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年不休 发表于 2023-8-22 09:50:14

恒大集团在美申请破产保护,将带来哪些影响?

据多家外媒报道,恒大集团当地时间8月17日在美国根据破产法第15章申请破产保护。

ggm 发表于 2023-8-22 09:50:32

许家印现在是在国内躺平摆烂,国外积极还债。
因为他家族的人早就润了海外,家族资产早就通过啥分红啊基金啊借款啊也转移海外。
在国内他有恃无恐,要人就我一个,连老婆都离了。要钱我没有,你敢让我破产吗?谁敢接3万亿的烂摊子。
在国外他战战兢兢,家里人都在别人地盘上,家族资产也在别人地盘上,没了国内的靠山,如小儿持金过市,那就是待宰羔羊啊。
所以他要想办法优先还国外的债,保住海外的家人,国内的债肯定是打死不还了。
如果让他得逞……我看监管部门个个都是卧底。

gyeonwoo 发表于 2023-8-22 09:50:38

恒大破产了,那么大个烂摊子谁来承担?

央行各种灌水,各种降息降准,但是钱哪去了?
我告诉你钱哪去了,钱在各个银行、金融机构之间互相打转呢。经济没活力,银行想借的企业不需要钱,想借钱的企业,银行又不给放款,怕还不上成了坏账,但是上面又有放款任务,怎么办呢?相互帮忙呗,我借你的存进我们银行,你借我的存进你们银行,存款任务和放款任务直接都完成了,完美。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大家你骗我,我骗你,哈哈哈,有意思。
放出来的水,在金融系统里疯狂转,形成了闭环,就是落不到实体。回头一总结数据,又赢麻了...
我能说什么?
我身边不少人三年下来从风光无量一下变得负债累累,甚至有好几多已经选择自行离去。
你们自己看看问问其他老板,或者其他行业的从业者,过得怎么样?
你们再看看最近的资本市场,有哪个民企拿到融资了吗?再看看投资机构,有几个募资上来的?
多年前马云说,需要钱的企业永远借不到钱,不需要钱的企业,银行使劲给借钱。多年过去了,依然如此。恒大2.4万亿欠款,想想就搞笑,都是干什么吃的?世界首富马斯克1.7万亿身价,许老板欠了2.4万亿,牛逼。
最可悲的是,这2.4万亿到最后还是得出在我们每个人头上,只不过有人出的多,有人出的少。平均算一下,2.4万亿/15亿=1600¥ ,平均每人1600块,我真是CNM.......
他们监管失效,却是我们买单,你还一点辙没有,唉...
没办法,谁能吃苦,那就再多吃点苦吧...
最近很多人都在问,房价还会跌吗?
我只有三个字:哈哈哈
绝大多数普通家庭三代人的血汗钱都在那一栋栋的钢筋混凝土里压着,整个社会很大一部分财富都在楼市里压着,房价怎么敢跌?
房价要是真敢放开了跌,整个社会35%的GDP就会原地蒸发。
所以房价不能跌,也不敢跌。
可是市场的趋势不可逆,zhengfu这个有形的手最多也只能拖延并不能逆天改命。
情况已经是这样一个情况,怎么办?
软着陆!
房子砸到银行手里叫硬着陆,但是砸到购房者手里就叫软着陆。
硬着陆不行,软着陆就可以。
这是什么逻辑,咱也不敢说,咱也不敢问...
房价的问题不仅仅只是经济的问题,如果抛开zhengzhi只谈经济,那就是耍流氓。
经济困境是zhengzhi困境的结果。不推进zhengzhi改革,经济困境就不可能破局。
比如,一些人像个黑洞一样,不停吞噬全社会的财富。这个问题不解决,无论推出什么样的经济举措都是枉费。
目前的情况是,“权本家”吃相太难看吓跑了资本;居民负债率到了极限,消费不动;上个月出口下降12.4%。
投资、消费、出口三驾马车,一驾都跑不动。
经济没了活力,经济寒冬从下游往上游一步步的辐射,需求端萎靡导致供给端萎缩,供给端萎缩导致失业率大增、就业率下跌,导致大家人人自卫,不敢花钱,钱不流通起来,经济就是死水一滩。资本外逃,经济下行,结果尴尬的是居民负债率还基本已经到了极限(高房价掏空了经济的活力)...
简单来说,我们目前的病情是上面通胀,下面通缩的问题。
这得益于我们的这个全世界独一无二机制。所以单论通缩或者通胀,都不对,所有流派经济学原理在我们这里是无效的。
我个人觉的我们的经济未来的发展大概率会日本化,确切地说是大号但低配低收入版的日本化(通缩-停滞-低利率)。
别看天天说人家日本失落的XX年,真要走人家这路线,我们还不够资格。毕竟日本是正儿八经的一线发达国家。我们这的收入水平,也就北上广一带能和人家追一下,其他地方都是妥妥的拖后腿。何况人家日本的高科技产业和科技专利水平远超中国,他们能吃到的肉我们吃不到,他们挨的打我们却更狠。所以我说更可能是巨大号低配版的日本化。
具体的状况很可能是滞涨,因为我们的财政其实是最擅长印钱放水的(别以为我们前两年舆论一直抨击美帝印钱,自己就是白莲花了其实我们印得一点都不少)一般不会直接通缩,但资产负债表紧缩加存量经济消费萎靡,关键我们的操盘手们到现在也不肯直接发钱,所以印钱也变成了推绳子就很头疼,也就是同时遇到通缩和通胀的两种问题:收入通缩,物价通胀,国内经济通缩,国际大宗商品通胀汇率贬值。

