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VIANY 发表于 2024-9-19 20:12:12

林黛玉为何总爱生病?你看看王夫人在她吃喝上做了多少手脚

有价值的文化内核会在“创造性转化”中赓续,就算变换了形式和载体,其价值最终也能得到“创新性发展”。
传统是标注历史文化的“活化石”,又何尝不是发展的度量衡。
《红楼梦》作为中国古典小说的最高峰,代表着一个时代一个家族的命运,不仅有历史深厚的文化特征,书中的叙事手法和文采更是具有艺术特征。
再加上《红楼梦》这一部残书,最后真正的结局无处得知,众多读者各抒己见,也逐渐形成了“红学”这一门学问。
俗话说“自古红颜多薄命”,这句话在林黛玉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
林黛玉的体弱多病和敏感多疑一直是林黛玉在每个读者心中的形象,为何林黛玉总爱生病?
负责抓药的王夫人是否在其中动了手脚,书中这些地方早有说明!
https://q7.itc.cn/q_70/images01/20240916/2dec791fe2644710afc2801f7717aeb1.jpeg
林黛玉进贾府,寄人篱下多忧愁
林黛玉这位容颜与才华兼具的女子,一出场就可以看出她大家闺秀风范。
《红楼梦》作为曹雪芹费尽半生精力的呕心沥血之作,在取名上,必然也下了苦功夫。
从“林黛玉”和“贾宝玉”这两个名字研究,其实两人的结局在这名字中也早有暗示,木指黛玉前世绛珠仙草,而“石”正是宝玉这一块顽石,正照应了木石前盟,木石之盟和前世之缘正是贾宝玉和林黛玉之间,令无数人惋惜和动容的爱情。
《红楼梦》的发展正对应了一个“梦”,如梦如幻,假亦真时真亦假,所谓真真假假,正所谓“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
https://q7.itc.cn/q_70/images01/20240916/d916489340e946d0bf70b8c33975cd73.jpeg
历史的洪流滚滚东逝,曾经的辉煌也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随之湮灭,每个人都被裹挟向前。
眼看,贾敏病逝,林黛玉进贾府可以说是最好的安排,林如海也不得不忍痛含泪告别女儿。
为此,贾敏早也已经安排好,甚至在生前不时向林黛玉提起贾府的规矩,这一切都是有迹可循的。
一家三人就这样各自相隔,这距离之远,不仅远在难以相见、亲密如初,更是远在生死之别。
其实,世事难料,一场变故可以影响一个人,一个家甚至一个国。
https://q3.itc.cn/q_70/images01/20240916/4e3d9d3cd2054f7cbc21cf086d68132c.jpeg
这种关键性的转折点在我们每个人的生活都会出现,也是每个人必然会经历的,或从兴到衰,或从衰到兴,但无论如何我们都应放平心态,用新的视角审视自我,认清自我的定位。
人生没有过不去的坎,就算是林黛玉这样自带悲凉的女子,也会在这些变故中更显坚强,虽说她性格中不少清高孤傲,但在进贾府后也能收拾好自己的情绪、收好自己的性子。
https://q3.itc.cn/q_70/images01/20240916/b5df33815a3b4a9dba6d1d2ee1512ee1.jpeg
林黛玉刚进贾府,便牢记母亲的交代,知道“步步留心,时时在意”,林黛玉在贾府可谓是小心谨慎,唯有在贾宝玉面前能够耍点小性子,虽然林黛玉收敛了不少,但贾府的人多多少少知道一二,也能看出林黛玉的性格。
这不,林黛玉刚进贾府,王夫人这边便给了她个“下马威”。
说起林黛玉来到贾府那会,邢夫人和王夫人两人的举动截然不同,在招待林黛玉时,邢夫人热情相待,并要留她吃饭。
