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ipile 发表于 2023-8-28 14:38:31

全国结婚登记量跌破 700 万对,年轻人反问「为什么要结婚」,低结婚率背后是传统婚姻功能的减弱吗?

前几日,潮新闻记者参加了一场校友聚会,午餐上菜间隙,话题自然而然聚焦到了工作、理财和婚恋。“这样一看,我们一桌都是给婚育率拖后腿的人啊。”嘈杂中一言出,场面瞬间静默。在场14位校友面面相觑,只有两位已婚,还是今年新婚。而刚跨过30岁门槛的记者本人,已是在座未婚人士中最年轻的。
这届年轻人,真的对婚姻不再向往了吗?一些数据或许可以佐证。
据民政部最近公布的数据,2022年,中国结婚登记683.3万对,较上一年减少80.3万对,这是民政部自1986年开始公布结婚登记数据以来的历史新低。如同一条抛物线,自2013年达到1346.93万对的顶峰后,中国结婚登记量连续9年下降,终于在2022年跌破700万对。
结婚人数为何连年减少?将对社会带来怎样的连锁反应?
年轻人开始反问,我为什么要结婚
第一次踏进心理咨询室时,28岁的小叶刚刚“被分手”。此前,她有着一段让同龄人艳羡的恋情。两人在读研期间相识相知,男友优秀体贴,毕业后拥有一份投行的高薪工作。相恋3年,正当她憧憬着“从校服到婚纱”的美好未来时,幸福戛然而止。当谈婚论嫁摆上台面,男友犹豫了,留下一句“我不想耽误你。”
此后,这句话成了小叶的“心魔”,直到持续一年的心理咨询后,她才逐渐接受现实。前男友不该被一句“渣男”简单定义,随着两人深入沟通,她发现对方确实没有做好走入婚姻的准备。
结婚,正成为不少年轻人“生命中不可承受之重”。杭州有晴天社会心理服务中心社工柳丹,曾在杭州拱墅区婚姻登记处做过多年新婚辅导工作。她发现,近3年,初婚登记人数有可感知的下降,且初婚年龄在不断增长。“前来参与新婚辅导的夫妻,很多年龄都超过了30岁。”
官方数据与她的观察相符。根据《中国人口普查年鉴-2020》,2020年,中国人平均初婚年龄涨到了28.67岁,而2010年这一数字是24.89岁。10年间,平均初婚年龄推后了近4岁。
推迟、不想进入婚姻的年轻人们,在担心什么?“离婚率太高、害怕失去自由、没准备好承担家庭责任,是来访者提到的高频原因。”柳丹说,随着社会价值的多元化,个体的价值越来越得到尊重,不少年轻人认为,婚姻未必是一段亲密关系的唯一结局。

http://pic1.zhimg.com/v2-33e077d48995cef10fe3ff828c17077c_r.jpg

图源:视觉中国
低结婚率背后,是传统婚姻功能的减弱。经济上看,越来越多的女性开始有独立工作、经济来源,甚至收入超过男性,女性对男性和家庭的依赖在不断减弱;在性行为获取上,一项2007年杜蕾斯在中国的相关调查显示,80后初次性行为的平均年龄是22.1岁,而2015年北京大学的一项调查发现,95后初次性行为的平均年龄已降为17岁,性需求和性满足已不再与婚姻紧密相连。
但同时,人们对婚姻的期望值却在提高。在房子、车子等物质条件之外,年轻人们更看重精神世界的契合,有共同爱好、有一起进步的目标、互相理解互相成就,从“附加分”变成了婚姻的“必得分”。一边是婚姻功能弱化,一边是对婚姻的期望值提升,结婚率自然而然地下降。
“以前,到了30岁而立之年,亲戚朋友会问,你为什么不结婚?而现在的年轻人开始反问,我为什么要结婚?”柳丹说,这几年她观察到一个新现象——婚姻问题的“议题前置”。曾经,当两夫妻走入婚姻才会着重考虑的家庭观、消费观、生育等议题,年轻人在恋爱、同居期间已经在“模拟预演”。

