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shf007 发表于 3 天前

在上海吴昌硕纪念馆,看缶翁的金石之交

吴昌硕(1844—1927年)是三百年来最为杰出的“诗书画印”全才型艺术家之一,百十年来于海内外之影响力与日俱增。澎湃新闻获悉,今年时值吴昌硕先生诞辰180周年,上海吴昌硕纪念馆于10月1日举办“金石之交——吴昌硕先生诞辰180周年传承展”,呈现吴昌硕早中晚各个历史时期的篆刻艺术精品、金石题跋等作品。同时,展览也呈现当代书坛七位代表性书法篆刻家以吴昌硕篆刻、诗文等为题材,进行再创作的作品。
吴昌硕(1844—1927年),初名俊,又名俊卿,字昌硕,又署仓石、苍石,多别号,常见者有仓硕、老苍、老缶、苦铁、大聋、缶道人、石尊者等。浙江省孝丰县鄣吴村(今湖州市安吉县)人。晚清民国时期知名国画家、书法家、篆刻家,杭州西泠印社首任社长,与任伯年、蒲华、虚谷合称为“清末海派四大家”。
https://q6.itc.cn/q_70/images03/20241005/75a60dfdc4234639a763e61f615bfaa3.jpeg
吴昌硕
https://q9.itc.cn/q_70/images03/20241005/52896bdd6d2d473a84416b74a09b9834.png
吴昌硕
吴昌硕于书画篆刻诸艺中,篆刻先行,且成就最高。尝自语:“予少好篆刻,自少至老,与印不一日离,稍知其源流正变。”观其作可知,“而立”以后,破除流派、地域、旧俗束缚,从秦汉上及春秋战国, 践行“书从印入、印从书出”理念,围绕“石鼓文”,书印合力,进而以书入画,书画印相辅相成。
https://q6.itc.cn/q_70/images03/20241005/3d610a11742b4bb388517e114ad70f20.jpeg
吴昌硕、王国维题跋《石鼓文》卷
https://q9.itc.cn/q_70/images03/20241005/41c76f14624546a78419b8ff370c7bb7.jpeg
《石鼓文》卷局部
https://q0.itc.cn/q_70/images03/20241005/c314e25918b640a3819ac87ed709c104.jpeg
《石鼓文》卷局部
金石书画外,吴昌硕更致力于诗文,乃至“经史而外益研讨形声故训之学”,综合发力,冶金石书画于一炉,开创出崭新的境界,成为影响海内外的艺术巨匠。一生刻印超两千方,书画乃至砚铭、考订文章总数过万,且多精品佳制,其不断进取的创新精神为世人所崇尚,其作品为世人所珍爱、景仰、取法。今日海内外印坛,无不尊其为宗师,书印结合、上下求索,从善如流。
https://q6.itc.cn/q_70/images03/20241005/49f3f8c5622040dabf172c0f35c8e56c.png
吴昌硕印章
https://q6.itc.cn/q_70/images03/20241005/c7e61aa712b44541a46d9eeeeb3bf1b5.png
吴昌硕自刻钟形晋砖砚
https://q6.itc.cn/q_70/images03/20241005/15e2a68c1ba24b919de2b98312f2396e.png
端方旧藏秦钧权拓片并诸名家题跋
此次上海吴昌硕纪念馆推出“金石之交——吴昌硕先生诞辰180周年传承展”,精选吴昌硕早中晚各时期的篆刻艺术精品,20余件佳作汇聚一堂,十分难得,值得艺术爱好者们参观学习。观众通过展览可知,吴昌硕在而立之年后,破除流派、地域、旧俗束缚,从秦汉上及春秋战国, 践行“书从印入、印从书出”理念,围绕“石鼓文”,书印合力,进而以书入画,书画印相辅相成。金石书画外,更致力于诗文,乃至“经史而外益研讨形声故训之学”,综合发力,冶金石书画于一炉,开创出崭新的境界,终成影响海内外的艺术巨匠。
https://q8.itc.cn/q_70/images03/20241005/ac33209cfb9548c78aa894afcc23777e.jpeg
吴昌硕题“天玺元年大岁在丙申荀氏造残砖”等十六枚砖拓(局部)
https://q9.itc.cn/q_70/images03/20241005/d300242705794bd980fbf2629ead4aaf.png
吴昌硕“棕马、矢鱼”石鼓文七言联
https://q7.itc.cn/q_70/images03/20241005/6dc389d4f57d4435b052070a36f61877.jpeg
吴昌硕行书轴(一花一叶一精神)
与此同时,主办方邀约当代书坛七位代表性书法篆刻家,作为纪念这位艺术先贤并展现当代艺术家们对吴昌硕艺术精神传承的重要一环,也作为今年吴昌硕诞辰180周年纪念系列展览的一部分。展览中7位当代书法篆刻家,分别是陈大中、沈乐平、王丹、徐海、许雄志、朱培尔、邹涛,他们都是吴昌硕艺术的追随者和 研究专家,也都是“书从印入,印从书出”的践行者。
https://q3.itc.cn/q_70/images03/20241005/5231c003a9d54a2c8d110ed6c5e9b2b5.jpeg
展览现场
https://q5.itc.cn/q_70/images03/20241005/31be9ce8cf0a4138a86fb4ee794259bd.jpeg
展览现场
https://q0.itc.cn/q_70/images03/20241005/93b98b59b477443b90a387144be5d615.jpeg
展览现场
中央美术学院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篆刻委员会副主任)徐海,在展览中带来了一方刻有《胸中海岳》的印章。“《胸中海岳》是一方吴昌硕刻过的名印,这种大气魄令我心驰神往,因此我选择再创作,来表达我对吴昌硕的致敬。” 徐海笑言,再创作时他的内心还是颇为诚惶诚恐,“老是担心刻不好。”与此同时,他也希望将这种学习吴昌硕艺术的方式,带进学校的日常教育中。
https://q6.itc.cn/q_70/images03/20241005/8f35637772fc4ad396e01435f5cb591e.png
当代篆刻作品
https://q3.itc.cn/q_70/images03/20241005/7361771468c6420799db19df99298c2b.jpeg
展览现场
《中国书法》主编、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朱培尔认为,在7位参展的当代书法篆刻家身上,还体现出了和而不同的精神:“每个人在作品中都表达出对吴昌硕艺术的敬仰和热爱,同时也都加上各自对吴昌硕艺术的不同理解,相互观摩都会有所收获,因此尤为难能可贵。”
上海市文联副主席、上海市书法家协会主席丁申阳表示,此次展览名为“传承展”,具有特殊意义:“甚至是观众驻足欣赏本次展览也是传承,让经典在大家心中延续,也希望当下年轻人担起传承的使命,为振兴海派书法篆刻艺术而不断努力。”
https://q0.itc.cn/q_70/images03/20241005/53fa49a7bcd84aa4a5767483d2894b7d.png
吴昌硕篆书龙光台横披
https://q4.itc.cn/q_70/images03/20241005/502e297d43cc4a77892ceb5257f1941b.jpeg
展览现场,续缶庐扶桑印集
此次展览由中国书法家协会指导,上海市书法家协会、浦东新区区委宣传部(区文体旅游局)联合主办,并得到安吉吴昌硕纪念馆的大力支持。
展览将展至12月22日。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在上海吴昌硕纪念馆,看缶翁的金石之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