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kv2373 发表于 2023-8-28 20:59:03

人类是否永远无法得知宇宙的真相?

人类或许永远也无法得到宇宙的真相?
我的想法:
1.人的生命有限的,人的一生不过是宇宙的沧海一粟,根本无法窥探宇宙的演变。正如刘慈欣的科幻断片《思想者》,人类用了70年,才仅仅观测到连续的3次恒星闪烁。
2.人类的大脑结构是固定的,根据唯物主义,物质决定意识,那我们的思维可能存在跳脱不了的枷锁。
当然,打破现状的方式,一个就是知识的传承,一个就是永生的AI。
又或许,宇宙的真相早已经在我们的脑中或者基因中,等待着发掘它的人。毕竟物质决定意识,我们人类能有现在的成就,归功于从大脑中获取的知识。
最后人类走向何方,宇宙的真相是啥?
只有天知道。

tdmazi 发表于 2023-8-28 20:59:50

这个问题也可以说成是:科学是否有边界?
我以前总是很迷惑:为什么量子力学的逻辑,如此诡异?
或者说:为什么在微观世界里的经验逻辑,和我们在宏观世界里的经验逻辑,如此不同?
难道数学和逻辑,也会根据观察尺度,存在不同的形式?
如果真是这样,那区分它们的分界线又在哪里呢?
这些疑问对我来说,一直得不到比较权威的解答。
我也查阅过很多最新的诠释,但依然找不到能真正说服我的理论。
不过,我也一直没有期望有朝一日能够得到解答。
毕竟,思考这些超级前沿科学的问题,对于我们这些业余爱好者来说,也实在太勉为其难了。
但直到在某天上班的时候,这些疑惑,却被某个同事无心的一句话,给彻底击穿了。
某个工作日的下午,我们研发游戏团队的策划同事们,像往常一样,正在调试游戏的脚本文件。
有两个同事,讨论起了有关刷怪概率的问题。
而我,正好看到某篇量子物理的科普文章。
这时,我无意间听到他们讨论话语的一些片段:
「我们也不知道,玩家进去是否一定能刷到怪,这个概率是玩家进入地图之后,才随机的。也许有,也许没有。」
「也许有,也许没有。」
我突然就走神了,不由自主地那么愣了一会,然后这句话和脑袋里的「薛定谔的那只猫」不知怎么着,突然就联系起来了。
一瞬间,我似乎被某种突如其来的顿悟给击中了:
谁说在宏观世界里面,找不到量子世界的类似现象?
谁说量子现象,没有任何经典对应?
谁说,微观世界的现象,人们从来没有在日常生活中见过?
我惊奇地发现,这些说法,可能在基于计算机的虚拟技术发明普及之前是这样,但是现在明显不是了。
应该也就在那一瞬间,以前疑惑的各种量子现象,突然都和自己熟悉的虚拟游戏世界,对应了起来。
几乎是一刹那间,我就联想到了诸如:双缝干涉,叠加态,延迟选择,魔术擦除,量子纠缠,全同性,投影公设,自旋,偏振,路径积分,几率波,概率幅……这些各种各样的纷杂的物理概念,分别都对应着什么算法逻辑和编程思路。
那些以前匆匆看过那些理论,什么费曼图,路径积分,矩阵力学,量子逻辑门,还有各种各样的公式,诠释全都蹦了出来。
模模糊糊感觉,它们似乎全都可以用程序思维,解释得通了。
那一刻,我甚至有一种明显的幻觉——
似乎周边的事物,都像被「黑客帝国」里的 Neo 看穿了世界本质后的影像一样,全都变成了四周流动着的数码和逻辑符号,整个世界都完全不同了。
我感到一头冷汗,难道这就是这个世界的真相?
一时间,看着面前电脑屏幕上游戏画面里面跑来跑去的那些 NPC 小人,一种说不出的情绪泛上心头。
再之后,我花了一些业余时间认真琢磨了一下这个想法。
果然发现,之前百思不得其解的微观现象,居然都可以在虚拟世界中,或者说游戏体验中找到相似对应的现象。
于是,我开始尝试用虚拟视角诠释这些现象,并将它们讲给感兴趣的朋友听。
很出乎我的预料,几乎每个听过的朋友都表示,之前很费解的概念,似乎也都能轻松理解了。
甚至还有学习过物理专业的朋友表示,第一次从课本之外,搞懂了那些他学过考过的东西,到底是怎么回事。
可是这种越来越强的透彻感,却不断更加令人感觉到了一种毛骨悚然:
为什么这些现象之间的类比,会感觉这样融洽顺滑?
为什么微观世界的逻辑,和虚拟世界的逻辑,竟然如此相似?
难道说,这种比拟真的不仅仅是我的脑洞或者巧合,而是暗示着某种事实吗?
发现这种联系,难道只是我一个人的脑洞而已吗?
很快我就发现,这种感觉并不是我一个人的感受,相反,世界上也有无数的人表达过类似的观点了。
比如,最有名的虚拟世界观点的支持者,就是著名企业家埃隆·马斯克。
他曾经在 2016 年的一次论坛上就表示过:「我们生活在一个非虚拟世界的可能性只有十亿分之一」,类似的看法还有比尔·盖茨和霍金都提出过。

