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uanzhu 发表于 2023-8-11 22:11:58

保险有哪些黑幕和套路?

保险有哪些黑幕和套路?看宣传只说怎样好,从来没提到有哪些赔款的例子

lndxs 发表于 2023-8-11 22:12:07

你好。
京哥是精算专业出身,从事保险产品开发工作全流程,因此可能只能从保险产品及相关销售环节进行分析,保险其他方面的解读可以浏览其他知友的回答。以下是正文,借用知友评论里的词,京哥旨在为大家提供买保险的“避坑手册”:


1、关于代理人。保险在中国的口碑不好,有一部分责任确实需要销售端承担。因为1992年代理人制度的引进,虽然给中国保险注入了活力,但是其中的问题也很明显。
由于中国人整体保险教育、理念等都没有完全建立起来,销售队伍的整体素质不高,导致一些代理人为了赚钱,利用大众对保险的认识不足,先使用浑身解数促成保单,后期就甩手不管了。中国代理人5年留存率极低(一成左右),而大部分保险的保险期间都超过5年,导致一旦因为销售误导出现问题,代理人已不属于这家公司,投诉无门。
这里给大家展示一下某公司针对异议处理的销售话术内部材料(这里以第五点为例),看看这内幕有多黑暗、多邪恶:




2、利用父母对孩子的爱。保险销售中常会利用父母对孩子的爱、“想给孩子最好的”这种心理,导致一些鸡肋的、没有保障功能的产品横行。父母常会因为感情用事而冒然下单。不在买保险上花冤枉钱,有时间建议研究一下这篇文章:
京哥保:给孩子买保险,这么简单的事情,你却总是在花冤枉钱!3、道德绑架。中国传统美德“孝”字当头,我非常尊敬那些孝顺的朋友,我也很孝顺自己的父母,但不要被无良销售绑架了。因为父母的保险通常很贵,稍不留神就被坑得莫名其妙,因此在挑选时一定要有基本知识和判断,不要人云亦云。父母保险配置问题可以看这里:
京哥保:坦白说,给父母买保险其实就是给自己买保险4、返本型产品。利用中国人凡事都想“返本”、最后没拿到钱就觉得“亏本”的心理,保险公司可以说是煞费苦心。
重疾险为例:“人身保险公司保险条款和保险费率管理办法(2015年修订)(保监会令3号)”中明确规定了医疗保险和疾病保险不得包含生存保险责任。但是,保险公司偏要将其与两全险组合,形成“返本重疾”,这种行为,是明目张胆地拉低保障水平。
可能很多人要跳出来说:返本就是老百姓需求呀,你不满足也不合适呀?我举个简单的例子:老人有保健需求,那么某些以此做文章的销售,利用老人对健康的渴望来行骗,是不是要给他们发个奖状呢?因此不要偷换概念,老人要的是健康保障,而不是无效甚至劣质的保健品。同理,买保险的人不是缺返本重疾,而是缺安全感和实在的保障。
如果有时间你可以算一下,对于大多数产品,把返本重疾贵出来的保费拿来自己投资,只要超过2%的年利率,就能超过满期保险公司返给你的钱了。
5、空头支票,用噱头博眼球。重疾病种多,在京哥看来是最没有吸引力的东西,监管规定的25种,基本上涵盖了重疾理赔的95%以上。因此拼重疾数量的做法基本就是销售噱头。同理,百万医疗高保额也是,因为大部分人每年的医疗费用很少超过免赔额(通常为1万),这也是为什么保险公司定价这么低,但还能放心大胆地将保额升高到好几百万。
6、终身型产品大行其道。终身型产品比定期的要贵,还不是一点点。因此选择的时候纪要非常小心和谨慎。保险公司推终身型,因为它价值高呀,对公司来说利润足。但是对消费者来说,如果不是特别需要,很可能变成负担。比如,京哥推荐重疾最好是先配置定期的,有钱了再考虑一个终身的纯重疾。终身vs定期,相关内容可以参考:
重疾险真相Vol.2 | 精算师视角,定期重疾VS终身重疾,如何选?7、炒停售。这一招可以说是屡试不爽,京哥非常反感朋友圈里一些保险销售动不动就说某产品停售,炒一波。这些东西通常都是违背监管意愿的东西,违背“保险姓保”初衷的产品,监管本意是要保护消费者,你却硬往火坑里跳,想想都心急。
但是这里也不排除一些真的好产品停售,例如达尔文超越者的停售,其关键在于老版对于公司不赚钱,它本身确实是好产品,最后那几天内部群里都炸开了锅,甚至很多人选择加保。
因此是真炒停售,还是好产品停售,一定要鉴别清楚再行动。
8、理财与保险混为一谈。保险公司自己算收益都会考虑时间价值,但给客户却用单利展示。举个例子:3%的利率,40年,单利总收益是120%,复利是226%。因此想财富升值,又不愿承担风险,用俗话说:富贵险中求,保险里想发财,不要想多了。
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帮助。
如有其他关于保险的问题,可以在微信公众号“京哥保”后台回复“知乎”,每天前10位知友将会有保险精算师给你免费解答。
祝你拥有充满保障的人生。

