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nalook 发表于 3 天前

《浙江当代文学译家访谈录》在浙大发布

潮新闻客户端 通讯员 蔡正伍 杜磊 徐雪英
近日,“浙派”文学翻译研讨会暨《浙江当代文学译家访谈录》新书发布会在浙江大学召开。
本次会议由浙江大学中华译学馆和翻译学研究所主办。
https://q0.itc.cn/q_70/images03/20241004/845cfd33a58c46cfa1139f94d4c96528.jpeg
“浙派”文学翻译研讨会暨《浙江当代文学译家访谈录》新书发布会
浙江省作家协会副主席钟求是对访谈录的出版表示祝贺。他说,《浙江当代文学译家访谈录》提出的“浙派翻译”与“文学新浙派”的理念不谋而合,而“一部中国文学史半部在浙江”的观点在文学翻译领域也同样适用。近代以来,浙派译者以勤勉的态度和开放的精神译介外国文学,在中国文学翻译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这一翻译传统薪火相传,持续激励和启迪着当代浙江文学译者,是浙江翻译界宝贵的精神财富。
浙江大学文科资深教授兼中华译学馆馆长许钧总结并阐释了“浙派”译家的精神内涵。“浙派”译家具有开放精神、突破自我、面向世界的特质。他们对真理孜孜以求,以毕生的热爱投入翻译事业,践行“生命不息,翻译不止”的信念。正是在这种开放、求真、热爱与创新的精神引领下,“浙派”译家通过翻译振兴国家,并在新时代积极承担起促进中外文明交流、增进人心相通、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责任。他强调,访谈录汇集了从二零后到九零后三代“浙派”译家的智慧,也启迪着浙江文学翻译未来的发展。
浙江大学中华译学馆常务副馆长郭国良向来自浙江省各地的翻译界同仁致以热烈的欢迎,并对浙江省作家协会和浙江大学出版社的鼎力支持表达诚挚的感谢。他指出,访谈录是我国首部以省域为范围的文学翻译家访谈录,它肩负着传承浙派翻译精神、弘扬“浙派”译家优良传统的历史使命。访谈录依托浙江大学翻译专业师生的集体智慧,汇集了三十七位“浙派”译家的实践经验与理论思考,展现了当代浙派翻译老、中、青三代译家同台联袂的发展格局与精神风貌。
新书发布仪式后,浙江大学外国语学院副院长张慧玉对访谈录的顺利出版表示热烈的祝贺。她指出,翻译名家的宝贵经验和智慧为新一代翻译工作者提供了亲身体验和理解翻译精神的机会,激励他们继承和发扬翻译精神。“浙派”译家所取得的成就为浙江翻译设立了一个高起点。在新时代的征程中,翻译界的师生与从业者应当在访谈录的感召下,坚定信心,勇敢肩负起翻译兴国的历史使命,携手共创更加美好的未来。
浙江大学出版社葛玉丹副编审分享了对于此书出版的感想。她回顾了浙江大学中华译学馆与浙江大学出版社的合作历史与丰富成果,并将访谈录的出版视为浙大社与译学馆合作的新起点。
https://q8.itc.cn/q_70/images03/20241004/1a23abfa9d6b4a8db1dacf3e9b58034a.jpeg
与会者分享翻译感悟。浙江大学供图
随后,与会的十余位受访译家分享了他们对于翻译的感悟。吴笛回顾了自己五十余年的翻译历程,指出翻译不但让译者个人在精神上永葆青春,而且对于实现中国式现代化也具有非凡价值。文敏提出,面对机器翻译的冲击,人工翻译以其小众性、高门槛和高度的情感注入要求,注定将在未来成为一份奢侈的工作。金晓宇以自身的翻译实践经历真诚勉励翻译同仁,以身作则传承发扬翻译精神。刁俊春以乘火车旅行隐喻翻译,指出文字转换只是翻译的中间环节,而真正的翻译活动还需要以大量阅读作为前提,也需要以促进研究作为依归。傅霞勉励青年学生培养“抗AI性”,指出翻译在未来大有可为。
“转载请注明出处”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浙江当代文学译家访谈录》在浙大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