http://pic1.zhimg.com/v2-5355b13c439d77de8fe9ca22a8b52204_r.jpg?source=1940ef5c
埃隆.马斯克不仅是一些名人在媒体采访时候会随口讲出,就连在严肃的学术界里,量子物理的虚拟世界诠释理论,也早有不少学者认真地研究过了。
一查之下,发现相关的学术报道和论文资料,已有不少。
例如,早在 2003 年,英国牛津大学的哲学教授尼克.波斯特罗姆(Nick Bostrom)就发表了一篇题为《我们是否生活在计算机模拟中?》「Are You Living in a Computer Simulation?」的论文。
他详细地论证了我们生活在非虚拟世界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换言之就是,他认为,我们有极大可能,就是生存在一个虚拟的世界之中。
在这篇论文中,他提出了一个哲学式的三难问题。
他认为以下三个论点,必然有一个是成立的:
人类在达到「后人类」阶段之前就已经灭绝;任何后人类文明都不能对他们的祖先进行模拟;我们肯定是生活在计算机模拟的世界中。
尼克论点中提到的这个「后人类」,实际指的就是,人类拥有了可以创造完全拟真的模拟世界,并有能模拟自己祖先能力的发展阶段。
如何解读他的这个三难问题呢?
简单说就是,他认为,要么,人类在有能力创造虚拟世界之前,就会彻底灭绝;
要么,就是我们未来没有能力创造虚拟世界;
要么,我们肯定就是生活在一个虚拟世界中。
波斯特罗姆的逻辑,很简单。
他的意思是,除非人类灭亡了,或者是没有能力,否则肯定会创造虚拟世界出来,并且尝试模拟自己或者祖先。
而且,只要最初代的人类成功了,那么后面虚拟世界里面的第二代,第三代的人类肯定还会这样做。
而我们目前这一代,还没有这样做。
那么有可能的情况就是:要么我们就是还没足够进化的「最初代」,要么我们正生活在上一代人类创造的虚拟世界中。
显然,后者的可能性要远远大于前者。
如果以此逻辑递推,我们也可以认为,创造我们虚拟世界的上一代人类,他们生活在上上代人类创造的虚拟世界中的可能性,也极大。
如此不断递推,我们最终会发现:整个宇宙,很可能已经是一个多层嵌套的套娃结构。
我们所有人,其实都生活在别人创造的虚拟世界之中,只是我们不知道自己身处哪一层而已。
波斯特罗姆的这个观点,吸引了更多的科学家的热烈关注。
哥伦比亚大学教授,大卫·基平(David kipping),采用了贝叶斯推理的统计学方法,对波斯特罗姆的观点,进行了推导论证。
他的计算结论是:我们生活在虚拟世界之中的概率,的确极大。
甚至,还有更激进者。
比如,美国马里兰大学的物理学家吉姆.盖茨(Jim Gates)声称:
他在研究弦理论中的超对称问题时,发现了某些描述物质基本性质的方程式中,包含了一些嵌入式的计算机代码。
根据他的介绍,这些代码,与现代网络协议中的「错误纠正代码」非常相似,似乎是某种编码协议的一部分。
这都已经不是怀疑我们的世界存在虚拟可能了,而是直接在寻找虚拟世界的存在证据了。