http://picx.zhimg.com/v2-7d9f9115b4ffef0d2169cae23d69ec60_r.jpg?source=1940ef5c

h27454440t 发表于 2023-8-11 22:12:24


[*]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
[*]如果你拿到了保险理赔,一定不会发朋友圈告诉别人自己生病得到了保险公司的赔偿!
[*]如果你拿不到理赔金,一定会发朋友圈告诉全世界保险公司在骗我!
[*]按照现在行业总体理赔率在95%左右,但是5%赔不到钱的负能量可能就会盖过95%的正能量。
[*]试想一下,如果有30%投保的人赔不到钱,保险公司都会倒闭,做好如实告知,不要酒驾醉驾、吸毒犯罪就可以了。
随着各家保险公司2017年的理赔年报陆续出炉,墨菲先生最近也在关注理赔年报中的数据,但每家保险公司的理赔数据与展示类别各不相同,在看了天安人寿、工银安盛人寿、同方全球人寿、弘康人寿、华夏保险、中国人保、中国人寿、新华人寿、泰康人寿、中意人寿、中英人寿、恒大人寿、太平洋人寿、陆家嘴国泰、光大永明人寿、长城人寿等保险公司2017年的理赔年报后,墨菲对其内容进行了一定的整理与归纳后,得出一些投保启发,希望能帮到大家聪明投保。
————————
一、理赔金额与理赔率




保险理赔金额与保险公司成立时间与业务量结构有关系,老五家保险公司的理赔金额肯定相对更高,当我们还在怀疑出险后能否获得理赔时,可以看看每年度保险公司的理赔年报,理赔的金额都是数以亿计,都是真金实银赔出去的钱,都是用于救苦救难之时。
各家保险公司理赔率都在95%以上,有些人就好奇为何只有95%以上而不是100%?在查阅多份理赔年报之后发现只有一家保险公司公布5个拒赔案例(华夏保险),可归纳为没有如实告知对核保结果产生重大影响或属于免责条款因而拒赔的。
【拒赔案例】


(PS:一般投保时,保险代理人或保险经纪人对投被保险人的健康情况进行询问并要求提供相对应的检查资料是一种负责的做法,他是在为你规避拒赔风险)
投保启发一:
1、再次啰嗦强调,投保一定要如实告知,如今医院的治疗记录都保留15年甚至更长,万一隐瞒投保最后吃亏的还是自己;
2、需要注意保险合同中的免责条款,例如醉驾、无证驾驶、吸毒等,这些违法犯罪的行为是不能获得赔偿的。
————————
二、理赔类型



一家保险公司理赔类型占比除了跟险种本身的理赔率有关也与该公司的产品结构有关,例如中国人保与太平洋人寿,医疗险占比最高,因为两家保险公司短期医疗险与团体险保单较多,因此出现此现象;有些公司又以理财险为销售主力,那这些保险公司的理赔数据又会不同。
同方全球人寿与中意人寿的重疾险赔付占比均超过50%以上,除了说明重疾险容易出现赔付,还说名这两家公司以健康类产品销售为主,在如今保险回归姓保的路上走得更快。
综合来讲,最容易触发理赔的保险责任为:重疾、医疗、身故、豁免;其次是轻症、伤残。
投保启发二:
3、一般墨菲先生建议的投保顺序是重疾险、医疗险、意外险、寿险,这也符合保险理赔正态分布的;
4、豁免责任赔付较高,如今多数产品已经可以附加投保人豁免功能,投保时如果是夫妻投保或帮子女、父母投保,顺手附加豁免功能,留爱不留债;
5、轻症责任赔付占比较低,主要是因为轻症责任作为重疾险的附加功能时近两年才兴起的,以前的重疾险压根没有轻症责任,因此就这两年的轻症理赔占比不低已经说明轻症责任非常容易发生理赔,挑选保险产品时要注意10种高发轻症是否缺失。
————————
三、重疾理赔