滞涨的话是基本无解的,因为两头都是问题,一种政策最多只能应对一边,另一边就会更严重。走出滞涨要靠生产力进步,产业升级,有新的蛋糕分才行。现在这样争夺存量内卷肯定是不行的,但我们的操盘手们现在可能也是债多不愁,或者只能照顾到现状,根本无心解决未来。
最近看到中国的高新技术投资是在严重下滑的,这点很让人担忧我们的未来发展。
我个人对来未来至少十年的经济都不看好。当泡沫开始破裂的时候,直到泡沫结束前,一般都是刹不住车的。
2008年的金融危机,主要是靠地方政府加杠杆,在土地财政(土地金融)的加持下开启高强度的固定资产投资和产业政策扶持。还有一手家电下乡,极大地提高了内需,最终盘活了经济。
而15年则依靠居民部门加杠杆,用六个钱包去支援涨价式去库存。中国模式下的“棚改”,其实就相当于欧美模式下的全民发钱,只不过前者的信用扩张载体是土地,而后者信用扩张的载体是国债。
哦,对了。以上说的都是印度,与咱们无关,咱们一直都是稳中向好,一切都在疫情后积极恢复,赢麻了。
而我们的邻国印度 债务压顶,ZF、企业、民众都缺钱,可奇怪的是他们市场上却有着大量资金,大量放水,钱却在银行之间空转。真替他们担心啊。
印度社会上不缺资金是指有的人资本很充足,但是他们不投资不消费,就是存着过冬,他们对现在的形势很清楚。
处处缺资钱是指 ZF被地方债,CT债的偿息压力压的不轻,企业3年疫情负重经营,民众因为房贷压力,卡贷压力每月偿还很多收入。
1-4月全国工业企业利润大幅度下滑20.6%,在不同类型企业中,利润降幅最大的是私营企业,降幅为22.5%。
要知道私营企业基本上都是民众生活需求品消费,国有企业基本上都是垄断性企业和装备制造。私营企业利润大幅度下降,表明的是内部需求严重下滑。
而内部需求下滑,疫情是个引爆点,但不是根本原因,根本原因是百姓债务比率过高,居民部门杠杆率超过60%,国际清算银行估计的是居民部门杠杆率为70%。
过去40年我国遇到经济难题都是对企业实施贷款帮扶。今年遇到的情况和过去几十年都不同,今年是百姓没钱。以往的措施全部失效。
如果还是建议振兴实业,发放贷款的策略,必然毫无作用。从去年的数据就可以看出来,去年发放了28万亿贷款,GDP增长只有7万亿,大部分贷款根本没有进入消费领域。
你使劲的修房子,使劲的生产商品,结果,结果卖出去的有限。如果没有疫情,百姓消费降级,减少消费的会推迟几年出现。但是正是因为疫情,这种情况提前了。债务危机提前爆发。
印度过去几十年经济驱动力上来讲分为投资出口消费。投资分为ZF投资,企业投资,ZF投资很大部分是基建投资,企业投资里很大部分是扩建及房产企业拿地。
出口这20年有一定的产业升级,从最初的低端工业品成衣到现在的机电产品中端为主,但是美国加息直接让出口的增幅很难大幅度提升。
而基建由于地方债的扩大增速也在下降。最主要的是消费,房产消费断崖下降,基本品消费甚至在通缩。这3条路全部被堵住了。前途暗淡,至少中期是这样。
从根源上讲,就是全社会债务过高引发的可能衰退。
这一回和过去几十年遇到的问题都不一样,过去是生产不足,或外贸不足引发的经济危机,当然官方不承认有过经济危机,毕竟经济危机都是资本主义的特色。
这一回就是有资本主义经济苗头,而且是很标准的由房产房贷过高诱发的,和日本90年底经济衰
1925年佛罗里达房产泡沫,2008年次贷危机有很大相似性。
国外用上百年各种历史做出的例子,印度还是很可能掉了进去。人类的历史就是学不会任何教训。在利益面前都认为自己是特殊的。但是没有一个是特殊的。
有人肯定说,没钱印钱不就好了吗,搞印度版QE。生产端搞QE没问题,消费端只能给民众发钱才能解决。
以往解决的思路是个企业贷款创造岗位,地方ZF搞基建创造岗位,让劳动者获得报酬,然后劳动者有钱后扩大消费。
而现在的难点在于生产出来的房产,商品没人买,再扩大生产,生产出更多无人买的房产,商品
民众是负债太高不敢消费,你能免除债务?不让民众度过债务难关,根本无从化解危机苗头。
早几年地方负债搞基建,当时叫基建狂魔,很多人对负债这个事不敏感,认为未来不过用通胀冲销就解决了,从长期角度说,这是没问题的,未来20年通胀冲销是个很好的办法。
但是,眼下这个坎就很难过去。没有中央ZF财政帮助,标准的隐形的地方债,偿债压力就很难偿还利息。已经发展到公交地铁发不出钱的地步。这只是ZF层面。
企业层面:生产出来的商品卖不出去只有降价打价格战,比如年初的汽车价格战,比如房企很想降价销售,但是当地ZF不让降价,企业利润下降必然会降薪裁员,失业会显著增加,新招年轻员工会减少。
从侧面可以看到问题严重,一是美团多个城市满额,二是滴滴多个城市出现满员预警,三是打螺丝工价在下调,四是头部房企在明显裁员,五是互联网大厂裁员,六是设计院裁员。这代表的是技术企业,低端制造企业都在裁员,失业人口涌向连美团,滴滴这样的工作都难找到了。
