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sok 发表于 2024-9-18 23:23:05

江苏省南通市2025届高三上九月调研测试语文试题及答案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当我们谈文化史上的中国地理时,指涉的不是一个有清楚边界的行政版图,而是那个孕育出中国核心文化的自然地理空间。因为文化系统的范围和行政单位的版图是不同的,后者有明确的边界以表示主权的所属,而前者不可能有显然可见的界限。
中国核心文化地区,位于欧亚大陆的东南部,北边是沙漠和草原,西边是高及天际的高山与高原,东边和南边面对大海。整体看来,中国对外以高山峻岭、沙漠、海洋为界,尤其是北边的沙漠和西边的高山、高原这两大屏障,使得中国的世界是望向东南的。然而,文化史上的中国地理,并不只是看向一个方向,而是四方八面各个地区都自成格局,各有创新,也有交流。这一情形,造成中国文化发展的复杂面貌:既能始终呈现各个地区的地 方性特色,同时又能在小异之上颇见大同。
蒙古地区横跨中国的北方,草原上的牧人逐水草而居;而东北地区,有大河和密集的大树林,那里的居民靠渔猎为生。草原牧人与东北森林居民是最早相互接触和交流的族群,他们生活习惯的不同之处是森林居民多定居;相同之处是都靠牧、猎为生,都能跨马作战驰骋千里,攻伐其他地区的居民。农牧的分界线,即是长城所经之处。
黄河流经黄土高原和黄土平原。黄土平原上的居民,背向青天脸向地,艰苦求生,每 一份粮食都是靠自己的汗水换来的。土地要经过耕耘成为熟地,双手上的厚茧缝里充满了黄土,因此他们坚定地固守在家乡,不愿迁移。他们吃苦耐劳、安土重迁,心态比较保守, 但在南方长江流域的他们的邻居就不一样了。长江经过高山以后,流入丘陵,穿过四川的 峡谷,奔向有着湖泊和小河流的大平原。丘陵山林里有足够的粮食,湖泊和河流旁有许多 肥沃的土地,所以这个地区居民的生活是快乐的,心态是活泼的,他们愿意变动,也不在 乎变动。他们的歌唱有如树林里的清风和溪谷里的流水。
北方的黄河文化孕育了循规蹈矩、守分安命的儒家;在南方,出现的却是多思辨,甚至是辩证式的老子和庄子,他们对宇宙充满了问题。这两个文化区之间,只有一些不算很高的山,并且有许多通道相通,所以黄土的中国和长江的中国,虽似隔离,却能持续不断 地交流、冲突,相互刺激,终于并合成为中国文化的主要地区。
中国核心文化区的东边和东南边,从北到南是一个沿着黄海、东海、南海的沿海地区。 该地区水道成网,也多岩岸的港汉。于是自中古【注】以来,城镇密布,人口众多,生活富足, 成为中国经济重心,是中国的海道出入口。若与西北的出入口(丝道)相比,东南沿海地 区无疑是中国走向近代世界的联接界面。东南沿海的海洋文化,发展出了中国文化中非常 重要的玉石文化。玉石文化的痕迹,在太平洋西岸处处可见,甚至可远到白令海峡。玉石和中亚的黄金最终成为中国人最爱好的两种艺术品和有价饰物,这一现象正象征了海洋文 化和内陆文化在中国的融合。
西南的高山地区,云南有50多种习俗各异的不同族群,高山顶、山腰的海子(高山湖 泊)附近和谷地里各居住着一种人。这三种居民因地形不同,而有不同的生活形态。山顶 的居民,用羊和青稞交换谷地出产的蕈类和小米。各处山腰沿着海子的交通要道上,不断 有马帮和盐客来往,将各地的特产和讯息带来带去。中原的居民,也可经过谷地的狭道或 河流,将中原的文化和讯息带到此地,再将此地的物产带回中原。
自古以来,西北地区是许多不同民族进进出出的地方,千里驼铃,渡过沙碛,翻过山 隘。自从汉代开通西域的丝道,中国经由这个西北的出入口,与中亚、中东及欧洲接触, 两千年来从未停止。中国的丝帛西运,西方的宗教东来,佛教、袄教……都从这一条通道 传入中国地区,也再传输到东亚其他地区。中国获得了贸易的利润,然而西方思想的刺激, 更为深切地改变了中国文化的思维方式。
(摘编自许倬云《万古江河·古代以前:中国地区考古略说》)
材料二
《文化地理学》的作者陈正祥先生曾说过:“文化地理学和历史地理学实难以严格划 分,譬如地名,它是文化地理的一个构成部分,但却追随历史而不断改变。”的确,文化 本身是一个历史范畴,考察它时间上的延续性就构成历史学,考察它在空间上的分布则属 地理学的职责,因此文化地理与历史地理的关系十分密切。
