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dnx 发表于 前天 04:52

真好看啊!赵孟頫行书《洛神赋》刻本

前面小编曾经发过一篇“这小楷美不胜收,赵孟頫《洛神赋册》欣赏”,今天我们来分享一幅行书《洛神赋》秋碧堂刻本,乃赵孟頫以行书临王献之小楷《洛神赋》所做。王献之原本的《洛神赋》,书写所用为一张麻纸,并非普通纸条。至宋朝时,历经时间的洗礼,这部作品的字迹已不再完整。到南宋贾似道时期,仅存十三行。贾似道曾在一块青玉上刻下这十三行书法,故而得名《玉版十三行》,又称为《贾刻本十三行》。
https://q3.itc.cn/q_70/images03/20241015/535ce7bd93924acba4b22c8beb254a47.jpeg
赵孟頫一生多次书写《洛神赋》,足见他对这一辞赋的钟爱之情,也可能与当时这件作品的墨迹就在赵孟頫手中有关。据统计,赵孟頫传世的《洛神赋》版本有八个,包括六个纸本墨迹和两个刻本。他对《洛神赋》的喜爱,或许源于其优美的词藻和深刻的意境。三国曹植的《洛神赋》,以其浪漫的爱情故事和华丽的辞藻,打动了无数人的心。赵孟頫以其精湛的书法技艺,将这一经典之作呈现在世人面前。
https://q1.itc.cn/q_70/images03/20241015/2c3d5622151a4a529da35d624c781f66.jpeg
赵孟頫一生七次书写《洛神赋》,其中大德五年(1301 年)所写版本在 2010 年中国嘉德秋拍专场上,以 8008 万元成交,轰动一时。而大德四年(1300 年)为盛逸民所书的版本,被公认为最完整、墨迹最清晰的版本,专家推测如果此卷拍卖,成交价格会超过 1 亿元。
https://q9.itc.cn/q_70/images03/20241015/62ff000b728348dab31b6aa97e24b451.jpeg
赵孟頫的《洛神赋》书法作品,行中兼楷,结体优美,点画圆润灵秀,深得二王遗意。他的笔法精致秀美,起笔多以尖锋直入,出笔则或轻按或回锋,笔画骨肉均匀,细不露筋,肥不臃肿。同时,他的墨法运用刚柔相济,墨色均匀,笔意畅快淋漓。在结字方面,严谨匀称,疏密合度,流畅舒展,恰到好处。
https://q9.itc.cn/q_70/images03/20241015/f5e04f8b1f36401c8b1c89129819cb32.jpeg
赵孟頫行书《洛神赋》秋碧堂刻本有着一段传奇的收藏经历。此拓本曾由约翰・艾略特收藏,约翰・艾略特是一位私人藏家,其藏品丰富且精美,令人惊叹。他藏有大量中国书法和绘画作品,包括三国时索紞写在经卷纸上的《道德经》、东晋王羲之的《行穰帖》唐摹本、唐代敬客作于显庆三年的《王居士砖塔铭》唐拓本等众多珍贵作品。赵孟頫的《行书洛神赋》秋碧堂刻本也在其收藏之列。后来,约翰・艾略特将此拓本捐赠给了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如今收藏在哈佛大学汉和图书馆。
https://q5.itc.cn/q_70/images03/20241015/ed81ab82736247828a0a33d3baab282a.jpeg
秋碧堂刻本处于赵孟頫书风前期过渡到中期之间,具有独特的行书风格。其文字结构宽舒,给人以大气开阔之感。运笔方面,虽仍显厚重古朴,但同时又兼具美感与力道。从前期受宋高宗影响的书风,到后期对钟繇、六朝北碑以及二王的研究学习,赵孟頫在这一过渡阶段逐渐形成了新的风格。在秋碧堂刻本中,我们可以看到这种风格的转变。前期的古典笔法在这个版本中依然有所体现,但同时也融入了新的表现元素,使其既具有历史的厚重感,又展现出创新的魅力。它的文字结构宽舒,使得整体布局更加舒展自然,给人以视觉上的享受。而运笔的厚重古朴则增添了作品的沉稳大气,同时兼具的美感与力道,又让作品充满了生命力和艺术感染力。
https://q1.itc.cn/q_70/images03/20241015/55f2f9bce4244e3d9716f267c2119abe.jpeg
赵孟頫《洛神赋》的多个版本各具特色,秋碧堂刻本与其他版本相比,有着明显的不同之处。
https://q3.itc.cn/q_70/images03/20241015/f63d6b294dc4472b80d61f236c2ca051.jpeg