从天安、华夏广分、陆家嘴国泰的重疾险理赔的前十病种数据可知道:甲状腺癌均位列理赔榜单的第一,近年来甲状腺癌的理赔越来越多。
甲状腺癌理赔占比如此高,除了不好的生活习惯如:熬夜、精神压力大等疾病诱因外;还因为甲状腺癌非常容易被发现及诊断,很多人就是每年参加单位体检时发现甲状腺癌,因此甲状腺癌相对发现更早,所以相对能更早得到治疗,属于相对善良的癌症了。


从多份理赔年报的归纳中可以分析出:恶性肿瘤占重疾理赔的比重较高,平均在65%以上,最高的中意人寿达到了82.93%,可谓触目惊心。
除了恶性肿瘤的占比,重疾险的理赔几乎都集中在其余5种高发重疾:脑中风、冠心病引起的急性心梗、冠状动脉搭桥术、终末期肾病、重大器官移植术。
投保启发三:
6、由于甲状腺癌、乳腺癌、宫劲癌发病率高,因此这类核保严格。投保时一旦已经出现如甲状腺结节、乳腺结节、乳腺增生、卵巢囊肿等情况切记提交对应的检查资料与病历进行核保,以免以后发生理赔纠纷;
7、通过分析重疾险的病种赔付排名以及赔付占比,在投保时不应该只看重疾病种有多少,毕竟病种的发病率有正态分布的规律,并不是重疾种类越多,该产品就越好,还需要看疾病如何分组、赔付次数、赔付间隔,加上衡量该公司的运营效率、核保速度、服务品质等才能判断该产品是否推荐购买;
8、重疾险的高发重疾都属于必保重疾,但轻症种类则每家保险公司规定不一,因此投保时需要注意轻症种类是否能对应高发重疾的种类,轻症赔付是否分组、赔付间隔、条款规定的理赔条件;
9、恶性肿瘤占重疾理赔比重较高,而且有5年康复期,因此设计重疾险保额时推荐5倍年收入为基本风险缺口;如果经济能力暂时不够或老人投保,可以适当投保防癌险。(PS:防癌险的核保较重疾险宽松许多)
————————
四、理赔年龄与性别



现代女性伴随着生活压力与工作压力,女性理赔比例已经超过男性;
在出险年龄区间中,30-49岁出险占比为60%;40-49岁出险占比为33%。
投保启发四:
10、一个聪明的家庭女主人,除了要帮丈夫配置足够的重疾、医疗、身故保额,也要为自己、匹配足额的重疾、医疗保额;
11、出险年龄区间集中在30-49岁,而此阶段又恰好是事业上升期、上有老下有小、肩上负有各种贷款的时期,可谓工作压力与家庭责任最重的阶段,因此这阶段更不能抱有侥幸心理裸奔,而需要根据自己的经济情况合理配置保险方案。
————————
五、件均保额



令人吃惊的是居然还有接近40%的人重疾保额低于10万,
投保重疾险30万保额以上的人仅占15%。
投保启发五:
12、如今一般治疗重疾需要花费30万左右,中产以及一般家庭重疾保额建议不低于5倍年收入,保底保额应不低于30万/人,否则不能有效覆盖风险缺口。
————————

zlpzyr 发表于 2023-8-11 22:12:38

多的是,看你有没有耐心一条条看完!

如何看待甘肃火锅店老板坠入水库,保险公司拒赔事件?支付宝健康保障里面的「大病无忧宝」有必要买吗?如何评价新闻:警察水树华患绝症被拒理赔 保险公司:要想得到理赔得到法院起诉我们?怎么看“银保监会:在全国范围开展老年人住房反向抵押养老保险”?悟空保新上线的盖世英雄重疾险是否值得购买,性价比超过康惠保和yoyo宝,真的可以闭着眼睛买买买吗?