如果说历史地理研究的是历史上自然地理现象和人文地理现象及其演变发展的学科, 侧重其历史沿革及其变化,那么文化地理则更侧重各种文化现象与某一地理环境的关系、 某一地区出现某类文化现象的原因等等。例如,城市可以是历史地理研究的对象,亦为文 化地理研究的内容,但前者侧重于城市的历史演进,而后者更关注城市建立的地理原因; 前者把城市当作地理现象,而后者把城市当作文化景观。或者说,文化地理学比历史地理 学以及其它地理学分支更综合、更概括、更宏观一些。况且文化地理学不仅回溯过去,也 注视现在,更展望未来,在时间上也相异于历史地理学。
(摘编自周尚意、赵世瑜《文明的足下》)
【注】中古:在我国历史分期上多指魏晋南北朝隋唐这个时期。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因文化系统的范围难有清晰的界限,所以说到文化史上的中国地理时,指涉的是孕育出中国核心文化的自然地理空间。
B.北边的沙漠和西边的高山、高原这两大屏障,使文化史上的中国地理在看向东南方向的同时,还自成格局,各具特色。
C.蒙古地区的草原牧人和东北地区的森林居民生活习惯有同有异,是最早相互接触、交流的族群,均能跨马作战驰骋千里。
D.东南沿海地区的海道、西北地区的丝道是我国与外部世界沟通的要道,它们对中国文化思维方式的改变起到了重要作用。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在中国历史上,北边的牧人和猎人,如果出现粮食不足的情形时,可能会选择南向侵犯农业地带。
B.一个生活在唐朝的人,同时拥有玉石和黄金两种艺术品或有价饰物的愿望是完全可以实现的。
C.古代生活在西南高山地区山顶的居民,想得到蕈类和小米,只能到山腰沿海子的交通要道去换。
D.陈正祥先生认为要确切区分某处的地名是属于文化地理学范畴还是历史地理学范畴是困难的。
3.下列对材料二运用的论证方法及效果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运用引证法,证明历史地理学与文化地理学的划分难度,说服力强。
B.对比论证方法的运用,突出了历史地理学与文化地理学的区别之处。
C.借助比喻论证方法,生动形象地论证历史地理学研究对象的独特性。
D.为证明历史地理与文化地理的侧重点不同,文中运用了举例论证法。
4.请结合材料二的内容,给“文化地理学”下一个简要定义。(4分)
5.请以黄河和长江文化区为例,简要分析中国地理文化发展既有“地方性特色”,又“颇见大同”的特点。(6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一棵老树
冯至
我们搬到这里来时,所遇见的第一个人是一个放牛的老人。他坐在门前的一块石墩上, 两眼模糊,望着一条水牛在山坡上吃草。他看见我们几个从城里来的人,我不知道他怎样 想法,可是从他毫无表情的面上看来,他是不会有什么感想的。他好比一棵折断了的老树, 树枝树叶,不知在多少年前被暴风雨折去了,化为泥土,只剩下这根秃树干,没有感觉地 蹲在那里,在继续受着风雨的折磨。从远方望去,不知是一堆土,还是一块石,绝不会使 人想到,它从前也曾生过嫩绿的枝叶。他听话也听不清楚,人类复杂的言语,到他耳里, 都化为很简单的几个单音。
据林场的主人说,这片山林经营已经将近三十年,一开始时,这个老人就到这里来了。 我想,当时他还是一个三四十岁的壮年,他必定也曾经背起斧头,参加过那艰难的披荆斩 棘的工作。但是从什么时候起他的筋力渐渐衰减,官感渐渐迟钝,把那些需要强壮的筋力 或灵敏的官感的工作一件件地放下来,只是从早到晚眼前守着一只笨拙的水牛呢?这个过 程一定是缓缓的,漫长的,他若回忆到他的壮年,会比我们苦忆前生还要模糊吧。
时间对于他已经没有意义,气候的转变他也感觉不到,我只看见他春、夏、秋、冬,无 论早晚,只是穿着一件破旧的衣裳。山上林间,老人无言,水牛也没有声音,蹒蹒跚跚, 是一幅忧郁的画图。因为他们同样有一个忘却的久远在过去,同样拖着一个迟钝在这灵巧 的时代。
老人的生活从未有过变动。若有,就算是水牛生小牛的那天了。他每天放牛回来,有 时附带着抱回一束柴,这天,却和看山的少年共同抱着一只小牛进来了。他把小牛安插好 了不久,在山坡上生过小牛的老牛也蹒蹒跚跚地走回来了,此后老牛的身后又多了一只小 牛。他呢,一番所谓兴奋后,好像眼前并没有增加了什么。