http://pic1.zhimg.com/v2-0de36527ecd17a4d0ade058e62001758_r.jpg

unitar 发表于 2023-8-28 14:39:24

结婚一个重要的条件是——稳定的预期,没有这个别指望结婚率提高。
农业社会里农民为什么结婚率高,这是因为只要有块地就能拥有预期。什么时候撒种、施肥、除草,有了积蓄买一头牛。娶个媳妇生孩子,几个孩子几岁就能帮忙了,要是能生两个儿子这个家就算是立住了。。。
同样在农业社会,梁山那帮人就很少有结婚的。因为他们过得是有今没明的日子,未来对于他们是未知的。在未知的动荡中不能有老婆孩子。
社会主义为什么结婚率高,因为你手里的饭碗没人能轻易砸掉。无论是种着集体的地还是干着工厂的活儿,你的就是你的,你的孩子也能有一份属于他的饭碗。
可当一个人要面对35岁以后得未知时,他的选择只能和梁山那些人一样。没人能给自己一个预期,那就活在当下吧。
别跟我说什么老了以后就需要孩子了,我还不知道40岁去哪儿要饭呢,想那么多干嘛?
所以提高结婚率最好的方式就是给更多的人稳定预期,而不是把资源从下面抽走,交给那些三妻四妾的家伙提高所有人的阈值。

基地组织 发表于 2023-8-28 14:40:14

我觉得,结婚率低这件事,这几年里已经有无数专家和大V分析过很多次了。
各个角度都已经说得很透彻了,咱们也没有必要赘述。

在不同的社会形态下,人都会倾向于选择对自己更有利的生活方式,这是亘古不变的道理。
更何况现在是市场经济,什么事儿都得从收益和付出的层面来分析。
你什么时候都让年轻人觉得「结婚」这件事儿的利大于弊的时候,他自然就会选择结婚。

但是很遗憾,到目前为止,我觉得这件事儿还是一个死局。
包括走在前面的国家,也没有找到解法,抄作业也没得抄。

同时我个人对这件事儿的观点是——在接下来的20年、30年里,这件事儿的恐怖之处将会慢慢凸显出来。
结婚率影响的是生育率,生育率影响的是人口结构。
所以老龄化的问题马上就会凸显出来。
到时候整个社会的劳动力不足,就会显现出很严重的疲态,可能到时候你找个建筑工人价格都得是现在的几倍。
这件事儿会衍生出一连串的经济问题。
都不结婚,这么多房子谁来买。
孩子都没有了,学区房又卖给谁。
这么多地方都是土地财政,这房子再卖不动会不会出现发不出工资的问题?
目前为止,我知道很多地区的工资已经出现了问题,开始各种停发、少发了。
但这些还都不是最棘手的问题。
之后最棘手的问题,一定是养老问题。
养老会成为一个巨大巨大的问题,比现在的住房问题要尖锐的多得多得多。
很简单的道理,现在一般都是好几个年轻人照顾两个老人,有的老人甚至是五六个孩子的,所以养老根本不算问题。
可是等到咱们这代人六七十岁的时候,大多都是一个孩子,甚至很多没有孩子,这养老可就费劲了。
很多人说自己有养老金,要住进养老院,但我觉得这多少有点乐观了。

首先这个养老金的问题,你是基于目前的情况来看的,感觉自己未来的养老金可能会有很多。
但实际上这个养老金制度,本质上是一种分配制度。
也就是说——它不会凭空产生钱,有人往里交钱有人从里面拿钱。
很快就会出现缴社保的没有领社保的人多,那你到底还交不交?
你看看这个数据,1963年到1975年出生的人口每年都不低于2000万,而从现在开始每年出生的人口恐怕不会高于800万这个数字了。

所以现在的情况也许是4个缴社保的人、1个领社保的人。
而按照这个趋势下去,到时候缴社保的还没有领社保的人多,你能领多少?

