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my609 发表于 2023-8-25 11:02:46

今年七夕节多个省份结婚登记量同比上涨,多地迎来婚姻登记「小高峰」,如何看待此事?

8月22日傍晚,已有多个省份公布了七夕节婚姻登记情况。
据江苏广电融媒体新闻中心消息,22日,江苏各大婚姻登记处迎来结婚潮。记者从江苏省民政厅获悉,截至22日下午5点,江苏全省民政部门共办理结婚登记7296对。
去年的七夕节(2022年8月4日),江苏各地民政部门婚姻登记处共办理结婚登记5002对。
今年8月22日,天津市也迎来婚姻登记小高峰。津云报道称,全市1081对新人选择在这个传统佳节登记领证结婚,情定“七夕”。
此前,受疫情影响,2021年和2022年七夕节天津市办理结婚登记分别为549对和759对。天津媒体早前援引业内人士消息称,预计今年七夕全市登记人数将迎来强势反弹。
另据内蒙古自治区民政厅消息,今年七夕节当日,全区共办理结婚登记3503对,迎来婚姻登记“小高峰”。去年的七夕节,内蒙古全区有2384位新人领取结婚证。
婚姻登记人数反弹的还有河北、四川等省份。
其中,今年七夕节河北全省共办理结婚登记9198对,去年七夕节河北省共办理结婚登记6269对。今年七夕节四川全省共办理结婚登记8985对,比去年“七夕”多了2349对,增幅达35.4%。
部分地区的民政部门在解释今年七夕节结婚登记人数增长时提到,随着中国传统节日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喜爱与关注,选在七夕节登记的新人越来越多,今年七夕节恰逢8月22日星期二,更是喜上加喜,吉祥加倍。另外,这也是实行扩大内地居民婚姻登记“跨省通办”试点后的首个“七夕”。

海阔天空√ 发表于 2023-8-25 11:03:46

以我多年看脸的经验,会叫自己“小美女/小帅”“颜值中上”的,一般情况下约等于“长得是个人”,至于是长得不丑,还是长得小丑,甚至是长得颇丑,这个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基本不会有小有姿色的认为自己是小美人。
原因很简单,这类人更倾向于自称“从小漂亮”“帅哥行列”,大夸特夸自己的美貌,然后谦虚地来一句“有资本接手性别红利但更倾向于自己奋斗”,或者“我不靠颜值,我靠实力”。
有一部分还会通过略鬼迷日眼的方式论证自己的美,比如A4腰,漫画腰啥的。
而真正的大美人大帅哥,一般不会做这些有的没的,简单粗暴发一张照片,自然多的是人舔。就好像吉娜腰细胸大,可她并不会专门天天露个柰子展示自己身材好,人家是直接一身保守的毛衣,笑眯眯地当众量一把自己的腰围,大家就什么都懂了。
所以,这个“婚姻登记小高峰”是什么意思……不用多说了吧……

axlyzyy 发表于 2023-8-25 11:04:19

真的吗?我不信。

http://picx.zhimg.com/v2-6065ec2a794451ffdbcce316ca44e414_r.jpg?source=1940ef5c

chun 发表于 2023-8-25 11:04:40

那看来各地情况大有不同。
昨天七夕节,绵阳民政局在婚姻登记处开了抖音直播,原本估计是期望见证“人山人海”的人来登记
结果网友看半天,都没蹲到几对,最后来了一对中年人。
甚至被网友质疑:这是不是找来的“演员”,缓解一下尴尬的气氛……

http://picx.zhimg.com/v2-094b23fd33d3bba67549fc6852601f97_r.jpg?source=1940ef5c

http://pica.zhimg.com/v2-ebf1924c286e3d20051d448e2a1ad199_r.jpg?source=1940ef5c

bett_liu 发表于 2023-8-25 11:05:32

要不下次直接点,写上中国又赢了,我就懂了
具体点的话,可以分一下是大赢还是超大赢

gududehuo 发表于 2023-8-25 11:06:28

以新闻里提到七夕登记量“大涨”的地区为例,对比近5-6年的情况,一目了然:

http://picx.zhimg.com/v2-b10f21f3a31241427df8998f3ef3fbb1_r.jpg?source=1940ef5c

新闻里提到的七夕结婚登记同比“大涨”的省区市

可以看到数据本身的波动是非常大的。我们看一下这几年都有什么情况:

[*]2018年-2019年:七夕是工作日,其中2019年七夕(20190807)登记数量疑似被另一个吉利日期20190808分流
[*]2020年:疫情暴发年,但到夏秋之交全国秩序基本恢复正常,七夕是工作日
[*]2021年:夏秋之交疫情形势相对稳定,七夕是工作日,很多地区民政部门不加班,未大规模作七夕结婚登记宣传
[*]2022年:七夕是工作日,夏秋之交疫情多点散发,另有20220222分流了一部分吉利日期爱好者
[*]2023年:七夕是工作日,疫情成为过去式,没有额外的吉利日期
因此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是,具体到七夕这天的结婚登记数量,很容易受到工作日或非工作日、疫情程度和有无其他吉利日期分流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
考虑到这些因素,非常容易就能发现2023年与2022年七夕登记的情况,并不具备可比性。
民政部门方面以吉利日期传统文化宣传等促进结婚意愿的做法,可以理解。但我们查看近几年以季度为单位的结婚登记对数变化,结合初婚适龄人群规模的变化,就可以明白近期结婚对数绝对数量的下降是一种大趋势,绝非仅靠宣传吉利日期结婚对数如何增长就能掩饰的。
首先是逐季度结婚对数的变化,可以发现虽有疫情暴发的干扰,但结婚对数的下降过程依然非常清晰:

http://picx.zhimg.com/v2-8abbe3214a44029c3700bfe5d3df6662_r.jpg?source=1940ef5c
其次,是按照七普结果,推算到2025年的初婚适龄人群规模的变化,同样呈现下降趋势。

http://pic1.zhimg.com/v2-75a2453341c7c081a8f7ec615cfcf21d_r.jpg?source=1940ef5c
如果一定要比较不同年份七夕结婚登记规模的变化,2018年和2023年的七夕都是受其他因素干扰较少的。
新闻提到的五个省区市,两年度对比七夕结婚登记规模下降了18%-42%不等(不同省区市的人口年龄结构也不同),而两年度对比全国整体的初婚适龄人群也下降了27%左右。从这个对比来看,多年来在吉利日期结婚登记的宣传工作,效果其实并不突出。
依然是这张不知使用过多少次却依然值得使用的图,突出反映了近年来适龄人群初婚的快速推迟。

http://picx.zhimg.com/v2-58e5843b0ff9c8834af649336c177f1b_r.jpg?source=1940ef5c
不仅是七夕,其他单列出来的特定日期也一样。在初婚适龄人群保持下降趋势、初婚明显推迟时,整体的结婚对数就一定会保持低迷。刻意忽视数据的不可比特征、人为制造所谓“小高峰”也并不能改变这个事实。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今年七夕节多个省份结婚登记量同比上涨,多地迎来婚姻登记「小高峰」,如何看待此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