一天下午,老牛不知为什么忽然不爱走动了,老人举起鞭子,它略微走几步,又停住 了,他在它面前堆些青草,它只嗅一嗅,并不吃。工人们都说牛是病了,到处找万金油, 他却一人坐在边上,不露出一点慌张的神色,这类的事他已经历过好几次。两盒万金油给 牛舔下去后,牛显出来一度的活泼,随后,更没有精神了。老人目送几个人想尽方法把这 病牛牵走,并不带一点悲伤。他抽完了一袋烟,又赶着小牛出去了,他看这小牛和未生小 牛以前的那只老牛一样。因为他自从开始放牛以来,已经更换过好几只牛,但在他看来, 仿佛从头到了,只是一只,并无所谓更换。
今年初夏的雨水分外少,山下村庄里种的秧苗都快老了,还是不能插,没有一个人不 在盼望云。天天早晨虽然是阴云四布,但是一到中午云便散开了,这样继续了好些天,有些地方在禁屠【注】求雨,因为离湖较远的地方,已经呈露出几分旱象。一天上午,连云也没有了,太阳照焦一切,这是在昆明少有的热天气。老人和平素一样,吃完午饭,就赶着牛出去了。大家正在热得疲惫,尽在想着午睡的时候,寂静的林场的院子里吹来一阵凉风,同时天气从西北的方向上来了,转瞬间烟云布遍四山,大雨如注。雨继续了三个钟头,山上的雨水到处顺着枯竭了许久的小沟往下流。人人都随着宇宙缓了一口气,一两个从村庄 里走到山上来玩耍的农夫准备着雨女止了便跑下山去,赶快插秧,哪怕是天晚了,也要能 插多少就插多少。
雨止了,院子里明亮起来,被雨阻住的鸟儿渐渐离开它们避雨的地方飞回巢里去,这 时那老人也牵着小牛回来了。人和牛都是一样湿淋淋的,神情沮丧,好像飓风掠过的海滨 的渔村,全身都是零乱。老人把牛放在雨后的阳光里,自己走到厨房里去烘干他那只有一 身的衣裤。等到老人把衣服烘干再走出来时,小牛伏在地上已经不能动转。这只有几个月 的小生命,担不起这次宇宙的暴力,被骤雨激死了。
第二天,我看见他坐在门前的石墩上,手里仍然拿着放牛的鞭子,但是没有牛了。他好像变成一个盲人,眼前尽管是无边的绿色,对于他也许是一片白茫茫吧。几十年的岁月,没有一天没有水牛,他都实实在在地度过了,今天他却有如一个钟面上没有指针。
老牛病死,小牛淋死,主人有些凄然。考虑结果,暂时不买新牛。所成问题的,是这老人如何安插。主人经过长时的踌躇,又感念他在这里工作了几十年,只好给他一些养老费,送他回家去。
第二天,送他的工人回来了,说是已经把他安插在他的家里,人们仍旧在这山上度他们的长昼,谁也没有感到短少了什么。又过了几天,门外的狗在叫,门前呆呆地站着一个年青的农夫,他说:“祖父回到家里,不知为什么,也不说,也不笑,夜里也不睡,只是睁着眼坐着,前晚糊里糊涂地死去了。”这如同一棵老树,被移植到另外一个地带,水土 不宜,死了。
我想,假如小牛不被冷雨淋死,他会还继续在这山上生长着,一年一年地下去,忘却 了死亡。
一九四一年,写于昆明。
(选自《山水》,有删改)
【注】禁屠,即禁止宰杀牲畜。
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我们刚搬到当地,放牛的老人面无表情,内心波澜不惊,这是因为他老眼昏花,且听觉退化。
B.老人在壮年时期也曾背着斧头在山间披荆斩棘,如今早已淡忘了往事,只是守着笨拙的水牛。
C.老人和水牛都沉默寡言,脚步蹒跚,在这灵巧的时代显得迟钝,这使得人和牛的组合显得忧郁。
D.老牛在小牛出生后不久便死去了,老人并没有感到悲伤,因为几次类似经历已经让他变得冷漠。
7.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理解和艺术特色的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中先写昆明出现少有的炎热少雨的天气,然后再写持续多个小时的大雨,表现出农人们对雨水的渴望以及大雨的突如其来。
B.失去牛的老人有如“一个钟面上没有指针”,作者运用类比修辞,生动形象地表现出牛对于这个孤独老人的生命有重要意义。
C.作者以诗意笔触写山间宁静美好的环境,表现平凡人的生存和死亡,将远离城市的乡村世界描绘成处处充满启示的诗性世界。
D.老人是同自然一样朴素的小人物,通过对其为人与处事的叙写,表现出作者对普通人的关怀和尊重,也使读者获得深切感悟。
8.文章重在写放牛的老人,作者为何以“一棵老树”为题?请简要分析。(4分)
9.“正当的死生”是冯至的生死观,即按照自我独有的方式生存,然后以自己独有的方式 死去。在本文中,这种观念是如何体现的?请结合文本加以分析。(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太史公曰:“先人有言:‘自周公卒五百岁而有孔子。孔子卒后至于今五百岁,有能绍明世,正《易传》,继《春秋》,本《诗》《书》《礼》《乐》之际?’意在斯乎!意在斯乎!小子何敢让焉!”