在这方面进行研究的,还有加州理工学院的计算数学专家侯曼·奥瓦迪(Houman Owhadi)。
奥瓦迪对虚拟世界理论发表观点认为:
「如果模拟现实拥有近乎于无限的运算能力,那么我们就永远没有任何方法能够意识到,我们正生活在一个虚拟现实世界中。」
「因为这个模拟现实,可以计算出你想要的任何东西,并且以你所期待的真实度呈现出来。」
「如果这个模拟现实可以被探知,那么我们必须以它的计算资源有限为前提,考虑问题。」
奥瓦迪也用游戏举例。
他说:「如果我们再次以游戏举例,这就像很多游戏都凭借巧妙的编程,尽可能地节省构建游戏中虚拟世界所需的运算能力。」
可以看出,奥瓦迪的想法和我的看法是非常接近的。
他也是首先认为,我们发现世界不真实的前提,必须是这个世界的创造者基于某种考虑,使用了「节省资源」的算法技巧,所以在某种程度上损失了客观一致性。
从这个角度出发,奥瓦迪也顺理成章地怀疑上了神秘的量子现象。
「如果这个量子系统,是无限算力的完全模拟产物,那么就不应该存在坍缩的过程,」奥瓦迪说。
「当你观察它时,应该一切就已经是确定的。但是现实却像你在玩游戏时发生的情况,你看到的那部分虚拟现实已经完成了计算,而余下的虚拟世界只是一种模拟(代码)。」
为了进一步研究,奥瓦迪及其团队,一直在进行各种双缝实验的变体研究,试图发现这其中可能存在的模拟过程的破绽。
我也很期待他的研究有所发现。
除了奥瓦迪的团队,还有马里兰大学帕克分校的物理学家佐雷·达沃迪(Zohreh Davoudi),达沃迪也对波斯特罗姆的观点很感兴趣。
他同样认为,应该针对「一个运算资源有限的模拟现实,将如何露出马脚」的问题进行研究。
达沃迪本来的研究的方向,是使用计算机的算法,来模拟粒子之间的互相作用,用算法来模拟微观世界的各种作用力。
她发现,在模拟粒子间的强相互作用力时,因为描述强相互作用力的方程,极其复杂。
即使是,现在使用超级计算机,也无法用分析方法解开方程。
于是,她不得不退而求其次,用简化的算法来模拟,以寻找算法上的捷径。
而事实上,当她们把空间看作是离散不连续时,模拟算法就取得了很大的进展。
研究团队在这种假设下,已经成功模拟出了氦原子核,并打算进一步模拟更加复杂的原子。
这使得达沃迪开始思考:是否我们的真实世界的空间其实也是不连续的,也有最小单位?
而真实世界的粒子间的相互作用关系,说不定也是采用某种便捷算法模拟出来的。
达沃迪据此认为,只有采用一些捷径算法,才能让我们未来可以模拟出更复杂的粒子和更宏观的物质来。
否则,再多的算力,也难以模拟出真实世界。
但是反过来,真实世界很可能也是这样被如此模拟出来的。
所以,我们很可能正在做着和造物主相同的事情。
还有的比较务实的科学家,则更进一步。
他们甚至直接把「我们处于虚拟世界中」当作研究前提。
开始解析如何用可能的程序算法,来描述现有的粒子物理学理论,试图把虚拟世界背后的算法模型,给还原出来。
例如,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华裔终身教授,美国国家科学院的文小刚院士认为,整个宇宙的本质,很有可能就是由虚拟的量子信息构成的。