将进酒 发表于 2023-8-11 22:13:27

1 其实赔款的例子很多,但是民众会有一种思维定式


[*]听到拒赔的例子就认为保险是骗人的, 里面都是套路, 一片指责与谩骂。
[*]听到赔付的例子就认为是应该的, 保险公司不赔钱还叫什么保险?
其实仔细思考一下, 买保险到底是买了个什么?
其实是买了一份保险公司以合同来明确的承诺, 合同里写明了是保险公司哪些情况赔, 哪些情况不赔, 白纸黑字。
如果有保险公司没有理由就拒赔, 不是还有法律保障投保人和被保险人的权益么。
2 再说下所谓的黑幕与套路

我认为核心套路就是让很多人买到他们并不是真的需要的东西。
另外, 同一件事, 对一些人而言是套路, 对另外一些人而言可能不是套路。
2.1 保费返还
能返还保费好不好? 当然好。
但是返还保费本身是有成本的, 是付出更多的保费换回的保费返还, 理解了这一点后, 有人会认为被骗了, 有些人会认为这笔钱不交保费也会被自己老公赌博花掉, 还不如交了保费将来给孩子留笔钱, 多花点保费也可以接受。
2.2 从头保到脚
从头保到脚好不好? 当然好。
但是实质上, 每一种类型的保障也都是有成本的, 所谓的全面保障代表着全面的购买, 投保人是否真需要用一款产品解决各类风险? 还是应该有所侧重, 有些风险重点考虑, 有些风险只考虑短期?
有的人不喜欢烧脑, 认为比较和选择保险产品费劲得要死, 一本合同解决所有的问题简单些。
有些人会希望保险方案有侧重有突出, 买完“大礼包”后知道了其他产品, 大呼上当。
凡此种种, 不一一举例。
2.3 需求分析
保险行业有一种服务叫做「需求分析」, 也就是弄清楚客户真正需要的是什么, 然后才是用什么产品满足这种需要, 这才是最重要的环节, 而这个环节恰恰是行业中最最缺乏的。

llmllm 发表于 2023-8-11 22:13:36

我是一名曾经的保险从业者。我想根据我自身的经历,写一点行业内部的黑幕。有时候,保险坑的最深的,其实是自己人。
2016年11月份,我找到了一份中国人寿公司通辽收展支公司的工作。做了半年,因为受不了保险行业的重重骗局和恶劣的工作环境,离开了这家公司。这篇文章,就是要记录下来我这半年间,在保险行业经历的种种内幕。

骗局一:名目繁多,待遇优厚的招聘广告




在通辽市的58同城上,打开招聘栏目,会看到保险公司各类名目繁多的招聘。比如:副部级央企高薪招聘、央企招聘讲师、招聘售后专员/主管、招聘区域经理等等。打开这些条目,你会发现,招聘岗位的要求很低,基本上只要求学历(大专以上)和年龄(20岁以上)。工作内容的介绍非常模糊,求职者很难搞清楚岗位的工作内容具体是什么。而与之相对的,工资与福利却十分优越。月薪都在5000至10000元(你见过以5000元为工资跨度的招聘启事吗?),还包括五险一金车补房补双休年假等许多福利。这样的招聘信息,吸引了很多求职者点击查看,进而申请面试。58上每天都有数十条这样的招聘广告发布。一个四线小城市,能够提供这么多要求低待遇高的工作岗位吗?还都是央企岗位?

这正是保险行业的骗局之一,假大空的招聘广告。

骗局解析:实际上,所有这些招聘广告,招聘的都是同样的职位:保险代理人。那为什么不直接在“销售”栏目发布广告,转而在“客服”“售后”等栏目发布消息,并且完全不提“保险销售”呢?原因无他,正是很多求职者对保险行业非常抵触。招聘信息绝口不提保险销售,就是要吸引更多的求职者点击查看,进而申请面试。广告上优厚的待遇,目的也是如此。

和其他单位不一样,保险公司的员工招聘,全都是个人行为。员工A通过发布广告招聘来员工B,那么B就属于A的“有效人力”。B每一单成功的交易,都会为A带来收入。A的“有效人力”越多,收入也就越丰厚。因此,保险公司每一名员工,都会拼命利用各种渠道,如亲朋好友,网络电话,甚至微信摇一摇,招募属于自己的“有效人力”。