其次是这个养老院的问题,且算你有足够多的养老金,那你真的能住进养老院么?
到时候老人可多得很,养老院可能就像现在的房子一样,又成了一座大山。
你住进去不仅需要花大量的钱,没有子女的老人可能还会受欺负、受冷落、受排挤。
这是必然的,这个问题我觉得大家都不需要回避,但首先头疼的应该是上层。
因为你这么多人的养老得不到保障的时候,这个社会,就会乱成一锅粥了。
所谓民生,就是要让大家更好的生存生活,这个事情出了问题,就要动基本盘了。

我不知道他们会采取什么措施,但我觉得扫黄应该会越来越严。
<hr/>公众号「毒舌一条城」。
关注后回复“1”可加本人。

sifeng 发表于 2023-8-28 14:40:26

因为婚姻对于大多数的年轻人而言,已经变成了完全的负收益行为。
婚姻本质是一种财产关系。
我就不讲太远的事,什么私有制和专偶婚姻起源的联系。
就单说一部《婚姻法》(目前已经被并入《民法典》),在第三章第一节“夫妻关系”中。
一共十二条解释,有十条都是在讨论夫妻财产、债务、抚养义务的分配。
而在夫妻关系的解除,“离婚”一章,也几乎全是关于财产、债务和子女抚养方面的解释。

曾经,婚姻被赋予了很多层含义:
宗教、爱情、性、生育……等等。
但这些被赋予的含义都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先后消解。

结婚不再拥有宗教意义上的神圣性。
不结婚不影响谈恋爱。
不结婚也不影响性行为。
就连很多人眼里结婚的终极目的——生育
也渐渐变得无需以结婚为前提。
在很多国家,私生子、单身领养、购买精子……等种种非婚生育行为都变得越来越普遍。

那请问,如果剥离了这一切,婚姻究竟还剩下什么?
财产。
是的,当披覆在婚姻美好外表上的,一切温情脉脉、蛊惑人心的外衣都被现实给逐一剥去,露出了,便是婚姻原原本本的赤裸面目:财产的绑定。

既然婚姻的本质是财产关系,那请问在这样一场财产关系中,究竟是谁获益,谁受损?
答案似乎是显而易见的:当然是穷人获益、富人受损。

可以这么说,然而这只适用于最初的1.0版本。
在过去的三四十年里,由于严打、扫黄、晚婚晚育等一系列政策组合拳的影响,导致了婚姻和爱情、性以及生育强绑定,即便是有钱人,为了低风险地获得这三样资源,只能走婚姻这一道独木桥。
这就导致穷人只要在爱情、性以及生育这三者之中,具备任意一点优势,就可以凭借婚姻实现阶级跨越。与更上层的阶级建立起财产关系——也就是结婚。
“不以结婚为目的的恋爱都是耍流氓”、“睡了别人就得对她负责”、“奉子成婚”……此类观念和行为都是当时婚姻与性、爱、生育强绑定下的产物。

然而时至如今,这一套已经过时了。
富人完全可以和说话好听情商高的人谈恋爱;
和身材火辣、拿钱办事的外围模特颠鸾倒凤。
购买优秀的精子、寻找合适的孕母。
再找个家世差不多的人结婚联姻。

性、爱、生育、婚姻……四种需求完全剥离,不再有捆绑销售。

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开始解体、资本主义得以发展的一大助推器就是社会分工的完善。
传统婚姻消解、新时代同居形态成为主流的原因,同样是传统婚姻不同功能的独立与细化。

就像之前王源粉丝穿婚纱去演唱会现场一样,很多人还感慨婚纱的意义被解构,其实这种解构早就开始了。
婚姻=爱情,其实只是自由恋爱取代包办婚姻阶段的短暂现象。
在更早的从前,以及更远的将来,人们都更明白婚姻就是彻头彻尾的财产关系。

有很多国家已经走在时代前列,以浪漫多情闻名的法国,结婚率只有千分之3.4,年轻人未婚比例90%以上。
然而和日本这样的“低欲望国度”不一样,法国结婚率低并不代表年轻人不谈恋爱,只是从结婚变成了同居关系。
这就不得不谈到法国的PACS同居协议,该协议本是为了解决以前性少数群体无法结婚的“权宜之计”。
结果一经推出就风靡全国,短短十来年,同居人数已经超过了已婚总数。
PACS协议中最重要的一条是什么?
双方财产是分开的,一方没有另外一方的继承权。更不存在什么财产分割。

相当于从法律意义上,将恋爱权、养育子女的权利义务和婚姻制度解绑,自然大受欢迎。

看一看世界各主要国家的非婚生育情况,智利、冰岛、墨西哥、法国等国,已有60%以上的新生儿是非婚生育。这也是这些国家生育率相对较高的重要原因。

http://picx.zhimg.com/v2-2dd96bddc84fa1a3162e632412475907_r.jpg?source=1940ef5c
新的婚姻观逐渐取代旧有观念,就导致和版本1.0完全相反的结果:
富人,只会和富人结婚,越结婚越富。
穷人,只能和穷人结婚,越结婚越穷。