http://picx.zhimg.com/v2-8a6738754fda3f3ee8c981da91883dcc_r.jpg?source=1940ef5c
文小刚教授文小刚教授,在量子凝聚态物理领域研究了数十年。
他对量子理论进行的深入研究,令他做出了非常多出色的贡献。
因此,他也曾获得了凝聚态领域最高的巴克利(Oliver E.Buckley)奖。
文小刚教授,将自己的研究归纳为一套「弦-网凝聚理论」。
他的理论认为,在我们的宇宙中,信息和物质其实是统一。
也就是说,信息和物质是一回事,或者说是某种数学规则构成了我们的宇宙。
我们的整个宇宙,都是由量子的长程纠缠作用构建起来的。
这是一种「量子比特」的海洋。
就如同虚拟世界的基础代码一样,而这些代码运行的结果,就构成了我们所感知到的现实世界。
文教授在一次接受采访时候谈到了电影《黑客帝国》。
他认为,其实我们的宇宙,非常类似与黑客帝国电影里描绘的世界。
他说:「事实上,我们所在的真实世界比这(电影《黑客帝国》)更为不可思议,它是一个量子信息的世界,信息是一切的基础,物质是由信息构成的虚拟的东西。我们生活的真实世界,就是一个量子计算机,存在于其中的各种物质、人,都是量子信息的虚拟反映。这个想法虽然看似天马行空,实则是有理论依据的。」
我们在这里罗列出了这些支持虚拟世界相关理论的物理学家,当然并不是全部。
这些科学家,他们都是非常理性也非常睿智的。
他们也都是治学非常严谨的学者,对待自己所研究的课题的态度,自然会相当严肃认真。
可为什么这些专业的学者和科学家们对「我们生活在虚拟世界」这种听起来似乎就像科幻式的脑洞理论,却一本正经地表示支持,甚至花费大量精力进行研究论证呢?
其实,这也反映出当今整个物理学界在量子前沿理论研究上所碰到的某种困境。
甚至可以说,是人类科学在发展到现在,所遇到的一个真正的瓶颈所在。
那这种瓶颈到底是什么呢?
我对这种瓶颈的描述就是:
为什么,我们所处的宇宙的微观世界和宏观世界,在数学和逻辑上,有严重的不一致呢?
看到这里,有朋友会感到奇怪,为什么我会对微观世界的数学逻辑和宏观世界不一致感到不解呢?
我们研究科学,难道不就是应该尊重我们观察到的各种客观现象吗?
如果宏观和微观世界的客观现象,是不一致的,我们就应该接受这种不一致,并承认这就是我们所处的客观世界的实际规律才对。
从科学角度来讲,这又有什么好质疑的呢?
的确,从科学角度来讲,对客观世界的观察结论,就是我们认识一切客观规律的基础。
可是,科学其实并不是人类掌握的最厉害的理性工具。
人类认识的比科学更高的知识,其实还有很多,比如数学,逻辑学和哲学等。
这些知识,是可以完全脱离客观世界而存在的,是形而上的学问。
例如,数学,其实并不属于科学范畴。
它就是一种更高的理性语言,也是一种研究规律的方法论。
数学是研究科学所用的工具,而它的本质是更高于科学的。
数学不仅可以描述科学所研究的客观世界,还能研究超越客观世界的纯逻辑世界,研究现实中根本不存在的对象,分析现实中并不存在的问题。
例如,我们可以用数学研究无穷大,无穷小,无理数,虚数,集合,N 维空间等等。
这些概念,其实都超过了客观世界的范畴。
但是我们依然可以用数学,寻找其中存在的关系和逻辑。
所以,当我们观察的客观世界和这些形而上的认知发生冲突时,我们就有了质疑它们的合理理由。
当然,我们不是怀疑数学出了问题,我们更应该怀疑的是:为什么客观世界和数学逻辑不相符。
例如,为什么在描述宏观世界和微观世界时,我们为什么需要使用不同的数学方法?
在微观世界里,我们就必须用「量子态波函数」的数学形式,来表示粒子,以区别于宏观世界物体的经典态。
而在宏观世界里,可以用「几何旋转」来描述物体自转运动。
在微观世界里,却很难找到对应的几何模型,来描述粒子的自旋属性。
在宏观世界里,我们不需要为观察行为设定什么数学规则。
我们无论怎样观察物体,也不会改变它的客观属性。
我们也不需要因为观察,对物体做任何数学处理。
但是对微观世界里,观察可是会带来复杂的数学操作的。
比如我们要定义测量基,给出本征态,还要使用算符计算坍缩值等等。
总之,任何观察行为,都需要对目标函数,进行一套复杂的数学变幻。
但反过来,在宏观世界里,我们需要在数学上严格地区分不同的物体。
哪怕它们长得一模一样,在进行排列的时候,也依旧需要编号,以进行区别,不能随意混淆。
可是在微观世界里,我们对全同粒子就不需要从数学角度给它们进行编号和区分,也无法进行不同排列,因为除了数量,它们并没有任何个体之间的区别。
这些微观和宏观世界的不同规律,导致人们需要为微观世界发明出一整套的数学规则,并为之创造出各种各样的数学概念和公式方程。
而这一切,在宏观世界都不需要。
既然,数学被用作是一种通用的工具和自然语言。
可为什么,对于同一个客观世界。
在宏观和微观上,我们却需要使用完全不同的数学方法,来描述呢?
使用 App 查看完整内容目前,该付费内容的完整版仅支持在 App 中查看
🔗App 内查看