这一回往年最大的不同是,经济没有了新的增长点,过去20年里,08,16年再难,互联网企业都是蓬勃发展的,今年互联网企业也已经到头。没有了新的经济增长点,只能搞存量博弈,也只能搞价格战,会非常残酷。
个人层面:大量民众负债,特别是房贷卡贷车贷经过3年疫情,都在主动缩减开支。居民部门杠杆率太高,从表内业务上看,达到了60%的警戒线。但是实际是远超的,因为存款分布是高度集中的,大量民众没有多少存款。
如上所述,今年的问题和过往几十年都不一样。靠老办法基本很难解决。早2年,把整个教培行业摁住,现在看,这个做法是不适合的,这是几百万人就业的行业,服务业在有的人眼里根本可有可无。这种思路是明显和时代不符合的。
制造业,农业只需要少量人口就能满足全社会需求,我国是世界工厂,需要的制造业工人占比除去基建地产以及相关产业的从业人员也不高。
因为现代科技加成,少量人就可以生产满足全社会需求的产品,那么众多的社会劳动力咋办?只能靠服务业来完成就业,现代新兴服务业实际满足了大量劳动力就业。
快递,美团,滴滴,直播,教培,这些都是15年来新出现的服务业,从业人员总体超过8000万。从就业人员来说,已经超过基建地产直接就业人员,低于基建地产全产业链产业人员。
到今天还有人喊着实体经济很重要。确实实体经济很重要,实体工厂是满足的生产能力问题。可是服务业满足的是就业人员问题。
现在实体经济是过剩的,而不是不足的,是不缺资本,只缺消费的。你生产出来的东西销售不完,你还想着扩大生产继续生产?
现在印度民众有很大一部分人看似还是财务正常健康,但是都是高杠杆生存,和那些头部地产企业没有什么区别。特别是最近5,6年买房的人民,背负巨额房贷,一旦失业后果不堪设想。
如果房产不能再短期继续上涨,如果工作不稳定,如果有什么急需要用钱,都可能造成贷款逾期破产的情况,当然印度社会个人没有破产法,是终身追责。我把这种现象叫做全民炒期货。买房本质和炒期货是一样的。
特别是失业潮有可能扩散,现在失业的重灾区在房地产企业,部分IT,部分外贸企业。失业扩散是需要时间的,经济困难扩散也是需要时间的。
绝大部分行业都有上下游和终端需求。如果终端需求受到削弱,那么上游企业早晚也会裁员破产,多米诺骨牌推倒需要时间。
其实,无论是消费减弱,民众失业,地方债务,企业销售困难,地产下滑。本质上的原因还是因为房价涨幅太大,远远超过民众的承担能力,迫使民众贷款买房。断供潮下,不知有多少人承受着无比的煎熬?
前些年我觉得年轻人还能幻想一下自己买房,但现在的年轻人,连幻想的资格都不配了。
整个社会的发展就是顶层对中产阶层和底层剥削不断加剧的过程,理解了这一点,也就理解了房地产,房地产只是一个用起来比较顺手而又可以分化中下层的剥削工具。
一对城市中产精英,妻俩每人月入15000元,一个月加起来共有30000元,非常乐观,最后找亲戚借了一些钱,首付加装修一共花了150万,月供13000元,一共三十年。
结果怎么样呢?疫情来了,一个人失业了,然后全家只能喝粥。两人失业,只能卖房,房子卖不出去还得打折再打折,最后房子没了,首付款也没了,还欠下银行一大笔钱!
这对夫妻被房子透支了一切,孩子也不敢生了,除了打工还房贷,别的什么都不敢想了……不难发现,这对夫妻明明什么都没干,仅仅两个人的失业,就人财两空欠下一屁股债,而上百万的房子意义是什么呢?
什么叫金融游戏,这就是金融游戏。你有100万,天天有吃有喝有玩,妥妥一财富半自由,现在来了个叫房地产的,一套房300万,你付了首付还欠银行200万+利息,通过房地产这个媒介,你由100万的中产变成了负债200万的。什么?你说你有套300万的房子? 哈哈哈
你知道为什么会这样吗?
因为这个世界需要穷人,需要大量的穷人,所以有人想你穷下去,世世代代穷下去。
90%勤奋努力的人养活了10%不劳而获的人。而这90%的人存在的目的,就是为了帮助另外10%的人活得更好。然后这10%的人绞尽脑汁,不断的去设计各种规则来限制、控制90%的人。富人的财富都来自于穷人的劳动,穷人越努力,富人就越富有,这才是所谓的勤劳致富。
为什么年轻人存不到钱,其实不一定是因为年轻人懒不上进,不努力,而是因为这一切都是被设计好的,只是你不知道而已。这个世界需要大量的年轻人来干活,有人专门设计了很多返贫的陷阱,让大家很难跨越这个节奏。,就算你存了些钱,通货膨胀也能让你的存款每年百分比的缩水。
首先学校是不会教你怎么赚钱的,你学的那些东西其实都是为了让你变成了90%的一部分。工资,只是奴化人性的一种手段。当你接受了工资的概念那一刻起,你的思维就已经被套上了枷锁。
好不容易你辛辛苦苦工作了几年,有了一点点积蓄,又设计出房贷车贷,把你未来的几十年都掏空。你通过车贷房贷获得了车子,房子,你得意洋洋,却不知道你陷入了一个圈套。然后你就得每天早出晚归,忙到停不下来,你根本没有时间思考其他的东西。让你余生都只能是为了糊口,不能停下,且无翻身之日。