穷人越结婚越穷,上一辈的人一般很难理解这个观点。
因为在前现代的农业社会,生产是以家庭为最小单位展开的。
就拿种地来说,一人耕田、一人播种的效率。
要比一人先耕田后播种的效率高出一倍不止。

而现代人,则是以个人为最小生产单元。
多一个家庭成员,家庭收入只是线性增长。
但家庭支出,很可能就变成指增长。
这一点我无需解释太多,你们可以自行观察身边已婚和未婚同事的生活状态。

婚姻的本质,和爱情无关、和性欲无关、甚至和生育也并非绑定。
既然婚姻本质是一场财产关系,对于绝大多数人而言,如果婚姻非但不能使自己的财产增加,反而会面临生活水平下降、财产面临损失的风险,那结婚,究竟还有什么必要?

只有少数的聪明人能够通过婚姻找到适合自己的财务合伙人、结成坚实的同盟,加剧家庭资产的扩张速度、共同分担可能面临的风险。
婚姻制,正在逐渐失去它的普世性,只有少数人才能从中受益。
<hr/>今日份的金玉良言,完
更多内容:
如果一辈子不结婚,是不是很快乐?小镇做题家想嫁给有钱人不想努力了可以吗?

zsqffff 发表于 2023-8-28 14:40:39

现在的结婚率生育率只不过是年轻人一次和平的示威。
剥削才是婚姻的本来面目,透过现象看本质。
婚姻剥削,剥削婚姻。

asdsf 发表于 2023-8-28 14:41:17

是的,低结婚率的背后,来自于婚姻功能的减弱。
之前看到一句话,很难听,但是很现实:爱情是美好的,是没有什么负担的,但是婚姻是现实的,本质上就是一场交易。
婚姻制度某种程度上就是另一种形式的交易,通过将双方利益绑定,形成一种相互扶持的同盟关系,不仅为将来的增长提供相应的助力,而且还为未来可能出现的风险提供兜底能力。

问题就出现在这里了,一旦婚姻同盟关系的意义开始出现崩塌,一旦这种同盟关系做不到为增长提供动力,为奉献提供兜底能力,那么就一定会有越来越多的人觉得:快拉倒吧,和你在一块还不如我自己过呢。

为什么爷爷奶奶那一辈的人,在大好人生才刚刚起步的时候就能做到毅然决然的签署这份终身合作协议呢?答案很无奈但也很简单:你就说再差能差到哪去吧,合作关系建立之后,大概率只有增量,没有减量。

本来大家手上也没啥东西,两个人在一起不仅赚的工分要比一个人赚的多,而且两个人一起生活的成本还要比之前各过各的更低,无非就是多双筷子,从前一个人吃2两饭变成吃两个人3两饭多喝点水的的区别。

至于生孩子这件事,投入的成本也低,哪有什么幼儿园的概念,一口气生五六个,反正老大长大了带老二,老二长大了之后管老三,边际成本足够低,一窝孩子长大了之后能有一两个有孝心知道孝顺自己的都是赚大发了。

你看,这种合作,能创造出来的大概率都是增量,因为结果实在是差不到哪里去了,看对眼了基本上也没什么需要再考虑的。这就好像不少普通人刚创业找合伙人的心态,反正咱俩啥都没有,还不如一起干,主打的就是一个人多力量大,做成了一起分蛋糕,做不成也不损失啥。

同样,等到了我们父母这一辈的时候,虽然每个人的家庭条件逐渐好起来了,但是差异仍旧没有拉的那么大,而且在那个充满活力和机遇的年代,穷小子只要愿意干,是真的能鱼跃龙门的,所以在结婚的时候虽然大家也会看一下彼此的家底,但是好在时代给的增量足够大,大家对于未来也都乐观,毕竟隔壁王老二家的闺女嫁的那个小子这几年不都卖小灵通成了万元户了嘛,你俩好好干也不会错。