骗局二:傻子都能通过的面试




我本人正是在58上看到一份招聘“保险售后人员”等广告,才来到这家公司。发布信息的人叫刘鑫宇。他就是我以后的直属上级。我电话打过去,问了一些情况,之后就约好了面试的时间。面试我的是一个女孩。全程直勾勾地瞅着我,机械地向我介绍保险公司的情况。当我有问题打断她时,她多半会眼珠咕噜噜转一圈,然后再机械地回答我。完全就是在背话术。

她跟我介绍的内容如下:1.保险行业发展迅速,入行就有钱赚本公司员工工资个个5000起步;2.工作岗位分为售后专员、区域主管、主管助理、讲师四种。没有任何岗位需要销售保险;3.各个岗位最低工资在5000,平均都在10000,并且不需要工作经验,公司很多应届大学生都做得很好;4.公司的一些考勤与福利;5.继续介绍保险行业,来做这行是无比明智的选择,一定能赚大钱。

更重要的一点,为了让你放心来上班,她还承诺,只要来培训,就有工资拿。而每天上课拿的工资,就有3000.

我当时觉得很奇怪,因为这个姑娘背词背得太僵硬了。穿着与气质也不像月入一万的小高管。但不得不说,我被售后工作(不用卖保险)和工资待遇(5000起步)打动了。面试完她让我回家等通知。一个小时后,就给我打来电话,让我明天参加培训。现在知道,这是保险公司怕我再去找其他工作,所以要赶紧把我稳住。

骗局解析:保险公司的面试,可谓是全世界最好通过的面试。因为他们只要人力。对求职者的能力没有任何要求。所以,整个面试过程,并不是对求职者水平的考验——而是对求职者洗脑的过程。通过画大饼,极力留住面试者,让他们能尽快过来上班,才是面试的主要目的。

骗局三:长达一个月的洗脑培训

通过面试,培训正式开始。课程先从保险行业讲起,国家扶持,人民支持,这是一个富翁频出的行业;再慢慢讲到工作内容。一说到工作内容,就有点不对劲了:保险行业有个名词,叫M值,说白了就是提成。一单寿险能提多少钱,一单财险能提多少钱。只要卖过多少单,就能轻轻松松月入过万——可是这跟当初宣传的只做售后,不卖保险,完全不一样呀!

很多人听到这儿,就已经想走了。但是,此时,你已经参加了将近一个月的培训了。付出的大量时间成本,很多人犹豫要不要走。走了,白搭一个月时间;不走,也许还能拿到面试时说过的培训津贴,顺便博一博课上讲的财富未来。最终,走的只是小部分。因为一个多月的洗脑,和舍不得时间成本,大部分的人留下来了。

骗局解析:保险公司的培训,平均每天四节课,请的都是专业讲师。这样的洗脑力度和频率,不是一般人能招架的住的。再加上培训末期才真正开始讲工作相关的东西,很多人再想走,那真是要下很大决心才行。这样一来,他们离成为“有效人力”,就又近了一步。

骗局四:买保险才能转正?

在保险公司,“带单转正“恐怕已经是公开的秘密了。收展公司也不例外。我的培训课程快要结束时,享受了一下明星的待遇:我的部门许多同事,一下子全都涌过来,教我“转正”。所谓“转正”,就是让我自己给自己买保险。当时我还不懂,还觉得保险公司的同事都这么热心,帮我算保单算收益,隔三差五还关心关心我的生活。原来我在他们眼里,不过是移动的钞票。

怎么劝人转正呢?除了继续吹嘘保险行业的高收入,他们还会帮你这样算一笔账:只要花5000元给自己买保险,下个月到手的工资,会超过4000元。——这是多么划算的买卖啊!培训了一个月,给自己白赚了一份保险。许多人就被这么说动了。仔细想想,我这不就是白干了一个月么?先拿出5000买保险,之后再把保险钱以工资的形式发给我,那这一个月,我没有创造任何收入。其次,真的是“白得”一份保险么?现在保险一般都是分20年交,第一年你有4000可拿,后面19年的钱,可都要自己交!来到保险公司工作的,多是学历和收入水平不高的年轻人,未来19年每年5000元的压力,并不是每个人都能承受的。但是经理跟你谈的时候,会完全避过这一点。