而到王夫人这里,黛玉等待过后,王夫人最后却告诉她二舅贾政不能见她,这无疑是给了林黛玉一个“下马威”。
https://q0.itc.cn/q_70/images01/20240916/c2d6bced46a645d89d385100676dedbf.jpeg
全程王夫人俨然在旁边当起了一个“指挥家”,甚至一开始就吩咐林黛玉离她的儿子远一点。
种种举动,无不向林黛玉展示自己掌管家中大事、主持家政的地位。
林黛玉本就是敏感聪慧之人,不会看不出这点,王夫人这样做的原因无疑就是想向林黛玉示威。
进贾府以林黛玉的视角,描写贾府的摆设布局,府中的大小事,小说于此拉开《红楼梦》的帷幕。
https://q0.itc.cn/q_70/images01/20240916/762a9a4f8efd476a83e834bd9721b146.jpeg
宝黛形影不离,王夫人另有心思
自从林黛玉进了贾府,同在一府中,林黛玉初来乍到,贾母疼惜她,她在贾府还算是有个依靠。
而贾宝玉从小混在女子厮中,与林黛玉自然也是聊得投机,碰巧林黛玉初来并不熟悉贾府,自然这两人便形影不离。
看到此处,贾母自然是很满意,亲上加亲无疑是更好的事,而看着两人越来越近,关系越来越亲密,王夫人却心存担忧。
显然,对于贾宝玉的婚事,王夫人早有安排,薛宝钗便是王夫人眼中,真正有着大家风范的闺秀,是王夫人儿媳的最佳人选。
https://q1.itc.cn/q_70/images01/20240916/9db445fe09f240cea8b8d625b936e85e.jpeg
虽说爱情并非讲究先来后到,但贾宝玉和林黛玉确实是投缘,贾宝玉也属意林黛玉,王夫人看着自己的儿子被迷得神魂颠倒,自然是有所顾忌。
《红楼梦》第二十八回中有这样一段描述——王夫人问林黛玉道:“大姑娘,你吃那鲍太医的药可好些?”
这是王夫人和林黛玉第二次直接对话,看着虽然是王夫人关心林黛玉,但结合前面发生的事,细细品读,竟然细思极恐!
虽说贾母知道林黛玉多病要吃药,提出给林黛玉多配一料,但最后负责这件事的还是王夫人。
https://q1.itc.cn/q_70/images01/20240916/efbfdcfb4f824e70951c31824adf27b7.jpeg
从这次对话中就可以看出,王夫人对林黛玉的病还是有上心的,甚至给林黛玉换药,但这时是安的好心还是坏意,这不好说。
后面发生的事却越加蹊跷,林黛玉多病,药物却迟迟没有效果,让人不禁怀疑有人在她的药上动过手脚。
要是说有人在熬制药物的过程中动手脚,这也不是不可能。
但书中有提到,黛玉平时喝的汤药大多是在潇湘馆中熬制,因而飘得满屋子药香,所以熬制这一步骤大抵是出不了问题的,而主要的原因可能就是药材方面的问题。
https://q3.itc.cn/q_70/images01/20240916/f7c3de1a5c78458e83044f38183bd157.jpeg
《红楼梦》有提到过林黛玉吃的一种叫“人参养荣丸”的药丸,从中我们可以得知主要的药材是人参,而人参可不是普通药材,像这种珍稀的药材都是贾府自己出,而负责配制药丸的王夫人,其中人参这一药材自然是由她出。
要是王夫人在人参上动手脚是完全有可能的,而且对她也没坏处。
一是质量不好的人参费用必然比好的人参花费得更少,二是她认为林黛玉也尝不出这人参的好坏之分。
再者林黛玉尝了出来,以她寄人篱下的身份定不会深究此事。
况且林黛玉是一位佛系的女子,她也并不是特别在意自己的病,所以说王夫人极有可能在吃喝这些方面动了手脚。
https://q4.itc.cn/q_70/images01/20240916/260dd3310a1f43f68e869300c8a8edff.jpeg
金玉良缘成双,林黛玉泪尽而亡
林黛玉寄人篱下,很多事情由不得自己,也许正是如此,林黛玉才会有“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的感叹吧。