但是,等到了我们这一代之后,变化一下子就大了。

等到了我们这一代的时候,有三个情况出现了:

第一,随着前两代人的积累,以及独生子女政策的落地,这一代的孩子们背后代表的积累和沉淀已经不再像之前那样可以忽略了。

第二,独生子女的孩子,从出生就接受了两个家庭全方位的宠爱,再加上快速发展的经济社会已经把个人生活所需的基础设施建设的相当完备了,个体生活品质上已经上升到一个很不错的水平了。

第三,在经历高速发展之后,整个社会的增长速度已经没有那么快了,我们社会已经从增量社会开始往存量社会转移了。

这三个情况直接导致婚姻这种结盟合作的形式,突然有些立不住脚了:

我们家这几年辛辛苦苦好不容易攒下点家底,万一我遇人不淑,我这点家底折进去了我怎么和家里人交代?而且万一你就是想走捷径,看上我们家这几十年累积的家底和资源了,对我实际上没啥感情,我不是亏了?不行,我得谨慎一点儿。

而且我就算不结婚,我一个人不说大富大贵,但是靠着自己的工资过得自由自在是没啥问题的,但是我要和你一结婚,那可就不一定了。月入1W的生活,其实稍微规划规划,还是能过的很自由想干嘛干嘛的,但是两个月入1W的人一结婚那可就不一定了:

得买房吧,得买车吧,将来有了孩子得考虑给孩子用好东西,上好学校吧。这些额外的开支一增加,俩人一合计:这还不如我自己一个人过得时候轻松呢。

爷爷奶奶那个年代,普通人你再有钱你没地儿使去,但是这个时代可就不一样了,你只要能花,有的是办法把你手里每一分钱都榨干净。

之前总有一种论调说:难不成不结婚你就不买房,不买车了?你还真别说,是的:我爸妈那房子虽然老一点儿,但也不是不能住;我买个车还堵车,还不如做公交地铁,实在不行我铆足了劲打车都行,我还不用操心停车费维护保养以及不小心剐蹭了维修的费用。

更要命的是:两个人在一起,可真不一定能创造什么增量了。咱别说增量了,别咱们家终于买了房,开始还贷了,结果你被毕业了——你别制造不稳定因素就已经是完美伴侣了。

合作的目的是为了互利共赢,这都不一定能共赢了,还合作个什么劲呢。


所以这就是可以在二十刚出头的年龄就结婚,但是现在的我们真的很难做到。那个年代,什么都没有,所以什么都简单,当初的青年男女在一起那可真的是男女搭配干活不累。

但是等到了现在,我们好像拥有了不少,却也更加害怕失去,害怕损失,结婚这件事儿突然就变得那么复杂,那么需要顾虑,不能想,一想就头疼。

爱情很美好,但婚姻很现实,婚姻本质上不是什么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浪漫誓言,而是签署了一份一旦你反悔代价很沉重的终身合作协议。而在现在,在双方手上的筹码都相对较多的时候,反悔的代价突然变得那么沉重。

没有人会在签署这种协议之前,心里不打退堂鼓的,不是么?

所以,婚姻对于家庭累计不够的人而言,是很不友好的。
高额的房价,逐渐上涨的生活成本都是硬性成本,一个刚毕业工作几年的人,扛着生活成本和恋爱成本很难攒下钱,靠自己买房买车更是一个难以企及的天文数字。
进入婚姻极大概率需要依靠父母积蓄,成为大多数婚姻的现实选择。
这里就产生了一种很绝望的情绪:如果家庭条件不够好,就没有结婚能力了。


除了经济原因之外,还有一个隐秘的点,过去总担心说出来被喷,但又不得不提。
婚姻不再是性的前提,
过去大家进入婚姻的动力,有很大一部分来自于性,在过去婚外的性关系是不合乎法律和道德的,想要了解的小伙伴可自行搜索一下“非法同居”词条。
所以,进入婚姻成了获得稳定合法性伴侣的唯一途径。
现在年轻人获得婚姻外的性,道德阻力少了很多,婚姻的必要性进一步下降了。


以上
我是 @宏桑,一个心理咨询师,
咨询问题可加v:hongsangemo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全国结婚登记量跌破 700 万对,年轻人反问「为什么要结婚」,低结婚率背后是传统婚姻功能的减弱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