为什么大部分人还是被说动了?想象一下,每天一上班,就是五六个人围着你,买保险好,买保险好,一般人也很难把持住。

在其他职场,很多经理并不要求员工自购保险。他们会带员工出去开拓业务,争取在陌生人上开单。这样员工一方面自己不用花钱,甚至还赚了钱,会更愿意从事保险行业。而在我的职场,经理绝口不提扩展业务的事儿,只聊自购保险。因为这样对于主管来说,最省事儿(就不用带员工外出展业了)。

骗局解析:1.所谓新人津贴3000元,可不是你坐在那儿听听课就能拿到的。这是你自己给自己买保险的提成钱。2.所谓新人自购保险的“收益”,其实不过是拿自己的钱,给自己开工资。并且,往后的19年,每年都要多出将近5000元的支出,用来支付保险;3.每有一个人实现“转正”,都会为相关的上级带来可观的收益,所以他们会极力说服新人转正。不乏有人采取哄骗的手段。

骗局五:虚无缥缈的奖励

转正之后,我正式加入中国人寿通辽收展支公司第一职场任英女士的直辖,开始了我的保险生涯。马上迎来的就是人寿公司的开门红活动。在动员大会上,公司宣导了各项奖励方案。根据个人销售额和团队销售额,奖励名目繁多。——这哪儿还有什么售后服务的影子!既来之则安之,我本人对销售保险并不排斥,奖励方案也很诱人,我那几个月正经卖了几份保险。开门红期间业绩达到十多万元,可以获得扬州旅游名额一个。开门红活动从12月份开始宣导,天天讲日日宣,我还上台讲过几次销售经验。但是,这个奖励就再也没有下文了。我问部门经理任英,她说奖励取消了;我问财务人员,他说他不知道,叫我去问收展支公司的总经理;我去问总经理李红丽女士,她说奖励正在核算,且也不知道何时派发——当初宣导的时候,他们站在讲台上,可是讲的比谁都清楚。保险卖完了,业绩达成了,就全都不知道了。

一直到我六月份离职,这份奖励依然没有一点儿影。我问过其他有资格获得奖励的员工,没有任何人收到过奖励。

骗局解析:其他保险公司问不知道,中国人寿收展支公司不兑现奖励,看来是惯犯。动员大会一级一级开,大家跟着热血沸腾,卖了保险,公司赚得盆满钵满。到奖励兑现的时候就一问三不知。一方面,各个季度的奖励方案是来自人寿总公司,所以他们不得不宣导;另一方面,奖励的钱是总公司出,还是分公司出?如果是总公司出,这钱要等三四个月之久?如果是分公司出,恐怕时间应该更短才对。为何不发,到底会不会发,多久才发,我不知道。个中内幕,我不知道,也不瞎猜。只想问一句:钱去哪儿了?

骗局六:两年时间,从月薪2000就能年薪百万

经过了开门红,大家就开始筹备晋升了。在保险公司,每一个季度末都会考核,合格的人会获得晋升。考核一般是两项:业绩和人力。比如,我从一个新人,想要晋升为组经理,需要达成9M的业绩和4个有效人力。9M,要求我所卖的保险,佣金超过2700元;4个有效人力,就是说我要招募四个人了。如果没有达到要求,就要再等一个季度。而我的直系领导,如果想要晋升,在人力上还有更高的要求:手下要有一个组经理。就是说,我的晋升条件,是直系领导晋升条件的一部分;而他的晋升条件,自然也是他领导的一部分。保险公司就是这样,层层晋升,有一级没有达成目标,最终甚至会影响整个部门的晋升。

这样的制度,也许本意是希望员工层层激励。但是实施起来却变形严重,成为了层层哄骗,甚至逼迫。我的职场也不例外。从三月份开始,我的职场领导任英,每天利用早会时间宣导晋升的重要性,有时甚至能讲到十点,中午不让大家休息,继续从十一点讲到两点。内容全是晋升好,一定要晋升。
那么,从她宣导的内容上看,晋升都有些什么好处呢?我总结了如下几点:

1.逐步提高的基本工资。晋升,最直观的一点,自然是收入的提升。(1)基本工资:从组经理开始,每晋升一级,基础工资每月多200元;(2)直辖组津贴。如果你晋升为直辖组经理以上的职级,每个月会有直辖组津贴可以拿。组内的有效人力越多,拿的钱越多。平均每个人几十元;(3)直辖组提成。属于你的有效人力,每成交一笔交易,你可以获得他佣金10%左右的提成。(简单来说,如果不开单,一个组经理每月的收入在1000元左右——还记得面试时承诺的每月工资5000到10000元吗?自然,我如果拼命卖保险,别说一万,十万都是有可能。如果我不卖保险,则只能拿到不够温饱的工资。这5000元的工资下限,是从何算起呢?)