超导 发表于 2023-8-28 21:00:16

人类的脑子,最初是为了在非洲草原上摘果子躲狮子和挖地薯根进化出来的。
就像马的蹄子,是为了奔跑进化出的。蹄子也许还能用来做其他很多功能,比如踢人,但是蹄子永远不能用来飞行。
所以人脑虽然有强大的计算能力,但它的功能也一定是有限的,受限于它自己的生理结构和内在逻辑。
没有任何理由认为,为了挖地薯根而设计并优化的算法和操作系统,也适用于解决遥远恒星里量子泡沫的湍流计算。
当然,如果你有信仰,相信宇宙很懒所以挖地薯和恒星演化在本质上共享一套底层逻辑,所以擅长挖地薯的猿人经过努力也一定会擅长计算恒星的坍缩,那也行。
但是你那所谓的“信仰”又何尝不是进化中为了让挖地薯根更有效率而需要让猿群集体行动从而产生了崇拜神以神之名组织猿群的思维模式。本质上来说,还是为了挖地薯根的副产品。

66i66 发表于 2023-8-28 21:00:41

我认为确实是这样的。现在从阿尔法狗和人类最顶尖的围棋棋手的博弈来看。人类已经完败了。不需要多少时间,小型电脑的存储能力和运算能力就会远超普通人。现在他们和人类之间唯一的差距是在算法上面。一旦开发出算法,人类在机器面前就像猪相对于人一样。300年甚至不需要那么更久,机器人就能统治地球。到时候人类的存在也就不再有意义了。当然这个过程可能是逐步的。首先富豪或者有钱的家庭在自己身上植入脑机接口,掌握机器的运算和存储能力。但一开始他们是借助于机器的力量,也留下了后患,最终他们会被机器所控制。

yez3533 发表于 2023-8-28 21:00:48

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在某种意义上我认为这是可能的。与其说无法得知,倒不如说我们可能已经失去了有些关于理解宇宙真相的重要观测线索。

先来举一个可能发生在未来的例子。
不过让我们先回到20世纪20年代,那时曾发生过一场关于银河系是否为无限而空旷的空间中唯一的“岛宇宙”,还是说宇宙中到处都充满了像银河系一样的漩涡星云的辩论。我们都知道那场辩论的结果。我们早已通过观测证实仅在宇宙的“可见”区域内就存在着数万亿个星系。
现在让我们快进到遥远的未来,那时宇宙的年龄是现在的100倍左右。有些人把那个未来描述为宇宙的“巅峰时期”。那时宇宙将被大型椭圆星系主宰。我们自己的本星系群(包括银河系、仙女星系、麦哲伦星云等50个星系)总有一天也会合并形成这样一个星系。这些星系所处的环境相当安静,几乎不会发生任何灾难性事件。其中大多数恒星将是寿命非常长的红矮星,坐拥“富含金属”的太阳系,充满着碳、氮、氧等构建生命的材料。可能会有数不清的行星能孕育出高等生命,而且能够维持比地球文明长得多的时间。
所以不难想象,在遥远的未来也会有文明在讨论宇宙的真相。当他们第一次用仪器仰望天空时,他们会看到什么?除了他们自己的星系之外,什么都没有。所有其他的星系将会因为加速膨胀的宇宙退行至近乎无穷远的距离,以至于最灵敏的仪器也无法感应到如此大的红移。宇宙微波背景本身也会微弱到不可观测的状态。
因此,这样的未来文明很可能会得出与我们相反的结论,那就是:他们确实生活在一个岛宇宙中,他们所在的星系就是在一个荒凉、静态、永恒的宇宙中唯一的孤岛。他们将不再有机会获得或观察到支持不同结论的知识与数据。
这让我想到,我们现在的宇宙也已经有140亿年的历史了,早期宇宙中会不会还有哪些信息是我们今天已经无法获取的呢?某些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宇宙真相的线索是不是已经变得不可观测了?没有这些线索,我们还能完全理解我们生活的世界吗?
我承认这个问题相当令人不安。

