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df007 发表于 2024-8-16 19:39:44

杨振宁86岁时曾携翁帆赴昆明,出席西南联大活动,为何如此怀念?

2008年10月底,86岁的杨振宁与妻子翁帆十指紧扣飞抵昆明,同行的还有弟弟杨振汉、妹妹杨振玉,这是杨振宁留学之后第四次回昆明,而这次格外被外界关注。
https://q2.itc.cn/q_70/images01/20240816/01ad2e3784234328b54505563c7207f6.jpeg
一是,四年前82岁的著名华裔物理学家杨振宁和28岁的翁帆结婚,他们的这段忘年恋,也引起了不少争议和猜疑;二是,此次他是为了母校西南联大在昆明建校70周年而来。
https://q6.itc.cn/q_70/images01/20240816/b8e999e7df3b422a9d2c2bb6264dbd65.jpeg
昆明是杨振宁的第二故乡,当年他的父亲杨武之担任西南联合大学数学系主任多年。抵达昆明第二天,杨振宁就携家属前往曾经居住的地方文化巷、惠家大院等地重游。一到文化巷口,杨振宁就十分激动地拉着翁帆指着说:“我上大学的时候就常从这里经过。”
https://q1.itc.cn/q_70/images01/20240816/a3898b01924943a7b247aa86187c5dba.jpeg
时间回到70年前,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杨振宁回到了老家合肥。与此同时清华、北大、南开开始迁移到长沙,建立临时学校,随着日军轰炸频繁,举校迁往千里之外的昆明。1938年3月,杨振宁跟随父亲来到昆明,住在文化巷11号,开始了长达8年的“昆明生活”。因为战乱只读了半年高二的杨振宁在昆华中学(现昆明第一中学)读高二,同年以“同等学力”报考西南联大,以第二名的好成绩从2万余名考生中脱颖而出。
https://q1.itc.cn/q_70/images01/20240816/17640ea6039d439eb1d63bcafda3240e.jpeg
杨振宁在日本飞机的疯狂轰炸笼罩下进入西南联大就读,完成6年本硕连读,并进入物理学领域。1957年,35岁的杨振宁和校友吴政道一起登上了诺贝尔领奖台。杨振宁始终认为,他成就的一切基础都来自西南联大:“西南联大的6年生活经历,在我的一生中产生了决定性的影响。”
https://q6.itc.cn/q_70/images01/20240816/b646df006a864dd386a0be0b6caa5fc7.jpeg
16岁的杨振宁报考时选的是化学系,物理系教授吴有训翻阅杨振宁试卷时,发现他更适合学物理,于是便给杨振宁“开了小灶”,向杨振宁讲述了物理学与人类科技发展的作用,劝他入学后转入物理系。那一届招了600余名学生,杨振宁的学号是“联580”,教学的老师堪称豪华:物理学系由饶毓泰等名师执教,给杨振宁上普通物理课的是赵忠尧教授、上力学课的是周培源教授、上热学课的是叶企孙教授……杨振宁跟随这些大师,很快步入了物理学的殿堂。
https://q0.itc.cn/q_70/images01/20240816/4c3ae28a59be42c1a73b16a2de6c1708.jpeg
那时候西南联大的铁皮屋子经常漏雨,图书馆也太小。杨振宁和黄昆、张守廉这三位物理系的“三剑客”只能在门口的茶馆里每天讨论问题,往往争论到面红耳赤,忿忿不平后回去翻书学习,以便明天继续探讨。一次,杨振宁和后来是我国半导体技术奠基人黄昆因为一个问题抬杠了起来,为弄明白量子力学中“测量”的含义,他与黄昆等从白天讨论到晚上,躺下后又爬起来点亮蜡烛,翻出海森伯的《量子理论的物理原理》等权威资料来继续辩论。
https://q6.itc.cn/q_70/images01/20240816/0f3e3fb4d518444d858810e61933ad27.jpeg