(两年,就能从1600变成年薪百万?)
2.只要奋斗,两年后即可实现年薪百万。每晋升一次,收入会提升一个等级。一年四个季度,每个季度一次晋升考核,两年可晋升八次,一路到达区域总监这一职位。用任经理的话说,做到区域总监,底下有至少一百个人帮你干活儿,自己只管吃喝玩乐即可。每年固定一百万的收入。两年,只需两年,就能达到这一切。人人都有机会实现这一切。

我不太敢相信,一个20周岁,大专学历的小伙子,从进入公司考试,拿着几百元的基本工资,两年的时间,就能年薪百万,一跃而入中产阶级。

事实上,有可能吗?还是有可能的。中国大陆不乏一些达到“区域总监”职级的保险从业者,也许有一些能够得到百万年薪的收入。但是团队至少要四五百人,每天过的日子也不是吃喝玩乐——四五百人的团队,就靠吃喝玩乐管理吗?

而在任经理的宣导下,只要每个季度晋升,就可以达成年薪目标。

如何维持?自己给自己买保险呗。

骗局七:虚挂人力,你的直系领导,也许是个幽灵



(虚挂人力是严重的违法行为)
在公司几乎每周都会开主管大会。每个职场的经理会上台讲话,回报这一周以来的工作情况。每次任经理上台回报,总会念到一个名字:冯XX。来公司大半年,这个冯XX我却从来没见过。虽然从不露面,这个人的团队倒是建设得不错,业绩总是能排在公司前几。后来我才知道,这个冯XX是任经理的老公,每天不用上班——他是任经理虚挂的人力。

何谓虚挂的人力?就是这个人,只在入司的时候,以身份证的形式出现。以后不管是卖保险,还是招聘下属,都由别人代劳。在保险公司,一个员工A卖了保险,除了A会得到一笔佣金,B也会有一笔提成。同样一份保险,佣金总数上,A+B一定是大于A的。所以为了多赚钱,给自己下面虚挂一个人力,有保险都上在虚挂人力上,显然可以获得更多收入。

还有一种情况,也会产生虚挂人力。每到晋升考核前夕,如果有员工手下的有效人力不足,任经理也会帮助各位虚挂人力。虚挂也不是轻轻松松就可以挂上的。因为新的人力,如果没有业绩,就没办法转正,自然无法成为有效人力。所以就出现了很多员工为“幽灵”购买保险的情况。我见过许多同事,为了晋升,透支信用卡,给自己买一两万元的保险(一个有效人力要四千多,转正的最低指标是4个人,将近18000元。)至于日后怎么还,那就等到年薪百万的时候再说。

这里边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如果一次晋升虚挂,那么以后晋升就要次次虚挂。因为每次晋升的条件,都是在之前的基础上升级加码;有一次没达标,那说白了以后就永远不会达标。虚挂的人力会越来越多,幽灵保单也会越来越多。就像股票被套牢一样,一般人因为心疼初次晋升的一两万块,后期会投入更多的钱。

骗局解析:给自己虚挂人力不可怕,每个人都想多赚点儿钱,如果自己能拿下源源不断的保单,那么挂到自己下边虚挂的人上,我可以理解(虽然这也已经违反了规则)。但是怕就怕,你的顶头上司是虚挂的人。保险是一个很讲究团队的行业,你来到一个团队,却没人领导你,教给你技能,你甚至都不知道谁从你的保单上获得了收入。很多虚挂人力下的同事,来到公司,因为无人带领,家里边亲戚的保险卖了一圈,然后不知道如何发展,就离职了。这显然是为了自己利益不负责任的巨大骗局。

还有刚才说到的为了晋升而虚挂人力,我亲眼见到,一个同事上班打卡,七八根手指挨个儿在打卡机上摁指纹。除了自己注册时的手指,其他的指纹都是给自己虚挂的人力打的卡。至于说他们花大价钱给自己虚挂人力有什么好处,我只能说,如果两年后工资真能从月入2000变成年薪百万,那怎样都值了。如果不能,不知道每次晋升的几万块怎么还。