与美国普林斯顿大学藏本相比,秋碧堂刻本虽同是大德元年为清夫所书,但美国普林斯顿大学藏本为墨迹本,中间有掉行补书,这是其独特之处。而秋碧堂刻本在保留了部分前期书风的同时,经过刻本的呈现,更具古朴质感,线条更为硬朗。
https://q1.itc.cn/q_70/images03/20241015/4c248842c64f402483fd3b0003f2a51a.jpeg
1299 年故宫博物院藏本为伪作,摹自天津艺术博物馆藏赵孟頫大德四年为盛逸民书《洛神赋》本,笔力软弱,伪款伪印与秋碧堂刻本的真实收藏经历和独特书法风格形成鲜明对比。
https://q2.itc.cn/q_70/images03/20241015/7125d18b9ee04056981eef3e29c1e563.jpeg
天津艺术博物馆藏的 1300 年大德四年为盛逸民所书版本,用笔圆转流美,被元人倪瓒称 “圆活遒媚”,此版本更多展现的是赵孟頫四十七岁时的成熟书风,而秋碧堂刻本则处于风格过渡阶段,既有前期的厚重古朴,又有向中期发展的新元素。
https://q7.itc.cn/q_70/images03/20241015/5bfe669b55664f0e92792d4cad17d077.jpeg
1301 年的筠清馆法帖版本,真迹不知何在,且有部分为成亲王所补。此版本通过时间推断为赵孟頫 48 岁所书,与秋碧堂刻本在书风形成的时间节点上相近,但秋碧堂刻本的独特之处在于其文字结构的宽舒以及运笔的厚重古朴与美感力道的结合。
https://q8.itc.cn/q_70/images03/20241015/c0bc5943cee64b5ba673d8576bc787ae.jpeg
1308 年左右北京故宫博物院藏本,从书风看应是大德末、至大初所书,是赵氏行书的代表作之一。这个版本与秋碧堂刻本在时间上较为接近,但在风格上仍有差异。秋碧堂刻本更能体现赵孟頫书风过渡阶段的特点。
https://q5.itc.cn/q_70/images03/20241015/a8f09ae6738048dc838ad551fb0a813e.jpeg
1319 年北京故宫博物院藏的小楷册页本,是赵孟頫六十六岁时所书,书风体现了 “翩若惊鸿、婉若游龙” 的婀娜矫健。与秋碧堂刻本的行书风格截然不同,一个是小楷的精致细腻,一个是行书的大气与过渡之美。
https://q2.itc.cn/q_70/images03/20241015/274702ff52ae4db6beb5c4e5fe367052.jpeg
另外两个刻本中,筠清馆法帖刻本与秋碧堂刻本在风格上也各有特点。秋碧堂刻本以其独特的文字结构和运笔风格,在赵孟頫《洛神赋》的众多版本中独树一帜。
https://q3.itc.cn/q_70/images03/20241015/62267d90a4234ce9be13531ecf3deca1.jpeg
https://q1.itc.cn/q_70/images03/20241015/8bcbd1003fea42b28402eacfde083af2.jpeg
https://q6.itc.cn/q_70/images03/20241015/79e538b3b73640e1bf80b509e69c28f7.jpeg
https://q9.itc.cn/q_70/images03/20241015/c7311147881c4d00a6279606e7f354c3.jpeg
下面是牟献甫题跋:
https://q5.itc.cn/q_70/images03/20241015/511431227a3d465486815f3647e9f31e.jpeg
下面是张楧、戴锡、顾文琛观跋:
https://q2.itc.cn/q_70/images03/20241015/01289bdbdc504ceaa50a648b1b6c7955.jpeg
https://q8.itc.cn/q_70/images03/20241015/abd8506ec3ee4529b05646ef4bb613a3.jpeg
注:图片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小编核实处理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真好看啊!赵孟頫行书《洛神赋》刻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