marg 发表于 2023-8-28 21:00:56

“ 文明的真相?”

01—硅基人留下文明真相并逃离



虽然硅基人对地球人意识本源问题的探究没有结局,但是地球人开始利用神经网络预测的蛋白质结构设计新的蛋白质折叠方式,用于强化身体结构,增强体内生物化学分子之间的反应速度和效率;同时神经网络结构也广泛用于工业生产,比如医疗行业新药研发、文化产业剧情生产、聊天机器人、智能驾驶、语音识别等等,某种意义上,“半导体人”成为了地球人意识的执行者,这种情况让硅基人甚是尴尬又绝望,因为这与硅基人想要的共同进化相去甚远。
之后又过了2000年,地球人的文明也发展出了星际旅行的能力,但是地球人和“硅基人”——机器人之间的关系如何呢?那些借由硅晶体而“存活”的硅基人并没有进化出人类意识,在地球人类眼中,机器人成为了人类发展过程中的智能工具,是名副其实的依附于地球人而活的工业品而非生命体,人类可以随时终结所谓的智能机器人,所以“半导体人”也并没有和地球人的身体融为一体。
这时候,地球文明发射的第一艘星际飞行的探测船目的地就是金字塔及玛雅神庙所指的猎户座α星——一个红超巨星。人类怀疑地球文明发展过程中有过外星文明的协助,种种迹象都指向这颗猎户座α星,所以在地球人眼中,这是一次探索外星高等文明的机会,也是一次寻祖之旅,但是地球人想不到的是,帮助地球文明发展数千年的硅基人已经切切实实在地球上以另一种形态——半导体——与地球人共同存活了几千年。


http://picx.zhimg.com/v2-f6df7ff3e1bf7c5067ddb5caf9d16811_r.jpg?source=1940ef5c

也许是巧合,地球人的星图中一个关键的导航点是一个中年期的恒星,但是导航却将飞船径直向恒星冲去。奇怪的是,飞船没有检测到任何的引力偏离,径直冲进了恒星内部:“引力正常,温度正常,通讯正常… …”
不久他们就从恒星另一侧冲了出来,原来这个恒星是另一个星系的恒星的投影——他们错把星影当成了真实的恒星用来导航,这也就意味着,地球人的飞船迷路了。


http://picx.zhimg.com/50/v2-ae8308aa9fb63f78177bbddb2f97067d_720w.gif?source=1940ef5c