否则每个人都有100万,都大额存银行一年利息都有三万多,月收入近三千,利息都够低欲望生活,那就没人努力工作辛勤劳动做牛马了
且假如100个人存款合计一亿,对银行来说宁可让一个人一亿,另外99个为零,也比每个人100w要好得多。
因为100个人拿着100W存银行,银行是亏本的,但是如果一亿的那个人存银行,银行可以把这一亿贷款给剩下的99个穷人,银行就能赚。
富人最大的财富,不是豪车豪宅,也不是乱七八糟的存款文物,富人最大的财富,是穷人。
毕竟周公子自己都说了,苟利XX生死以,家族传承吾辈责。
你以为的先富带动后富是别人富了,然后带动你富,实际是周劼他爹富了,带动周劼富。
你以为的勤劳致富是你勤劳了,自己就富裕了,实际是你勤劳了,老板的奔驰换得更勤了。
但如果人人都懂了这些,都清醒了,有人会不开心的!
看看那么多烂尾楼集体停贷,也就是说,你交了钱,还不一定能拿到属于你的东西。
地方拿了土地财政和税收,房地产商拿了购房款,银行透赚得盆满钵满,最后把年轻人一辈子的收入掏空,那你卖了人家东西也得给人家东西吧?可是整个地产链条上所有的体系都可以违约且不承受责任,最后就只有穷人不能违约,还不能申请个人破产。
无过错方承担了所有的责任!这设计真绝,断子绝孙的绝!!!
掏空了六个钱包,背上了几十年的外债,结果给他们100万买成本20万的东西,他们还让我们还200万,还200万就算了,还不给我们东西,且合理合法
如果动物光吃不胖,那它肚子里一定有了寄生虫,如果百姓勤劳而不能致富,那社会一定有了吸血鬼。
日本地产30年前发生了严重的衰退,起因也是房价暴涨,当时东京人人认为未来会更美好,出租车司机经常收到超过里程的红包,现在很多人总结是认为日本衰退因为美日的《花园协定》有一部分这个原因,但是最根本的是内部社会杠杆太高,房价造成了大量人口高额度长周期负债。那没有《花园协定》的美国怎么也在2008年爆发了次贷风波。
社会规律会因为强势政策而短期失灵,但是不会长期失效,社会规律实际上是另类的物理准则,在不同社会有修正,却又通用性。
目前印度居民部门杠杆超过60%,国际清算银行对印度的评估是70%,无论是60%还是70%都说明困难就在眼前,而不是在未来。
那么,房价跌回去问题就解决了?当然不可能。跌回去对经济的损害更大。有人说刚需买房,跌回去一样住。这个说法是很短视的,房价跌回去,不会出现抢购潮,而是成交会极度清零,整个社会35%的GDP会突然莫名消失。
原因无他,钢材,建材,家具,家装,家电,建筑设备,运输全部会大幅度断崖式下跌。那个时候可不是少许人失业了。我一个草根都能看到,你猜管经济的人会不知道?
于此,你可以看到地方ZF是无论如何都不敢让一手房明面下跌的,比如前段时间开发商7折卖房被叫停就可以知道,如果真的房价大幅度下跌,地方ZF卖地收入不是腰斩而是直接清零,财源少了3分之1。未来的房子应当卖给谁呢?
印度前些年钱好赚,地方ZF的公务员收入也上来了,公务开支也上来了,各类基建投资也上来了。
现在已经是靠城投抵押土地给银行贷款拿钱出来运转了。你可想而知,这种左手倒右手的贷款是多么无奈才做的出来的事。
情况已经是这样一个情况,怎么办?
软着陆!
众所周知,债务不会凭空产生也不会凭空消失,只会转移。
转移给谁?
谁能吃苦,那就再多吃点苦吧...
先富起来的人永远不会带动后富,也不可能实现共同fuyu。财富的数量的增长是有限的,先富的人会用自己的金钱构建起一道道阶级壁垒,阻挠后来者,蒙蔽后来者,保持甚至扩大他们的优势。
其实对于我而言,我并不不苛求什么星辰大海,威震四方,只求风平浪静,人民幸福。
只愿我们中国生而贫穷的人可以靠努力脱贫的时代能够继续。
其实,在这个世界上大多数的人,靠努力是不能脱贫的。
有太多的地方,哪怕是去谷歌多看看相关报道,都会让人绝望的触目惊心。
叙利亚政府肯定也是不愿意国家落得被打倒退四十年,老百姓被迫背井离乡当难民的下场。
克里姆林宫也不愿意变成经济危机的牺牲品。
何况警察工资都付不起的巴西,甚至是医院崩溃,人类回到残酷的自然选择下的委内瑞拉。
世界永远是如此野蛮,残酷,而真实。
往上面看,我们没有那些工业文明的上限。没有那些美式民主自由。
往下面看,却往往更触目惊心。
在这风云诡谲的经济末期,不出大事,便是盛世。
历史,时事,资本论,国富论等书籍读多了,人难免会变消沉和容易满足,会丧失年轻时的愿景,也就不再满嘴鲁迅吃人之类的话了。
显然我不是那种有伟人器量的人,不是那种渴望改变世界的人。
更不是叶利钦,尼亚佐夫那类人。
在这个社会中,我只是个难得清醒的“普通人”。
如果要我说希望未来什么样,我自然是希望我们民众生活质量越来越好的,希望越来越多的人内心充实,希望中国可以爬上产业链上游,希望上两三代被工业化进程而牺牲的人,汗水和血没有白流。
真心的希望如此。
这篇文章的内容,我删了40%,不然太敏感了过不了审,想看完整版的可以加我私人号:CH09906