与现在期望爱情的大学新生一样,杨振宁也在这里遭遇了“一个半”爱情。“一”就是算数系中有一位19岁的浙江嵊县人张景昭,经常到杨振宁家向时任系主任的父亲请教,交流多了,杨振宁开始暗恋上这位勤奋聪明的浙江姑娘。为了见她一面,杨振宁常常打听她上课的地方,特意请假到她的教室外徘徊,借故说几句话,一直持续了2个月时间都是如此,逐渐地杨振宁无心学习,深感自己17岁就这样情绪不定,以后就不能念书了。
https://q0.itc.cn/q_70/images01/20240816/0a75ed245c124d20a28a5322b962077e.jpeg
于是他下定决心,不去见张景昭,他的初恋也这样无疾而终了。而另外“半个爱情”是杨振宁在联大附中教书时认识的杜致礼。
https://q6.itc.cn/q_70/images01/20240816/c2d60ca0b4f54bc48aa5a65e115c629c.jpeg
虽只是相识,但为五年后喜结连理埋下了种子,以后两个人携手走过了53个春秋。可以说杨振宁青春的美好时光,求学的巅峰时刻,已经长大成人的历程都是在昆明的西南联大里度过的。
https://q8.itc.cn/q_70/images01/20240816/267f8b867a304fb8ab3b3a5500d21b46.jpeg
在惠家大院,杨振宁是“孩子王”,经常给吴有训、赵忠尧、余瑞璜家的几个孩子讲故事,他化身为说书先生,一章一回说得十分精彩。弟弟妹妹们都听得入迷了,每天吃完晚饭就吵着去让他说书,但是他每天只说一小段,让孩子们“且听下回分解”。为了照顾好大院里的小孩,杨振宁还和云南大学校长熊庆来之子熊秉明合作制作手工电影:熊秉明在玻璃片上画连环画,杨振宁用旧饼干筒装上放大镜,桶里安上灯泡,出演一场土电影给小伙伴们开开眼界。
https://q2.itc.cn/q_70/images01/20240816/00cc971627304a86b0956a6f05a11d20.jpeg
1944年8月,杨振宁考取了物理学留美公费生,在等待出国的这一年,杨振宁在西南联大附中教高一、高二的数学课。次年8月才飞赴美国开始留学生涯。后来获得诺贝奖后,杨振宁写信给吴大猷,感谢他的教诲,也阐述了他的成绩与在西南联大的学习密不可分。
杨振宁回忆说西南联大物理系的教材本科生用的是美国的,研究生用的是英国的,可以说都是顶级教材。尽管处于非常困难时期,西南联大的学术风气却非常好,教师阵容也十分强大。因此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作为通识教育贯彻本、硕期间,均由大师们自主编辑。
翻译家许渊冲也回忆:“这一年度的‘大一国文’真是精彩。中国文学系的老师,每人授课两个星期……如闻一多讲《诗经》,陈梦家讲《论语》,许骏斋讲《左传》,刘文典讲《文选》,唐兰讲《史通》,罗庸讲唐诗,浦江清讲宋词等等。”正如西南联大梅贻琦校长所言:“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相比引入外国科技的物理、化学等专业课,西南联大更注重培养传统文化和修身养性的通识教育课。
https://q5.itc.cn/q_70/images01/20240816/11b33fca22bd4f5eaf868e33ff651982.jpeg
上一堂朱自清、闻一多的国文课,听一回冯友兰的哲学,品一番国史大师陈寅恪的风范……你听说过的大师与西南联大总有渊源,或是教师,或是学生。在这里中西文化交融,学生和老师之间会针对某个观点大打辩论,互相论证;教授之间会相互旁听,看谁的本领强……西南联大的自由,是至今任何一所大学无法企及的。
https://q4.itc.cn/q_70/images01/20240816/36617795562a4e05b95a74975ecdfb4a.jpeg
通识教育不光教授了古文、诗词,文学,文化,国学、哲学、国史等课程,还将大师的风骨和精神灌入其中。所以即便是西南联大已经解散几十年了,它创作的教育史的奇迹依旧熠熠生辉,这所大学培育了杨振宁、李政道这样的诺贝尔奖获得者,更是培养了174位院士,100多位人文大师。
https://q1.itc.cn/q_70/images01/20240816/4386cd10efdf4f80844cae9075aebd76.jpeg
