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yyaizn 发表于 2024-7-15 11:54:51

四大野战军,唯独四野没有分兵,培养出一批具备大局观的军事人才

仔细观察,我们会发现四大野战军有一个有趣的现象,就是唯独四野(东野)没有分兵过,长久以来四野只有一个指挥中心,使得四野在行动上“如臂使指”,各部队之间的配合非常丝滑顺畅。相反,其他三大野战军,都存在数个中心,都存在一定程度的分兵动作。
华野(三野)长期分兵的经历最为艰辛。自七月分兵以来,华野实际上形成了三个中心,转战河南的陈士榘唐亮兵团,转战鲁南鲁西南的叶飞王必成陶勇兵团,留在胶东的山东许世友谭震林兵团。尤其是山东兵团的许世友,从1947年9月胶东保卫战开始,他一直独立行动,自成一体,未与华野指挥部同步行动,这也是济南战役,许世友难以理解粟裕战略意图的原因,因为之前配合不多,一下子让许世友参与大型战略行动,许上将有些懵。
https://q7.itc.cn/q_70/images01/20240713/bd748d49efda49ec89305f553f9eb29c.jpeg
中野(二野)的陈赓谢富治兵团也一直独立行事,他们是听从中央军委直接指挥,属于准战略兵团司令,基本上充当救援队长职责,陈谢兵团不属于中野,他们就像一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
https://q7.itc.cn/q_70/images01/20240713/acd1916da2c24dec8d9899c1c98843e5.jpeg
西野(一野)的兵力最少,仅有七个纵队,最初获得的兵团番号仅两个,后面西野出现了第二个中心,就是外来的华北军区第十八、第十九兵团划归一野指挥,从事实来说,西野的兵力也分为了两部分。
https://q4.itc.cn/q_70/images01/20240713/6835e59080c24d06b22b61aa06d4747f.jpeg
综上所述,华野、中野、西野都存在数个中心,这种情况会导致一个问题,中心越多、分兵越多,就越会影响用兵方略的统一性,以及各兵团以及纵队指挥员的大局观。还是以许世友为例,他固然是一位猛将,分兵后的他打得十分精彩,攻无不克,战无不胜,以偏师之力打得国民党军狼狈不堪,全无招架之功。但许世友所处的位置只是战术型的打法,他不需要考虑兵力的分合问题,也不用考虑全山东如何解放的问题,更不用考虑如何发起淮海战役歼灭国军主力的问题。因此,后续粟裕发起淮海战役这类大兵团作战的巅峰战役,就不需要多个中心,粟裕要求兵力集中统一,他需要的就是各级指挥员有大局观,要配合以及听从一个中心的指令,因此,许世友未能参与淮海战役除了身体原因外,可能也有这方面的原因。
https://q2.itc.cn/q_70/images01/20240713/2e2b2b2fe8394f7c9eea130364e81612.jpeg
很多事情都会有其历史缘由,四野(东野)长期只有一个指挥中心,在军事行动中逐步培养了下面将领独当一面的能力,让四野的将领极具大局观,例如邓华、韩先楚等,韩先楚在解放海南岛战役中,展现出元帅级别的军事眼光,后面更是成长为战略型军事人才,在改革开放后,也是我军的砥柱人物。其他野战军,例如三野(华野)的个别将领,很多时候被说离开了粟裕的指挥,就不会打仗,还有三野的叶飞在金门战役上是有一定的责任的,相比四野解放海南岛的漂漂亮亮,金门战役始终是三野军史上让人伤感的一场战役!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四大野战军,唯独四野没有分兵,培养出一批具备大局观的军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