这篇答案太过露骨我也不知道能不能存活,如果有缘看到的就点个赞吧吗,也欢迎大家收看我这些年总结下来的一些经验,相信一定对你有帮助~
35 岁的你想告诉 28 岁的我什么人生道理?如果这篇答案被和谐,更多不能说内容我会更新到我的公众号:【里昂随笔】分享外面看不到的人情世故、社会经验和社会潜规则。
点赞一定让你今年暴富,关注里昂,带你看透社会本质~

村痞 发表于 2023-8-22 09:51:37

破产清算和破产保护不一样,前者是彻底的强制出清,比如强制把恒大的资产处理后偿还境外债务,而后者则是留一线生机,在保护期内避免被债权人提出直接破产,企业可以在保护期内继续经营并且提出化解债务的方案。
但也应该意识到,一方面这不是赖账,而是争取一定的时间,来推动所谓的境外债务重组,恒大欠的钱多了去了,唯独外债处理起来比较谨慎,积极动用可能的方案来暂缓问题,而对内基本就是一张老脸一挺,爱咋咋去,烂尾楼供应商连投诉的渠道都没有。第二个则是保护只是申请,并非一定能够通过,即便通过了,也有时间期限,如果还是处理不了外债问题,那还是会回到原来的问题,内部的义务能拖,外部的可不好糊弄。
现在恒大已经处于明显的资不抵债,且资产端还存在很大的弹性,尤其是房地产下行周期,那个估值怎么都得大打折扣,但债务是刚性的,当企业资不抵债,那么一定意味着有人的利益无法保障,这就涉及到一个兑付顺序的问题,谁的优先级最高?
一般企业破产优先兑付债权,债又分为内债和外债,这两个虽然都是债,但优先级可能也有差异,剩下的才是股权,但恒大的问题如果只是这两个金融问题就好解决了,投资有风险么,不可能稳赚不赔,剩多少资产,按照顺序兑付的市场化处理方案来推动。这就不得不提我国特色的预售制,除了债权股权以外,还有未兑付的房子和供应商的垫资,且这两个还是大头,也就是说,恒大的庞氏信贷模式欠的钱根本就无法偿付,除了融资端的义务,还有百万居民的房子。
所以一直理解不了,早在2020年就该当机立断的处理恒大问题,当时一堆喉舌说不能清算,拖了两年多了,解决什么问题了?即便真的有优质资产,也被挥霍殆尽了,反而有多增加了5000多亿的负债,外债就那么一点,且投资就应该承担风险,不能搞双标。真正的问题是现在内部的这些义务怎么兑现,金融投资有风险,但烂尾楼可是涉及到民生啊,当时如果早早被接管,破产清算或许还能交付一些房子,保交楼的优先级到底应该放在哪里?特色的预售制下,就应该放在首要位置,虽然拖了两年机会更加渺茫了。
读者回头看看房地产的金融游戏,还认为它是经济支柱吗?不过是群狼分食居民过去的储蓄和未来负债的工具罢了,最重要的是还涉外分利,这还只是暴雷的,前几十年可一直在兑付外债,特色预售制就是这么一个利益全拿走,风险剥离的金融游戏,你们投资者苦,烂尾楼购房者和供应商就活该吗?
恒大现在的问题是既不能活,也不能死,无论活着死了,都有人要承担代价,无非这个风险如何分配,谁的利益优先兑付罢了,我本人更希望是现在所剩不多的资源能保多少交楼就保多少交楼,别再让既得利益者来甜食仅剩不多的资产了。
再不介入强制执行,就算有点钱也不可能用在刀刃上,与其这样,不如让他早早破产清算,不能每次都拖过了最佳处理时间,投鼠忌器的结果可能是什么都保不住。
为什么恒大这几年的经历值得关注,他要是个例也就算了,后边的房企很难说不会遇到相同的问题。