尤其是“学分制”、“淘汰制”等治学制度的实施,为以后几十年指明方向。1993年潘际銮院士出任南昌大学校长时,也是学习西南联大的治学经验,5年里创立了江西省唯一一个211院校。
https://q2.itc.cn/q_70/images01/20240816/b19a0f0d949d47679cc91a9d8b48ca3e.jpeg
学界一直在总结和回顾当年西南联大的宝藏,校友也纷纷回忆点点滴滴,以便于为今日之高等教育提供思路,西南联大建立70周年,耄耋之年的同学们在昆明再相遇。而对于杨振宁来说,多次重回昆明,每一次都是一次回眸,这学习成长和萌生初恋情愫之地,怎么不魂牵梦绕。
杨振宁走遍当年生活过地方,在昆明一中,西南联大(现云南师范大学)分别都做了演讲,在此间举行的科技大讲坛上发表了关于“物理学诱惑”和教育方面的演讲。
https://q6.itc.cn/q_70/images01/20240816/3a9a76904f0b4e75adf0e1a4fa5087f0.jpeg
杨振宁表示:“许多人认为美国教育如何先进,而并未看到美国教育失败之处。美国有不止三分之一的学生在还没有念完中学时就不念了,而许多美国校长来中国考察最羡慕的事情就是中国的学生都很自觉地继续读书。”
关于西南联大的记忆正在一层层被揭开,电影《无问西东》、纪录片《西南联大》、《90后》,图书《南渡北归》等一系列优秀作品都在寻找西南联大在8年零8个月中创造的奇迹。
https://q4.itc.cn/q_70/images01/20240816/7221f5a45cff4948a7f4fd33d60fe188.jpeg
是啊,我们战火纷飞的年月,这些大师们实现了千里迁徙,为中国以后发展保存了火种。2022年是西南联大建立85周年,天地出版社从西南联大的通识课本中,选取西南联大15位教授的讲义和文章,从文学、国史、哲学、诗词、文化、古文、国学七门课入手,出版发行了《西南联大通识课》纪念7册,重现西南联大具有开创性和系统性的通识教育。
https://q4.itc.cn/q_70/images01/20240816/da7b8eda416e4397a5eda9476851fa03.jpeg
闻一多教授手点一根烟,意气风华讲解孟浩然、杜甫等唐诗,激动时金句频出。朱自清短短几句讲透《诗经》三件套“赋比兴”;罗庸用浪漫想象,让我们梦回长安;浦江清呈现四大名著的精彩绝伦,道出窦娥冤、桃花扇背后的生命真谛……
https://q0.itc.cn/q_70/images01/20240816/e22bddbaf965400aa5effab877353c9a.jpeg
国史课上,陈寅恪教授,未见其人先闻其声,还没到讲台,便滔滔讲起《安禄山集团的民族构成》,叫人立马进入那段历史。听完哲学三大巨头教授——冯友兰、贺麟、汤用彤的课,忽就发现,原来哲学这么平易近人。……
https://q8.itc.cn/q_70/images01/20240816/005dc50d094e4c3195a26e149145b498.jpeg
这是诸子百家后又一场思想文化的盛宴,大师们对于中国诗词歌赋的理解清冽透彻,学贯中西中带有创新的认识。十分推荐大家读一读《西南联大通识课》,一共7册,分为:《文学》、《国史》、《哲学》、《诗词》、《文化》、《古文》、《国学》。
https://q4.itc.cn/q_70/images01/20240816/eb9d25cd478e496cb519fb1fe2147c84.jpeg
也建议上初中和高中的的学生们仔细品读,从高屋建瓴中学习传统文化,85周年纪念版本也十分值得珍藏。
杨振宁说:那时候一般所用的教科书,是有名的老书。这个风气跟今天美国的风气不一样。那时候如果有一本书是好的话,是能用上几年、几十年的。现在美国的教科书就好像汽车一样,两三年就要有新的式样。
我们今日终能一睹当年大师风范,不妨就翻开眼前这《西南联大通识课》,在当中寻一片星空,打开格局,深入思考,早日觅得人生大境界。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杨振宁86岁时曾携翁帆赴昆明,出席西南联大活动,为何如此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