上大夫壶遂①曰:“孔子之时,上无明君,下不得任用,故作《春秋》,垂空文以断礼义,当一王之法。今夫子上遇明天子,下得守职,万事既具,咸各序其宜,夫子所论,欲以何明?”
太史公曰:“余闻之先人曰:‘伏羲至纯厚,作《易》八卦。尧舜之盛,《尚书》载 之,礼乐作焉。汤武之隆,诗人歌之。《春秋》采善贬恶推三代之德褒周室非独刺讥而已也。’汉兴以来,至明天子,获符瑞,建封禅,改正朔,易服色,受命于穆清②,泽流罔极, 海外殊俗,重译③款塞,请来献见者不可胜道。臣下百官力诵圣德,犹不能宣尽其意。且士贤能而不用,有国者之耻;主上明圣而德不布闻,有司之过也。且余尝掌其官,废明圣盛德不载,灭功臣世家贤大夫之业不述,堕先人所言,罪莫大焉。余所谓述故事,整齐其世传,非所谓作也,而君比之于《春秋》,谬矣。”
于是论次其文。七年而太史公遭李陵之祸,幽于缧绁。乃喟然而叹曰:“是余之罪也夫!是余之罪也夫!身毁不用矣!”退而深惟曰:“夫《诗》、《书》隐约者,欲遂其志之思也。昔西伯拘羑里,演《周易》;孔子厄陈、蔡,作《春秋》;屈原放逐,著《离骚》; 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而论兵法;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抵贤圣发愤之所为作也。此人皆意有所郁结,不得通其道也,故述往事,思来者。 ”于是卒述陶唐以来,至于麟止,自黄帝始。
(节选自《史记·太史公自序》)
【注】①壶遂:人名,曾和司马迁一起参加太初改历。②穆清:指天。③重译:经过几重翻译。
10.材料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纸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 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3分)
《春秋》采善A贬恶B推三代之C德D褒E周室F非独G刺讥而已也。
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小子何敢让焉”与《鸿门宴》“大礼不辞小让”中“让”词义相同。
B.“堕先人所言”与《塞翁失马》“堕而折其髀”中“堕”词义不同。
C.“昔西伯拘羑里”与《师说》“不拘于时,学于余”中“拘”用法相同。
D.“厥有《国语》”与《六国论》“思厥先祖父”中“厥”词义不同。
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司马迁的父亲希望有人能够依据《诗经》《尚书》《礼记》《乐经》在圣明之世修正《易传》,续写《春秋》。
B.壶遂认为孔子因国家没有英明的国君、贤士得不到重用才编写《春秋》,对司马迁编写《史记》提出疑问。
C.司马迁认为自己编写《史记》只是记述过去的事情,整理那些社会传说,不能与孔子作《春秋》相提并论。
D.司马迁因“李陵之祸”而遭受极刑,不能被重用,深思古圣先贤愤而著书的经历, 于是开始编写《史记》。
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故作《春秋》,垂空文以断礼义,当一王之法。
(2)此人皆意有所郁结,不得通其道也,故述往事,思来者。
14.请根据材料简要概括司马迁编写《史记》的原因。(3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5~16题。
闲居遣兴
王安石
惨惨秋阴绿树昏,荒城高处闭柴门。
愁消日月忘身世,静对溪山忆酒樽。
南去干戈何日解,东来驷骑【注】此时奔。
谁将天下安危事,一把诗书子细论。
【注】驷骑:驿马,也指乘马送信、传递公文的人。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首联描写秋日荒城、柴门紧闭的闲居环境,写出诗人愁苦的原因。
B.诗人来到了溪水边,面对着倒映在水里的山,不禁想要借酒消愁。
C.东面来的驿骑快马加鞭,形象地写出了国家南面战况紧急的事态。
D.诗人以一“闲”字入题,颇有深意,突出了诗人闲而有忧的情怀。