胖六传奇 发表于 2023-8-22 09:52:30

rh许多回答错了,这根本不是美国法上标准的破产保护程序。
美国通过在2005年对《联邦破产法典》增设第15章,较全面的移植了联合国跨国界破产示范法(UNCITRAL Model Law on Cross-border Insolvency)对于外国破产程序进行承认的原则和规则,并将外国破产程序区别为“外国主要程序”和“外国非主要程序”两种。做此等划分的一大结果,是外国代表将获得不同程度和形式的美国司法救济:
(1)在外国主要程序项下的外国代表,将根据第1520条,自动获得相当于美国国内破产程序可以获得的某些特定的救济,例如:对债务人及其位于美国的财产适用债务追索行为的自动停止措施(第362条的Automatic Stay)并提供充分保护(第361条的Adequate Protection);外国代表将有权管理债务人的经营,行使托管人的权力使用、出售或出租债务人位于美国境内的财产,及有权撤销破产程序开始后发生的财产转移行为;以及担保债权对债务人在破产程序开始后在美国境内取得的财产不发生效力(担保协议有约定的担保物的孳息除外)等。
这些自动效力意味着外国代表无需向美国破产法院另行申请命令,即可有效和及时的阻止债务人的财产被不当转移或隐匿。同时可使债务人、债权人以及其他可能的利益主体集中于主要利益中心所在国的法院,由该法院统一处理与破产有关的境内外事宜。
(2)如果外国程序只是作为“非主要程序”被承认的话,根据第1521条,美国法院只能依外国代表接下来的申请酌情给予适当救济,即上述自动停止等保护措施,将没有自动发生效力的可能,而是需要外国代表及时主动地提出申请,且美国法院有决定是否批准的裁量权。这意味着此种状态下的外国程序,是否能够全面获得美国的司法救济存在相当的不确定性,可能无法及时的阻止财产转移、隐匿等行为的发生。
有空开始更新如下,一点点来。

http://pic1.zhimg.com/v2-138537ce6026b5069d1f507ce39efefd_r.jpg?source=1940ef5c

http://pica.zhimg.com/v2-61d27ac1bbbdc755c0cbf123baf1a12c_r.jpg?source=1940ef5c
因为本次申请涉及三家公司,除了evergrande, Scenery Journey Limited/Tianji Holdings Limited也一并申请了。主要是涉及到美元债的重组。涉及到的是香港法院以及开曼法院的SOA程序,这个程序, Scheme of Arrangement, 依据是公司法,而并非中国法意义下的破产程序。
至于中国内地的程序与债权人,并不涉及。

为什么要去根据美国第15章破产法申请美国配合呢,恒大不是一个美国公司,而是一个在香港上市的开曼公司。

http://pic1.zhimg.com/v2-e933ab1fff475c3ce9133f82310dbcd1_r.jpg?source=1940ef5c
原因在于它以及的它的关联主体发行了大量的债券。

http://pic1.zhimg.com/v2-8c37ed3568633646c5212db98bfeec2b_r.jpg?source=1940ef5c
而这些债券,大量地由美国的资本持有,而且债券约定的准据法约定了美国法、美国纽约法院管辖。

http://pic1.zhimg.com/v2-a3298bc54a557fedc952d1c1807ff480_r.jpg?source=1940ef5c
在这种情况下,evergrande在香港以及开曼等地重组,通过公司法下面的SOA程序,等待重组方案表决批准,即一般需要债券持有人的75%同意,表决程序8月就要进行。如果表决成功,则需要由香港法院与开曼法院9月批准。