不仅如此,林黛玉和贾宝玉的爱情也由不得自己,最后这段爱情终究是没有结果。
这段爱情如繁华消散,繁花落尽,剩下的只有林黛玉数不尽的泪和贾宝玉深深的遗憾和痛楚。
小说中林黛玉葬花的情景不禁令人动容,无人在意的落花,林黛玉却牵挂着它们落下后的去向,还写了《葬花吟》,以此以花代己。
林黛玉和贾宝玉曾在葬花过程中消除误会,但见证他们爱情的花最终还是落下了。
https://q9.itc.cn/q_70/images01/20240916/d16f11937209451a9e4c85d75394323e.jpeg
“人有聚就有散,聚时欢喜,到散时岂不清冷。”
林黛玉喜散不喜聚,她这话一出便有为了避免结束而避免开始之意。
虽说这是林黛玉性格和思考方式使然,但其实现实中离散是必然的事,有离别有重逢,有泪有笑,才是生活的本真模样。
林黛玉是一位悲观主义者,我们要有平衡生活的能力,不宜过于悲观也不宜过于乐观,在平衡之道中寻找新的突破口。
林黛玉最后泪尽而亡,所谓花落人亡,林黛玉本身就柔弱多病,其实如果王夫人果真在药的方面动手脚,也不至于让她如此早逝。
https://q0.itc.cn/q_70/images01/20240916/c16cc5ed46114d1e988c14e65a57e2fd.jpeg
林黛玉的早逝不乏身体虚弱的原因,但最终还是离不开林黛玉性格敏感多疑和抑郁的堆积,还有封建贵族的腐朽落没,不敢挣脱封建社会思想的贾宝玉,也让林黛玉非常失望。
林黛玉看破了封建贵族衰败之趋势,早也暗中隐约提醒过贾宝玉,但结果还是如此,没有一人能够重新审视封建等级制度,没有一人的思想可以跟随时代进步——偌大的贾府没有一人觉醒,而是安于现状,所有的所有,都令林黛玉失望。
https://q7.itc.cn/q_70/images01/20240916/6e225b1c9c95477cad5e8526a3197f26.jpeg
鲁迅说过,悲剧就是人们把美好的东西摧毁给人们看,正是在整部《红楼梦》中感受到这种人物之美、感情之美、故事之美,在一字一句中感受文学之美、艺术之美,才让人感觉这出悲剧更加凄凉。
这是那个时代的悲剧,以这样一个大家族的衰落结尾,也预示着封建时代将要过去,每个人都应该有改变的意识和勇气,才能紧跟时代潮流,进一步发展。
https://q4.itc.cn/q_70/images01/20240916/a386aeb84655413eaf2049165a7abb4b.jpeg
文学艺术的价值在于真实与深刻,在于反映和表现了生活的本质。
评价一部经典的文学作品,不能被牢牢限定在可量化的模板里,也不能靠某种固定的范式,特别是《红楼梦》一书,其中的人物魅力和情节都值得我们去细细揣摩。
《红楼梦》不仅是特定时期的文化产物,也是审美判断的产物,更是思想的结晶,甚至可以说是介于封建和现代思想之间,两种矛盾之间的过渡。
正所谓“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红楼梦》人物众多,关系复杂,虽说全书围绕着一个家族的兴衰胜败,但其中的各种人情世故都是极具文学艺术性的和现实针对性。
宝黛的爱情悲剧令人惋惜,而其所引出的封建礼教社会和传统封建思想更是引人深思。
https://q9.itc.cn/q_70/images01/20240916/a0559d6dd521499894546620fefca6f8.jpeg
参考文献:
迟晶元《红楼梦中王夫人形象再讨论》
刘岚《论红楼梦中的爱情悲剧》
孙伟科《红楼梦美学阐释》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林黛玉为何总爱生病?你看看王夫人在她吃喝上做了多少手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