16.诗的尾联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论语·述而篇》中说“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十二章》 中“ , ”两句与之表意相同。
(2)魏征的《谏太宗十思疏》中,“ , ”两句从正反两方面突出君主竭尽诚心对待下臣的意义。
(3)“青山”意象在古诗词中频繁出现,它不仅是自然景观的描绘,更蕴含着丰富的情感和哲理,如“ , ‘。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I(本题共3小题,11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题。
革命文物是革命历史的载体和见证物,以革命文物之“小”,蕴含百年党史之“大”。
跨越时空对话,新时代中国青年从革命历史中汲取智慧和力量,方能让革命文物“活” 起来。走进革命旧址、读懂革命文物、学习光辉党史,准确把握中国共产党 ① 践 行初心使命的历程,切实了解中国共产党华路蓝缕奠基立业的征途。“十七棵松树”坚守 着忠贞不屈的革命信念,“一口红井”滋养了 ② 之情,“延安窑洞”里的一段对 话擦亮了为人民服务的初心,“朱德的扁担”挑起了“ ③ ”的干群关系……
以史鉴今,传史育人。历史因铭记而永恒,精神因传承而不灭。赤子之心不改,百年奋斗不息。青年要革命文物中传承精神、汲取养分,让红色基因涌进血液、浸入心扉,把红色江山世世代代传下去。
18.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3分)
19.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修改。(3分)
20.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了对偶的修辞手法,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5分)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1~22题。
从机器翻译到智能教育,从刷脸支付到无人驾驶……人工智能已全面走入人类生活, 并不断刷新人们的想象力。人工智能不仅改变着人们的生活领域, ① 。不过, 人们不必对此过于担心,人工智能在替代一些人类职业的同时,也会催生一些新职业。未来,一些重复性的工作都可能被人工智能取代。就像自动集装箱出现以后,搬运工人担心 会失业,在港口却出现了很多吊桥工人。
人工智能是能为人类的发展插上翅膀,还是将人类重重摔在地上? ② 。正 如霍金所说:“强大的人工智能的崛起,要么是人类历史上最好的事,要么是最糟的。” 既不沉迷于科技带来的红利,也不低估风险因子的破坏能力,对科技始终保持敬畏之心,才能将发展的钥匙紧紧攥在我们手里。
在当下很难生产出那种兼具自主目的、情感、联想和想象力的人工智能,当下的人工 智能属于弱人工智能,还不能自为。但我们有理由相信, ③ ,人工自为者或 许在未来会出现。
21.下列句子中的“我们”和文中画横线处的“我们”,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A.闰土的一声老爷,我就知道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厚障壁了。
B.他把我们几个负责干部叫到一起,慷慨激昂地做了战前动员。
C.我们坚信有这么一天,中国一定会成为世界上最发达的国家。
D.今天老师在班会上表扬了我们,但是大家觉得仍需继续努力。
22.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每处不超过12个字。(6分)
四、写作(60分+5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书写分5分)
有人说,精彩的人生是在挫折中造就的,挫折是一个人的炼金石,许多挫折往往是好 的开始。不断战胜挫折,你就会发现自己的生命也闪耀着熠熠光彩!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 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

一、现代文阅读
(一)现代文阅读I