我只知道,这一系列的操作过后,大家都获得了晋升,而鼓吹年薪百万的任经理,不但晋升的过程中一分钱不用好,还靠着大家的保单,狠狠赚了一笔。

骗局八:没有任何书面文件的“竞拍”

每到新季度,公司还会有一项大张旗鼓的宣传项目:竞拍。什么是竞拍呢?就是有意愿晋升的员工,缴纳500到1000元的竞拍钱,如果当季度实现了晋升,可以获得4000到10000元的奖励。这可是公司的重头戏。像开门红一样,从领导层一级一级宣传到个人,我作为主管,还参加了公司租下的星级酒店的千人会议室,其中一项就是主持宣导竞拍规则。

主持人宣导过后,任经理还会把大家叫到一起开个小会,大谈特谈竞拍的好处。如果有谁露出不情愿的神情,她还会说你傻。此后数天,早会和夕会,她还会把竞拍规则宣导个几遍,说得好像如果谁不竞拍,那就是天下第一大傻子。竞拍本是自愿的事儿,依她的说法,竞拍与否和她毫无利益相关——我不太敢相信,世上会有人会为了与自己无利益相关的事儿,如此奔走,声泪俱下。尤其是保险公司的人。

架不住这样的气氛和语言促动,我当时竞拍了一千元。规则上说,如果当季度能顺利晋升,我可以获得一万元。现在我离开了保险公司,这一千元的竞拍钱我自然是拿不到了。

至于说,那些竞拍之后成功晋升的人,他们能否拿到这笔钱呢?

我的一位同事,去年七月份入职,当时缴纳了500元的竞拍金,同年十二月份成功晋级。而这笔钱,到她6月份离职,还没有拿到。从四月份开始,到六月份离职,期间多次问过职场经理、收展部总经理、公司财务管理人员,得到的答案分别是

部门经理:“这个我可不知道。你去问大经理。”——当时一天宣导几次,底下人不竞拍不罢休的时候,你可不是这个说辞呀!

大经理:“这个我不清楚,要等财物部门核算。应该近期会发吧。”从三月份到六月,答案都是近期会发。

财务人员:1.“部门正在核算。”2.“部门正在核算。”3.“部门正在核算。”4(五月底的时候)“已经核算完了,你的奖励在去年十二月份的时候已经发放了。”

当时我们听了,都惊呆了。这么说来,财务部门核算了五个月,就是在核算一笔去年十二月份就已经发放的工资吗?我的同事赶紧打开当月的工资条,一笔一笔核对下来之后,发现根本没有这六千元。

此后,我们试图找到当时竞拍的书面文件。但是,从部门经理到财务,竟然都没有这样的书面文件。或者说,而不愿意发给我们。有的只是微信上传播的竞拍规则说明,和一些通话记录。

当我们试图从规则上,找到那失踪的六千元的时候,我们发现,从正常程序上,竟然毫无办法。

骗局解析:从公司层面,向每一位员工收钱,并且没有任何书面的合同或者协议。当时宣导的众人,面对员工的询问,竟然都一问三不知。就我个人的经历,去年竞拍并且在十二月份晋升的人,没有一个人完整地拿到这6000元。我之所以说“完整”,是因为公司财务人员表示,6000的一部分,已经分批发放到每月工资里。至于工资条上哪些钱是竞拍奖励,不可考,就当他们发了一部分。但是完整的6000元,是没有一个人可以拿到的。那么,这笔钱究竟去哪儿了?

这个背后水太深,我就不多猜了。只是奉劝各位,如果你在保险公司就职,公司层面向你收钱,还是不交为好。

短短半年,我经历了疯狂的被洗脑。不得不让我想起在网上看到的一段话:“保险公司招聘的不是员工,而是客户。”其实很多人并没有保险展业能力,来到保险公司,在保险公司的鸡汤感召下,向亲戚朋友卖了一圈保险;之后再也找不到新单(因为没有开拓陌生客户的能力),失去了收入,就会离职。保险公司只用最多每个月四五百元的底薪,就给自己招揽了大批生意。甚至,除了保单之外,还赚了不少零头。

以上所述,都是我在保险公司的真实经历。将其记录出来,只为给各位将要或者正在从事保险业的朋友提个醒:保险水太深,入行需谨慎。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保险有哪些黑幕和套路?