一些比较廉价感的场景和桥段拉低了分数。
让王得志回想往事,其实是努力想把父子的情感线找回来,只是这条线显得很弱,而没能更深地融入到主线情节中去。
好在,电影借王得志之口,表达出一些人生的荒诞感。就像他给儿子王唯说的那样,他的人生中有各种没有准备好的时刻。

http://pica.zhimg.com/v2-9697395f2ca7e89e0eac8aa09bce9de9_r.jpg?source=1940ef5c
但这正是人生无常的表现,谁都有没有做好准备的时刻。像影片中另外三位主角,他们在去沙漠之前,又怎么会想到自己悲惨的结局?

http://picx.zhimg.com/v2-cab1b703f8a5d2a0965c65e12c07b0a4_r.jpg?source=1940ef5c

http://picx.zhimg.com/v2-0122c76a66abd5d081dca0ca28c6b8eb_r.jpg?source=1940ef5c
还有40年前去罗布泊科考的彭加木,又怎会知道他将面临怎样的突发事件呢?
在王得志回到2019年现实的路上,镜头给了窗外北京一处夜晚的街景,正是离我家不远的龙湖长楹天街,那带着明亮灯光的Paradise Walk两个单词,给人一种恍若隔世的感觉。

http://pic1.zhimg.com/v2-4d8ef63c1c0ad6f532386043ab62d98d_r.jpg?source=1940ef5c
是啊,那些经历着传奇故事的人,也许与你看过相同的风景。
点击以下链接,查看往期影剧推荐
电影《刺杀尼克松》|英剧《问答》|电影剧集集合推荐|法国电影《阿尔德曼夫妇》|电影集中推荐|日本电影《大空港》|美国电影《莫娣》|美国电影《魅影缝匠》|美剧《大小谎言》第一季|中国电影《暴雪将至》|美国电影《三块广告牌》|中国电影《不成问题的问题》|美国电影《海边的曼彻斯特》|中国电影《村戏》|日剧《贤者之爱》|日本电影《蒲公英》|BBC版《无人生还》|韩国电影《计划男》|台湾电影《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美国电影《卡罗尔》|中国电影《山河故人》|华语电影《刺客聂隐娘》|英国电影《房客》
获得东京国际电影节的中国电影|获得东京国际电影节的日本电影|原著改编成的电影(4)|日本小说改编的电影(3)|关于日本艺术家的电影|日本小说改编成的电影(2)|日本小说改编成的电影(1)|15部悬疑电影推荐|关于日本艺术家的10部电影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有哪些网络大电影值得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