http://picx.zhimg.com/v2-82cd3b66ff5a817320a47f0c8d3bcf32_r.jpg?source=1940ef5c

http://picx.zhimg.com/v2-1ca20e5a5363bf16a5c2f7fbe4805afc_r.jpg?source=1940ef5c
在这种情况下,需要让美国债权人不要去捣乱,破坏重组计划,比如突然申请美国法院去查封,因此就需要启动美国破产法15章程序,给予相应的配合。这个程序来自于联合国的垮境破产示范法MODEL LAW。美国法把这个示范法内化为其国内破产法的第十五章了。
2023.8.19更新
以上几张关于SOA表决批准时间的内容,是来自于evergrande该提出的15章申请书原文的附件。也就是能不能搞定海外债权人,8月份就能见分晓了。
有一位读者 @Winterfresh问到SOA程序中的表决权问题。另一家地产商华夏幸福也是用这个程序,表决成功,也获得了英国法院的批准。
但华夏幸福显得信心满满,因为已经与75%的海外债权人谈妥,当时并没有去申请美国15章的跨境破产司法协助。而恒大并没有搞定海外债权人,根据新闻报道,许多债权人一直逼着许家印自掏腰包(用个人财产去还公司的债务),而许不同意,因此一直没有谈妥。后来债权人又盯着恒大集团的其他财产比如恒大汽车。所以恒大汽车又引入了所谓的中东战略投资者。当然,这些都是环环相扣的。因为汽车投资的先决条件是本次重组投票成功。如果8月的重组表决失败,则汽车的外来投资可能也只能虚晃一枪。
笔者刚好研究过华夏幸福重组批准的英国裁判文书,等有空在专栏中贴出来。SOA表决权主要是靠债权额,而不是靠人头。香港与开曼的SOA与英国的大同小异。
2006年英国《公司法》第26章提出的整理计划程序(% of Arrangement,以下简称SOA)。这是一项公司法下的公司拯救措施,并非严格意义上的破产程序,指公司与股东和/或债权人达成合意,共同制定公司的债务清偿方案,以期在约定的期限内全部或部分偿还公司债务。
这一程序之所以规定在公司法中,是因为它不仅仅适用于公司破产时,在公司合并、收购或者为规避适用收购指令采取替代收购方式时,它都有广泛的适用空间。
这个程序的核心是制定一个计划(scheme)去重组股东的权利和公司债务,所以这个程序中受影响的群体分组表决是必须的步骤。当然,计划一旦被依法表决通过并经法院批准,计划中涉及到的股东的权利和债权人的权利都将被相应地调整,即使某些股东和债权人并不赞成这种计划。也就是说,即便有投反对票的担保权人、优先债权人、无担保债权人,一旦通过SOA,他们都要受SOA的约束。
需要注意的是以下两点:
第一,受到SOA影响的人通常会被安排分组开会并进行表决。需要指出的是,除非每一组表决都通过SOA,否则法院不得强制批准SOA。这与破产重整程序有所不同。因此多数决的作用是有限的,其只允许存在于同一组内,而不能存在于组与组之间。
第二,无论是在分组时还是在最终批准SOA时,法院有很大幅度的参与,法院的审查过程不是仅仅履行橡皮图章程序,即使多数人赞同SOA,法院也可能为了保护少数人利益而拒绝批准SOA。
因此,由于法院实质性地参与,法院的审查批准是核心。根据英国公司法899条规定,如果每组中持有75%债权额的债权人参会并表决通过,则可视为法院批准SOA的基础。因此,分组是核心中的核心。如果仅分为一组,则总债权额的75%即可,如果分为不同组,而有的组中可能存在一些不满意方案而投反对票的债权人,则该组极有可能无法实现75%债权额表决通过的目标。因此,法院是否认可分组,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SOA的命运。以下是开曼公司法对75%的规定。

http://pic1.zhimg.com/v2-73d6ce8721ed040a8b76d0f942e5805c_r.jpg?source=1940ef5c
2023年8月21日再更新一次,回复为什么找美国法院的问题。
   为什么恒大破产要与美国相关,这个问题很大很复杂,涉及到公司法、破产法、跨境司法协助这几方面的问题。简单解释如下:

恒大系下面有很多名字包含恒大的公司,或者恒大相关的公司,成百上千。一半在境外,一半在境内。境外的(包括香港),对于内地而言无法监管,因此我们称之为离岸公司。因此,要区分的话,我们这里说的恒大,全名为China Evergrande Group, 简称CEG。这样就不会搞混了。

境内还有一家恒大房地产公司(中国公司名称直接用中文,外面画结构图的时候用拼音,hengda real estate group)。所以当大家提及恒大,涉及不同的主体,绝非一家公司。而每家公司都可能产生债权债务。

本次申请美国破产法15章的,是CEG,这是一家注册在开曼,但其经营地或者主要利益中心地在香港。主要利益中心地是一个破产法上的概念,COMI。在这次向美国破产法院申请司法协助时,香港已经把其标注为CEG的COMI,也就是说,如果开曼法院也启动一个破产程序,则相对于开曼的程序,香港启动的破产程序为主程序。



http://picx.zhimg.com/v2-462d8307588a082e2b0c984a9b1e4a19_r.jpg?source=1940ef5c



一般老百姓买房,不会跟CEG发生关系,而是在公司结构图上与CEG下方的下方的项目公司签订合同,所以,就单纯的合同法意义上而言,交不了房,找不到CEG的责任。虽然大家觉得他们是一伙的,他肯定说,你找鲁迅,与我周树人没关系。你要告,告这些项目公司去。