1.B
2.C
3.C
4.文化地理学是研究各种文化现象与某一地理环境的关系、某一地区出现某类文化现象的 原因等,比历史地理学更综合、更概括、更宏观,不仅回溯过去,也注视现在,更展望未来 的学科。
5.①黄河文化区的居民艰苦求生,坚定地固守在家乡,心态保守,孕育了循规蹈矩、守分 安命的儒家;长江文化区的居民生活快乐,心态活泼,愿意变动,出现了多思辨甚至是辩证 式的老子和庄子。这体现了中国地理文化发展的“地方性特色”。
②黄土的中国和长江的中国虽有一些不算很高的山相隔,且有许多通道相通,两个文化区能持续不断地交流、冲突,相互刺激,最终并合成为中国文化的主要地区。这体现了中国地理 文化发展“颇见大同”的特点。
(二)现代文阅读Ⅱ
6.C
7.C
8.①以“一棵老树”为题,将老人比作老树,形象生动,突出了老人如同老树一般衰老、迟钝、孤独的状态。
②“一棵老树”象征着老人的生命状态,他经历了岁月的磨砺,如同老树被暴风雨折去枝叶,只剩下枯树干,体现了生命的沧桑和无奈。
③以“一棵老树”为题,引发读者对老人命运的关注和思考,深化了文章的主题,表达了对生命的尊重和对衰老的感慨。
9.①老人在山林中几十年如一日地放牛,按照自己独有的方式生存,生活从未有过变动,体现了他的朴素和坚韧。
②小牛淋死,老人失去了牛,如同老树被移植到另外一个地带,水土不服而死,老人也在不久后糊里糊涂地死去,以自己独有的方式死去,体现了生命的自然终结。
③老人的生死如同自然的轮回,他的生命与山林、与牛紧密相连,按照自己的节奏生活和死 亡,体现了“正当的死生”的生死观。
二、古代诗文阅读
(一)文言文阅读
10.《春秋》采善贬恶/推三代之德/褒周室/非独刺讥而已也。
11.A
12.D
13.(1)所以创作《春秋》,留下一部空洞的著作来裁断礼义,当作一代帝王的法典。
(2)这些人都是心中有郁结,不能实现自己的理想,所以记述过去的事情,想让后来的人了解。
14.①继承父亲的遗志;②颂扬圣德,宣明主上的英明和仁德;③记载功臣世家贤大夫的功业。
(二)古代诗歌阅读
15.B
16.①尾联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安危的关切和忧虑。“谁将天下安危事”一句,以反问的语气,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担忧,希望有人能承担起天下安危的责任。
②同时,尾联也表达了诗人对自己未能为国家做出更大贡献的无奈和自责。“一把诗书子细论”一句,暗示诗人只能通过读书来思考国家大事,而无法亲自参与到实际的行动中,体现 了他的无奈和自责。
③此外,尾联还反映了诗人对和平的渴望。诗中提到“南去干戈何日解”,表达了诗人对南方战事何时能结束的关注,希望能早日迎来和平。
(三)名篇名句默写
17.(1)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2)竭诚则吴越为一体,傲物则骨肉为行路
(3)示例: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三、语言文字运用
(一)语言文字运用I
18.①栉风沐雨
②鱼水深情
③血肉相连
19.走进革命旧址、学习光辉党史、读懂革命文物,准确把握中国共产党践行初心使命的历程,切实了解中国共产党筚路蓝缕奠基立业的征途。
20.①“跨越时空对话”与“传史有人”相对,“从革命历史中汲取智慧和力量”与“在革命文物中传承精神、汲取养分”相对,“让革命文物‘活’起来”与“把红色江山世世代代传下去”相对,句式整齐,节奏感强。
②突出了新时代中国青年要从革命历史中汲取智慧和力量,让革命文物“活”起来,以及要传承革命精神、汲取养分,把红色江山世世代代传下去的主旨。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
21.C
22.①也在改变着人们的职业领域 ②这取决于人类如何对待它 ③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
23参照高考作文评分标准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江苏省南通市2025届高三上九月调研测试语文试题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