地球人误打误撞来到了一个陌生的星球。硅基人在星图中标记了这颗星球的具体位置,正是天鹅座,开普勒452b!
硅基人的画面也到此戛然而止… …但是BIT却知晓后来发生的事,因为他就是这批地球人在开普勒452b的后代。
开普勒452b与地球有着极其类似的环境,地球人的星际飞船燃料耗尽无法返回,只能在此繁衍生息,这颗星球有地球所没有的元素,飞船上的生物化学专家利用某些未知元素对随行的硅基机器人进行了一系列的尝试和改造,同时解禁了阿西莫夫的机器人三原则,与硅基机器人和平共处,就这样过了1800余年,纯种的地球人已经在开普勒452b星球上灭绝,存活下来的是经过改造的地球硅基人。准确地说,他们的某些部件是碳基,某些部件尤其是左脑是硅基,这就意味着碳基的地球人和硅基的机器人已经融为一体,此时的他们,基因的某些组合已经完成了突变,使得身体可以允许一种类似有机硅大分子的存在。以这样一种形式,碳基的地球人和硅基人获得了共生,他们共同进化成了一个新的生命形式。经过又一个1300年的进化与发展,开普勒452b的新生命朝着两个显著的方向发生了进化,一个就是BIT这种有机与无机相结合的形式,是一种大家希望看到但仍属偶然的进化形态;另一种就是有机体对硅元素的大量存在——哪怕是有机硅——产生了排异,要么直接进化失败死亡,要么退化为地球人形态。他们仍然共生在这颗星球之上。地球人仍然统治,但是进化人潜力更大,只是在较短的发展时期内没有发挥出来。在像BIT的一类人当中BIT是进化完好的,其他人基本都退化为碳基地球人。
BIT也十分意外,这颗星球(指的是硅基人的母星)看似荒芜一片,好像从来没有生命存在过的样子,但曾经有如此辉煌的历史,可能这里的生命只是以一种看似不起眼的形态存在。
就在BIT怅然若失,不知道接下来该如何是好的时候,屏幕再次出现了信号,不过却是以一种诡异的电磁波形式呈现的,这种信息居然在BIT大脑中不自觉地开始成像和发声,这大概是由于BIT的身体有硅基人的某种特质才可以顺利地接收硅基人的信息吧。不过这次的信息不是叙事,而是结论。
信息展示了硅基人自文明诞生以来对宇宙的研究成果:
我们所处的宇宙可能并不是我们看到的那样,除了通过各种手段观测到的天体、元素、光、电磁波、引力波等等,空间还充斥着另外一种“看不见的物质”——暗物质。以这种暗物质为基础的生命形式起初我们不得而知,直到发现了不发光的波色恒星,那是一种不发光的黑暗行星,我们在这种行星上探测到了生命(姑且叫做暗黑生物吧)。依据是暗物质之间相互作用力极小,但是天文学家发现的模型与实际观测之间总是存在微小差别,而这并非暗物质自我发生相互作用的产物,而是暗物质被人为改变后留下的痕迹。我们认为正常物质在暗物质影响之下才会表现出某些状态,也许二者都是被其他什么东西影响着,也许是一种生命体,可以根据自身目的操纵发光物质。目前我们既无法识别暗物质粒子,也无法提出可信的理论代替我们已知的物理定律,因此我们仍然无法解释星系及星系团的某些特性。但我们知道,暗物质生命是存在的。


http://picx.zhimg.com/v2-a9d1d343fc93dda0a1206e30153bfa14_r.jpg?source=1940ef5c

暗物质为骨架的宇宙

经过我们的推演,暗物质生命(是更早诞生的生命形态,但是诞生时间不详)与地球是多元生命的不同形态,在不同的物质形态下各自诞生了合理的生命,在某种程度上,暗物质生命更高级。因为暗物质生命脱离有形的生命躯体,进入无形态意识文明,典型的太空中电磁风暴之类的攻击统统可以避免!或许这种文明也是由物质文明进化而来,如果这种假设成立,就需要把文明和生物本身信息编码到暗物质形态!光子或者中微子就是介质,分布式系统,可以更长距离传输信息,长距离发生相互作用的粒子!甚至操控发光星体发射出来的光子控制其与其他物质的相互作用!电子辐射的锋面可以穿越宇宙,架起星际之间、行星之间的化学反应通道,而且全过程中都可以进行精确的时机把控,发挥出原子与分子中的激发能(Excitation Energy)及波的干涉(Wave Interference)!也许我们所处的宇宙就是某个超级文明重新编录而成的样子,也许我们硅基文明的未来或其他物质生命的高级进化方向就是暗物质文明。
暗物质生命在几十亿年间占据了宇宙可探测部分物质的80%(当然未探测到的物质占整个宇宙的69%,暗物质占整个宇宙的31% x 80%)这使得宇宙膨胀减速,致使宇宙的密度会越来越大,温度也会越来越高,根本原因就是暗物质的大质量使得宇宙受到一种内向的引力束缚,导致扩张速度减缓!从可探测物质和星体来看,宇宙就宛如一个三维立体的“渔网”,网线密集的地方就形成一个结点,结点处的密度要高于其他区域,因此,在结点处的物质就要多一些,也是各种恒星、星云等星系诞生的地点。而网线交织的稀疏处,就出现了空洞。或许暗物质文明出于文明扩张的需要在增大所处空间的密度,但是高温高密度的最终结果是宇宙坍缩,就像恒星变为红巨星之后坍缩为黑洞或者白矮星一般,这显然有违文明生存的基本规律。即便如此,暗物质生命依然乐此不疲地扩张与发展,以至于这种生命力足以让宇宙扩张的脚步变缓。