而项目公司很多都没有钱了。虽然理论上项目公司可以被申请破产,但一家账上没有钱、资产都是烂尾楼、甚至拖欠工程款的公司,很少会有第三方从生意角度去担任项目公司破产重整中的白衣骑士,除非它讲政治或者有拯救苍生的情怀。

在这种情况下,破产法上有一种制度,就是关联合并破产。这样一来,所有的恒大系公司一起算帐,即资产、负债打包。比如海航、方正等等,都是这么做。

但在公司集团有境内外混杂的情况下,这种合并破产难度都高多了,因为会涉及不同的境内外法院,比如中国内地法院、香港法院、开曼法院、BVI法院、美国法院。债权人又不止是境内的债权人,比如CEG发行美元债,欠了一屁股债,以境外债权人为主,这次SOA程序,主要针对的是这些债券持有人。
至于内地的项目公司交不了楼,也欠了内地买房人的债,本次并不涉及这些债务。

债权人会告上法院,而各法院之间,如果不想合作,或者合作难度太大,那么干脆债权人各自抢各自管辖区的资产。比如香港的CEG总部大楼,香港的债权人可能就会申请香港法院查封资产或者接管。

而不同的司法管辖区,规则本不相同,要相互配合并不容易。相对来说,英美法国家之间,或者采用了跨境破产示范法的国家之间(中国未采纳),规则趋同,相对容易配合一点。

即便在合并破产的情况下,如果一家法院受理案件并成为主程序,其他各国债权人来统一申报债权,也存在种种冲突。比如关于优先受偿权就有可能不一样,比如内地的建筑工程款优先受偿权,开曼的法院未必能了解中国的垫资建设特殊国情以及我们对于农民工兄弟的深厚阶级感情,不一定给予优先受偿的保护,而只跟其他债权一样平等分配。

因此,要合作,要克服重重障碍。考虑到中国法与英美法规则不同,英美的律师费相比之下死贵死贵,很多时候,破产程序中的管理人干脆就不合作了。比如在无锡尚德的破产案件中,境内的管理人,干脆用中国破产法剥夺股东权益的条文,直接从当中一层切断了与境外母公司的联系,把境内的资产处理了。当然,这样做是有后果的,一是境外的上层级公司在美股的壳就保不住了,二是境外的债权人除了中国内地之外满世界地追资产,比如查封尚德集团位于意大利等地的电站资产。

显然,CEG不想走这样的老路,毕竟CEG的一大半子公司在境外,离岸资产并不少。而且,搞得不好,债权人很可能追究董监高或者实控人的责任,最后离岸信托也有可能被刺穿,那才真的是身家不保。因此,就要及时启动重组程序SOA,在这种归类于英美法国家公司法的程序中,一般要取得75%债权人同意。这种程序并非由破产法规定,故并非严格意义上的破产程序,无法直接对应中国的破产重整程序,因此本次申请时,申请书上写清楚了是“foreign main proceeding, or in the alternative foreign nonmain proceding”而不是选择“foreign main proceeding”,但是美国法也允许给予协助。

至于为什么找美国法院,前面已经说清楚了,这些债券的持有人大多为美国资本,而且管辖权约定为美国纽约州法院,依据的是纽约法。他们要起诉债券违约、查封CEG的财产,自然会找美国法院。美国法院并非CEG的注册地或者主要利益中心地,因此美国法院并非直接处理破产案件,而是提供相应的跨境司法协助。

bands 发表于 2023-8-22 09:53:23

据彭博、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 (CNN)等媒体报道,恒大集团当地时间8月17日在美国根据破产法第15章申请破产保护。美国破产法第15章允许外国企业在美国申请破产保护,以处理跨境破产案件。
恒大此举的目的就是利用这个规定,避免和以阻止恒大的债权人在美国提起诉讼或扣押资产,这样可以更好的腾出空间和精力进行资产重组和其他的挽救的方式。对于恒大来说这个是一个非常明知的选择,也是必须要做的一件事,否则一旦进入破产程序,企业的运营就要全部停止,那么恒大基本上也就完了。
这里面其实我们需要了解一下破产和破产保护区别,这样也方便我们理解恒大的行为。
首先我们要明白,破产和破产保护在法律上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破产,是指债务人因不能偿债或者资不抵债时,由债权人或债务人诉请法院宣告破产并依破产程序偿还债务的一种法律制度,而破产保护,指不管债务人是否有偿付能力,当债务人自愿向法院提出或债权人强制向法院提出破产重组申请后,债务人要提出一个破产重组方案,就债务偿还的期限、方式以及可能减损某些债权人和股东的利益作出安排。在破产保护期间,债权人不得强制要求还债。
从两个概念上我们就可以看出,两者的区别主要的区别是是否能够继续运营,宣布破产的公司全部业务必须立即完全停止,进入破产清算程序,而申请破产保护的公司可以继续运营自己的业务,以争取重组或盈利以避免破产。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恒大集团在美申请破产保护,将带来哪些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