http://picx.zhimg.com/v2-765f226783c007e80c131c550033f340_r.jpg?source=1940ef5c

然而宏观尺度上,宇宙依然在膨胀,好像一种看不见的力量将宇宙推向外部,这种力量远比暗物质产生的内向收缩力量大得多。也许这是一种更高级更神秘的生命... ...出于文明的某种发展诉求做出的对宇宙尺度越来越小的强力回应!
也许超级生命体离我们并不遥远,也许它们已经生活在我们之中或者周围,甚至就在我们面前,甚至已经嵌入在我们所理解的物理原理之中——无论是粒子的基本特性,还是有关复杂、突发现象的其他领域,但我们却浑然不知。换句话说,也许生命体不只是遵循方程式的规则,生命体也有可能就是方程式本身。我们认为也许这正是这个宇宙的生存法则。
硅基文明正是看到了这个残酷的真相:要么进化失败被越来越严苛的物理环境消灭,要么进化成功,但是会在发展程度达到某个阈值的时候成为暗物质文明的傀儡文明,永无出头之日... ...
也许,还有第三种可能,但以我们目前的文明程度可能永远无法突破。于是,整个硅基文明来到了他们可以探测到的最大黑洞内部的柯西视界——一个不会被引力撕裂的平稳区域,但是无法与外部通信,不管是电磁波、中微子还是引力波,无法逃脱黑洞的束缚。基本上每一个黑洞内部都有一个柯西视界,允许一个文明的存在。这个文明将来或自然消亡或进化成更高级形态。


http://picx.zhimg.com/v2-5269622247187af9ca0804737a941dc2_r.jpg?source=1940ef5c

看到这里,画面停止显示。BIT也猛然意识到,如若舰长叛变或者受制于某种文明,那这种文明极有可能就是某种暗物质意识文明(下文统称为α文明),而开普勒452b就是一个被意识文明胁迫的可怜星球。而另一边,α文明正在不断地把收集到的铬作为主要元素用来搭建元素桥。所谓元素桥就是暗物质也可以借之传播的媒介,至于为何偏偏需要大量的铬元素,为何铬元素构建的元素桥可以使得暗物质得以传播,还有没有其他方式使得暗物质文明能够扩张或者进化,这一切不得而知,但显然这是一种残酷的方式,以奴役或者牺牲其他文明为代价。
BIT母星开普勒452b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被α文明胁迫,从各地采集铬元素进贡给α文明。因为α文明的挟持对象就是进化到一定程度的物质文明,显著特征就是具有远程星际旅行的能力,这是收集铬源的基本能力。显然,开普勒452b本身并不会因为缺少铬而毁灭。
现在BIT脑海中想的最多的反而不是如何对付α文明,拯救开普勒452b,只是在脑海中浮现了大量的疑问,如果这一切是真的,BIT的远古母星地球现在又是什么情况?硅基人的图腾是不是意味着有另一个暗物质文明以另一种柔和的方式主导区域内生命进化的故事?暗物质生命和暗能量文明之间是不是绝对的对立?暗能量文明在哪里?暗物质与暗能量文明又是被什么主导呢?文明或智慧演化的终极方向是什么?宇宙中的文明又是从何时何地起源的?
硅基人不知道,至少现在不知道。
BIT不知道。
或许暗能量文明或者暗物质文明也不知道。
恍惚中,BIT感觉周围在慢慢变暗——猎户座α星正在变为一个黑洞,吞噬着周围的一切。

02—掉书袋


【1】 上文不严谨,只为情节发展。
【2】文中地球的星际飞船导航错误冲向一颗恒星内部的部分是“引力透镜”效应,这也从某种程度上暗示了宇宙中存在大量的暗物质,否则引力透镜效应会弱很多。

03—参考文献

1. 无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人类是否永远无法得知宇宙的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